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課感受聲音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音樂課感受聲音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音樂課感受聲音教學設計 1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依靠聽覺激發美感情緒,而達到培養學生創造視覺符號的表達能力。
2.通過學習活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通過對聲音節奏的認識與表達。運用線、形、色等諸因素的重疊來體現聽覺感受。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感受聲音的旋律和節奏
[教學難點]
讓學生聽音樂并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及方法]
1.導入階段:(教師要求學生閉上眼睛聆聽)
選擇節奏輕柔的輕音樂和節奏強烈的迪斯科音樂讓學生感受不同節奏。
(學生小組討論對音樂的感想)
輕音樂感覺柔和、優美、甜潤、流暢;迪斯科音樂感覺堅硬、熱烈、緊張。
2.發展階段:
啟發視覺表現。如果把這種感覺用線來表示,(學生小組討論)
哪些線感覺硬,哪些線感覺柔軟?
直線有硬的感覺,曲線使人感到柔和,用線表現節奏如同音樂的節拍,有上下、強弱、長短、起伏變化。由線組成的形有幾何形和自由形,通過點、圓、方、三角等基本形,產生規律的運動節奏。其基本方法是:數量的變化、位置的變化和方向的`變化。由此產生各種緩慢、激烈的運動節奏。給人流動、滑行、奔馳、激蕩、升騰的感覺。
3.探究階段:(欣賞抽象繪畫作品)
康定斯基(俄)用圓表現宇宙空間和星系的相互作用。用飄帶式和漂浮體造型表現一種活潑、游動不定的、變幻的感覺。
馬列維奇(俄)用直線組成的一個個圖形,形成了神秘莫測的宇宙空間。
4.啟發創作階段:
閉上眼睛聽音樂,根據樂曲節奏想象出現的圖形,也可以根據樂曲中的樂器奏出的樂音創造符號進行表達,符號需有大小、位置、方向的不同變化。
5.學生創作階段:教師注意啟發學生的感受,使用造型語言不必過于工細行裝飾(欣賞學生作品)
學生創作練習,教師巡回輔導。
6.課堂延伸:
啟發學生可選擇各種方式和材料來表達聲音,如人體動作(舞蹈)、雕塑等。
札記:
我從網上找到了一些音頻資料,精選了四首不同風格的歌曲,再選了四種“水聲音效”、四種“戰爭音效”,先后放給學生們聽,請他們根據自己的感受用彩色的線畫出來。因為這些聲音各不相同又很熟悉,所以孩子們很興奮的表達出了自己的感受,作業效果很好。這樣的課如果沒有音頻資料根本就沒法上,所以老師備課時的準備是否充足決定了課上得是否成功。
音樂課感受聲音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 從各種類型的音樂中吸取靈感,用心感受音樂帶來的美感和震撼。
2、 在感受音樂的基礎上,充分展開想象,利用感受到的音樂進行創作。
3、 用點、線、面和色彩將音樂給予的特別感受表現出來。
教學重點:
激發通感感受,感受各種類型的聲音,用繪畫語言表現音樂感受。
分析:
首先通過用線條表現聲音和用聲音表現顏色兩個環節,使學生感受到音樂與繪畫語言的相通之處;
其次通過欣賞部分表現音樂的學生作品及藝術大師的抽象畫作品,來感受繪畫中點線面和色彩中蘊含的節奏與韻律,來加深理解怎樣用繪畫的語言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找到一種表達的方式;
第三通過靜靜聆聽不同風格的音樂作品片斷,來感受音樂給自己的感覺,激發學生表現的興趣。
教學難點:
展開聯想與想象,表現音樂作品感受。
教學過程:
(大屏幕幻燈片圖片背景,是一張水滴要滴落下來的細節圖片,營造一種寧靜的氛圍)
一、聽音樂跳舞,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音樂嗎?喜歡跳舞嗎?今天老師帶來了自己最喜歡的舞曲和大家分享一下,好不好?那就讓我們起邊聽邊跳吧!
(讓學生聽節奏感強的舞曲,使學生感受音樂的節奏,從而導入新課)
二、感受聲音節奏與繪畫方法的聯系。
1、教師描述幾種有特點的聲音,讓學生思考可以用什么來表示。
2、教師舉例說明自然景物以及繪畫中的節奏與音樂的聯系。
(這一環節通過用線條表現聲音使學生感受聲音的節奏與韻律具有點與線的感覺,可以表現為或大或小的點,或曲或直的線。而音樂的輕柔舒緩與震撼急促又對應著線條的輕與重,波折的緩與急等等)
3、感受聲音與色彩的聯系
師:我忽然想到一個問題:聲音有色彩嗎?(這里學生聽了這個問題,覺得很新奇,一時沒有回答。不過有的同學想了想馬上說有)
師:大家聽到一個好消息,會發出什么聲音?
