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班音樂教案

時間:2024-08-01 18:54:47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小班音樂教案范文集合9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音樂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小班音樂教案范文集合9篇

小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能用有節奏的叫聲和動作表現母雞生蛋。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母雞下蛋》、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1、游戲:母雞下蛋

  教師扮雞媽媽帶幼兒做簡單的動作。在游戲中雞媽媽大叫:“咯咯咯咯噠,咯咯咯咯噠。”

  提問:“雞媽媽是怎么叫的?它把蛋生在了什么地方?”2、熟悉音樂的旋律和內容

  “母雞媽媽帶小小雞們出去玩的時候,有一段非常好聽的音樂,你們聽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你覺得母雞媽媽生蛋的時候,心里怎么樣?”

  欣賞歌曲并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師示范演唱歌曲。“母雞媽媽生蛋的時候是怎樣叫的?好象在說什么話?”幼兒有節奏地念母雞生蛋的`叫聲。

  3、幼兒學唱歌曲

  提醒幼兒開始兩句都有休止符,要停頓。

  幼兒分組演唱。一組唱歌,一組做動作,然后輪換。

  4、游戲母雞生蛋

  引導幼兒找一個能生蛋的地方,不能太小太擠,否則蛋要擠破的。”幼兒邊唱邊用動作表演。

  活動反思

  孩子較喜歡音樂游戲,能根據音樂旋律表現母雞叫和生蛋的動作,但在節奏合拍上要再練習。

小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幫助幼兒熟悉音樂的旋律,初步理解、記憶歌詞。

  2. 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小兔跳的形象。

  3. 體驗音樂游戲所帶來的快樂。

  4.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兔媽媽頭飾、拔蘿卜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發興趣。

  1.師:兔寶寶們早上好,我是你們的兔媽媽,你們都長大了,學了好多的本領,跳的也越來越好越來越高了,今天呀,媽媽就要來考考你們了,看看你們誰的本領最大!

  2.讓兔寶寶們起來隨便跳跳, 兔媽媽反饋部分寶寶跳的動作,并互相模仿、學習。

  師:恩,這個兔寶寶的本領很大,跳的很好看、很高,我們一起來學一學,一邊跳一邊把歌詞內容整句的說出來,讓小朋友提前熟悉歌詞內容。(小小兔子跳跳跳)

  二、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身體動作來表現小兔跳的形象,并初步理解歌詞。

  1.師:小兔子除了這樣跳,還喜歡怎么跳呢?看看它的耳朵長得怎么樣?(長長的)出示長長的耳朵,哦,原來小兔子還可以豎起耳朵跳,我們一起也來學!耳朵要豎的長長的。(豎起耳朵跳跳跳)那有哪只小兔子想出了新花樣呢?誰來說說、學學。(向前、向后跳),小兔子跳的真開心!小手都拍起來了!讓我們一起和小兔拍手跳吧!(拍拍小手跳跳跳)

  2.利用舞蹈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師:小兔子們跳的都很好了,現在我們把我們會的動作連起來跳跳,它會變成一段好看的舞蹈。我們來試一試吧!(小小兔子跳跳跳——雙腳跳起來,豎起耳朵跳跳跳——雙手V字型放在頭上并雙腳跳起來,向前跳、向后跳,拍拍小手跳跳跳。)

  三、學唱歌曲《小兔跳》。

  1.我們學會了這么好看的舞蹈,我們要去草地上參加舞會拉!參加舞會要有音樂才能跳舞呀,媽媽給你們找了一首很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嗎?

  教師示范歌唱。

  2.師:兔寶寶們,媽媽給你們找的舞會音樂好聽嗎?

  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師:兔寶寶們學的真快,我們現在都會唱好聽的歌了,可以一起去參加舞會了,來!我們一起去草地上跳舞吧!

  3.兔媽媽帶著小兔子一起去草地上邊唱歌邊跳舞。

  四、結束活動:拔蘿卜。

  師:舞會結束了,唱了這么久、跳了這么久,媽媽的肚子有點餓了,寶寶你們呢?那你們最喜歡吃什么?呀,這里,有一個大蘿卜,一起來幫媽媽拔蘿卜吧!哇!這么大的蘿卜,寶寶們,跟好媽媽我們一起回家吃蘿卜拉!

