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教學計劃

時間:2021-05-07 13:29:13 教學計劃 我要投稿

【精選】教學計劃模板六篇

  光陰的迅速,一眨眼就過去了,教學工作者們又將迎來新的教學目標,需要好好的對接下來的教學進行計劃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做教學計劃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計劃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教學計劃模板六篇

教學計劃 篇1

  根據教師支教工作計劃所掌握的情況,從學校和學生的需要和本人的能力范圍出發,擬定本學年工作計劃如下:

  一、根據需要安排工作

  支教,不是去展示自己教育教學特色和水平,更重要的是給所支教學校的老師帶去他們需要的東西,對他們能有所啟發,有所幫助,促進教師的專業水平的提升;是給所支教班級的學生帶去更豐富的經驗、更開闊的視野,促進學生的成長,

  教師支教工作計劃。因此,在開展工作前,一定要了解所支教學校的領導、老師和學生需要什么,然后再有針對性地安排工作。

  1、先了解所支教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工作守則,以使自己能很快地融入到所支教學校的環境中。

  2、在認真貫徹縣教育局“名師支教”的精神的同時,找所支教學校的領導領任務,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自己的支教工作。

  3、與所支教學校的老師座談,聽取他們的聲音,再確定自己示范課和專題講座的內容。

  二、認真準備扎實工作

  一年的支教工作,滿載著上級領導的信任、本校領導的重托和所支教學校師生的期待。因此,每一份工作都要精心準備。

  1、認真備課注重課堂的實效

  支教講的示范課不是觀摩課也不是比賽課,不需要刻意的雕琢,而要立足老師和學生的實際,上學生聽得懂、學得會的課,上老師們看得明、學得來的課,

  一句話,要上實實在在的常規課。因此,備課的環節要精益求精,要既備教材、教法,還要備學生、備老師。

  2、認真寫稿注重講座的實用

  做一次專題講座。本次講座,我將面對的是農村的一線教師,所以講稿要少說理論,多講實例,讓老師們在我的一些做法和嘗試中學到經驗、受到啟發。

  3、熱愛學生注重教育的實質

  像愛自己的學生一樣愛所支教班的學生,真誠地欣賞他們,真心地教育他們。使他們更熱愛生活,更喜歡學習。

  三、敬業愛崗做好表率

  在一年的工作中,要發揚我們士杰學校教師愛崗敬業的優良傳統,嚴格遵守相關的規章制度,工作洋溢熱情、充滿激情,與所支教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和諧相處,真心關愛每一名學生,力爭做老師們的表率。

  四、開展活動帶動管理

  1、和校領導一起認真分析學校的情況,結合貧困地區的特點,研究對策,制定計劃,因地制宜地開展教研活動;

  2、勤聽課,帶動教師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學習課改新知,搞集體備課,搞課題研究,撰寫論文,完善每周、每月教研活動;

  3、輔導教師們充分利用電腦查找資料、建各科資料庫、做課件;

  4、聯系受援校與后援校教師進行交流聽課學習活動。

  五、其他方面:

  1、寫好支教漫記,及時反思支教工作。

  2、經常與后援單位領導聯系匯報,與支教隊的隊長、隊員及其他支教隊聯系,交流思想與好的做法,共同想辦法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我將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始終以高漲的熱情參與到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之中,為自己的人生增色,為該校的發展添彩!

教學計劃 篇2

  【教學需要分析】

  1、學生特征分析:

  這次借班上課的班級是初三(8)班,這是年級中比較優秀的班級,56名學生,語文整體程度較好,表現在課外讀書較多,寫作訓練較多,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較好。由于是初三學生,生活的體驗、語言的積累較之低年級學生有較大的優勢,對于本文的學習,對于生命的認知,應該更具有可生成性。而且,他們面臨升學考試的壓力,對于這道人生的考題應該能有更多的興趣,更多的感悟,也有更多的話可說。

  由于是借班上課,教師對學生個體了解不夠充分,需要在教學中講究教學策略,運用教學機智,不斷調整教學行為,以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

  2、學習內容分析:

  本文取自人教版實驗教材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是冰心先生寫于1947年的一篇散文。文章文質兼美,意境美、哲理美和語言美兼具,景、情、理和諧相融,是一篇很好的學習材料。從語言上看,字、詞、句、段都耐咀嚼,形象表達尤其精彩,如果導引得當,學生必然學有所得。從思想內容上看,文章談的是生命話題,處在人生重要關口的初三學生,應該有體驗、有興趣,能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或許能夠受到啟迪,產生共鳴。

