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一課教學反思
學習“議花生”部分
師:全家人都是怎樣議論花生的?
生1:姐姐說:‘花生味美。’
生2:哥哥說:‘花生可以榨油’。
生3:我說:‘花生價錢便宜。’
師:父親是怎樣評花生的?
生: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蘋果那樣高高掛在枝頭,而是埋在地里,挖起來才能分辨出它有沒有果實。
師:請大家齊讀第10、12、12、14小節,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
(學生紛紛發言)
生1:父親希望我們做一個不追求外表服裝的華麗,而是追求內在本質的善良的人。
生2:聽了父親的話,讓我想起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真正含義,我們衣服穿得樸素些沒事,只要有真才實學,你還是能夠得到別人的欣賞。
生3:我也想到了一句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我們應該追求內在的美。(此時有一學生手舉得高高的,迫不及待的樣子)
生4:老師,我從父親的話中還體會到,花生是需要我們去發現,去挖掘的`。不是常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嗎?花生就好比千里馬,我們就好比伯樂”。其實,我們小學生也是需要老師去發現,去培養的……
反思:聽著孩子們滔滔不絕的發言,引經據典,談感受,說體會,我正在暗自慶幸“經典誦讀”給孩子們帶來的益處時,課堂中出現了另類的聲音。現在我們處在課程改革中,我們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與體驗。對生4的發言,我感到驚訝,這是學生在借題發揮,“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老師的關注呀”。學生的發言,猶如一根針一樣深深刺痛了我,讓我的心無法平靜。我是否關注學生的發展了,我能成為伯樂嗎?一下子,我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以前,我只在教育理論書籍上看到過、校長在大會發言中講到過教師要做一名伯樂,如今連小學生都直言不諱的要求我們做伯樂,難道肩上的責任不重嗎?上了《落花生》一課,我真是感慨萬千。
、
【《落花生》一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落花生》一課教學反思01-09
《落花生》一課教學反思范文01-12
落花生的教學反思06-19
《落花生》教學反思01-20
《落花生》的教學反思07-04
落花生教學反思07-05
落花生教學反思05-24
《落花生》的教學反思11-22
《落花生》的教學反思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