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復習課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第九單元溶液課題2《溶解度》的第一課時,第二課時為溶解度內容。我在復習時課的一開始我問學生“那么當你在家里沏白糖水時,一定量的水能無限度地溶解白糖嗎?當有少量白糖不能繼續溶解,我們可以采取什么辦法呢?”;進而引出物質不能無限度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劑里(溫度不改變),也就是本節課的復習內容《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目的是想通過生活中的實例加深學生對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應用去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樣設計我自認為應該很好了,也易于學生接受,可是在上課的過程中讓我發現,這樣設計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欲望和興趣,可是光說,基礎稍微好的同學可能明白是什么意思,可是基礎差的同學仍然無法理解飽和與不飽和與否?不如讓基礎差的同學直接上前面來演示這個實驗,更直觀,更形象,加深對本部分知識的理解,這就告訴我們教師集體備課一定要充分,細致,沒有人說復習課不可以或者說是沒有必要再進行演示實驗或者時分組實驗了,而在復習課中如果能合理利用實驗來進行教學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以使復習課不再使那樣的枯燥乏味,學習沒有興趣,因為在一些學生的心目中,就認為復習課只是只是的再積累再重現,尤其使中偏上的學生,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這不愧為一舉兩得的法子了,課前我為什么沒有想到這些呢?為什么再今后的教學中加以應用呢?尤其使復習課。
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主體性學習和合作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確保學生廣泛參與到課堂中來,而本節課,課堂中學生討論的參與度不夠,許多同學在四人小組討論時,沒有很好的參與發言。在討論時,對問題沒有深入,應加以引導。同時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一定要更有代表性,典型性,提問時應更多地關注低差生,因為我們時復習課,應該照顧到全體,這樣通過一輪的基礎復習,才能獲得大面積的豐收。
最后,我們備課組通過本節課的教學,發現對于概念的教學環節的設計非常到位,絕大多數教師和老師都深有感觸,概念的理解真是太枯燥乏味了,所以我們備課組設計了幾個情景在順利引出概念的同時讓學生重點突破了一些概念上的難點,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復習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概念后,要重點理解概念中的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這種溶質這三個前提,于是就設計了三個問題“1、硝酸鉀飽和溶液是不是指試管里的所有物質?2、為什么要強調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里?能否去掉?3、硝酸鉀飽和溶液里是否還可以溶解其他物質?”學生對于問題的答案不難得出,但時不足之處,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復習課沒有注重實驗教學,應該在學生自己得出答案后,再進一步讓學生設計實驗驗證。在學生提出實驗方案后,最后實驗演示:1、硝酸鉀飽和溶液加熱變為不飽和溶液2、食鹽飽和溶液加水變為不飽和溶液3、食鹽在硝酸鉀飽和溶液中溶解。驗證學生的回答。
以上是本人對本節課的課后反思,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同仁批評和指正。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復習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的教學設計12-18
《溶液專題復習》教學反思范例08-11
飽和溶液的概念是什么09-09
溶液教學反思05-23
《溶液》教學反思03-29
飽和溶液還能溶解其他溶質嗎09-07
九年級化學下冊《飽和溶液》的教學設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