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學設計:祝福
【素質教育目標】
1、知識教育點:
⑴ 了解小說三要素及小說情節結構。
⑵ 了解小說中任務描寫的幾種方式。
2、能力訓練點:
⑴ 訓練學生概括小說情節的能力。
⑵ 著重體會魯迅小說中我的感情及作用。
3、德育滲透點:
要注意領悟魯迅先生冷峻的敘述之中所蘊涵的強烈的愛憎之情。
【重、難點】
著重認識環境與人物命運的必然聯系。
【課時安排】
2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第一課時,讓學生理清小說結構,畫出集中描寫祥林嫂外貌的三段文字,反復誦讀,體味這些看似冷峻的描寫中所蘊涵的深情。
2、第二課時,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對話,結合環境描寫,分析任務形象,把握小說主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回憶魯迅先生的作品:
關于《吶喊》和《彷徨》。
2、學生快速閱讀,理解課文的內容,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分析結構特點:
序幕:寫祝福景象。
結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開端:祥林嫂初到魯鎮。
發展:祥林嫂初賣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魯鎮。
尾聲:再寫祝福景象。
3、請學生按照時間順序,分析祥林嫂的外貌變化,并深入挖掘其社會根源:
⑴ 初到魯鎮,情形如何?
⑵ 再到魯鎮,情況怎樣?
⑶ 臨死前,有何不同遭遇?
4、請學生依據以上分析討論,概述祥林嫂這個人物形象的`深刻含義。
善良能干──包辦婚姻──被賣──再嫁──社會的根源。
二、總結與引申
祥林嫂被逼著一步步走向死亡,與哪些人有關?究竟誰是真正的劊子手?
三、作業布置
思考:究竟誰是殺害祥林嫂的真正的劊子手?
〖板書設計
1、情節特點:倒敘。
2、人物命運:祥林嫂善良能干,卻一步步被逼向死亡。
第二課時
一、重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導入新課:
引入魯迅取名《彷徨》的原因。
2、認真研讀故事的結局,分角色朗讀對話,找出議論性的文字,理解我的感情。
善良,同情,本想安慰,但卻最終傷害──自責和自我解剖──憤激。
3、有人說,祥林嫂之死,魯四叔是首惡,衛老婆子和柳媽是幫兇,你怎樣看?
分小組討論,然后選擇發言。
4、師生共同研讀文中深刻的語句,加深文意的理解。
二、總結與引申
1、封建壓迫的體現(四權)。
2、對比電影和小說中祥林嫂的人物形象的區別。
三、作業布置
閱讀魯迅小說《離婚》,注意比較愛姑和祥林嫂的命運,看看有何深刻含義?
〖板書設計
祥林嫂之死:
根源:封建倫理制度,舊的文化觀念。
解救辦法:摧毀舊制度,否定舊文化。
【優秀教學設計:祝福】相關文章:
《祝福》優秀教學設計范文02-03
《祝福》教學設計優秀篇06-15
關于《祝福》的優秀教學設計11-11
《祝福》優秀教學教案設計05-14
魯迅《祝福》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2-28
魯迅《祝福》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0篇)07-13
優秀教學設計10-30
優秀教學設計09-16
《祝福》教學設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