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與學問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懷疑與學問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本文圍繞中心論點,設立分論點分層次論述的方法。
2.學習本文通過事例、道理和對比論證的方法進行論述;學習這些論證方法在論述中的的作用。
3.學習本文樸實、簡潔準確、通達流暢、透徹周密的語言。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自主閱讀,提取信息,提出疑問,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相結合,指導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掌握方法。對于本文論證方法和論證語言的學習,采用小組探究,全班交流,師生總結的方式完成。
情感態度:
1.認識“懷疑”、“思索”對做學問的重要意義,從而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
2.認識懷疑和創造之間的聯系,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重點難點:
1.重點:
(1)學習本文圍繞中心論點,設立分論點分層次論述的結構。
(2)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及作用。
2.難點:
品味論證語言的'特點,結合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明白懷疑和創造之的關系。
教學環節
設計意圖
一、導語設計: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產生了懷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體定律;瓦特因為有“水開了,壺蓋為什么會跳起來”的疑問,發現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對前人的成果不盲從提出了地動學說;牛頓因為有“蘋果為什么時候會落地”的疑問,發現了萬有引力;這些創造都是從懷疑中來,那么懷疑和學問和創造有什么關系了,讓我們來學習顧頡剛先生的《懷疑與學問》。(目的引用名人事例引發學生對懷疑的關注,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與課文對話的欲望。)
1.作者簡介(學生展示搜集到的作者資料,說不全由其他人來補充。這也是對預習內容的檢查)
2.自主閱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提示:按照寫了些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這樣寫?去閱讀。)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掌握閱讀一般議論文的方法,并提出質疑,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和敢于質疑的語文習慣。從理清文本結構入手,盡量培養學生自己搜集整理信息的意識,在結構和基本內容整理后,提出問題。)
3.討論交流:
①我讀出了什么?②我還想知道什么?
學情分析:學生知道的可能有本文的論點,分論點,論證的方法,從中得到一些啟示。還想知道的如個別句子的含義,論據的作用。有些段落讀不懂,如最后一段等。
(通過學生自由發言,呈現學生閱讀結果,把握重點,對于學生的疑難問題,可能會參差不齊,但仍需板書到黑板上,體現對學生勞動成果的尊重,保護學生質疑問難的積極性。
學生互相補充,教師指導解答。補充重點、板書。
4.合作探究:
①解決論點與分論點的關系,論證方法,理清文章層次結構,明確作者論述的思路。
(通過采用三種方式,⑴小組討論解答;⑵學生幫助解答;⑶老師指導學生解答。直到
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為止。
)
②圍繞分層和“論證語言”兩方面進行。
(1)討論文章第六段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2)辨析第六段中的“一切”和四個“常常”能否去掉,四個分句能否調換順序。(設計意圖:對論證方法和論證語言的學習,采用小組探究,全班交流,師生總結的方式完成。以生為本,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適當指點語言研究的方法,讓學生加以體會。)
5課后總結.:莎士比亞曾經說過:“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高爾基曾經說過:“愛書吧,它是你知識的源泉”;對于過去的文化,毛澤東曾經說過:“要批判地吸收”;邦達列夫(原蘇聯)曾經說過:“那些大人物一生都在懷疑,在探索”。書上說的,難道還要懷疑嗎?懷疑與學問有什么關系呢
6.拓展延伸
你一定有過不少懷疑的經歷。請選擇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以我嘗到了懷疑的甜頭為題,寫一篇六百字左右的記敘文。
【懷疑與學問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冊語文《懷疑與學問》優質教案01-26
懷疑與學問教案07-29
《懷疑與學問》教案04-09
懷疑與學問教案08-28
《懷疑與學問》教案08-26
初中語文《懷疑與學問》教案05-28
懷疑與學問課文的教案06-12
《懷疑與學問》教案示例08-06
《懷疑與學問》初中語文教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