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一年級教案:《9加幾》

時間:2022-09-27 08:21:30 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教案:《9加幾》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教案:《9加幾》,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教案:《9加幾》

一年級教案:《9加幾》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借助擺小棒,撥計數器的直觀操作活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

  3、在具體的計算中,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準備

  CAI課件,小棒。

  教學活動

  設計修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有幾瓶牛奶

  1、星期天,笑笑家來了幾位好朋友,媽媽買回2箱飲料招待他們,小客人走后,笑笑幫媽媽一起清理房間(出示掛圖)。看著箱子里的飲料,笑笑想起了一個數學問題,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問題?

  (現在一共有幾瓶飲料?)

  2、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每一組請一個同學匯報你們的想法。

  3、根據這個問題請你能列一道算式嗎?怎么列?

  9+5=

  你能說說9加5可以怎樣算嗎?

 。ü膭顚W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可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指出湊成10來算的方法叫做“湊十法”。

  觀察小結:“湊十法”就是把沒有學過的9加幾變成已經學過的10加幾來計算。

  二、做一做,說一說。

  1、“9+3=”可以怎樣算,你能用小棒擺出你的算法嗎?自己想好后,擺給小組同學看,并說說你的想法。

  請學生匯報,在書上圈一圈,說一說。

  2、請學生自己擺一擺,算算“6+9=?”

  觀察書上的圖,圈一圈并填出得數。

  并問學生:虛線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請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練一練的第一題。

  請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數或拆小數都可以。

  三、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隨機報題。

  9+2=9+5=

  9+8=9+6=

  9+9=4+9=

  選擇1-2道題,學生所以說算法。

  2、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

一年級教案:《9加幾》2

  教學內容:96-98頁 (9 加幾)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題

  教學目標: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同學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身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同學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同學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同學初步觀察、比較、籠統、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同學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培養同學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學具:每人準備小棒18根。

  教學過程:

  一、例1

  1、教師用投影出示課本第96—97頁的全景圖。

  老師說明:這是學校運動會的局面,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讓同學自身看圖互相說一說)

  2、運動會上,學校為了給運動員解渴,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競賽快要結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

  師:你們知道還有多少盒嗎?互相說一說。

 。ㄍ瑢W互相說時,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

  老師說明: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三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

  3、同學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飲料,也有的同學是通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俺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9加幾的?

  要算還有多少盒飲料怎樣列式?板書:9+4

  9加4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

  老師指導同學進行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邊的4盒飲料。

  邊提問邊指導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幾盒就湊成了10盒?這個1盒是從哪來的?外邊的4盒飲料拿走1盒后還剩多少盒?10盒與剩下的3盒合起來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4、利用課本右邊的資源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接著看圖,運動會上有9個踢踺子的,還有6個跳遠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身用小棒擺一擺,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訴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說一說)

  同學匯報后,教師啟發:你們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同學每提一個問題,教師就讓同學們說一說一共有多少人?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二、練習反饋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題)

  同學獨立看圖說意,并動手圈一圈,直接看圖寫出得數。

  2、看圖列式。(“做一做”第2題)

  同學獨立看圖填寫,訂正時可以讓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教師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會計算9+幾了?

  同學每說一個算式,就讓同學說出得數。

  三、課堂小結

  今天俺們學習的加法有什么特點?

  教師指出:今天俺們學習的是9加幾,計算9加幾的題目,可以用數的方法,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

  四、課堂作業

  第99面的第1、2題。

  同學在課本上獨立完成,個別有困難的同學,教師給予個別指導和協助,也可以讓同學借助學具學習。

一年級教案:《9加幾》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探索9加幾的計算方法,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初步理解“湊十法”,并能比較熟練地計算。

  2.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探究、思考的意識與判斷、選擇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樣化。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應用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9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師準備掛圖、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談話:今天有位客人和我們一起來學習數學知識,小朋友們歡迎嗎?

 。ǔ鍪拘『飯D)

  它給大家帶來了 “智慧樹”。

 。ǔ鍪救谩爸腔蹣洹保靠脴渖嫌腥齻數,看誰能想出好辦法很快說出三個數相加的得數是多少?)

  請學生說一說怎樣算才會又快又對呢?

  師小結:對,這些題都是把9和1先加起來得10,10再加幾就得十幾。

  2、喜洋洋偷偷地藏起了“1”(擦掉“1”),只剩下9和5兩個數了,你們想知道9+5得多少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樣9加幾的題。

  二、探索新知

  1、學習例題,探索算法

 。1)談話:你們真是聰明,答得又對又快。小猴要去買些桃子來獎勵你,你們看(出示例題圖:盒子里9個,盒子外4個。)

  提問:你能說說這些桃子是怎么擺放的嗎?(帶著數,板書:9 4)

  提問:看著這幅圖,你能提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提問:要求“一共有多少個”,你會列式嗎?

  列出算式9+4

  提問:怎樣算出結果呢?(同桌討論)

 。2)學生自主探索,再指名匯報。

  你怎么會想到這種方法的?請用同樣方法的小朋友再來說說。

 。3)教師分析、總結學生的算法:因為盒子里已經有9個桃,所以先把4個分成1個和3個,9個和1個合成10個,再把10個和剩下的3個加起來就得到13個。邊分析在算式下注出思維線路圖:??

  (4)講述:這種方法叫做“湊十法”,就是先把9和1湊成10再計算。因為我們學過10加幾得十幾,很好算,所以把9湊成10之后計算非常方便。

  2.嘗試計算,優化算法。

  (1)教學“試一試”,出示題中的花朵圖

  提問:圖中的花分成哪兩部分?各有幾朵?你能提出一個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嗎?

