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三)教學課件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學第三冊第67、7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并初步學會根據看到的不同形狀正確地判斷觀察者所在的位置。
3、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4、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能辨別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玩具汽車若干輛、學生每四人一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感知
1、從學生喜愛的游戲入手(猜一猜)
(1)(課件出示)
幾張動物圖片,遮住他們的一部分,請學生猜是什么動物?
(2)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步撤掉遮住動物的紙片,問學生是怎么猜的?
2、導入新課
師:剛才你們看見了動物的`不同部分,猜得很棒!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從不同位置觀察一個物體,你看到了什么?(揭示課題)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思考:要觀察物體可以從哪些方面去觀察呢?
學生自由發言
師生共同得出:可以從正面、側面、背面去觀察一個物體。
2、學生活動
(1)師:請小朋友拿出汽車玩具放在桌面上,說說在自己的座位上看到的汽車是怎么樣的?
小組匯報:
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門和車輪;我看到的是它的車頭,有車燈和窗戶;
我看到的它的是車尾
(2)畫出自己看到的汽車形狀。
師:下面我們來一個畫畫比賽,看誰能把自己看到的汽車形狀簡單而又比較準確得畫出來。
小組活動
(3)展示圖片,小組交流。
師:請小朋友來介紹自己的畫,說說畫出來的形狀是在什么位置看到的?
(4)思考匯報:
師:咦,真奇怪!大家明明畫的是同一個物體,為什么畫出來的卻不一樣呢?有想法了,可以和同伴互相說一說。
(指名回答,集體交流)
得出:因為每組四人坐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只看到了物體的某一個面,所以看到的畫面是不同的。
(5)學生個體活動,再次感知。
A、交換位置,再觀察,你所看到的和別的小朋友畫的是否一樣。
B、拿出自己喜歡的玩具,從不同的方向去觀察,把你看到的說給旁邊的同學聽。
(6)總結
師:通過我們剛才的活動,誰能發現在觀察物體時有什么數學問題呢?
(觀察物體時,隨著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可能不同。)
再次提出疑問:要想全面地了解一個物體,我們應該怎么做?
得出:要從各個角度,不同方向去觀察。
三、聯系實際,應用拓展
1、(課件出示)三個小朋友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只恐龍玩具。
提問: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2、看一看、連一連
請每組小朋友把自己的數學書放在一起,理成一摞。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一看,你看到了數學書的哪一面?和上面哪個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樣的?
(課件出示書本第67面的做一做。)
3、擺一擺、看一看
師:今天小朋友表現得很出色,老師送給每人一份禮物,在自己的抽屜里找一找吧!(每人一個正方體)
師:我們都玩過搭積木的游戲,這四個正方體就可以拼擺成不同的圖形。現在老師提個小要求,大家拼擺成的這個圖形,必須是從正面看能看到四個面,從上面看能看到三個面,從側面看只能看到兩個面。(師板書)
你能擺出這個圖形嗎?
先想一想它的形狀,四人合作試著擺一擺。擺好后,再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檢查你擺的是否符合老師的要求。
四、課堂小結,互相評價
師:請小朋友回憶一下,今天你又學會了什么?你認為哪些同學表現比較好,為什么?自己表現如何呢?
【觀察物體(三)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觀察物體三》教學反思(精選8篇)05-13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15篇)04-06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15篇04-06
觀察物體教學反思(通用5篇03-16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集合15篇)04-05
觀察物體三聽課記錄01-23
認識物體數學課件設計05-08
《觀察物體》小學數學教案04-06
《觀察物體》小學數學教案5篇04-06
初三英語寫作教學課件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