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教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伏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伏教案 1
一、教學目標
1.讓大班幼兒了解初伏的來源和意義。
2.引導幼兒學習初伏的相關民俗。
3.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有關初伏的諺語。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以生動有趣的方式講解初伏的來源。
讓幼兒體驗和參與初伏的民俗活動。
2.難點
幫助幼兒理解諺語所表達的含義與初伏的關系。
三、教學準備
1.有關初伏的圖片、動畫視頻。
2.民俗活動所需的材料,如彩筆、紙張、面團等。
3.寫有初伏諺語的卡片。
四、教學設計
1.導入(5分鐘)
播放一段與夏天相關的動畫視頻,引起幼兒興趣。
提問:“小朋友們,夏天里有一個很特別的時候叫初伏,你們知道嗎?”
2.初伏的來源(15分鐘)
結合圖片,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講述初伏的形成與古代歷法、天文現象的關系。
舉例說明初伏標志著炎熱天氣的開始。
3.初伏的民俗(20分鐘)
展示初伏吃餃子的圖片,介紹這一民俗,讓幼兒知道吃餃子可以開胃解饞。
提供面團和材料,讓幼兒嘗試包餃子(或用彩泥模擬)。
4.初伏的諺語(15分鐘)
出示諺語卡片,如“淋了伏頭,旱到伏尾”,帶領幼兒朗讀。
用簡單的例子解釋諺語與初伏天氣和農業生產的聯系。
5.總結(5分鐘)
回顧初伏的來源、民俗和諺語。
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
五、教學反思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幼兒對初伏這一主題表現出了一定的好奇心和參與熱情。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如視頻導入、圖片講解、動手操作等,大部分幼兒能夠初步了解初伏的來源、民俗和諺語。
優點在于教學內容的選擇結合了幼兒的認知水平和興趣點,特別是民俗活動中的包餃子環節,幼兒們積極性很高,在動手操作中增強了對初伏習俗的感受。然而,在講解初伏的來源時,部分概念對于幼兒來說仍較為抽象,需要進一步轉化為更形象、直觀的表述。在解釋諺語時,部分幼兒理解起來還有困難,今后應多運用生活中的例子幫助他們理解。
總體而言,這次教學活動為今后開展類似的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經驗,我將根據幼兒的反饋和實際教學情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內容,讓幼兒更好地傳承和理解傳統文化。
初伏教案 2
一、教學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初伏的含義和特點。
2.引導幼兒感受初伏的氣候特點,知道在初伏期間要注意防暑降溫。
3.通過活動,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幫助幼兒理解初伏的概念和相關習俗。
讓幼兒知道在初伏時如何保護自己,預防中暑。
2.難點
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幼兒解釋初伏的氣候特點和形成原因。
三、教學準備
1.有關初伏的圖片、視頻或動畫。
2.防暑降溫的道具,如小扇子、遮陽帽等。
四、教學過程
1.導入(3分鐘)
展示夏天炎熱的圖片或視頻,問幼兒:“小朋友們,你們覺得夏天熱不熱呀?”引導幼兒說出夏天很熱的感受。
接著說:“夏天里有一個特別熱的時候,叫做初伏,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初伏。”
2.講解初伏的概念(5分鐘)
用簡單的語言向幼兒解釋初伏是夏天里很熱的一段時間,通常出現在7月中旬左右。
展示初伏的日歷圖片,指給幼兒看初伏的開始和結束日期。
3.了解初伏的特點(10分鐘)
播放初伏時天氣炎熱、陽光強烈的視頻,讓幼兒觀察并說說看到了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初伏時很熱、太陽很大、容易出汗等特點。
拿出溫度計,向幼兒展示氣溫的升高,讓幼兒更直觀地感受初伏的熱度。
4.初伏的習俗(7分鐘)
展示人們在初伏吃餃子、喝綠豆湯等的`圖片,告訴幼兒這些是初伏的習俗。
簡單解釋吃這些食物可以幫助我們在炎熱的天氣里保持身體健康。
5.初伏的防暑方法(10分鐘)
組織幼兒討論在初伏這么熱的天氣里,怎樣才能讓自己涼快一些,不中暑。
幼兒發言后,教師總結并示范防暑方法,如多喝水、戴遮陽帽、在陰涼處玩耍等。