  提問:要解決這個問題,怎樣列算式?(根據學生回答,板書9+7)

  提問:你能先圈出10朵,再計算嗎?在書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填寫在圖右邊的式子里。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小猴不但愛學習,還愛勞動,他正在搬磚塊,你知道一共有幾塊磚嗎?(左邊有幾塊,右邊有幾塊?)怎樣算?

  提問:猜一猜,小猴想怎樣算?小猴為什么只搬一塊呢?(引導學生體會從左邊的9塊中搬4塊,和6塊湊成10太麻煩了,突出看大數分小數的“湊十”的思路最簡便。)

  讓學生先在同桌間說一說怎樣計算,再把結果填在書上,最后指名匯報,并板書思路圖。

 。3)引導小結。

  提問:我們再來看看今天學習的算式,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計算9加幾時,用怎樣的方法計算比較簡便?(湊十法)

  三、鞏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小猴準備用小棒來做籬笆,你能幫他算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嗎?

  (1)讓學生先圈出10根,再計算

  (2)和同伴交流想法

 。3)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先計算再找出規律。

  提問:比較第一組兩題,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可能會回答:結果相同;下面算式的“1+1”就等于上面算式中的“2”對第二種發現的學生加以肯定并表揚)

  提問:在第二組兩題中,你又發現了什么?第三組呢?(請學生以在第一組中發現的規律說說第二組和第三組的發現)

  提問:每組的兩個算式,你們都有什么發現?(讓學生認識“湊十法”就是用上面的連加來計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1)學生獨立填寫得數

 。2)指名回答填寫結果,集體分析訂正。

  (3)仔細觀察,讓學生說說發現了什么。

  學生可能會有多種發現:如①都是9加幾。②9加上的數和得數都是按順序排列的。③得數都是十幾。④得數個位上的數總比加上的數少1。

  這些發現都是對的,應給予肯定。

  4.悄悄算。(“想想做做”第4題)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你們是怎樣學會9加幾方法的?

一年級教案:《9加幾》4

  教學目標

  1.1知識與技能: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1.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1.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2.1教學重點: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2教學難點: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9加幾的方法,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2.3考點分析: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教學工具

  課件、小棒等。

  教學過程

  復習舊知

  1、10以內數的組成題。

  2、9加幾得10,為下面的新課做鋪墊。

  3、10加幾題型,為下面的新課做鋪墊。

  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出示課本9+幾的情境主題圖,讓學生觀察小朋友們在操場上干什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板書課題:9加幾

  2、根據主題圖“數飲料”中,讓學生讀出問題,并嘗試列式

  組織學生討論“一共有多少盒?”的問題。

 、俳M織全班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诎鍟9+4=

  3、請學生代表用自己的方法算出9+4的結果

  點數出結果,讓學生上講臺,用手指,算出結果;

  此處不用太多的時間去讓學生探討,沒有用小木棒擺,讓他們發現哪一種比較簡單,為湊十法的學習做好鋪墊;

  4、理解“湊十法”

  板書:湊十法

  老師說明: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三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飲料,也有的同學是通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9加幾的?

  要算還有多少盒飲料怎樣列式?板書:9+4

  9加4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邊的4盒飲料。

  邊提問邊指導操作:

  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幾盒就湊成了10盒?這個1盒是從哪來的?外邊的4盒飲料拿走1盒后還剩多少盒?10盒與剩下的3盒合起來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5、利用主題圖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接著看圖,運動會上有9個踢踺子的,還有6個跑步的,要算出踢踺子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擺一擺,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訴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說一說)

  師:同學們接著看圖,運動會上有9個踢踺子的,還有7個跳遠的,要算出踢踺子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

  9+7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擺一擺,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訴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說一說)

  學生匯報后,教師啟發:你們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提醒學生踢踺子的和跳繩的)

  生:運動會上有9個踢踺子的,還有3個跳繩的,踢踺子的和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

  師:提的很好。請同學們想一想,應該怎樣列式?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學生每提一個問題,教師就讓學生們說一說一共有多少人?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6、學習9+29+59+89+9的“湊十法”

  教師出示卡紙:

  9+2=9+5=9+8=9+9=

  把卡紙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利用湊十法的方法,上臺展示自己的算數過程;學生完成后,讓另外幾個小朋友充當小老師,上黑板幫他們改正;起到了互評、檢查的作用,同時還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鞏固提高

  1、練習二十第l題。

 、傧日f圖意,再列式。

 、诩w評議,訂正,并說一說計算方法。

  2、練習二十第2題。

  3、練習二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課后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第1節9加幾,著重講了“湊十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退位減法和多位數計算的基礎,這一部分學習的好壞對今后計算的正確和迅速程度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9加幾是進一步學習數學必須練好的基本功之一。計算不僅僅是為了算出得數,更重要的是為了解決我們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及應用數學的意識。在方法上,鼓勵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來進行計算,提倡算法的多樣化,但算法多樣化是一個過程,最終還是學會用簡便的方法計算。

  板書

  第1節9加幾

  9+4=13

  湊十法:

  9+2=9+3=9+4=9+5=9+6=9+8=

一年級教案:《9加幾》5

  教學過程:

  一.認識湊十法。

  1、課件出示課本主題圖,明了圖意。

  師:同學們,學校召開了運動會,你們看,多熱鬧。

  2、你從圖上看到多少人在做什么運動呢?(請學生到屏幕上指述,教師相機貼紙:踢毽子有9人,跳繩的有三人,跳遠的有7人)

  3、學生看放大的飲料圖上,生說出圖意:

  師:誰能說說這幅圖什么意思?