  活動反思:

  在這個活動中,我是先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并表演小兔跳的多種跳法,在跳的過程中滲透了歌詞,加深了幼兒對歌詞的記憶。把小朋友想出來的動作連成一個舞蹈,這是激發小朋友的自信心,讓每個小朋友都能參與到創編舞蹈的過程中。我又通過參加舞會的方式激發了小朋友的興趣,讓他們有表現自己的欲望。孩子們的積極性是完全的調動起來了,但是我卻忽略了幼兒可能會脫離課堂的狀態。一方面在第一環節上給孩子跳的太多了,使得幼兒情緒上過于活躍。可以請幾個幼兒跟著我的念詞來做做動作,這樣不至于個別幼兒在活動中出現失控的現象了。

小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名稱:

  我是小小音樂家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2、能制作出簡易的樂器。

  3、幼兒體驗活動中的快樂。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5、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幼兒從家里帶來的易拉罐、果奶瓶、空塑料瓶、筷子、碗、沙子、豆子。

  活動過程:

  1、教師放一段優美的.樂曲,請幼兒跟著一起拍節奏。

  教師說:“這首曲子真好聽,我想請小朋友們用小樂器演奏,可是沒有樂器怎么辦呢?”

  2、請幼兒積極想辦法,來制作樂器,聽聽用那兩種東西敲擊出來的聲音好聽。

  3、請幼兒想一想,如果瓶子里裝著東西將是什么效果,裝的東西不同效果相同嗎?

  4、請幼兒分成三組(豆子、沙子、石頭)來進行實驗。

  5、請孩子們說一說音響效果有什么不同。

  6、大家拿著制作的樂器來演奏。

  教學反思:

  幼兒剛聽到音樂就歡快的舞動起來,在老師的帶領下每位幼兒都愿意嘗試在伴奏下運動,當看過一遍視頻后,幼兒主動說出了,我在視頻里看到有彈鋼琴的動作,有的幼兒說我看到了敲小鼓的動作,有了以上的鋪墊。幼兒也就能容易的學會了這個舞蹈。總體來說這節音樂課給幼兒帶了活躍的氣氛。

小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大方、主動的個性,體驗幼兒園的快樂生活。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交往,隨著音樂找到朋友。

  3.學會自編動作和小朋友打招呼。

  4.體會邊走邊唱邊找朋友的樂趣。

  材料準備:

  音樂、小紅旗 、綠色、紅色的絲帶。

  活動過程:

  一、交流討論:

  1.全 體幼兒圍成圓形,教師提問;“小朋友在幼兒園有好朋友嗎?今天老師就帶領小朋友來找一找好朋友。”

  2.教師示范怎樣找朋友,跟著音樂圍著圓圈跳起來,找到一個小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然后互相交換位置。

  3.請一個小朋友出來隨著音樂游戲,自編動作找朋友。

  二、增加游戲難度:

  1.給一部分幼兒發小紅旗,另外一部分幼兒發綠色的絲帶和紅色的'絲帶,請三名幼兒出來找朋友。

  2.請拿小紅旗的幼兒找到有紅旗的小朋友做好朋友,拿紅色絲帶的找拿紅色絲帶的小朋友做好朋友,拿綠色絲帶的小朋友找綠色絲帶的做好朋友。

  結束部分:

  1.請找到好朋友的小朋友在一起做游戲。

  2.沒有找到好朋友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互動游戲。

小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感受、認識并掌握四分休止符。

  2、引導幼兒用活潑、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兩只小象》。

  3、啟發幼兒運用身體的部位如手、口等為歌曲伴奏。

  【活動準備】

  1、課件-兩只小象MP3下載。

  2、課件圖片-兩只大象有長鼻子。

  3、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利用課件,引出課題。

  課件-大象有個長鼻子(聽聽展示不同動物形象的音樂,比較有什么不一樣的。)

  2、發聲練習。

  二、展開。

  1、課件欣賞歌曲。

  學學象的.行動,如腳步緩慢、笨重,長鼻子甩甩等。

  2、提問:兩只小象在干什么?

