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來了》教學反思范文
當學生閱讀中國傳統故事《狼來了》之后,教師要學生說說讀了這個故事的感受、感想、啟發,出現了下面的課堂情境:
師:同學們,讀了《狼來了》這個故事,你們有哪些感受呀!
生:騙人是不對的。
生:騙人沒有好下場,結果狼真的來了,把羊吃了。
生: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生:騙人就是騙自己。
生;什么事情都要實事求是。
(下面這個學生的發言很獨特,出乎老師的意料。)
生:我覺得,騙人不能騙三次。(大家都感到突然。)
師:(略加思索,冷靜)按你說的,假如我來騙騙你,每次只騙兩回,讓你受害,你對我怎樣看?
生:不好。
師:怎么不好。
生;太壞了。
師:是呀!學騙人行嗎?
生:不行。
師:對!同學們,讀文章,就要明主旨,學做人。
師:(話題一轉)這個同學雖然讀文章沒有抓住主旨,他的感受是“騙人不能騙三次”,還有個優點呢?你們發現了嗎?
生:(驚訝,沒有人舉手)
師:他雖然沒有注意文章的思想內容,但他從哪個角度看問題的?
生:注意孩子騙人一次、二次、三次。
師:你真了不起!會發現閃光點。他注意了事情發展的次數,與你們思考的角度不同,很獨特。值得同學們學習。看問題就要從不同角度思考。只是需要用在正確的方向。
點評:
這個片段中,當某個學生說出“我覺得,騙人不能騙三次”的意想不到的獨特感受時,很明顯,他的觀點是錯誤的,價值取向是不對的。對這突如其來的發言,教師如何評價?
如果教師采取避開當場評價,讓這個學生坐下,顯然不好,不光這個孩子茫然,其他學生也失去一次受教育的機會。這樣做只能顯示出教師教育的失誤。
如果教師直接批評孩子“你怎么能學騙人!”,一棒子打入冷宮,可能就此扼殺這個學生今后學習的積極性,也可能遭到同學的冷遇,其實,這個學生并非要學騙人,只是一種認識而已,教師這樣評價就未免有些武斷。
如果教師采取發動學生評議:“同學們,你們對這個同學的發言有什么看法?”,很可能出現群起而攻之的情況,這樣,不僅會使這個學生從此抬不起頭,而且,其他學生也未能從中學到獨特的思維角度。
對于學生說出“騙人不能騙三次”的價值取向明顯偏離,而在上面的.教學片段,教師以變應變的評價與眾不同,十分巧妙,有以下幾點評價機智值得欣賞:1遇事教師十分沉著冷靜,不急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尊重學生,這是教師評價機智的情感前提。2 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要知道,事情都是可以一分為二的,學生的表現常常是優缺并存,教師既善于在學生優異發言中指出還須朝哪個方向努力,又善于在學生錯誤發言中發現優點,正如片段中教師針對 “騙人不能騙三次”的錯誤取向,一分為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換位辦法使學生自悟觀點不對,特別稱道的是從中洞察發現“事情發展的次數”獨特的思維角度,給予肯定與表揚。這是教師評價機智具有的辨證思考。3 教師評價具體化。常見有些老師課堂上用“答得對”“你真好”“你有進步”“大家給他鼓掌”……等空洞評價,表面上似乎在鼓勵學生,實際上這是“漂亮的大話、美麗的套話、亮麗的空話”,教師說這些話不用思考,學生聽后仍不知何處好,如何學習呢!而上面的教學片段評價卻與眾不同,好在哪,錯在哪,一目了然,學生真能從中受到啟發與教育。4.教師在針對個別學生評價的同時,始終不忘以點帶面,發動學生尋找閃光點,并引申到閱讀要首先抓住文章的主旨,還要多角度思考,提高全體學生的創造性閱讀能力。
【《狼來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狼來了》教學反思04-18
《狼來了》教學反思范文01-27
大班語言教案及教學反思《狼來了》09-13
小班社會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狼來了》09-22
狼來了教學設計03-09
小學語文《狼來了》教學設計10-16
一年級下冊《狼來了》課堂教學反思01-20
幼兒園中班體育游戲《狼來了》含反思11-10
狼來了大班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