  生:箱子里有9盒飲料,箱子外有4盒飲料,一共有多少盒呢?(引導學生說出算式:9+4)

  師:那么究竟怎么算呢?請同學們拿出小棒擺擺算算.(板貼小棒圖,然后巡視)

  4、生匯報計算方法。

  師:剛才老師看見很多同學都在認真地擺小棒計算,現在請小朋友出來當小老師,指著小棒圖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

  (請學生到黑板指小棒圖,師歸納出接數法,數數法,湊十法)

  (板貼三種方法,湊十法排最上面,十字用紅筆標注)

  5、重點學習湊十法.

  師:同學們,這三種方法你最喜歡那一種呢?(生發表意見)

  師:老師最喜歡湊十法,因為用它來計算我們能更快地得出結果,你們喜歡嗎?現在我們把用湊十法來計算飲料盒的過程寫出來,好嗎?

  (師演示整個湊十計算過程,完成數字圖。)

  師:(緩述)9+4,(手指著4)把4根分成1根和3根兩堆(手指小棒,在在4的下面寫出分成),將分出來的1根和左邊的9根小棒圈起來,

  再將數字圖的9和1用線連起來,寫上10,(手指10和分出來的3),10加3得13.

  師:剛才很多同學都能認真看和聽,現在請同位指著數字圖互相說說用湊十法想的過程.(同位互說一次)

  6、一生到黑板指述。

  同學們說得真認真,現在老師請了一位小老師出來指著圖說一說想的過程。

  6、質疑。

  師:這位小老師說得不錯,我想考考你,為什么要把4分成1和3呢?

  (直接請出來的學生回答)

  師:哦,是為了湊成十.你真會思考,掌聲!

  (二)運用湊十法

  過渡:通過觀察,對9+4的湊十方法大家都說得很清楚,我們今天的學習內容就是9+幾(馬上板貼課題)

  1.重回主題圖

  師:你還能提出其他用9加幾計算的數學問題嗎?(指事先貼在黑板的三張紙條,老師相機指圖補充)(相機板書9+3,9+7)

  2.完成例2

  師:其實9+3,9+7就是例2所要表達的意思,現在請你獨立完成98頁例2的兩道題目.(看誰動作快)

  生:一生到投影機口述兩道題的想法,要聲音響亮.)

  師:這位同學說得真好,現在請你任選其中的一條把你的想法告訴同位,看誰聲音響亮.

  三.湊十法

  過渡:同學們的聲音真響亮,今天我們學習9加幾,黑板上已經有9+3,9+4,9+7,你還能舉出其他9加幾的算式嗎?..

  1.指黑板上的9加幾算式,(師指得數個位上的數和9加幾的幾畫弧線口述:這兩個數關系怎樣?(得數個位上的數比9加幾的幾少1)

  過渡:剛才我們算9加幾都是用湊成十的方法變9加幾成10加幾來算的.它的方法是怎樣的呢?(板書方法二字)我們來一下.

  師:師指數字圖的4說,把4分成1和3,就是拆小數,拆成1和幾(板書拆小數),然后將1和9合起來湊成十(板書湊成十),最后10和分剩的另一個數相加得13.(板書得十幾)

  2.生質疑.

  學到這,你還有什么不明白嗎?

  過渡:既然都明白了,現在老師帶你去逛水果店,想去嗎?水果店的阿姨碰到了難題,你愿意幫幫她嗎?現在請你打開98頁,完成做一做的第1題.

  3.完成練習.

  師:大部分同學都已經做完了,一看這位同學是怎么想的.(站投影機前說自己的解題過程,核對答案)

  師:這位同學表現不錯,順利幫水果店的阿姨解決了問題,真棒!有一位小朋友在跟媽媽逛超市的過程中碰到了計算問題,想請你們幫幫他,可以嗎?請你趕快完成做一做的第2題吧.

  生:生投影匯報第2題答案.(看看這位同學能否順利幫小朋友解決困難.

  師:同學們表現這么棒,老師特別想和你們玩開火車的游戲,要上火車得有車票才行,想玩的快快完成做一做的第3題.

  四.鞏固湊十法.

  已知9根,師報一十幾的數,讓生猜老師手里有幾根.

  師:這個游戲老師玩得很開心,我還想和你們玩一個猜一猜的游戲,你們想嗎?

  已知9根,師報一十幾的數,讓生猜老師手里有幾根.

  師:還想不想玩一個知多少的游戲呀?(9人加幾人)

  五.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湊十法,方法是(指板書說),同學們學得很棒!下課!

一年級教案:《9加幾》6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結合實際情境,通過操作理解計算9加幾的方法,并能比較熟練地計算。

  2.讓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不同算法的交流、體會和比較,提出可以用“湊十法”計算,掌握“湊十法”的思維過程,能進行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通過觀察思考,歸納“9加幾”的計算規律。

  【課前準備】

  1.教師:,桃子,光盤

  2.學生: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師:聽說一(2)班的小朋友非常聰明,老師想來考考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在做挑戰任務之前,我們先來做一下熱身運動。

  10+1= 10+5= 10+8= 10+4=

  10+3= 10+7= 10+6= 10+2=

  2、智慧比拼

  看來十加幾的算式難不倒小朋友,那我們就進入下一個環節智慧比拼。

  你能馬上算出每幅圖中三個數的和嗎?看誰能答得又對又快

  【設計意圖:復習十加幾,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學習9加幾,在計算9加幾時,更能想出湊十法!