生:啊!耶!
師:像什么顏色?
生:像紅色!
生:像黃色!
師:遇到一件難過或者發愁的事情,大家會發出什么聲音?
生:哎――――
師:像什么顏色?
生:像灰色!
生:像藍色!
生:是黑色的!
師:下面我請大家欣賞一段音樂,大家閉上眼睛,聽一聽。
生(閉目靜聽音樂片段)
師:(播放《春節序曲》片段)聽了這段音樂,你感覺像什么顏色? (這段音樂太熱烈了,一下子就讓人想到歡樂的過節的場景,同學們聽了馬上就感受到了)
生:紅色!
生:黃色!
師:這首曲子名叫《春節序曲》,我們聽到鑼鼓聲音,歡快的節奏,一下子就想到了過節的歡樂場景!就是紅色的那種熱烈!不過大家要注意這一點:音樂的感受是屬于個人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感受像藍色,也有的人感受是白色!
師:我們再來聽這段曲子!這段音樂是什么顏色?(放《春江花月夜》片段)
師小結:通過剛才聽曲子,畫線條,聽色彩,你有什么發現嗎?
生:原來音樂和繪畫是息息相通的呢。
問題:音樂是可以畫出來的嗎?為什么?
生:因為有的聲音像線條,有的聲音像點,而且聲音又有色彩!這樣就可以畫出一幅美麗的圖畫來了。
生:有的音樂讓我仿佛看到一個歡樂的情景,比如《春節序曲》,就讓我想起過年時候的熱鬧喜慶的情景,我覺得也可以畫出一幅美麗的畫來。
師:大家能夠這樣理解,說明你們都有一顆善于感受美好事物的心靈!我們生活中的好多事物都是那么美好,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音樂和繪畫,有人是這樣說的:音樂是流動的繪畫,繪畫是無聲的音樂!
師:下面我們來欣賞幾幅作品,大家看看他們畫的是什么樣的音樂呀?
(放映幻燈片)
第一幅:《優美的音樂》
師:大家看這幅畫表現得是一首什么樣的樂曲呀?
生:優美的`!
師:你為什么這樣覺得?
生:因為這幅畫中都是柔和的曲線,我感覺非常優美。
師:色彩方面呢?
生:這幅畫主要是綠色有藍色還有黃色,我覺得波浪線像河水,有風吹,這曲子很優美。
第二幅:《激昂的音樂》
師:這幅畫呢?說說你為什么有這樣的感覺!
生:我覺得這音樂很亂!因為我看到線條很亂。
生:我覺得這首曲子很熱鬧的,因為有紅色和黃色。
師:這是一幅表現激昂音樂的作品,從紅色黃色的色彩上看到熱烈,從螺旋的線條上看到好像速度很快,變化很快的。
第三幅(略)
課本作品欣賞
師小結:繪畫真的是無聲的音樂啊!通過剛才的欣賞你們想不想把自己最喜歡的音樂畫出來了呢?
學生作業:(同學們自己哼唱并表現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材料和創作手法自選)
師:大家按照自己的感受來創作自己的作品吧!
輔導:參加到學生的小組中去,幫助學生解決表現中出現的問題。
三、展評階段:
師:(鼓勵學生自己到前面來展示自己的作品)
學生自評:
師:說一說自己的作品表現的是什么樣的音樂?感覺自己作品怎樣?
學生互評:請同學們看一看,這位同學表現的是什么樣的音樂?
生:談對同學作品的感受。
師:他什么地方表現得好?(從線條和色彩方面來談)
生:從線條與色彩表現音樂的感受與節奏等方面來談。
師:點評學生作品。
師:點評學生的作業情況。
四、總結拓展:
師:同學們,今天你聽音樂畫畫有什么特別的感受嗎?說出來和同學們交流一下吧。
總結:今天我們真正地感受到了,音樂是流動的畫,繪畫是無聲的音樂!
拓展:今天我們聽了是曲子的片斷,同學們在家可以多聽一聽各種不同類型的曲子,把自己的感受畫下來!然后拿到學校來和大家交流!
【音樂課感受聲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感受聲音》教學反思04-05
音樂課教學設計01-05
聲音的傳播教學設計02-18
聲音的變化教學設計02-26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06-06
《聲音的特性》教學設計06-25
聲音的特性教學設計05-26
聲音的產生教學設計06-06
《聲音的特性》教學設計06-05
“聲音的特性”教學設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