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理必修二教學計劃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計劃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計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理必修二教學計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地理必修二教學計劃1
高一地理組王泉靈
新的學期,為了更好的完成本學期的地理教學任務,特對本學期的教學定如下計劃:
一、指導思想與教學目標
本學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教學內容是地理必修2,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紹人地環境的基礎知識、人文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要求學生能獨立或合作進行人文社會的分析和調查;掌握閱讀、分析、動用地理圖表和地理數據的技能。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我們主要學習人教版地理必修二,這部分內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礎,選取了與人類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幾方面社會經濟活動,探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特點及與社會因素、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從而逐步樹立起人地協調發展的思想。與此同時,掌握地理問題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別是能夠對城市與環境區域產業活動中涉及到現實生產、生活中地理現象、地理問題有深入的認識,做到學有價值、學以致用。
三、學情分析
從上期期末考試情況看,六個班的.成績比較趨于統一,但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都比較欠缺,有待進一步提高。同時高一學生由于初中對地理課不夠重視,無論學科知識、學科能力都較薄弱,新課程以專題的方式進行學習,對他們來說會存在較大困難。而且學生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會有較大的興趣,但專題式的探究學習,部分學生會感到有困難,不易把握知識點。
四、教學措施
為更好落實學校教學目標,體現新課程改革的思想,服務學生全面發展,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進行教學。
(1)強調學習過程,培養良好習慣
結合我校學生的實際,要求學生落實基本的學習過程及課前預習,課堂高效聽講,課后復習整理三個基本環節。
、僬n前通讀教材,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基礎知識梳理。發現問題,標記問題為課堂有針對性的“解惑”做好準備。
、谏险n時,活躍思考,認真聽講,踴躍發言,使疑惑在分鐘內真正排除,切實提高教學效果。
③課后再次通讀教材,整理課堂筆記,特別是對預習過程出現的問題要細致的做好記錄。獨立完成配套教材的自測自評試題
(2)落實活動實踐,激發學習興趣
結合人教版教材的特點和我校學生的知識水平,將大力推進教材活動實踐。為此,將公布本學期的地理活動安排。學生分組做好活動項目的選擇、準備、實施,特別是學生活動的指導和成果的展示工作,在一定層面上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關注身邊的地理現象,合作探究,積極思考,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使興趣更濃厚。
(3)注重知識小結和單元測試的講練,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每單元結束后,將引導學生對單元知識進行重難點的復習,幫助學生構建單元知識的網絡化體系,并鼓勵學生以書面形式呈現出來。精選單元測試題,結合學生學情反饋,做好試題的講解和薄弱知識點的講練。
(4)研究教材和教法,提升業務素質
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材只是教學的一種資源,不是必須嚴格遵循的標尺。立足課標,研究教材挖掘其有效性和分析活動、閱讀的針對性,合理選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學生現有的知識體驗層次,從學生身邊尋找教學資源,從學生生活體驗中尋找資源,有效補充是教材本地化、通俗化,與學生在學習和認識過程中達到共鳴。本學期我會通過網絡學習,同行交流,師生討論等多渠道下功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5)認真備課,抓住重點
備課時重點研究教材和學生,圈出難點、重點,把知識分為了解層次、識記層次、掌握并運用層次,針對學生的現有知識結構做到有的放矢,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掌握重點,熟記基礎知識。
。6)以課堂教學為重
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為主,運用多媒體和直觀教.