  二、新課講解

  1.談話導入:小朋友們猴媽媽發現小猴最近表現很好,它買了小猴最喜歡的水果獎勵給小猴子,你們知道是什么水果嗎?(桃子),恩,是桃子。猴子看見桃子可高興了。(出示)

  (1)師:仔細觀察圖,桌子上的桃子是怎么擺的?

  指名回答。

  師:你能提一個什么問題呢?

  生: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師:你真棒,你提的問題與猴媽媽一樣,猴媽媽說,如果小猴不能解決這個問題,就不能吃桃子。小猴看到這么多桃,饞得口水直往下流,哪有心思算呀,急得直抓頭。你們能不能幫它。該怎么算呢?

 。◣煟阂笠还灿袔讉,就是把9和4合起來,該怎么列式?)

  生:9+4=13

  師:很好,你也把得數算出來了,那我們現在來驗證他算的對不對?

  和你的小伙伴討論一下打算用什么辦法驗證?教師巡視。

  討論:你們打算如何驗證9+4=13這個得數是否正確?

  生1:我是數數的方法算的,9、10、11、12、13。

 。ㄉ2:我是這樣想的:10+4=14,所以9+4=13。這位小朋友真會動腦筋,假設全部放滿,就是10+4=14,現在缺一個,所以用14減去1得13。)

  生3:我是從盒子外面拿一個到盒子里,就成10個,加上外面的三個,正好是13個。

  師:拿一個?怎么拿?請你到前面來演示著說一說。

  生:先拿一個放進盒子里,補足十,再想“10+3=13”。

  師:這個方法很新穎!這位同學剛剛從外邊4個中拿走了幾個?(1個)他把這一個放哪里了(給9了)為什么要這樣做?(湊成10)?10加3得13。我明白了!

  師:你們的方法還真多!你比較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生: 數數。(可能是你對數的方法比較熟)

  生:拿進去一個,湊成十的方法。算起來很簡便。(你真會思考)

  師:說了這么多解決的方法,誰能用數學

  算式來表示?

  生:9+4=13

  師板書:9+4=13

 。ǘ嗵釒讉人說說湊十法的過程,然后全班一起說)

 。1)談話:小猴在你們的幫助下吃到了桃子,猴媽媽又買了些花獎勵給小猴和你們呢(出示“試一試”)。

  師:你知道一共有多少朵花嗎?該怎么列式?(9指哪邊的花?7呢?)

  生:9+7

  師:你會計算嗎?先圈出10朵,再計算。在書上圈一圈,并把自己思考過程寫在圖右邊的式子里。

  師:要把7分成幾和幾?7為什么不分成3和4或2和5呢?

  (2)師:我們今天學習的加法題都有什么共同地方?

  都是9加一個數,得數也都是十幾。

  揭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9加幾,計算時都是把第

  二個加數分成1和幾,然后拿9和1湊成10,10加幾等于十幾。

  師:你想試試其他的9加幾算式嗎?

  三、鞏固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題

  師:再放一塊就是10塊了,你能看圖說說小猴的算法嗎?

  小猴為什么搬1塊到左邊?它用的是什么方法?

  你能根據這些,把右邊的式子填出來嗎?

  學生做,教師巡視。

  指名回答,全班齊說。

  2、“想想做做”第2題

 。1)師:像這樣擺的過程我們也可以在書上把它圈一圈。先圈出10根再計算

  (2)學生做,集體訂正

 。3)圈出10根后,右邊剩下幾,得數就等于十幾。

  3、“想想做做”第3題

  9+1+1= 9+1+4= 9+1+8=

  9+2= 9+5= 9+9=

  獨立完成后,比較每組上下兩題,想想發現了什么。通過計算,比較,讓學生認識“湊十法”就是用上面式子的連加來計算的。

  4.“想想做做”第4題

  師:下面我們來做“螞蟻搬家的游戲”,出示。

  指名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你能按順序說出9加幾的算式嗎?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算式間的聯系,知道可以直接利用相鄰的算式算出得數。并且發現9加一個數,得數都是十幾,并且個位上的數比加上的數少1。

  四、挑戰自我

  出示題目:

  9+()<15 9+()<17

  想一想:1、( )里能填哪些數?

  2、( )里最大能填幾?

一年級教案:《9加幾》7

  教學內容:

  96-98頁 (9 加幾)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

  重點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教具:

  實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學生學具:

  每人準備小棒18根。

  教學過程:

  一、例1

  1、教師用投影出示課本第9697頁的全景圖。

  老師說明:這是學校運動會的場面,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自己看圖互相說一說)

  2、運動會上,學校為了給運動員解渴,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比賽快要結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

  師:你們知道還有多少盒嗎?互相說一說。

 。▽W生互相說時,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

  老師說明: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三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

  3、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飲料,也有的同學是通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9加幾的?

  要算還有多少盒飲料怎樣列式?板書:9+4

  9加4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

  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邊的4盒飲料。

  邊提問邊指導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幾盒就湊成了10盒?這個1盒是從哪來的?外邊的4盒飲料拿走1盒后還剩多少盒?10盒與剩下的3盒合起來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4、利用課本右邊的資源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接著看圖,運動會上有9個踢踺子的,還有6個跳遠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擺一擺,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訴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說一說)

  學生匯報后,教師啟發:你們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每提一個問題,教師就讓學生們說一說一共有多少人?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二、練習反饋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題)

  學生獨立看圖說意,并動手圈一圈,直接看圖寫出得數。

  2、看圖列式。(做一做第2題)

  學生獨立看圖填寫,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教師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會計算9+幾了?

  學生每說一個算式,就讓學生說出得數。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加法有什么特點?

