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醫生的教學反思
《看醫生》這一課其目的是通過“看醫生”的情景,了解基本的醫療常識,提高組織畫面的能力。提高學生對人物表情和對畫面的整體感的概括表現能力。并消除學生對醫生的恐懼和對自己身體的愛護。在這一課的教學活動中,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我運用了以下的方法:
。ㄒ唬﹦撛O情境,喚醒記憶,激發興趣
“看大夫是每個人都有的生活體驗,尤其對孩子來說是件具有特別意義的事情,它伴隨痛苦而生,對大多數孩子而言,看大夫不是一件愉快的回憶,它里面包含著病痛的“痛苦”;治療過程中的“恐懼”;也包含著治療后的“愉悅”與“舒暢”?梢哉f恐懼、痛苦、愉快等情感在“看大夫”的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
因此喚醒同學們心中對于看大夫的記憶,讓他們重溫看大夫的過程對于記憶畫的創作是十分重要的。并能為后面的教學環節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啟發與引導,喚起回憶,激活形象儲備
在學生了解了醫療的相關知識后。如果說前面的錄象對于學生的`回憶算是一個鋪墊的話,那這個環節的學生回憶則是一個鞏固的過程。學生需要把記憶中的形象用語言的形式描述出來,為了避免有的學生在描述的過程中過于的平淡,我有意識的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一定的引導。
。ㄈ┠7屡c體驗,加深記憶,鞏固形象儲備
看病是學生非常熟悉、非常害怕的事。如何更好地引導他們結合自身體驗進行創作?本環節的設置旨在讓學生在“模仿”、“扮演角色”的過程中讓學生觀察體驗醫生病人的表情、動作;體會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交流,包括語言、動作、表情等,為人物動態、表情的表現留下形象儲備并加深記憶。
。ㄋ模┓治雠c欣賞,拓展思路,大膽進行表現。
小學1-2年級的學生還處于繪畫的“萌芽期”,對于人物的形象的把握都還十分的幼稚,寫實的成分極少。因此在這一方面,我通過三幅作品的“一般欣賞”,讓學生了解繪畫的多種表現形式。通過對兩幅同一題材作品的“比較分析欣賞”讓學生了解“夸張”手法的運用和細致場景的描寫對烘托畫面主題的作用。通過針對性強的作品欣賞,使學生們的思維得到拓寬,并能創作出形式多樣的作品。
。ㄎ澹┖侠碓u價,發展個性
兒童畫是孩子們眼中、心中的世界,他和成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教師在評價一幅兒童畫的時候,不能用教師指定的統一標準去評價,而應該站在兒童的立場上,充分考慮兒童的個性品質,在課的評價過程中我讓用學生自評、互評等多樣的評價形式進行評價,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發展了兒童的個性。現在的課堂教學要求我們:既要重視人的全面發展,又要重視人的差異性,注重發展個性。畫畫的過程應當是像小鳥飛翔一樣輕松愉快的過程。教師應當潛移默化的引導,順應兒童的個性發展,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
(六)結合現實,有機滲透人文情懷
課中我以一首《白衣天使》的歌曲和一組“醫生和民眾攜手抗非典”的圖片作為結尾和拓展,讓學生對愛醫、敬醫的情感得到升華;使學生樹立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良好道德情操。
在教學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認識到新課程下的美術學習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訓練,而是一種文化的學習,并且更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美術素養。其次,小學美術不同于專業美術教育,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注重學生的審美能力,認知能力,想象力和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
【看醫生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看醫生》教學反思范文07-01
小班心理健康教案及教學反思《不怕看醫生》08-23
《不怕看醫生》小班心理健康教案與反思08-15
看醫生的英語日記12-08
看醫生的英語日記05-01
《不怕看醫生》小班教案03-21
老蘋果看醫生作文10-07
看醫生作文400字12-02
地球母親看醫生作文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