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教案模板反思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教案模板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教案模板反思1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探索并記錄鐵罐子、塑料杯、木棒、紙船、指甲剪、石頭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鐵罐子、塑料杯、木棒、紙船、指甲剪、石頭、臉盆每組各一份,記錄表每人一張
重點難點:
探索記錄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有什么?(展示各種物品)
2、今天我們要來當一當小小科學家,來做一個關于沉與浮的實驗,我們要把這些東西一個一個地放到水里面,來看看哪些東西會浮在水面上,哪些東西會沉下去。
二、猜測
在做實驗之前,我們先來猜一猜。(分別記錄幼兒對各種物體沉浮狀態的猜測結果)
三、幼兒自主探索
現在請小朋友自己來做一做這個實驗,把桌上的東西一樣一樣地放到水里,要輕輕地放,如果這個東西能浮在水面上,我們就在這個東西的圖片旁邊打勾,如果沉下去了就打X。
四、檢驗猜測
將猜測結果跟幼兒的實驗結果進行對比,然后教師與幼兒一起來驗證這個猜測結果是否正確。
五、總結
1、你們知道為什么有的東西在水里會沉下去,有的會浮上來嗎?
2、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水里面有一種向上推的力量,能把輕的東西舉起來,讓在浮在水上,但是太重的東西,它就舉不動了,所以就沉在水底了。
活動建議:
1、記錄表中多一行空格,讓幼兒填寫自己的猜測,當幼兒做完實驗的時候可以自己進行對比。
2、在講到沉與浮的時候要向幼兒明確“浮上來,沉下去”這兩個詞組的搭配,有的幼兒會弄不清楚。
3、在幼兒實驗之前,要引導幼兒去發現怎么樣去做才可以又快又好,這樣幼兒在實驗的時候會有條理一些。
4、實驗的材料盡量做到每組都相同,避免有些幼兒鉆空子。臉盆里的水要多一些,讓幼兒可以明確看到沉與浮的反差,水太少,浮在上面的東西也會感覺有部分浸在水下。
自我反思:
1、事先沒有明確“浮上來,沉下去”這兩個詞組的搭配,所以在實驗結束的'時候,會聽到好幾個幼兒說“浮下去,沉上來”,這個問題是我事先沒有考慮到的。
2、有幾組幼兒在做實驗的時候,出現爭搶實驗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將紙船玩得變成紙漿的現象,這個是我事先沒有明確實驗的注意事項造成的,每一次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常規問題還是要考慮到的。
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教案模板反思2
設計意圖: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正因為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并認識了它,可以說,幼兒天生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趣而又新奇的現象!缎戮V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選擇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作為幼兒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活動名稱:沉與浮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感知各類物體在水中沉浮現象。
能力目標:
1、可以將物體按沉浮特征進行分類,并利用“↑”和“↓”進行記錄。
2、探索使物體沉浮的方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發展幼兒探索求知的精神。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標:樂意參加沉與浮實驗,感受實驗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了解物體的沉浮現象,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2、活動難點:探索使物體沉浮的方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皮球、積木、鑰匙、石子、泡沫、空塑料瓶、蠟筆、鉛筆、橡皮、鐵片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物品。
2、記錄材料:觀察記錄表、記號筆。
3、裝滿水的水槽一個。
活動過程(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小朋友們好,今天我們活動的主題是《沉與浮》,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些小材料,這些小材料特別喜歡和水做游戲,它們在水里究竟是怎樣的?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來探究呢?
。ǘ┐竽懖聹y,實驗驗證。
1、認識材料,知道名稱。
2、用鑰匙、皮球做實驗,觀察現象,初步感知沉浮。
3、請幼兒觀察材料,并引導幼兒大膽猜測材料的沉浮性質。
4、指導填寫記錄表。
。ㄈ⿲嶒烌炞C,統一認識。
1、動手實驗,記錄實驗結果。
2、猜想、實驗對比,深度感知沉浮,統一認識。
3、、把實驗材料按沉、浮分類。
。ㄋ模┥钊胩骄,改變沉浮。
1、這些小材料,他們在水里有的'是沉的、有的是浮的,請小朋友們動動腦筋,想想有沒有辦法使原來沉在水底的東西浮起來,使浮起來的東西沉到水底?
2、幼兒操作改變物體的沉浮,(鼓勵幼兒嘗試不同的材料和方法。)
3、交流:你用什么辦法讓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的?讓浮在水面的東西沉下去?成功了嗎?
4、教師小結:小朋友們通過探索,知到改變物體的形狀和重量能讓物體浮起來或沉下去,借助其他物體可以改變沉與浮。
。ㄎ澹┲R遷移,解決問題。
1、觀看視頻,思考:水災時如何自救?
2、安全教育,引導幼兒不要偷偷玩水,謹防溺水。
。┙Y束課堂,拓展延伸。
小朋友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尋找更多有關沉浮的材料,去探索更多有關沉浮的秘密吧。
活動反思
“沉與浮”這個活動,緊密圍繞“沉浮”這個有趣現象而展開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引發探索欲望。本次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對物體的沉浮進行猜想和判斷,讓他們主動建構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讓幼兒玩一玩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探究物體沉與浮的原因,獲取與物體沉浮相關的知識經驗,并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改變物體的沉浮。在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為幼兒發展開渠;顒觾热菽軌蚣ぐl幼兒的學習興趣,為幼兒的發展引路。
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教案模板反思3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在游戲及日常生活中會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為什么有的東西會浮在水面上有的東西會沉在水里?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探索身邊的科學,接觸沉與浮的現象幷對此現象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和推理,因此設計了這個科學學習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大膽操作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意思。
3、引導幼兒嘗試用簡單的圖畫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沉與浮的現象,幷會用語言描述。
2、幼兒學會操作,會用不同符號記錄。
活動準備
1、各種蔬菜:茄子,土豆,菠菜(小青菜),蘑菇,胡蘿卜,青椒
2、大水盆兩只,記錄單一人一份。
3、盒子,毛巾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1、提出問題
師:蔬菜寶寶要去探險,遇見了一條大河,這些蔬菜寶寶能安全過河嗎?