  本文的學習,可開掘處很多,但要考慮學生已有的的學習背景、生活經驗和認知能力,不宜一味求深求難。在教學中要與學生就文本進行平等的對話,進行心靈的自然溝通,要給學生提供一塊自由的空間,教師不替代學生的思考。

  3、學習目標分析:

  根據上述學生的特征和文本的特點分析,本課學習的目標預定為:

  ⑴ 學生通過朗讀、討論,與自己人生經驗的對接,體驗文章、詞句中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對生命的本質有自己的看法,并通過口頭和書面的方式表達出來。

  ⑵ 學生通過閱讀、品評,咀嚼文章的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表情達意的妙處,對文章語言的形象美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并能進行模仿嘗試。

  ⑶ 學生通過聯想、想象、質疑、批判,對文章進行創造性閱讀,并能當眾發表自己的觀點,與同學、老師進行溝通、交流。

  【教學實施預案】

  1、課時:

  教學用時1節。要求學生提前預習,課堂上要呈現預習成果,生成新的認知。

  2、器材:

  用多媒體設備、電子白板。電子白板可替代黑板,不足之處是使用受其響應速度的影響,有時會出現技術性障礙。使用器材的原則是當用則用,一切為了文本的學習,不旁逸斜出,喧賓奪主。

  3、學法:

  讀、寫、聽、說交替,閱讀、品味、體驗結合,欣賞、研究、質疑并舉。

  4、設想:

  以學生的學為主,教師、學生、文本間平等對話,但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學生行為教師行為設計意圖一、激情導入 聽──讀──思。

  進入文本學習環境。

  引用奧斯特洛夫斯基、冰心的名言,導入本文學習。入情入境,引發學生思索,引起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二、學習定位 討論學習的內容和目標。 引起學生的討論,幫助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和目標。 定向學習,明確學習任務。三、閱讀一:咬文嚼字,讀懂文章 讀懂生字詞。將自己預習的成果拿出來,與同學分享。 參與學生的討論,點撥重點字詞。

  如果學生預習充分,可控制時間。有些字詞還可在下一個學習環節中解決。

  這是語文學習的基點。

  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四、閱讀二:尋章摘句,讀出自己 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品味欣賞,與大家交流。

  一要說明喜歡的理由。

  二要說出自己的體驗。

  三要讀出正確的情感。 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來品味語句豐富而深刻的內涵,教師適時以身說法,以期師生共鳴。 讓學生進入個性閱讀的空間,在閱讀中既審視作者、文本,又觀照自己,因文悟道,披情入文。

  五、閱讀三:涵泳文句,讀出妙處 方式同上,但重在揣摩語言的表現力。 尊重學生的理解,適當點撥、糾正偏誤。 讓學生研究文章的寫法,體會文章的形象美。六、閱讀四:聯想想象,由讀到寫 學生仿照文章形象的文句,通過聯想、想象,寫出自己對生命的理解、體驗。

  然后在課堂交流、共享。 請學生以生命像開始,寫幾句形象的話,表達自己對生命的認識。 由欣賞到仿寫,讀寫結合。七、閱讀五:質疑問難,讀出問題 學生對文章的詞句、章法進行質疑,交流。 盡量讓學生發問,讓學生解答。有些問題,可留在課后探究。 創造性閱讀和批判性閱讀,重在學生閱讀習慣和思維品質的養成和塑造。八、閱讀六:背誦警句,積累鞏固 齊讀文中警句,爭取當堂成誦。 提示學生積累的意義。 既是語言的積累,又是思想的升華。九、閱讀七:比較閱讀,延伸課堂 閱讀──比較──思考。 給出幾篇(則)同題文章、文句,讓學生比較閱讀。

  如時間緊,可放在網上,讓學生課后閱讀。 由課內而課外,由書本而人生,拓展學生的閱讀,讓學生的閱讀與思考定向馳騁。

  【教學反思】

  這堂課基本上實現了教學的預期設定,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來涵泳文章、咀嚼文句,并將自己的體驗感悟用口頭和書面的方式與大家交流,有些學生文采斐然,令人贊嘆!