  教師指出:今天我們學習的是9加幾,計算9加幾的題目,可以用數的方法,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

  四、課堂作業

  第99面的第1、2題。

  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給予個別指導和幫助,也可以讓學生借助學具學習。

一年級教案:《9加幾》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字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

  教材分析

  《有幾瓶牛奶》(9加幾的進位加法)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一堂非常關鍵的課,是學生學習進位加法的基礎。教材安排了一些學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和獨立性。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睌祵W知識、數學思想和方法必須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實踐活動中理解和發展。讓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由于學生的生活經驗不同。學生的計算方法就會有所不同,因此,要鼓勵學生有個性學習,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

  教學過程

  活動一:借助童話故事,創設問題情境

  師:動物王國今天可熱鬧了,原來是小羊嘟嘟在過生日。小羊嘟嘟特意安排了一個慶祝會。小羊嘟嘟的好朋友來了。它們有的送來了蛋糕,有的送來了鮮花。小兔白白把家里的所有的牛奶都帶來了。小狐貍點點看到其他小動物都帶來了禮物,而自己卻兩手穿空空,覺得不好意思,也趕緊跑回家去把家里剩下的牛奶全都拿來了,不好意思地說:“小羊嘟嘟,我沒有準備禮物,這幾瓶牛奶送級你!毙⊙蜞洁介_心地笑了:“謝謝!”看著小兔白白和小狐貍點點送的牛奶,小羊嘟嘟想:現在我有幾瓶牛奶呢?

  活動二:組織手操作,小組討論反饋

  1、看畫面說圖意。

  指導學生根據畫面復述圖意:

  小兔白白送來9瓶牛奶,小狐貍點點送來5瓶牛奶。一共有幾瓶牛奶?

  左邊有9瓶牛奶,右邊有5瓶牛奶,一共有幾瓶牛奶?

 。▽W生可發用自己的話來復述,辦要能表達出圖意就行。培養學生提問的肥力,逐步滲透應用題的基本結構。為今后學習打下基礎。)

  2、根據復述的圖意,引導學生列出等式:9+5=

  3、探討算法。

  師:你用什么辦法來幫助小羊嘟嘟算一算到底有幾瓶牛奶呢?

  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梢酝ㄟ^直接看算式用湊十的方法,也可以用學具(小棒、紐扣等)代替牛奶瓶進行操作。

  先自己說一說、擺一擺,再小組合作,匯報自己的想法。小組匯報時要求學生做到:

  (1)仔細聽其他同學的算法,如果不同的意見可以提出來。

  (2)在匯報時如果用到小棒,最好能邊擺邊說,而且要認真聽取同學們的意見。

  集體匯報后,與以前學的不進位加法進行比較。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解題策略:

 。1)逐個數數。如從9開始一個一個地數,一直數到14。

 。2)半按群數數。如從9開始數,接著10、12、14跳到數數。

 。3)用湊十法計算。這部分學生的直覺思維能力較好,數感比較強。

  (4)圈十按群計數:

 、侔5根小棒分成1根和4根,1根和9根湊成10,10根加4根合起來是14根。

 、诎9根小棒分成4根和5根,5根和5根湊成10,10根加4根合起來是14根。

  活動三:故事延伸,方法遷移

  剛才小朋友們幫助小羊嘟嘟解決了問題,小動物們都很高興。長頸鹿哥哥還想請你們幫幫忙,算一算:9+3=、7+9=。

  分小組活動,先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說一說或擺一擺,做好后再小組匯報交流。教師要了解學生掌握的情況,特別地逐個數數的同學通過練習是否掌握了湊十法。

  活動四:實踐運用

  1、圈一圈、算一算。

  師:長頸鹿哥哥的問題沒有難倒我們。小鳥姐姐又送來了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題,要求四人小組合作,每個人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選做一題,并把你的算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順利通過。

  2、小貓釣魚。

  師:貓媽媽帶著小貓到河邊去釣魚,這一次小貓釣魚可認真了。貓媽媽釣的魚放在大魚缸里,小貓釣的魚放在小魚缸里。小貓心里可高興了,它在想些什么呢?

  引導學生說說大魚缸里有幾條魚,小魚缸里有幾條魚。學生可能出現以下幾種說法:

  ①貓媽媽和小貓一共釣了幾條魚?

  ②貓媽媽比小貓多釣了幾條魚?

 、坌∝埍蓉垕寢屔籴灹藥讞l魚?

  ④小貓再釣幾條魚就和貓媽媽同樣多?

  活動五:游戲活動

  事先準備1~10的卡片,游戲時教師先組織學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組活動。在活動中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考慮到有些班級學生比較多,集體做這個游戲的效果也許不太理想,也可以把這個游戲改變成其他方式。

  參考游戲:“比比誰算的多”(小組活動)

  先在小紙片上分別寫1、2、3、4、5、6、7、8、9、10這十個數。然后折起來,用抓鬮的方式,抓到幾就把它與9相加,4人小組在一分鐘里比比誰算得又對又多。

  課后么

  1、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保護并激發其學習愿望和興趣,學生回答得地否正確,語言是否完整,教師可以延緩評價,要多鼓勵。特別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統一規范的語言來訓練學生。

  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試驗、思考、交流等活動來完成學習任務,提高學生聽、說、想的能力,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差異性和活動性,達到“人人求進步、人人求發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算法多樣化是《數學課程標準》中的一個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學生的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在本堂中。教師對課本中出現的幾種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講解。教師在教學中應尊重學生自己的方法,允許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

一年級教案:《9加幾》9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學會計算9加幾的題目,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掌握9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出示卡片9+()=10,指名口答。

  2.口算。

  9+1+2=9+1+5=9+1+3=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從這節課開始,我們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