誰浮在水面上誰就能安全過河。
2、介紹蔬菜
老師今天帶了許多蔬菜寶寶,你們猜猜它是誰?
3、把它們放在水里會怎么樣呢?你們猜猜看?這些蔬菜中哪些能浮在水面上?哪些能沉在水里呢?
二、認識“沉”“浮”學習用來表示沉浮現象。
1、小朋友,如果蔬菜浮在水面我們用“↑”來表示,如果蔬菜沉在水里我們用“↓”來表示。
2、交流猜測的情況
3、師:怎樣來證明誰的.猜測對呢?
三、幼兒操作活動,感知沉與浮的現象幷做好記錄。
1、師:看老師先拿一個菠菜放在水盆中,猜一猜會怎樣?你會用什么符號做記錄?(學生邊思考邊觀察邊做記錄)
2、自己拿一個蔬菜放在水里,看看會是什么結果,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3、交待操作要求:第一步,哪一個蔬菜放在水里,觀察它是沉還是浮,第二步:把蔬菜從水中撈出來放在盒子里,擦干手第三步:記錄觀察結果。
3、幼兒實驗,教師觀察幼兒的動手操作情況。
4、幼兒講解操作結果。
四、拓展延伸,活動結束。
水真的好神奇啊,人們利用水的神奇力量(浮力)做出了許多事情,你們知道都有哪些嗎?輪船就是利用這種神奇的力量才能在海上行走。以后我們還要探索水的奧秘。
教學反思
1、通過幼兒親手操作,大膽嘗試,觀察物體的沉浮現象。
2、在活動中提供了適宜的材料讓幼兒人人動手,滿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動手操作前利用猜一猜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從而增強了活動的目的性。
4、實驗結果評價中我給幼兒了充分的肯定。
5、本節課的不足在于拓展延伸時由于準備不足,孩子沒能答出人們利用水的神奇力量都做了哪些事情。
6、以后還要多探究,并及時引導孩子為以后教學工作打下基礎。
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教案模板反思4
活動目標:
1、感知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
2、探索并記錄鐵罐子、塑料杯、木棒、紙船、指甲剪、石頭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鐵罐子、塑料杯、木棒、紙船、指甲剪、石頭、臉盆每組各一份,記錄表每人一張
重點難點:
探索記錄各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東西,我們來看看有什么?(展示各種物品)
2、今天我們要來當一當小小科學家,來做一個關于沉與浮的`實驗,我們要把這些東西一個一個地放到水里面,來看看哪些東西會浮在水面上,哪些東西會沉下去。
二、猜測
在做實驗之前,我們先來猜一猜。(分別記錄幼兒對各種物體沉浮狀態的猜測結果)
三、幼兒自主探索
現在請小朋友自己來做一做這個實驗,把桌上的東西一樣一樣地放到水里,要輕輕地放,如果這個東西能浮在水面上,我們就在這個東西的圖片旁邊打勾,如果沉下去了就打X。
四、檢驗猜測
將猜測結果跟幼兒的實驗結果進行對比,然后教師與幼兒一起來驗證這個猜測結果是否正確
五、總結
1、你們知道為什么有的東西在水里會沉下去,有的會浮上來嗎?
2、老師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水里面有一種向上推的力量,能把輕的東西舉起來,讓在浮在水上,但是太重的東西,它就舉不動了,所以就沉在水底了。
活動建議:
1、記錄表中多一行空格,讓幼兒填寫自己的猜測,當幼兒做完實驗的時候可以自己進行對比。
2、在講到沉與浮的時候要向幼兒明確“浮上來,沉下去”這兩個詞組的搭配,有的幼兒會弄不清楚。
3、在幼兒實驗之前,要引導幼兒去發現怎么樣去做才可以又快又好,這樣幼兒在實驗的時候會有條理一些。
4、實驗的材料盡量做到每組都相同,避免有些幼兒鉆空子。臉盆里的水要多一些,讓幼兒可以明確看到沉與浮的反差,水太少,浮在上面的東西也會感覺有部分浸在水下。
活動反思:
1、事先沒有明確“浮上來,沉下去”這兩個詞組的搭配,所以在實驗結束的時候,會聽到好幾個幼兒說“浮下去,沉上來”,這個問題是我事先沒有考慮到的。
2、有幾組幼兒在做實驗的時候,出現爭搶實驗用品、拿杯子玩水、最后將紙船玩得變成紙漿的現象,這個是我事先沒有明確實驗的注意事項造成的,每一次活動過程中幼兒的常規問題還是要考慮到的。
【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教案反思】相關文章:
沉與浮反思中班科學教案10-23
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03-08
沉與浮中班科學教案12-23
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01-27
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03-08
《沉與浮》中班教案03-17
沉與浮中班科學教案參考12-22
水的沉與浮中班教案03-18
中班科學教案《沉與浮》10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