  2、學生了解了文章的讀法,從咬文嚼字到尋章摘句,從理解性閱讀到創造性閱讀,從課內閱讀到課外延伸閱讀,從讀到寫,對生命像什么這樣的形象表達方式有認知,有體驗,通過仿寫有所得。評課的教師都認為這是一堂有語文味的課。

  3、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得以實現,教師的平等中的首席地位得以落實。

  當然,這堂課也留有遺憾。具體表現為:

  1、由于對學生了解不夠(借班上課),課堂上與學生的交流略嫌沉悶。課堂上女生比男生活躍,在調動男生參與討論方面做得不夠。我的調節課堂氣氛之變術不夠多,課堂上激烈的碰撞不夠,思維的深度開掘不夠。

  2、雖然課前朗讀比較充分,但課堂上朗讀不夠多,依然是詬病。

  3、由于教學環節較多,這節課延長了6、7分鐘。

  【俞老師的點評】

  優點:循循善誘的導入,自然和諧的鏈接,讀寫結合的互動,輕松活潑的氛圍,隨機、預設的融合,傳統、探究的交匯,悟性開發的成果,水到渠成的創意。

  不足:朗讀、激情不到位,學生作品評點不到位,質疑不夠充分,男生響應不夠多。

教學計劃 篇3

  本班是雙語特色班級,幼兒皆已經過一年多的英語學習,實踐證明:讓孩子在語言發育時期就接觸英語,同時運用英語和漢語表達自己的思想,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有很大好處。根據本班幼兒特點,我們制定了如下的專題計劃.以達到專題實施的最佳效果:

  一、選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幼兒英語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兒園英語教育是一種啟蒙,要把重點放在學習英語的興趣上,如果幼兒對英語感興趣,他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表現出一種積極的情緒,孩子會主動融入到活動中。反之,如果只是追求單詞句子數量的多少,那會倒了孩子的胃口,孩子會處于一種消極狀態。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們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幼兒學英語的興趣。

  1、故事教學法。

  故事對學齡前幼兒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它情節生動活潑,內容極富發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故事<聰明兔寶寶>中,先為孩子們講一個兔媽媽要去買菜,要兔寶寶在家等候,卻來了一只大灰狼要兔寶寶開門,兔寶寶發現是大灰狼,一齊將大灰狼趕跑的故事,在講述中,將Come in,please. Go out.穿插其中,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竟然全部掌握,且印象極深。又如:在教單詞turnip時,我在引入時先說Imarabbit,Imveryhungry,Iwantsomethingtoeat.在這個情節引入后,幼兒復習各種已學過的食物單詞,教師還是很餓,Imstillhungrynow時,巧妙地出示了食物蘿卜引出新的單詞turnip的學習,在老師的引導下引出《拔蘿卜》,使幼兒與老師共同參與,自然學習新的知識。

  2、情景教學法。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創設各種有意義真實的情景,使他們想說、會說、喜歡說。語言的習得與周圍環境息息相關。英語的學習是一種自然習得式的學習,而不是一種教學式的學習。語言的學習不只是學習幾個單詞,更重要的是運用語言和別人交往。因此,教師要以幼兒園為主體,從他們的興趣出發提供一系列豐富的教學法情境,讓幼兒園通過自由活動聽來理解語言,在使用中學

  習語言。還有醫院、餐廳、發廊等,通過玩角色游戲,幼兒所學語言在游戲中得到鞏固,練習。久而久之,培養了幼兒的英語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并解決了那種學時才用,平時放置腦后,容易遺忘的弊病。

  3、游戲教學法。

  曾經有一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話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的確,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形式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符合幼兒天性好動的特點。。游戲能激起幼兒學英語的興趣,密切師生間的關系,提供幼兒充分運用語言的機會,調動學習積極性,將知識融于游戲中,讓幼兒在情趣盎然的游戲中練習所學知識。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更重要是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因此,幼兒園英語活動應盡量游戲化,寓教育于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輕輕松松學英語。如:戶外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這個游戲是幼兒熟悉而喜歡的。于是,我把游戲改為Wolf,wolf,whatcanyoudo?是請一位幼兒當老狼,其它是小羊。小羊問Wolf,wolf,whatcanyoudo?老狼回答,Icaneat.然后開始追逐小羊。幼兒在他們原有的游戲經驗的基礎上,輕松愉快的習得了英語,學會了句型Whatcanyoudo?Icanjump/run...鍛煉了英語聽說能力,在玩中學習并得到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幼兒覺得學習英語好玩,從而為往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