  3、學唱歌曲。

  (1)聽歌曲熟悉歌詞。

  (2)朗誦歌詞。

  (3)教師范唱,幼兒輕聲哼唱。

  (4)隨琴學唱《兩只小象》。

  (5)用打足氣兒和沒有氣兒的皮球啟發學生用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

  4、兒歌表演。

  兩個幼兒為一組,自由組合表演《兩只小象》。

  【活動延伸】

  看圖片,向幼兒介紹象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大家都要愛護它們。

小班音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能較自然地唱。

  2、借助動作的提示,理解并記憶歌詞。

  3、在找“懶惰蟲”游戲中,感受歌曲詼諧情趣,并懂得做個勤勞的孩子。

  活動準備:

  幼兒圍坐成半圓形。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活動

  1、師:我們來做個游戲。我是鴨媽媽,那你們是?(小小鴨)

  2、介紹游戲的玩法。

  師:現在媽媽要來找一找我的小小鴨在哪里?媽媽拍拍你的肩膀,你就站在媽媽的后面做小小鴨,我們一起去找別的小小鴨,好嗎?(好)

  3、游戲:《找小小鴨》

  ①教師根據《懶惰蟲》的音樂節奏邊念兒歌邊找小小鴨:“誰是小小鴨,誰是小小鴨,誰是一只小小鴨?它的嘴巴扁,它的毛兒黃,誰是一只小小鴨?(請拍到肩膀的幼兒走在教師的后面。)

  ②教師問走上前的幼兒:剛才媽媽說你們是誰呀?(小小鴨)那就請你們舉起手大聲地告訴大家我是誰?(引導幼兒舉起手大聲地說:我是小小鴨!)

  ③師:媽媽再來找找小小鴨,找到你你就大聲地說我是小小鴨!(以同樣的方式再進行一次游戲。)

  ④師:現在媽媽要變了,我不找小小鴨了,聽聽我要找什么呀?(教師根據節奏邊念兒歌邊找小小雞:“誰是小小雞,誰是小小雞,誰是一只小小雞?它的腦袋圓,它的嘴巴尖,它是一只小小雞!”

  ⑤教師請最后一個被拍到的幼兒站起來后,問大家:剛才媽媽找誰呀?(小小雞)誰是我的小小雞? [教師引導該幼兒舉起手大聲地說:我是小小雞!(我是小小雞!)]

  (二)、學唱歌曲《懶惰蟲》。

  1、教師范唱歌曲一遍。

  師:現在媽媽不找小小鴨也不小小雞了,聽聽看我要找誰呀?(教師清唱一遍歌曲)

  2、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①師:剛才媽媽在找誰呀?(懶惰蟲)

  ②師:什么樣的人叫懶惰蟲?(請幼兒自由發言)

  ③師:他的身上哪里痛?(請個別幼兒回答)

  ④師:懶惰蟲為什么一身都是痛?

  ⑤師:你們愿不愿意做懶惰蟲?

  3、通過游戲《找懶惰蟲》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①師:現在讓媽媽來找找誰是懶惰蟲?(教師根據節奏邊念歌詞邊找懶惰蟲)教師找到后問該幼兒:你是不是懶惰蟲?(不是)那就請你舉起手告訴大家“我不是懶惰蟲!”。(引導該幼兒大聲地說:我不是懶惰蟲!)(游戲進行一遍)

  ②師:請鴨寶寶們跟媽媽一起去找懶惰蟲,好不好?(好)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的.邊念歌詞邊做動作(兩遍)。

  4、幼兒學唱歌曲。

  ①師:請你們伸出手來和媽媽一起找找懶惰蟲。(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做動作)。

  ②師:剛才我們把它唱出來了,那我們唱著來找懶惰蟲。(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找懶惰蟲)

  ③師:我要請一只鴨寶寶跟媽媽一起去找懶惰蟲。(教師請一幼兒一起邊唱邊找懶惰蟲)

  (三)結束。

  師:勤勞的鴨寶寶們,跟著媽媽到外面去玩,好不好?