  1.出示運動會場景畫面。

  2.解決還有多少盒飲料的問題。

  (1)讓學生觀察畫面左邊。

 。2)研討解決還有多少盒的問題。

  讓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小組內交流,互相啟發,共同解決這個問題。

  (3)組織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請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介紹本組解決問題的方法。根據學生的發言,逐一出現各種解決方法。

  ①點數出結果。

 、诮又鴶担瑪党鼋Y果。

 、塾谩皽愂ā彼愠鼋Y果。

 、艹浞挚隙▽W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題,讓學生交流自己的體會,加深學生對各種解決方法的`認識。

  (4)強化湊十法。

  ①教師引導:有的同學用加法算出還有13盒飲料。回想一下,怎樣算的?紙箱內有9盒飲料,箱外有4盒飲料,這兩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現在有的飲料。所以要用9+4計算。(板書:9+4)

 、谘菔9+4的口算過程。怎樣算出9+4的得數呢?重述湊10的過程:放進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還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壅f明9+4的口算方法。算9+4,怎樣想出得數呢?先讓學生結合黑板上的演示,想一想怎樣算9+4得幾?在學生思考的基礎上,教師說明:因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然后,在9+4后面板書13。讓學生齊讀算式。

  3.解決拉拉隊的學生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

 。1)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并出示問題:拉拉隊的學生一共有多少人?

  (2)讓學生從畫面上收集數據,找出:男生有9人,女生有6人。

 。3)教師口述: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9人與女生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計算。算式是(待學生回答后板書)9+6。

  (4)讓學生講講怎樣算?得數是幾?

 。5)全班交流,完成計算(允許學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數)。

  4.小結。今天我們開始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前面計算的9+4、9+6兩題的得數都超過了10,就是進位加法。今天這節課我們具體研究9加幾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9加幾)我們已經知道9+4=13、9+6=15,那么9+2、9+3......怎樣算?得數是多少呢?我們共同研究9加幾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做一做”(1)擺一擺,算一算。先圈一圈,再填寫思維圖,直觀操作和抽象思維一一對應。

  2.通過游戲完成練習十七第2題。鞏固計算,加強訓練,提高計算正確率。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做練習二十第1題。

 。1)先讓學生看圖說題意,再填寫算式。

 。2)說一說加的過程,集體評議、訂正。注意閱讀文字,觀察、發現、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做練習二十第4題。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鼓勵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

  3、總結

一年級教案:《9加幾》10

  教學目標

  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9加幾的方法。

  2、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了解“9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3、培養學生的觀察、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4、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9加幾的方法。

  教學工具

  13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小朋友們,十月份是我校的體育節,我們學校不僅舉辦了盛大的開幕儀式,還舉行了全校運動會。為了給運動員解渴,他們還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比賽快結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

  二、新授

  1、組織學生討論“一共有多少盒?”的問題。

  (1)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2)組織全班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2、請小組代表向全班學生介紹本組的方法。根據學生的發言,教師逐一顯示各種解決方法。

  (1)點數出結果。

  從9接著數。

  從4接著數。

  (2)推算出結果。10加4等于14,9比l0少1,所以9加4等于13。

  (3)用“湊十法”計算出結果。

  3、理解“湊十法”。

  (1)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飲料。

  演示口算過程。

  (2)教師邊提問邊指導操作:回憶一下,剛才的同學是怎樣移動飲料的?該怎樣移動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飲料拿走一盒,還剩幾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飲料一共是多少盒飲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3)問:在這幾種方法中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4、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問:你還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小組討論后發表意見,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引出課題)

  三、反饋練習

  1、練習二十第l題。

  (1)先說圖意,再列式。

  (2)集體評議,訂正,并說一說計算方法。

  2、練習二十第2題。

  3、練習二十第3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課后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9加幾”,計算“9加幾”的題目時,我們可以用數的方法,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你喜歡用哪一種方法計算就用哪一種。你們學會9加幾了嗎?

  課后習題

  一、算一算。

  4+9=9+7=9+9=9+1=

  2+9=9+3=9+5=9+6=

  8+9=

  二、填空。

  ()+9=157+()=16()+6=15

  ()+5=149+()=18

  8+9=8+()+()9+6=9+()+()

  三、拓展延伸。

  ()+9=116+()=15()+6=14

  8+()=17()+4=129+()=17

  9+4=4+()+()9+6=6+()+()7+()>15

  板書

  9加幾

  9+4=?49+7=?7

  9+1=10∧9+1=10∧

  10+3=131310+6=1616

  9+4=139+7=16

一年級教案:《9加幾》11

  教學目標:

 。ㄒ唬┲R技能陵目標

  1、同學能夠看懂圖意,并根據圖意正確列式

  2、在計算時,同學能夠用多種方法“因題選擇算法”

 。ǘ┻^程性目標

  1、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培養同學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同學學習數學的信心

  2、培養同學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培養同學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在計算時,同學能夠用多種方法“因題選擇算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1臺,錄音機,算式卡片,同學每人準備兩種顏色圓片各10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練習:出示卡片,同學口算9+29+59+49+99+79+69+89+32、拍手游戲教師拍的次數與同學拍的合起來是10。教師拍9下、1下、5下。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3

 。1)放錄音(合唱)教師:“好聽嗎?這是俺們學校合唱隊的小哥哥、小姐姐們在合唱,俺們一起去看看。”

 。2)投影出示,例3仔細觀察,教師:“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訴全班同學!闭埻瑢W回答

 。3)“老師想知道一共有凡人?誰來幫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呀?”列式、板書:9+5

 。4)“那到底一共是幾個人呢?”