  任何一種活動形式,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厭倦。冷漠的情緒會使活動效果大打折扣,引入競爭機制,這一難題迎刃而解。競爭能激活幼兒潛在的支力,能激起幼兒的進取心。幼兒好勝心強,大都不甘落后,所以在設計

  活動時,運用競爭機制,并配以各種形式的獎勵,以表示對勝利者的賞識,對進步者的鼓勵。有時是幾句鼓勵的話語--Good!/Verygood!/Clever!/Excellent!.....有時是一朵小紅花、一顆小星星......孩子們在熱鬧的氣氛中,你追我趕,學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濃。

  當然,調動幼兒學英語的積極性的教學方法還很多,如:謎語法、兒歌法、順口溜法、歌曲法、形象教學法、肢體語言教學法等多種方法,我根據教學參考書及自己的工作經驗,在教學中靈活運用,交互作用,讓孩子們的思維活躍起來,讓孩子們的語言活躍起來,孩子們始終對英語保持著濃厚的興趣,上英語課成為他們最快樂的事。

  二、創設多層次的課外語言學習環境,充分發揮環境的教育作用。

  實踐證明,英語教學僅僅靠孩子每天20分鐘的學習是不夠的,因為這樣的學習只能讓孩子掌握零星的單詞,達不到學英語的目的。因此,教師應著力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使英語教學深入到一日常規的各個環節。

  首先,要堅持不懈的運用日常用語,將日常生活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起來。如:早上幼兒入園時,對幼兒說Goodmorning.Nicetoseeyou.在幼兒課間休息時,說Gotothewashroom,please。Didyouwashyouhand?Drinksomewater,please.在幼兒準備進餐時,讓幼兒認識餐具和介紹食譜等。如:Theseareplates/bowls…Wehavenoodles/milk…forbreakfastetc在非英語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對孩子們說Standup、Raiseyourhands、Putdownyourhands等等。在生活中,將雙語生活情境貫穿幼兒一日生活中,抓住一切機會與幼兒進行交流,努力消除上課與生活的界限,不斷豐富幼兒的語言,使生活與教學連接起來,打破固定情境對幼兒英語發展約束的認識界限,使他們在生活情境中自如地運用英語,讓他們學得無意,學得隨意,學得樂意。

  其次,創設物質情境,激發幼兒主動學習英語。

  在幼兒英語學習中,語言環境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有計劃、有目的地設置安排一定的情景畫面、活動工具和動手材料。在觀察、操作中引發他們對英語的反應和使用。如:墻面設置,它

  是幼兒園環境布置中最大最為醒目的.畫面。它如同一幅大的廣告,濃縮了教育內容和目的,還滲入了思想道德教育,給幼兒以直接的刺激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又如英語活動角,它是一個讓幼兒通過對實物、圖片、頭飾等物品的擺弄和操作,在游戲中運用英語的一個區域。十分吸引孩子,孩子們只要一有空,就會主動地指讀單詞,或是拿起指偶,兩兩結伴玩語言游戲,愉快地游樂于英語語言一氣氛中。

  三、家園配合,幫助幼兒學好英語。

  孩子們在幼兒園學習的英語需要在家庭中不斷強化,才能使他們完全掌握,家園配合幫助幼兒學習英語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不僅僅要在幼兒園多聽、多說、多聯習,在家也應該堅持天天聽、天天說。只有家園配合得好,孩子掌握英語,運用英語的能力才能不斷提高。

教學計劃 篇4

  一、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及要求

  1.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風景園林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能夠勝任城鄉各類風景園林綠地規劃設計、施工和管理工作,具有寬廣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設計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國際視野,能面向未來的高級專門人才。

  2.培養規格及要求

  可獲得園林綠地規劃與設計、風景名勝區規劃、城市景觀規劃設計、園林建筑設計、風景園林工程設計及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等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繪畫技法、制圖方法、規劃設計方法等方面的綜合訓練;具有運用所學藝術理論、植物學理論、設計理論,進行風景園林藝術設計及表達、園林施工與園林綠地養護管理的基本能力。 學生畢業后可在園林、林業、城鄉建設、市政交通、教育、科研等相關部門從事風景區、森林公園及城鄉各類園林綠地、風景園林建筑等方面的規劃、設計、施工、養護、管理及教育科研等工作。