讓幼兒戴上遮陽帽,扇動小扇子,體驗防暑的措施。
6.總結與回顧(5分鐘)
與幼兒一起回顧今天學到的關于初伏的知識,如初伏的時間、特點、習俗和防暑方法。
鼓勵幼兒回家后把學到的知識告訴爸爸媽媽。
五、教學延伸
1.在美工區投放材料,讓幼兒制作初伏的防暑小扇子。
2.在科學區放置溫度計,讓幼兒觀察并記錄每天的氣溫變化。
初伏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幫助大班幼兒深入學習初伏的相關知識。
2.引導幼兒了解初伏的民俗文化。
3.讓幼兒明白在酷暑的初伏如何保護自己。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清晰闡述初伏的民俗文化內涵。
引導幼兒理解在酷暑中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及方法。
2.難點
如何使幼兒對較為抽象的民俗文化產生興趣并理解。
三、教學準備
1.有關初伏民俗的圖片、視頻資料。
2.制作防暑降溫知識卡片。
四、教學設計
1.導入(5分鐘)
提問幼兒:“最近天氣是不是很熱呀?其實呀,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特別的時期叫初伏。”引發幼兒的好奇心。
2.初伏的含義(10分鐘)
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向幼兒解釋初伏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的開始。
通過圖片展示初伏時的炎熱景象,如烈日、高溫等。
3.初伏的民俗(20分鐘)
播放初伏民俗的視頻,如吃餃子、曬伏姜等。
展示相關圖片,向幼兒介紹這些民俗的由來和意義。
4.初伏與酷暑(15分鐘)
討論在初伏這樣的酷暑天氣中,身體會有哪些不舒服的感覺。
一起學習防暑降溫的`方法,如多喝水、避免長時間在戶外等。
5.總結(5分鐘)
回顧初伏的民俗和在酷暑中的注意事項。
鼓勵幼兒將學到的知識分享給家人。
五、教學反思
本次初伏的教學活動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幼兒們對于初伏的概念和相關民俗表現出了一定的興趣,能夠積極參與討論和互動。
在教學過程中,成功之處在于利用了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如視頻、圖片等,使抽象的民俗文化變得較為直觀,易于幼兒理解。同時,通過引導幼兒分享自己在炎熱天氣中的感受,增加了他們的參與度和對防暑知識的關注度。
然而,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介紹民俗文化時,部分內容對于大班幼兒來說可能還是有些復雜,今后可以更加簡潔明了。在討論防暑方法時,可以讓幼兒更多地發揮主動性,自己想出更多的辦法。
總的來說,通過這次教學活動,我對幼兒的認知水平和興趣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今后開展類似的教學活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改進方向。
初伏教案 4
一、教學目標
1.讓小班幼兒初步認識初伏。
2.引導幼兒了解初伏的一些民俗。
3.使幼兒感受初伏的美食文化。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用簡單易懂的方式介紹初伏。
讓幼兒對初伏的民俗有初步印象。
2.難點
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保持他們對教學活動的興趣。
三、教學準備
1.初伏相關的圖片、故事書。
2.初伏美食的模型或圖片,如餃子、面條等。
四、教學設計
1.導入(5分鐘)
展示一幅炎熱夏天的圖片,問幼兒:“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季節呀?”引導幼兒回答夏天。
接著說:“在夏天里有一個特別的日子叫初伏,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初伏。”
2.認識初伏(10分鐘)
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幼兒初伏是夏天里很熱的一段時間。
展示初伏的圖片,讓幼兒觀察人們在初伏時的穿著和活動。
3.初伏的民俗(15分鐘)
拿出餃子的'模型,問幼兒:“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在初伏的時候,人們會吃餃子喲。”
展示一些人們包餃子、吃餃子的圖片,給幼兒簡單講一講。
再拿出面條的圖片,說:“除了餃子,初伏還會吃面條呢。”
4.美食體驗(15分鐘)
準備一些餃子和面條的貼紙,讓幼兒給圖片上的碗里“裝”美食。
一起唱一首與美食有關的兒歌,增加趣味性。
5.總結(5分鐘)
