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圖形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圖形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圖形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1
這節課是《找規律》這一單元的最后一課時內容。本單元充分體現了數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理念。我在教學中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注重學生主動參與,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實驗、猜測等活動去感悟、發現規律。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思考。
在教學《稍復雜的圖形變化規律》后,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深深體會到教學中應注意: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上課的開始,我創設了幫助小紅解決問題這一情境,激發學生探索的積極性。這一情境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了一條手鏈的珠子是有規律呈現,但掉了2顆珠子,問掉的是哪2顆珠子。使學生充滿好奇心和探索心,緊接著利用課件中顏色鮮艷的圖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一旦集中起來,教學效率就提高。
二、動手操作,探索規律并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課時的內容具有活動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利用學具自主探究的擺一擺、說一說,在動手操作中發現規律,注重引導學生觀察找出圖形排列中重復的部分,此外我很注重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即找已知條件,找解決辦法,最后檢驗這3個步驟。
三、聯系生活,運用規律
通過創設整個故事情節,讓學生按規律擺一擺、畫一畫、涂一涂、說一說等一系列環節,對“規律”的感知,體驗得到進一步加強。
總的來說,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效果不錯,學習積極性比較高。但是,對于這節課的教學,還存在以下不足:
1、盡可能的引導學生用規范準確的數學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小組動手操作交流這一塊,要讓足夠的時間給學生去說去做。
3、展示環節,可以讓多幾個學生上講臺展示并匯報。
《圖形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2
教學內容:
課本第116頁例2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發現、探究圖形和數字的排列規律,通過比較,從而理解并掌握找規律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操作和推理能力。
2、 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3、 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圖形和數字的對應關系,并結合圖形的變化規律,發現相應的數字變化規律,很好地實現從圖形變化規律的認識過渡到數字變化規律的認識上來。
教學準備:
情境掛圖、正方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出課題
1、找規律。
第1題,接著再畫出5個珠子。
第2題,按規律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圖形。
第3題,在橫線里填數。
471013
200180160 120
2、游戲:接規律畫幾個圖形,讓你的.同桌接著畫下去。
3、導入: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研究圖形和數列的變化規律。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 教學例2
a、仔細觀察我們剛才找到的規律,你發現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出示例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這些圖形的排列規律嗎?拿出學具試一試。
(1)讓學生邊擺邊算,找出規律。
(2)小組合作交流想法。
c、誰來告訴大家這些圖形的規律是什么?
d 、括號里應填幾?再往后你會擺嗎?應擺幾個?為什么?
(1) 括號里應填16,再擺16個正方形
。2) 我們根據正方形的個數的特點:1+1=2,2+2=4,4+3=7,7+4=11,11+( )=( ),肯定是11+5=16
學生匯報后,師進行小結。重點說明:例2數列相鄰兩項的差組成一個新的數列,這個數列是一個等差數列。
2、 你可以仿照例2的規律自己創造出一些擁有這些規律的圖形嗎?
3、 展示你創造出來的規律,并匯報你的規律是什么?
三、深入探究,應用規律:
1、四人小組討論,你能找到其中隱藏著的秘密規律嗎?
出示課件:請你接著往下畫一組。
2、你找到規律了嗎?請告訴大家應該填幾?為什么?
(出示課件)鞏固練習題
。1)括號里的數字是什么?
1、1、2、3、5、8、13、21、()、55
(2)96、()、24、12、6、3
四、教學效果測評:
1、獨立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你找到了什么規律?
2、引導學生完成課本p117——p118頁(完成練習二十三)3—7題
第3題,先讓學生說一說相鄰的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百……)再讓學生獨立完成。
第4題,讓學生先觀察數軸上的數排列有什么規律,然后指名交流,再在書上填寫。
第5、6、7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要求學生說出規律和找規律的方法,并同時滲透數軸的知識和數位的知識。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不但找出了圖形的變化規律,還找出了數字的變化規律。每組圖形的個數是怎么變化的,就有了相應的數字變化規律。
六、拓展提高 ( 出示課件 )
按規律填數:
(1)1248( )( )( )
(2)1347 11 ( )( )( )
(3)1 4 9 ( )( )( )
(4)你能判斷出動畫擋住幾個圓嗎?
反思:
充分發揮了多媒體的作用,直觀形象、動靜結合、既節省教學時間,又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使學生有興趣地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對突破重、難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課堂開始用了三題情境圖,分別引導孩子從顏色、形狀、數量、去觀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吸引學生。接下來P.116頁一個正方形、兩個正方形、4個正方形,7個正方形、11個正方形-------引導學生自己“找”規律,學生很快根據圖形這些規律,接著我馬上引導還有數字規律,其它規律找等等。從中得出結論。我還能能讓學生從觀察規律、發現規律,引導“聯系生活”。這樣思維的訓練,有層次性、遞進性。在情境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空間,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獲取知識,得到發展。
總之,整節課對學生有提示性、啟發性,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教的常規與學生學的常規都嚴謹有序。學生參與的面要廣,從教學形式到教學內容都吸引著學生津津有味地參與學習。
《圖形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3
《圖形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數學教學必須注意從學生的生活情境以及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參與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挖掘學生身邊的學習資源,為們創造一個發現、探究的思維空間,使學生能更好地去發現、去創造。 “圖形的變化規律”這一課時,以學生喜歡的“聯歡會”為主線展開教學,通過“舉行聯歡會”—“布置教室”—“觀察教室的設計”這一過程,使學生在自己喜歡的實踐活動中探究、發現事物的規律,提高他們的觀察、概括、推理能力,增強相互合作的意識。在教學找規律的方法時,強調規律是一組一組重復出現的,身邊的事物只要出現了三次或三次以上,就是有規律的。其實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有規律的每組圖形之間畫上虛線,讓學生充分理解規律就是這樣一組一組重復出現的,從而使學學會找規律的方法。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復雜的過程,教師的'“教”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教師應遵循學生發展的需要和狀況來調整課堂教學,而不是讓學生按照事先預想好的教學過程參與學習。教師不能完全按照事先設計好的環節進行,教學時富有彈性,以便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靈活調整。
【《圖形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圖形的變化規律》教學反思04-08
《圖形規律》教學反思08-27
《圖形規律》教學反思08-27
圖形的變化規律小學教學設計07-02
《圖形中的規律》教學反思06-14
《圖形中的規律》教學反思10-22
圖形中的規律教學反思11-08
《圖形中的規律》教學反思10-24
圖形中的規律教學反思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