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
1、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2、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3、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1、導語:
、 讓一個同學讀導語。
、 導語補充。
導語中說寫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歷,既然是脫險,那么,是什么險呢?怎么會陷入險境的呢?又是怎么能脫險的呢?時隔57年,65歲的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次經歷呢?說其中蘊含著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
2、默讀:
默讀要注意速度,要從每分鐘300字提高到500字,本文大約1500字,要求4分半鐘看完。到時說時間到。
3、復述故事情節:
、 復述前的準備,搶答:
① 故事發生在美國哪個城市?
、 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 爬懸崖的一共幾個孩子?有名字的有哪兩個?
④ 那座懸崖有多高?巖石架有多高?
、 把故事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可謂冒險,后一部分可謂脫險,請一個同學復述冒險,一個同學復述脫險。
、 根據復述的得失,想一想自己的默讀應該怎樣改進。把經驗記下來。
4、字詞教學:
看課本列出的詞語,看注釋,查詞典,讀一讀,講一講。
5、朗讀訓練: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
6、課文主旨研討:
、 從課文內容看,標題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⑵ 在人生道路上,面對困難,走了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
、 一個巨大的困難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 為什么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
7、小結這次研討的經驗。
8、課外作業:
研討與練習第一題。
第二課時
1、多角度閱讀:
、 學習方法指導:
一篇文章,除了探究中心意思之外,還可以多角度地閱讀,這樣讀就不至于老是往一個方面去想,能讀得有創意,能提高閱讀質量。多角度閱讀,首先要確立角度,關鍵也在于確立角度。怎樣確立角度呢?可以著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著眼于某一情節,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舉個例子說,評論杰利什么地方做得對,什么地方做得不太好,就是一個角度。這樣的角度課文中很多。
、 確定角度:
學生先說,教師啟發、整理。
① 父親怎樣教孩子脫險?
、 評論杰利。
、 評論四個孩子。
、 探究問題:
、 石架大約7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來要保險得多,也簡單得多,父親為什么不這樣做?他的辦法有什么普遍意義?
、 哪些地方寫到杰利,請一一加以評論。
、 請評論四個孩子的行為。
、 假如我的`父親沒有來,你作為我的同學,將怎么辦?
⑤ 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懸崖上,將怎么辦?
2、語言運用:
學習語文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運用可以從模仿開始,不會說的學著說,堅持不懈,語言能力就會逐步提高。請利用下列格式,在橫線上補出詞語,表達自己想說的一個意思。
投影或出示大卡片:
1、時隔年____,____________。
2、我一直牢記著________叫我不要____________的訓誡。
3、_____向___________攀爬。
4、__________________有人啜泣。
5、_______正納罕____________。
6、暮色開始四合,______________。
7、暮色蒼茫,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全身麻木,不能動彈。
9、帶著______的口氣說_________。
10、我小心翼翼地______________。
11、______________我的信心大增。
12、______________產生了一種成就感。
3、練筆:
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你遇到過什么困難?是怎樣克服的?有什么經驗教訓?寫一片段或短文。
當堂沒有完成的,課外完成。組織同學張貼。
【七年級上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學設計12-06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07-19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學設計05-0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10-18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01-05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01-31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03-19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10-28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學設計04-12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學設計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