回顧今天學到的初伏的知識,問問幼兒記住了什么。
五、教學反思
在本次關于初伏的教學活動中,幼兒們總體表現出了一定的興趣和參與度。通過圖片展示、實物模型和簡單的講解,讓幼兒對初伏有了初步的認識。
成功之處在于選擇了適合小班幼兒認知水平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用直觀的圖片和模型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特別是美食體驗環節,幼兒們積極參與,增強了對初伏美食的印象。
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講解初伏的民俗時,部分幼兒可能沒有完全理解,需要更加生動和具體的描述。另外,在活動過程中,個別幼兒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更多的互動和引導來保持他們的專注。
在今后的教學中,會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和方式,增加更多互動環節,讓每個幼兒都能更好地參與和學習。
初伏教案 5
一、教學目標
1.讓中班幼兒學習和了解初伏的含義和時間。
2.引導幼兒認識初伏的風俗。
3.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幫助幼兒理解初伏的概念和時間。
介紹初伏的主要風俗。
2.難點
讓幼兒感受初伏風俗所蘊含的文化意義。
三、教學準備
1.初伏相關的圖片、視頻。
2.與初伏風俗相關的道具,如餃子模型、蒲扇等。
四、教學設計
1.導入(5分鐘)
播放一段夏天炎熱的視頻,引導幼兒說出夏天的感受。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在夏天里有一個特別熱的時段叫初伏嗎?”引出主題。
2.講解初伏(10分鐘)
利用圖片和簡單的語言,向幼兒介紹初伏是進入夏季后最熱的一段時間,通常在7月中旬開始。
展示日歷,指出初伏的具體日期。
3.初伏的風俗(20分鐘)
飲食風俗
展示餃子的圖片,問幼兒:“在初伏,人們會吃一種特別的食物,你們猜猜是什么?”引導幼兒猜出餃子。
簡單解釋初伏吃餃子的原因。
防暑風俗
拿出蒲扇,問幼兒:“這是什么?在初伏,人們會用它來做什么?”引導幼兒回答扇風乘涼。
介紹其他防暑方法,如喝綠豆湯。
4.互動活動(10分鐘)
讓幼兒模擬包餃子的動作。
給幼兒發放小蒲扇,一起扇風感受涼爽。
5.總結(5分鐘)
回顧初伏的時間、風俗。
鼓勵幼兒回家后和家人分享所學。
五、教學反思
在本次關于初伏的教學活動中,幼兒表現出了較高的興趣和參與度。通過圖片、視頻和互動活動,他們對初伏的概念和風俗有了一定的了解。
成功之處在于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以直觀的方式呈現,易于幼兒理解。例如,通過播放夏天炎熱的視頻,能夠讓幼兒迅速聯想到炎熱的感受,從而更好地理解初伏是炎熱的時段。在介紹風俗時,使用實物道具如蒲扇和餃子模型,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然而,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部分幼兒對于初伏風俗背后的.文化意義理解不夠深入,可能是因為講解時語言不夠生動形象。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更多地運用故事或兒歌的形式來解釋風俗的由來,幫助幼兒更好地體會傳統文化的內涵。此外,在互動環節,可以讓幼兒更多地發揮自主性,例如讓他們自己設計防暑的方法,提高幼兒的思考和創新能力。
總的來說,這次教學活動為今后開展類似的傳統文化教育提供了經驗和改進的方向,需要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和內容,以更好地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
初伏教案 6
活動目標:
1、幼兒探索防暑降溫的各種辦法。
2、了解在夏天帶草帽的好處引發幼兒用各種方法制作大草帽。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防暑用品
活動過程:
一、幼兒互相觀察談談有哪些防暑用品。
你們這幾天帶來了很多防暑用品,看看都有些什么?這些用品有幾種?
二、說說用用他們怎樣使人們感到涼快。
你用過那些?感覺怎樣?有沒有讓你感覺到涼快?
重點介紹遮陽帽:夏天太陽很大,我出門時會戴一頂遮陽帽。你們戴過嗎?有什么感覺?
在夏天戴遮陽帽可使人們避免陽光的直射,感覺不那么熱,臉上的皮膚不容易曬傷。
說說你們帶來的'各種遮陽帽都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幼兒介紹)
如果讓你來做一頂遮陽帽你會怎么做?選用什么材料?樣式等。
我們下次到區角去做做看好嗎?