  活動反思:

  很久前我就曾看過一位名師上過這個音樂《懶惰蟲》,對我的印象很深,整個活動非常的詼諧幽默是很好的一個音樂教材。我發現現在的自理普遍較差,一方面因為他們自己缺乏主動勞動的精神,更主要的是對孩子太過寵愛,普遍存在事事包辦的現象。作為一線的,對進行地、引導是很有必要的。我發現這個活動中蘊涵著許多的教育因素,于是我對這個活動進行了修改。我把整個活動分成兩個部分,即學唱歌曲并知道做懶惰蟲是不好的;第二部分是創編做個“勤快人”。活動開始部分是邊唱邊玩“找懶惰蟲”的,讓幼兒產生對音樂學習的和愛好。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對懶惰蟲不是很理解,于是我作出了解釋,孩子們都覺得做懶惰蟲不好。

小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身體動作感受小姑娘、老爺爺和警察叔叔三個不同的音樂形象。

  2、培養安靜傾聽音樂的習慣。

  活動準備:

  Ppt,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斑馬線,說說“過馬路”師:瞧,這是什么?什么時候需要它?

  師:我們在過馬路的時候要走在斑馬線上。那么馬路上有誰?有哪些人過馬路呢?他們走路的'樣子有什么不一樣?

  師:馬路上有警察,每天都有許多人要過馬路,有小姑娘,還有老爺爺。

  二、聽賞音樂

  1、師:音樂就好像我們人在說話,接下來的這段音樂里就講述了幾位不同的人過馬路的故事,讓我們仔細地聽一聽,誰先過馬路?誰后過馬路?

  2、引導幼兒傾聽音樂,并用踮腳尖和捶捶背的動作表示小姑娘和老爺爺,用敬禮的動作表示警察叔叔。

  3、幼兒討論,并用身體動作表演

  師:在音樂里,你聽見誰先來過馬路的呀?(幼兒討論,嘗試動作表現)

  小結:最先來過馬路的可能是一位小姑娘,他走起路來蹦蹦跳跳,很輕松。

  師:接下來又是誰來過馬路了?(幼兒討論,嘗試動作表現)

  小結:接下來過馬路的可能是一位老爺爺,他走起路來慢慢悠悠,很吃力。

  師:最后,是誰走過來了?(幼兒討論,嘗試動作表現)

  小結:最后可能是警察叔叔走過來了,他走起路來精神飽滿,步伐有力。

  一天早晨,小姑娘背著書包蹦蹦跳跳的去上幼兒園,來到斑馬線前,小姑娘等到綠燈了便高興地過馬路。就在她準備要穿過馬路的時候,小姑娘忽然看見有位老爺爺正拄著拐杖,彎

  著腰想要過馬路。小姑娘連忙說:“老爺爺,別著急,我來幫助您。”說著,小姑娘跑過去攙扶著老爺爺一步一步的過馬路。哎呀,不好啦,信號燈馬上要變成紅燈啦,老爺爺和小

  姑娘還在馬路中間走呢!這可怎么辦呀?就在這緊急時刻,一位警察叔叔走過來了,他有禮貌的向老爺爺和小姑娘敬了個禮,然后對著兩邊的車輛做手勢,示意車輛繼續等待。老爺

  爺和小姑娘在警察叔叔的幫助下順利穿過馬路,他們對警察叔叔說:“謝謝您!”

  2、師幼共同扮演角色,用動作表現小姑娘、老爺爺和警察叔叔的不同。

小班音樂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大膽續編歌曲,感受歌曲的規律性與變化性。

  2.愿意參與互動音樂游戲,體驗分享的快樂。

  3.培養幼兒對美的欣賞能力,體驗成功帶來的喜悅。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二、教學準備:

  1.動物圖片若干(小象、企鵝等)

  2.蛋糕卷操作材料若干。

  3.幼兒已經學會歌曲第一段。

  4.歌曲MP3和電腦。

  三、教學過程:

  1.出示圖片,復習歌曲。

  (1)出示圖片,簡述故事。

  (2)邊操作圖片,邊帶動幼兒復習歌曲。

  (3)提出要求再次練唱。

  2.情節推進,仿編歌曲。

  (1)出示圖片,推進故事情節。

  (2)提問:小兔子來了,你們覺得企鵝會怎么做?怎么唱呢?