  二、學制、學位及學分要求

  學制:標準學制為四年,允許在校學習年限為三至六年。

  學位:農學學士。

  學分要求:在規定學習年限內,修滿教學計劃規定的174學分方能畢業。

  三、知識、能力和綜合素養要求

  1.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身心素質

  ①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②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人文與藝術素養;

  ③具有一定的口頭與文字表達能力和管理能力;

  ④具有健康的心理和體魄,并掌握一定的軍事理論和軍事技能。

  2.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熟悉與風景園林相關的法律法規、公共政策和技術標準

  ①掌握扎實的數學、外語、計算機知識;

  ②掌握扎實的園林植物基礎知識;

  ③具備建筑學、城鄉規劃學、藝術設計學、環境學的一些基本知識;

  ④了解本專業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及園林行業的相關政策與法規。

  3.具備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的能力

  ①具有一定的繪圖技法及風景園林設計表現技法;

  ②具有園林建筑、園林工程、園林植物造景設計方法及技能;

  ③掌握風景名勝區、城市綠地系統規劃及公園、廣場等各類園林綠地的規劃設計;

  ④能夠運用生態學的原理進行生態景觀規劃設計。

  4.具備風景園林工程的施工與管理能力和園林植物栽培、繁育、及養護管理的技術

  ①掌握園林工程的招投標標書的制作方法和園林工程的概預算;

  ②掌握園林植物的生產技術;

  ③具備園林工程的施工能力和管理能力;

  ④掌握園林綠地的養護管理的技術。

  5.掌握相關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電腦制圖和創新的基本能力

  ①開設了拓寬學生專業知識名師講堂;并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②具有文獻檢索和論文寫作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科學研究能力;

  ③通過學習電腦制圖軟件,使學生能夠進行電腦制圖;

  ④組織學生參加各類設計大賽和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等活動,使學生具有較強的溝通協調、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課程類型、結構與體系

  1.課程類型:包括通識教育課程、大類與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與專業選修課程、交叉與個性發展課程和第二課堂。

  2.課程結構:第一級為通識課程,第二級為大類平臺,第三級為專業課程模塊包括必修和選修、交叉與個性發展課程和第二課堂,科學規劃并設計各類課程,注意銜接和交叉,形成了三級立體交叉的課程結構。

  3.課程體系:根據當前風景園林行業的需要,執行“通識教育+學科基礎教育+專業教育+第二課堂教育”的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按照“352”分類分型人才培養模式,按“先大類培養、再專業方向分流”的人才培養方式,實行以學生“有范圍自主選擇專業方向和自主選擇課程相結合”為基本特征的學分制,努力構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盡可能滿足各類學生的求知和成才需要。

教學計劃 篇5

  一、培訓目的:

  讓學校一線教師學會操作方法,掌握操作技能,充分發揮“班班通”設備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

  二、培訓內容:

  班班通設備管理及應用

  三、培訓要求:

  1、培訓實行簽到制

  2、教師通過培訓后,要經過考核人人過關

  四、培訓安排:

  培訓時間、 人員 、培訓地點

  12月1日上午 、全體教師、 4年級教室

  說明:

  1、所有任課教師必須參加

  2、在相應培訓時間內有課的教師,自己將課程調整后參加培訓

  五、使用制度:

  1、班班通設備歸各班主任保管。注意防火、防淋、防潮、防盜,如保管不善造成設備損壞、丟失,除照價賠償外,還要追加班主任責任。

  2、各任課教師在本班利用“班班通”設備實施教學,將上課教案及課件上交電教室,并作好上課記載。

  3、保持教室內衛生,掃地前應灑水,盡量使用拖把清潔衛生,學生不得在教室內追逐打鬧,減少粉塵,延長機器使用壽命。

  4、加強“班班通”所屬教學設備的使用管理,嚴禁反動、黃色電子讀物在班內傳播。嚴禁將與教學無關的U盤、軟件等裝入計算機內。

  5、教師不得在教室計算機中使用與教學無關的內容,比如上網聊天、下載歌曲、電影等。如需使用網上資料,教師在下載時一定要注意防止病毒的侵入,自己要能識別一定的病毒,發現計算機有病毒應及時清除或向網管人員報告。

  6、教師應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使用前必須熟練掌握設備使用技術,使用中不得故意破壞系統,開機關機時間間隔應為5分鐘左右。

