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民風民俗》小學社會品德課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認知:知道我們是個多民族國家,我們有56個民族組成,我們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情感:我們應該尊重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學會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學與鄰居的風俗習慣。
二、教學準備:
1、師生收集我們身邊有關的民風民俗的資料,查找相關的網站、網址,了解有關信息。
2、教唱歌曲:《大中國》。
三、教學過程:
。ㄒ唬、激發情感,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大中國》
請同學們跟著唱,想想這首歌唱的是什么呢?
(出示56個民族的大照片,貼在黑板上)
教師小結:對,同學們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在這個大家庭中住著56個民族,有著13億的兄弟姐妹。各族人民和睦相處,親如一家,共同建設我們祖國而做貢獻。
2、誰來說一說我們是哪個民族?我們班級的大部分同學都是漢族的,你們還知道有哪些少數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呢?誰能舉例說一說呀。
。ㄒ龑W生從衣著、語言等方面來說)
小結:除了衣著、語言不同,在飲食和居住環境上也有差別。比如:有的少數民族不吃豬肉,有的少數民族居住在帳篷,有的住窯洞等等,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
板書課題:不同的民風民俗。
。ǘ、引導學生了解不同的民風民族。
1、出示事例,了解風俗。
同學們,在我們的云南的一個少數民族,至今還保留著這樣一個傳統的風俗,我們敬愛的周總理也曾去參加了這個活動,想知道是什么活動嗎?
。úシ胖芸偫韰⒓哟鲎鍧娝澋幕顒愉浵螅
看了這個錄象后,請大家思考,為什么我們的周總理已經六十多歲了,還要參加這樣的活動呢?當警衛員要去用傘給他擋水時,他為什么不讓呢?
學生展開討論:
(因為周總理認為:用傘擋住水是對傣族人民的不禮貌,不能因為自己的身體而傷害了傣族人民的情感,要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這樣才能與傣族心心相連)。
2、同學交流,豐富了解。
同學們,在我們的大家庭中,除了我們剛才了解到了傣族的“潑水節“,你們還收集到了哪些民族的風俗習慣呢?
學生交流、匯報。
。ò殡S著學生的匯報,并讓學生大致介紹這個民族的情況,人口、分布等)
。ㄈ、正確對待傳統習俗。
剛才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我也學到了很多,了解到了那么多的習俗,但是,前不久呢,我們班級里有一位同學卻向我提出了這樣的一個疑問,大家想幫助他解決嗎?
教師出示一位學生的.煩惱:自己的各個結婚,但因為村上有這樣的習俗,結婚要擺酒宴三天,大吃大喝,因為自己家里比較窮,父母想不擺了,但覺得只是習俗,怕村上人說,所以只得去借錢擺闊,他感到不可理解。
學生討論,他們這樣的做法怎么樣?
。ㄍㄟ^學生的交流與討論,讓學生真正懂得:我們要繼承優秀的民風民俗,對于一些不良的習慣,我們應該要拋棄,培養正確對待傳統風俗的態度)
。ㄋ模⑼卣顾悸,開闊視野。
同學們,我們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風民俗,我們也只有積極繼承本民族的優良傳統,才能使我們具有更大的發展前途,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兩個有關民風民俗的網站,希望大家有空的話,可以去查詢,我們可以在上面查到很多我們所不知道的東西。
【《我們的民風民俗》小學社會品德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們的民風民俗教學反思02-17
《我們的民風民俗》的教學反思06-28
《我們的民風民俗》教學反思03-30
《我們的民風民俗》的教學反思11-29
《我們的民風民俗》教學反思范文04-15
民風民俗的小學作文-民俗12-23
《說民風 道民俗》精品教學設計06-24
關于民風民俗的作文教學設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