  (3)個別幼兒嘗試講述與演唱。

  (4)集體練唱。

  3.學唱歌曲最后一段。

  (1)出示圖片,推進故事情節

  (2)提問:現在又來了小老鼠和小青蛙,現在蛋糕卷該怎么分呢?

  (3)個別幼兒嘗試簡述與演唱。

  (3)欣賞歌曲最后一部分,鼓勵幼兒跟唱。

  4.完整演唱歌曲。

  5.歌表演《你一半,我一半》

  (1)小組表演

  (2)全體幼兒歌表演《你一半,我一半》

  6.分享糖果,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一.幼兒音樂活動的組織要求:幼兒音樂活動是一種有聲音、有情趣的藝術活動,應該通過讓幼兒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過程中去體驗音樂、感知音樂、表現音樂,使幼兒在充滿童趣的'、平等和諧自由的音樂活動中感受音樂中的美,提高參加音樂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從中體會到快樂和幸福。

  二.教材分析:《大貓和小貓》表現了聲音的強弱,但是聲音的強弱對于小班年齡的幼兒來說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所以用幼兒喜歡的小動物、幅度不同的動作、不同音色的樂器(鈴鼓和沙錘)來表現歌曲的力度差異。

  三.活動過程:

  1.在學唱這首歌曲時,我們采用多種形式,比如用發出不同聲響的動作配合演唱,分角色學習看指揮演唱,讓幼兒在“玩”中學會演唱這首歌曲,而不是單一的老師教唱,幼兒學唱。

  2.在給歌曲伴奏時我們選擇了兩種樂器,并啟發幼兒用什么樂器來表現大貓和小貓,這些都是建立在幼兒對樂器的音色的了解以及對音樂感受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理解、判斷來重新組合,發展思辯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

  3.創編環節,幼兒可以憑借自己的理解,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創編。這使幼兒享受到了表現自我的樂趣,發展了語言,也提高了演唱的興趣,同時得到了快樂的情緒體驗。

小班音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在老師的幫助下,遷移已有經驗理解歌詞內容,初步學唱歌曲。

  2、通過圖片和老師的動作記憶歌詞。

  3、體驗與同伴結伴表演的快樂情緒。

  活動準備:

  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律動

  T: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玩玩吧!

  二、新授歌曲

  1、范唱,熟悉歌詞

  T:很多小動物到了冬天都會冬眠,那今天我們來看看又有誰要冬眠了?

  T:你剛才聽到了什么?(幼兒說內容,老師出示圖片)

  2、鞏固歌詞

  T:真有趣,原來冬天到了,小青蛙就怎么樣拉?

  T: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說說這件有趣的事好嗎?

  T:我們都會說了,那能跟著音樂一起把它唱出來嗎?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3、提取學習策略

  T:小朋友們今天真能干,都能記住歌里唱了什么,那你們是怎么記住的`呢?

  T:那好,現在就用一個我們剛才說的方法記住歌詞,再來唱唱好嗎?看看這個

  方法好不好,是不是真的能幫助我們記住。

  三、結束舞蹈

  T:很快,冬天就要過去了,小青蛙們就都會從小屋里出來了,他們有又能開心的和好

  朋友們在一起玩了,小青蛙們讓我們一起出來玩玩吧!

  T:小青蛙們玩的開心嗎?讓我們去換個朋友再玩玩吧!

【小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大全05-31

音樂小班教案12-19

小班音樂教案01-02

音樂小班教案03-03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03-08

【熱門】小班音樂教案01-08

小班音樂教案【薦】01-10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02-09

【熱】小班音樂教案01-05

小班音樂教案【推薦】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