三、幼兒談論還有哪些防暑降溫的方法。
那么除了我們今天帶來的還有什么在夏天防暑降溫的好方法?我們還可以回去問問爸爸媽媽看他們有什么好辦法。
活動反思:
1、小朋友都說:“生病可難受了,還不能上幼兒園與小朋友們一起玩,還要打針吃藥,平時我就最討厭生病了”。讓幼兒了解中暑會生病。
2、幫助幼兒了解一些夏季的防暑知識,做好防暑工作,可有利于我們少生病,讓我們健康的度過夏季!
3、和幼兒一起討論還有哪些防暑降溫的好方法,培養幼兒細心觀察的好習慣。
初伏教案 7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各種防暑降溫的方法,并嘗試分類統計。
2、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木偶小貓、幼兒操作圖片各一套。
活動流程:
一、談話導入:
1、現在是什么季節?你們感覺熱不熱?
2、在炎熱的夏天,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來防暑降溫?
3、小結:雖然夏天很熱,但是我們有許多好辦法來防暑降溫,使自己涼快,小朋友聰明。
二、集體討論:
1、動物城里的咪咪開了一家夏日用品商店,你們說的那些東西它店里有嗎?
2、出示各類夏日用品:太陽帽、太陽鏡、扇子、救生圈等。
3、今天咪咪碰到個問題:小動物們來買東西,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小朋友知道什么原因嗎?原來咪咪的商品放的太亂,所以很難找,小朋友你說怎么辦?
三、探索分類:
1、現在請你們來幫助咪咪把這些物品分一分。
2、發放操作材料,幼兒自由探索。
3、誰來介紹一下你是怎么分類的?
4、小結:原來物品分類可以從品種、大小等不同去分類。
四、統計商品:
1、咪咪的商店有許多商品,它一個人沒法統計,你們能不能幫它統計一下?
2、每組確定一個品種,根據清單要求,算算每種商品各有多少?共有多少?
價值分析:
讓幼兒討論防暑降溫的方法。
用咪咪找不到商品為由使幼兒感知東西要擺放整齊,不然容易亂。幼兒討論說出應該如何整理的方法。
引導幼兒將物品分一分,引入分類的.知識,并讓幼兒自行分類,并說出自己的分類標準。感知不同的標準可以分成不同的組。
請幼兒來幫忙,體驗幫人成功的快樂。
初伏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理解防暑的重要性,并知道切實可行的防暑方法。
2、能夠在炎熱季節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并了解如何做一些簡單的小食品。
3、能夠在戶外環境下正確做好日常防曬措施。
二、教學內容
1、防暑知識普及。學習防暑知識的必要性,在生活中普及防暑的重要性。
2、飲食的正確選擇。根據季節的變化科學合理飲食,在飲食中攝入適量的水分和蛋白質,卡路里等。
3、簡單的小食品制作。教授一些簡單的.小食品,例如水果沙拉,有助于保持健康。
4、防曬措施的學習。學習如何防曬和防皺等,了解對皮膚的一些損害,并學習如何使用和選擇合適的防曬霜和防曬帽。
三、教學方法
1、采用課堂講授的方式來普及防暑的知識,并力求深入淺出,讓孩子們能夠真正理解和掌握。
2、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將飲食和防曬等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現給孩子們,并附上實際案例等。
3、利用課外活動來充實教學內容,例如在戶外進行親身體驗式教學,帶領孩子們用生活中的小貼士預防日常中出現的熱慮。
四、教學評估
評估主要以課后測驗為主,測試孩子們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并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實踐行為進行綜合評估和反饋。在每次教學結束前,總結孩子們輪廓化掌握到的知識點,并提出下一步學習的方向和計劃。
五、總結
在炎熱的天氣中,防暑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不僅會影響孩子們的健康,也會影響他們必要的精神狀態。因此,教育孩子們如何正確地防暑,不僅是一次必要的教育任務,也是對孩子們健康成長的一次重要保障。
初伏教案 9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如何防暑降溫,掌握基本的防暑措施。
2.了解炎熱天氣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積極預防熱病。
二、知識講解:
1.防暑降溫措施
①穿透氣、吸濕排汗的衣服。
②戴防曬帽、墨鏡。
③戴口罩,避免吸入灰塵、顆粒物質。
④勤換潔凈、涼爽的衣物。
⑤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避免暴曬。