  7、教師使用完多媒體設備后,使用后應按規定關好計算機,電腦桌門上鎖,及時做好使用登記。

  8、教師應保證主控臺桌面干凈、整潔,不亂放書本、雜物等。教師離校時應清理教室,避免有學生被關在教室內私自上網,出現安全隱患。

  9、學生應愛護室內教學設備,嚴禁在計算機上插盤,拷貝計算機內的文件,以免病毒傳入。學生不得亂動教室設備,不得在主控臺前圍觀,不得在教室內喧嘩。

  10、班主任老師應協助網管定期對使用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向學校報告。

  11、電教管理員每月檢查一次各班教室的多媒體設備,發現清潔衛生、硬件軟件有問題,應及時記載,通告使用者,加強管理,發現病毒及時處理。

教學計劃 篇6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會中算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和整十數的基礎上編排的。主要包括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兩位數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以及兩位數加減法的估算等內容。

  進位加法部分,教材共安排了兩道例題,例1著重解決筆算加法寫豎式時如何對位的問題,例2著重解決從個位加起的計算順序問題。進位加法部分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個位上的數相加滿十如何向十位進位的問題,二是筆算兩位數加法計算方法的總結。

  兩位數減兩位數,學生在一年級已經有了兩位數減一位數和整十數的口算基礎,兩位數減兩位數不退位減法對于學生來說并不困難,所以教材只安排了一道例題,例題重點解決如何對位和計算順序的問題。退位減法既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同時又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教材安排了兩道例題,讓學生裝在全面了解其計算過程和方法的基礎上總結出兩位數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實際上是前面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知識更新的綜合運用,除計算順序外沒有多少新知識。

  本單元教材突出了單元知識的整理,在全面整理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安排了練習七,以全面鞏固100以內加減法知識,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提高計算能力。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計算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計算加減兩步式題。

  2、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景進行加、減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100以內的加減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三、教學重、難點:

  1、掌握并理解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2、掌握并理解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四、突破重、難點的教學措施:

  1、提供實際背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熟悉的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決的計算問題,聯系生活實際學習加減法計算。

  2、充分利用所學舊知識,從口算過渡到筆算,讓學生感受到計算的多樣性。

  3、利用小棒、學具等理解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五、課時安排:

  1、兩位數加兩位數2課時

  2、兩位數減兩位數3課時

  3、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2課時

  4、加、減法估算1課時

  5、整理和復習1課時

  實踐活動:我長高了1課時

  課題: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

  教學內容:教材第1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2、會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筆算加法。

  3、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及積極思考、大膽探索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會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筆算加法。

  教學難點: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

  教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計算:36+21=23+7556+304+52

  2、二(1)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計算?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36+35=

  學生試算。

  2、擺小棒:小組說擺法。交流算法。

  教師:請同學們數一數一共有多少捆,多少根單根?

  學生:6捆,11根。

  教師:如果把11根中的10根捆成一捆,這時一共有多少捆、多少根?

  學生:這時有7捆1根。

  教師:根據上面擺的過程列豎式算一算,該怎樣算?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教師:個位上6加5得11,怎么寫?

  學生:向十位進1,在個位上寫1。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完整地板書計算過程:

  學生分組議一議上面的計算過程。

  教師:根據上面的計算,一班和三班能合乘一輛車嗎?

  學生:一班和三班不能合乘一輛車。

  3、比較36+21與36+35有什么不同?

  4、師生總結算法。

  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指名匯報,引導學生總結:要把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也可以從十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5、小組合作討論: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你認為還應該提醒同學們什么問題?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做一做”11頁,學生獨立計算,匯報時說計算方法。

  2、觀察“海洋館”圖中有什么信息?根據信息提出問題。

  自己動手解決問題。

  3、猜一猜十位上是幾。

  3867179

  +39+4+53+36

  4、數學醫院:

  492165

  +44+39+35

  836100

  說明理由。第三題個位和十位上的“0”是怎么得來的?

  5、完成練習二3、4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

  2、討論:怎樣列豎式?要注意什么?

【【精選】教學計劃模板六篇】相關文章:

【精選】教學計劃模板集合7篇02-26

【實用】教學計劃模板四篇02-25

【精華】教學計劃模板五篇02-08

精選六年級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九篇02-10

精選三年級教學計劃模板合集7篇02-19

有關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五篇02-28

教學計劃模板集錦七篇02-27

【精華】教學計劃模板匯總8篇02-14

【必備】教學計劃模板集錦6篇02-13

【實用】教學計劃模板十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