  同學想計算方法,“可以用喜歡的圓片擺擺看”(兩種顏色的圃片)

  教師巡視

 。5)同學匯報想到的方法

  (6)你認為哪種方法最簡單?說一說

  2、完成“做一做”

 。1)投影出示“圖”

 。2)小組合作,要求:

 、儆^察圖,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記錄下來

 、谝笫裁?記錄下來

 、墼鯓恿惺剑

 、茉鯓佑嬎?(有幾種方法?)

  三,師生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一年級教案:《9加幾》12

  教學目標

  1.了解什么是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初步理解一步應用題的結構.

  2.會聯系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有圖有文字的一步計算應用題.

  3.培養初步的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有圖有文字應用題的解答.

  教學難點

  解答有圖有文字的減法應用題.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教科書第88頁例5的兩幅圖的圖畫,獨立作業的投影片.

  學生準備教科書第88頁數學游戲的口算卡片和得數卡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6+2= 9+4= 9+9=

  9+3= 3+5= 4+6=

  9+7= 9+6= 9+5=

  2+7= 9+2= 9+8=

  統計2分鐘以內做完的人數及正確率.指名說一說計算9+3和9+7應該怎樣想.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1)教師出示例5的左圖(小鳥圖),3只小鳥落在樹枝上,再出示一幅圖,上面畫有6只小鳥.

  師:圖中先告訴我們什么?又告訴我們什么?

  引導學生回答:圖中先告訴我們樹上有3只鳥,又告訴我們又飛來6只.

  師:求一共是多少只該怎樣算呢?

  引導學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樹上的3只鳥和又飛來的6只合起來,把3和6合起來是9,列式為:3+6=9.

  教師取下后貼上的第二幅圖,在第一幅圖的下面貼上用文字寫出的條件和問題,成為例5左邊的題.

 。2)揭示課題.

  像這樣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應當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就學習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應用題.

  2.教學例5左邊的加法應用題.

  (1)學生討論:題里告訴了什么?還告訴了什么?讓我們求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題里告訴了樹上有3只小鳥,還告訴了又飛來6只,讓我們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師說明,已經告訴我們的樹上有3只小鳥和又飛來6只都叫已知條件,讓我們求的一共是幾只叫做問題.在這道題中,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用圖畫表示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問題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們學過的應用題一般都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小聲說一說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指名讓學生到前邊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樣計算呢?

  引導學生說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樹上的3只小鳥和又飛來的6只合起來,把3和6合起來是9,列式為3+6=9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左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左邊的加法題(小兔圖).

  先讓學生說一說題中的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怎樣計算,然后讓學生填書上的空.

  3.教學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

  (1)出示例5右邊的圖(梨圖),盤子里有10個梨,再用紙蓋住其中的4個,并在原來位置用虛線畫出4個形狀.看圖,你知道了什么?怎樣計算?

  引導學生說出,盤子里有10個梨,吃了4個,求還剩幾個?也就是從10個梨中去掉4個,從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為10-4=6

 。2)拿走蓋著4個梨的紙,出示例5右題的用文字敘述的第二個條件和問題,成為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

  讓學生自由讀一讀題,找出題中的兩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第一個已知條件是,盤子里有10個梨,是用圖畫表示的.第二個已知條件是,吃了4個梨,是用文字敘述的.問題是:還剩幾個?也是用文字敘述的.

  師:求還剩幾個應該怎樣想,怎樣列式呢?

  引導學生說出,求還剩幾個,就是從盤中的10個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個,也就是從10里面去掉4還剩6,列式為10-4=6

  (3)讓學生把教科書第88頁例5右邊的減法應用題的算式補充完整.

 。4)反饋練習.

  完成做一做右邊的題(汽車圖).

  先讓學生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說一說怎樣解答,再讓學生填書上的空.訂正時提問:為什么用減法算?

  4.集體討論:我們今天學習的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和以前學習的圖畫應用題比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導學生匯報:

  相同點,都有2個已知條件和1個問題,都是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列式計算的.即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從一個數里去掉另一個數,求還剩多少,用減法算.

  不同點,圖畫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都是用圖畫表示的,比較簡單.有圖有文字的應用題是畫表格,表格中有圖有文字來表示已知條件和問題,比圖畫應用題難一些.

  5.看書,質疑.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應用題,有一個已知條件是用圖畫表示的,另一個已知條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題時,先看清已知條件和問題,再想用什么方法計算,然后再列式計算.

  四、隨堂練習.

  1.練習十九第1題(圖片:練習3).

  先讓學生自己把算式寫到練習本上,然后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已知條件是什么,問題是什么,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2.比比看哪組先奪得紅旗(圖片:練習4).

  把全班同學分成男女兩組,分別做紅旗兩邊的兩組題,全組同學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確率高的獲得紅旗.

  3.游戲你爭我搶【詳見探究活動】.

  布置作業

 。ㄍ队捌鍪荆

  讓學生寫到作業本上,獨立完成作業后,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做思考題.

  教學開始抓住圖畫應用題與表格應用題的內在聯系,利用學生已有經驗,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生興趣,有利于新知的學習。

  整個教學過程注意引導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通過師生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學習,通過體驗形成能力,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一年級教案:《9加幾》13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探索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 借助擺小棒,撥計數器的直觀操作活動,初步感知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理解“湊十”的計算策略和進位的計算道理。

  3、 在具體的計算中,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教學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準備CAI課件,小棒。

  教學活動設計 修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有幾瓶牛奶

  1、 星期天,笑笑家來了幾位好朋友,媽媽買回2箱飲料招待他們,小客人走后,笑笑幫媽媽一起清理房間(出示掛圖)?粗渥永锏娘嬃,笑笑想起了一個數學問題,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問題?

