《搬運重物》教學設計
【學生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喜歡體驗式的學習方式,做中學,玩中學。創設真實的情境后,讓學生模擬用古代發明的輪子和軸來搬運重物,這是一項適合二年級孩子的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任務。然而,他們從未上過科學課,小組合作探究中容易出現爭搶材料,只關注自己的想法或者按自己的想法實踐的現象。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他們能長時間進行實踐探究與完善,活動后的表述能力相對欠缺。另外,學生年齡小,認字少,寫字慢,沒有記錄的習慣,記錄的能力也較弱。
【項目目標】
1. 通過實物演示體驗用滾木拉重物比直接拉重物來得輕松,初步感知輪子前期的演變過程:滾木演變成原始的輪子;
2. 模擬運用古代發明的輪子和軸搬運重物的'活動,發現問題,選擇利用提供的材料解決問題,提升實踐操作能力;
3. 通過自評,初步認識到小組合作中需要相互交流想法,一起動手操作。
【重點難點】
能選擇并利用材料,一起想辦法解決輪子和軸出現的問題,把重物搬運到終點。
【項目準備】
1.演示材料:放重物的整理箱1個;圓木棍5根;繩子一根;
2.小組材料:
u “石頭”1塊、蘿卜圓片(木頭圓片)4片、小竹棒2根
u 紙膠帶30厘米、雙面膠30厘米、橡皮泥2小塊、膠管8個、橡膠片8片
【項目流程】
一、情境創設,了解輪子由滾木演變而來
1. 學生體驗直接拉重物和用滾木拉重物的不同感受,發現利用滾木拉重物來得輕松。
2. 交流運用滾木搬運重物不夠完善的地方,引出輪子是古代一項偉大的發明。
二、探究實踐,模擬運用輪子和軸搬運重物
1. 運用蘿卜圓片和小竹棒模擬輪子和輪搬運重物的過程中,發現輪子、軸容易掉落等問題,思考解決的辦法。
2. 選擇并利用提供的材料,解決輪子和軸所產生的相關問題,完成搬運重物的任務。
3. 先完成任務的同學輕輕走動,參觀學習其他同學搬運重物的好方法。
三、交流分享,如何解決輪子和軸的問題
1. 展示輪和軸,說一說用什么方法解決了輪和軸的什么問題。
2. 演示輪和軸搬運重物的效果。
四、評價反思,提出關于輪子和軸的新的問題
1. 同伴按要求完成相互評價。
2. 提出關于輪子和軸的新問題或改進想法。
附1:【課程內容簡介】
二年級的孩子玩過許多小車,如卡車、轎車、賽車等。他們在課余時間可能收集各種小車模型觀察,可能對簡單小車進行過拆裝,可能通過搖控器操縱過小車……他們對研究小車具有一定的興趣,所以確定STEM項目《研究小車》。
課程總目標:
1. 借助小車部件的研究,通過項目主題式學習方式,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他們探究的動力;
2. 借助表現性評價,引導孩子與同伴有序合作,交流分享,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 通過實踐體驗,仿做、修改,技術不斷得到改進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到工程技術對人類生活產生的重大意義。
分項簡介:
課節 | 名稱 | 具體內容 |
1 | 搬運重物 | 1. 體驗用滾木搬運重物與直接拉重物,初步了解車輪演變過程; 2. 模擬運用輪子和軸把重物搬運到終點。 |
2 | 靈活的車輪 | 1. 觀察現代的車輪、軸與上一節課制作的車輪、軸的區別; 2. 選擇材料仿做一個牢固、靈活的車輪、軸,多次搬運重物(大、小)。 |
3 | 多功能車箱 | 1. 設計搬運不同物品的車身(功能、便捷); 2. 嘗試運用限定材料設計制作一個車身。 |
4 | 我的小車 | 1. 運用自制車輪與車身,組裝小車,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方向; 2. 賞析現代各種小車,體會小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便捷。 |
【《搬運重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稱重物資的交易簽收系統設計開發論文04-19
大班體育活動《小猴搬運桃子》教學設計范文11-13
《小小搬運工》教學反思01-02
超重與失重物理說課稿12-16
《小小搬運工》教學反思范文04-18
貴重物品保管協議05-08
貴重物品租賃合同03-18
搬運勞務合同06-17
搬運合同模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