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文言文教學反思
小學五年級始接觸文言文,以往文言文教學基本上用串講法,串講法基本教學的步驟是:1、讀,逐個講解句子中的字、詞。2、講,將所要講解的語句朗讀幾遍。3、串,將全句意思串通起來講一遍,并說明句子與上下文的聯系或在篇章中的作用,這樣一句一句串講,講完一段后適當歸納,如此推進,直至講完全篇。在串講過程中,有時老師讀學生講,再由老師串;有時老師講,學生串或引導學生自行講、串。教學過程中非常注重字字落實、理解透徹,但費時較多,教學重點有時欠明確,學生上課認真,基本功落實到位,但課后延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欠佳。
本學期第三課《夸父逐日》以及第十課《兩小兒辯日》都是文言文,我上網查找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并嘗試用“三點三路教學法”來教學。所謂“三點”是抓住課文的重點、難點和特點;“三路”指課文作者的思路、設計教學的教路和學生學習的學路。這兩首文言文的“三點”是:重點是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難點是借助文中注釋疏通文意,體會故事中所蘊涵的哲理,特點是兩篇文言文的內容都是中國古代故事,內容和道理比較適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文中所蘊涵的古人的思想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引導。明確本文“三點”之后,我立足查資料弄清本文作者的“思路”。文中孔子都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兩小兒辯日》是通過短小精悍的文字滲透了古代思想家、教育家的思想和言行,通過樸實的.言行揭露一個深刻的哲理。《兩小兒辯日》通過兩小兒在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面前的辯論,讓學生明白學無止境,培養學生探求真理、善于動腦、大膽質疑的精神品質及孔子實事求是的態度。由作者明顯的思路我定下了教學思路、學生的學路:聯系生活實際自主、合作、探究的策略;一、獨步尋花:借助資料查閱孔子的生平;默讀文言文,用筆畫出不會讀、不理解的字、詞、句。二、花中采蜜:了解孔子的生平;四人小組合作借助注釋弄懂文言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提出文中不懂的詞、句,小組合作解決,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作下筆錄。三、信步尋柳:全班交流,各小組提出解決不了的問題,總結全班同學的重點問題,由老師引導解決,明確故事中所蘊涵的哲理。四、春華秋實:把文言文編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小組推薦代表全班交流。五、蜜果飄香:指導朗讀和背誦。
教參要求,指導小學生學習文言文,不宜采取逐詞逐句講解對譯的方法,更不必講古漢語知識,要求由學生對照注釋來理解,自已嘗試弄懂每句話的大概意思,遇到困難教師給予幫助。以往用串講法,一節課下來,教師汗流浹背,學生心身疲憊。本期探索“三點三路”法后,教師感覺輕松,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氛圍濃厚,學生收效甚高。
【小學五年級文言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文言文教學反思03-28
文言文的教學反思05-23
文言文教學反思05-22
《反思文言文基礎》的教學反思07-04
文言文教學課教學反思03-17
文言文刻舟求劍教學反思07-28
有關文言文的教學反思02-18
文言文教學反思范文10-10
關于文言文教學反思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