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反思優秀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么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反思優秀,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反思優秀1
課后隨筆學完了不等式的性質,緊接著就是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瀏覽了一遍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這一節后,總覺得很別扭,編者意圖是本節重點討論兩方面的問題:
(1)如何根據實際問題列不等式,這是貫穿全章的中心問題。
(2)如何解不等式?這節重點比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驟。
可是,學生學完了不等式的性質,只會根據不等式的性質解最簡單的不等式,如6x<5x+4,-2x>6等等,一些復雜的不等式還不會解,因此,有必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得出移項法則,有分母的不等式利用、去括號、移項。合并同類項、系數化為一去解,就像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一樣,我對教材進行了調整,先學怎樣解不等式,再學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應用題,這樣既降低了難度,又分散了難點,由于和一元一次方程對比著學,學生更容易接受,其實,最關鍵的一點是系數化為一這步,當不等式兩邊乘(或除)同一個負數時,不等號的方向要改變,>要變成<,<要變成>,其余和解一元一次方程一樣。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反思優秀2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一節有難度的'重量級實際應用課。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先以購票問題送學生一個驚喜,讓學生感受了數學魅力,激發了探究興趣;同時又復習了不等式的性質,為解不等式要變號埋下伏筆。在較復雜的超市購物獲得優惠的問題中,設計試購活動精彩紛呈,前二件商品的試購既讓學生深入理解題意,體驗優惠這一基本事實,又使分類討論呼之欲出;后二件商品的試購既讓學生的猜測不斷清晰,又引發第二次分類,同時呈現方程與不等式,為類比提供了平臺。通過修改關系符號類比方程解不等式,并進一步挑戰帶有中括號的不等式的解法,實現跨越發展。而最后購車問題內化前面的知識與技能,同時又探究不等式的解如何轉化為實際問題的解。三個問題層次分明,一線串珠,讓數學的魅力在學生心中不斷加深,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感悟不斷積淀。而秘籍的總結形式增加趣味的同時,加深學生建模印象。
改進之處:因在演播室錄課,面對鏡頭與燈光,學生有些拘謹。由于時間關系,在表達本課感受時沒有讓更多的學生參入,結尾有些倉促。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隨時注意學生專注性及學習習慣的培養。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反思優秀3
本章的重點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難點是: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性質及應用不等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實際問題中的列不等式求解。
1、教學“不等式組的解集”時,用數形結合的方法,通過借助數軸找出公共部分解出解集,這是最容易理解的方法,也是最適用的方法。至于有些課外書用“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間、大大小小解不了”求解不等式,我認為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不易于培養學生的數形結合能力。在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在解不等式(組)的時,一定要通過畫數軸,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建立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2、加強對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量關系的數學建模思想教學,體現課程標準中:對重要的概念和數學思想呈螺旋上升的原則。要注意對一元一次方程相關知識的復習,讓學生進行比較、歸納,理解它與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的聯系與區別(特別強調“不等式兩邊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負數時,不等號方向改變”),教學中,一方面加強訓練,鍛煉學生的自我解題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糾錯”題型的練習和學生的相互學習、剖析逐步提高解題的正確性。
3、把握教學目標,防止在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決實際問題時提出過高的要求,陷入舊教材“繁、難、偏、舊”的模式,重點加強文字與符號的聯系,利用題目中含有不等語言的語句找出不等關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解答問題,注意與利用方程解實際問題的方法的區別(不等語言),防止學生應用方程解答不等關系的實際問題。
4、各種書籍出現的應用題里面文字有的自相矛盾,教學時教師要合理利用和指導學生選取輔導書,如課本“以外”與“至少”等。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反思優秀】相關文章: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課堂教學反思01-19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設計04-11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設計06-14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學反思01-07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學反思07-04
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說課稿11-18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課后優秀教學反思07-06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教學反思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