學手段,以及學生所見所聞的現有知識,激發其學習熱情,啟發其積極思維,開拓其動腦、動手能力。課堂練習應緊扣課堂講解的內容,從易到難,深入淺出,循序漸進,以中低檔題目為主,做到有梯度有層次地推進教學,使學生能在識記、聽懂課堂內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對,從而達到消化課堂內容,體驗成功的感覺。
。7)抓住作業易錯點
作業批改時應做好總結,把那些學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記錄下來,以利于改進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查漏補缺。同時,要做到認真批改,對那些掌握得好的學生不吝表揚,后進生鼓勵支持,中等生促進加油提高,批示時注意語言的感召力,起到潛移默化的激勵作用。
。8)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抓好“記憶改變學習計劃”,開展班級競爭,激發其學習動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其積極性,教師應通過適當的知識競賽讓學生參與競爭,達到成績總體提高的目的。
五、教學進度安排
由于新課程內容設計新而多,且教學時數少,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壓縮,對教學進度抓緊抓好,力爭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7周)結束上課,以保證期末考的復習備考時間,具體安排如下:第一周1.1人口的數量變化第二周1.2人口的空間變化第三周1.3人口的合理容量
地理必修二教學計劃2
本學期主要學習湘教版地理必修二,這部分內容是立足必修一的基礎,選取了與人類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幾方面社會經濟活動,探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特點及與社會因素、自然環境的相互關系,從而逐步樹立起“人地協調發展”的思想。與此同時,掌握地理問題思考、分析的方法,特別是能夠對“城市與環境”“區域產業活動”中涉及到現實生產、生活中地理現象、地理問題有深入的認識,做到學有價值、學以致用。
一、指導思想
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科學。地理課是高中學生必修和選修的課程。學習高中地理課程有助于學生觀察和理解整個世界,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適應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做到學有價值、學以致用。
二、教學目的'和要求
使學生獲得比較完備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和參加,樂于探究。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主動獲取新知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和發展觀。教會學生閱讀和分析運用地理圖表、地理數據、地理事實材料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運用能力。
三、教材內容分析
本學期所學內容為必修二,側重于人文地理。人文地理涉及的內容很多,包括經濟、人口、聚落、旅游、政治、社會、文化等方面,《地理》(必修二)只選擇了四個主題:人口、聚落中的城市、經濟活動中的農業、工業與交通、人地關系和可持續發展理論。
四、學生情況分析
高一學生在初中基本沒有學習地理,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非常差,而初中地理知識又是進一步學習高中地理知識的基礎,這也就是造成高一學生感覺地1理難學和高中地理教學困難比較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教學中要針對以上具體問題,適當放慢教學進度,適度補充與高中地理知識相關的知識,以便于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充與高中地理知識相關的知識,以便于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
五、具體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和課程標準,掌握教學重點。
2、繼續加強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努力鉆研教育教學技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3、認真備課,備教學目標、備教學環節、備教學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備教法和學法、備板書設計等。
4、通過地理故事、地理趣聞、地理謎語、地理新聞以及與地理教學相關的課外知識等,增強學生地理學習興趣。
5、針對地理教學的特點,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實驗、觀察、測量、參觀、制作教具、多媒體教學等),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6、加強課堂教學管理,按學校教學思路,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時寫好每一節課的教學反思。
7、加強對學生作業的監督與管理,提高作業的實效性。對課堂教學的例題、習題和學生作業題做到精選精改,注重效率。
8、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地理社會實踐活動以及研究性學習,運用所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去認識、分析、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9、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當堂檢查、反饋和鞏固所學知識。
10、加強對學困生的關心,對學困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學時要分層次教學,利用課余時間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經常與學困生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他們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六、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課時安排第1章人口的變化
第1節人口的數量變化(1課時)第2節人口的空間變化(1課時)
2第3節人口的合理容量(1課時)問題研究如何看待農民工現象(1課時)第2章城市與城市化
第1節城市內部空間結構(2課時)第2節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1課時)第3節城市化(2課時)問題研究從市中心到郊區,你選擇住在哪里(1課時)中段考試及試卷分析
第3章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第1節農業的區位選擇(1課時)第2節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2課時)第3節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2課時)問題研究龍游的農業區會是什么樣(1課時)第4章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第1節工業的區位選擇(1課時)第2節工業地域的形成(1課時)第3節傳統工業區與新工業區(2課時)問題研究煤城城市出路何在(1課時)第5章交通運輸布局及其影響
第1節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1課時)第2節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變化的影響(1課時)問題研究中國的自行車是多了還是少了(1課時)第六章人類與地理環境的發展
第1節人地關系思想的演變(2課時)第2節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實踐(2課時)問題研究綠色食品知多少(1課時)期末總復習(2課時)
【地理必修二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0-25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0-27
必修二教學計劃03-20
生物必修二教學計劃07-18
生物必修二教學計劃10-13
地理《必修三》教學反思08-13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識點07-28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學總結(通用10篇)07-09
高二地理必修三知識點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