⑥水分攝入,防止脫水。
⑦清淡飲食,避免辛辣、油膩食物。
⑧勤洗手,保持環境整潔衛生。
2.熱病的預防
熱病是由于高溫引起的各種身體不適癥狀,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熱病的'預防措施如下:
①避免高溫環境。
②多喝水,保持體內水分充足。
③忌吃過多油膩、刺激性食物。
④保持空氣流通,避免空氣污染。
⑤避免戶外活動,適當休息。
三、教學活動:
1.講解炎熱天氣的危害和防暑降溫措施,讓學生理解保護自己的重要性。
2.引導學生制作防曬帽和口罩,并教授正確的穿戴方式。
3.組織學生課間進行小運動,增強體質,提高身體抗暑能力。
4.教師演示正確洗手方法,讓學生學會如何保持環境整潔衛生,避免傳染病的傳播。
四、教學評估:
1.觀察學生在防暑降溫措施上的執行情況,是否能夠正確地穿戴防曬帽、口罩等。
2.開展小測驗,考察學生對熱病預防知識的掌握情況。
3.聽取學生的反饋,了解教學效果,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五、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圍繞“防暑降溫”的主題,分別從防暑措施和熱病預防兩個方面進行講解,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采取了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如制作防曬帽和口罩、課間鍛煉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愉快地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更加注重學生思維的引導和激發,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需要教師的不斷探索和改進,提高教學效果。
初伏教案 10
一、設計思路
炎炎夏日,烈日炎炎,小朋友們的防暑清涼之道是什么?本著讓小盆友度過一個愉快的夏天,增強他們的防暑知識、增強他們的身體素質,開設“夏日清涼戰士”活動。在活動中,小朋友們可以聽取老師們的講解,了解相關知識;進行生動形象的體驗活動,培養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活動結束后,可以發給小朋友們獎章以激發他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通過開設此活動,可以使小盆友們全面學習防暑降溫知識,掌握防暑降溫技巧,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
二、活動設置
第一節、防暑知識講解
1、提前準備好多媒體設備,給小盆友們播放與防暑降溫相關的知識PPT,并進行講解。
2、通過簡單易懂的方式,向小盆友們介紹如何防止暑病發生、如何預防中暑,以及如何注意身體清潔,喝足量的水等知識。
第二節、夏季游戲
1、游戲1——灌水大賽
在教室門口設置一個灌水池,教孩子們有計劃、有規律地灌水,增強他們的`耐熱能力。
2、游戲2——風扇伸手舞
把孩子們分組,由每組分別選出一個代表,代表在風扇前進行“伸手舞”的比賽,看誰能站得久,增強他們的耐高溫能力。
3、游戲3——搬磚大比拼
將一堆磚頭放置在教室中央,組織學生分成小組,按照規定時間將磚頭搬至指定位置,不僅能鍛煉其體質,而且能幫助他們接觸夏令營游戲形式。
第三節、清涼午餐
熱天天氣讓人失去食欲,開設午餐區域供小盆友們享用冰粽子、冰淇淋、西瓜等清涼食品,讓小朋友們有好的食欲、好的心情。
第四節、頒發獎章
活動結束時,向孩子們頒發“夏日清涼戰士”獎章,以表彰他們在本次活動中付出的努力和配合,讓孩子們有成就感和榮譽感。
三、小結
通過開展此次活動,小經驗家們不僅能夠增強自身的防暑能力,還能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協調能力,不斷鍛煉自己的體魄。同時還能增強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更好地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
【初伏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初伏教案(精選5篇)07-10
初伏幼兒園教案(精選5篇)07-10
初伏古詩(精選50首)07-10
初伏詩詞(精選50首)07-10
初伏活動方案(精選5篇)07-10
初伏心情說說 (精選180句)07-10
關于初伏的古詩(精選50首)07-10
關于初伏的詩詞(精選50首)07-10
初伏是幾月幾日2023年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