 。ìF在一共有幾瓶飲料?)

  2、 你準備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每一組請一個同學匯報你們的想法。

  3、 根據這個問題請你能列一道算式嗎?怎么列?

  9+5=

  你能說說9加5可以怎樣算嗎?

 。ü膭顚W生說出不同的算法。)可結合學生的回答,可以指出湊成10來算的方法叫做“湊十法”。

  觀察小結:“湊十法”就是把沒有學過的9加幾變成已經學過的10加幾來計算。

  二、 做一做,說一說。

  1、“9+3=”可以怎樣算,你能用小棒擺出你的算法嗎?自己想好后,擺給小組同學看,并說說你的想法。

  請學生匯報,在書上圈一圈,說一說。

  2、請學生自己擺一擺,算算“6+9=?”

  觀察書上的圖,圈一圈并填出得數。

  并問學生:虛線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請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練一練的第一題。

  請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數或拆小數都可以。

  三、 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隨機報題。

  9 + 2 = 9 + 5 =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選擇1-2道題,學生所以說算法。

  2、指導完成練一練第2—5題。

  (1)第2題目的:在解決問題中鞏固進位加法。

  (實施方法:仔細看圖后,所以說圖意,獨立完成。)

 。2)第3題:通過登山游戲,體會到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一樣。

 。▽嵤┓椒ǎ盒〗M競賽后核對答案,交流發現規律。)

  (3)第4題目的:結合毛毛蟲圖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

 。▽W生讀懂題意,再結合示意圖,填出結果。)

  (4)第5題:聯系學生生活情境,獲取數學信息,再運用進位加法解決問題。

 。▽W生獨立讀圖,獲取數學信息,再列式計算、解決問題。)

  四、說一說本節課你的收獲。

  板書設計 有幾瓶牛奶(9加幾)

  9 + 5 = 9 + 3 = 6 + 9 =

  作業設計

  課后反思

一年級教案:《9加幾》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通過比較,讓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3、情感目標:

  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具準備:

  教學主題圖、小棒20根、磁鐵、圓片20個。

  學具準備:

  小棒20根。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拍手從11數到20,倒數。

  2.拍手說11—20的組成。

  3.口算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二、創設情境,學習新課

  談話:小朋友們,十一月份我們學校舉行了校運動會,大家覺得好玩嗎?今天我們再來看看這熱鬧的運動場面。(掛圖)看,小朋友們都雄赳赳、氣昂昂第走進運動場,比賽開始了!你瞧,運動場上多熱鬧呀!用你那雙充滿智慧的眼睛觀察畫面,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按順序說,從左往右看。)

  1、引導觀察,提出問題

 。1)觀察運動會圖,請學生說一句話。

 。2)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2、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根據圖意,你們能不能幫小明解決“現在有多少盒”的數學問題?

 。1)理解問題。

 。2)列式。(學生可能會通過數一數、直接口算或計算其他方法知道有13盒飲料。)

 。3)那么9+4=13,你是怎么算出來的?請你把想法說給大家聽聽。還有別的想法嗎?

  三、動手操作,探究感知

  剛才小朋友們都想出了又快又好的方法算出9+4=13。那么黑板上的這幾種計算方法你比較喜歡哪一種呢?(學生回答,重點講湊十法)

  1、動手操作

  用小棒代替飲料擺一擺。(請一個學生扮演)

  2、鞏固應用

  師:剛才我們通過擺小棒知道了9+4=13,你能說說為什么把4分成1和3嗎?(學生說)

  3、引導類比,理解算法

 。1)你能用我們學過的方法解決“踢毽子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的問題嗎?(教師板書題目,學生口答列式)

 。2)請一個學生到黑板扮演動手過程。

  (3)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把7分成1和6?(學生回答)

  (4)具體分析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讓學生再一次感受“湊十”過程。

  四、鞏固練習,掌握算法

 。ㄒ唬├2“擺一擺,算一算”。

  1.說圖意;2.填空;3.扮演;4.集體訂正。

 。ǘ白鲆蛔觥

  1.圈一圈,算一算:學生獨立看圖說圖意,動手圈出10,集體訂正,直接說出得數。

  2.獨立完成,提問,集體訂正。

  3.師:通過了今天的學習,你學會計算9加幾了嗎?王老師要考考大家了。

  出示9加幾的卡片,集體讀,抽一、二題說出計算過程。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生:學習了9加幾的計算方法。

  師:這節課我們介紹了一種新方法來計算9加幾,就是從一個數里拿出一個1,與9湊成十,再用10加上剩下的數來計算9加幾。計算方法多種多樣,我們可以選擇合適自己的方法來計算。這節課小朋友們表現真好,不向困難低頭,勇敢的接受挑戰,都是小英雄,我們這節課以勝利告終。

一年級教案:《9加幾》15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9加幾的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了解9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學生的觀察、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6~97頁的內容及練習十七的第1~3題。

  教具、學具準備

  媒體課件,師生共同準備13根小棒。

  教學設計

  創設情境,設疑激趣

  小朋友們,十月份是我校的體育節,我們學校不僅舉辦了盛大的開幕儀式,還舉行了全校運動會。瞧,(出示儀仗隊圖)伴隨著嘹亮的歌聲,我們班的小朋友雄赳赳、氣昂昂地走進了運動場。比賽開始了,看運動場上多熱鬧哇(出示主題圖)!跑道上正在進行二年級的60米跑決賽,運動場的中央還進行著跳繩、踢毽和跳遠等比賽項目。在操場四周的看臺上,同學們正在為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加油。為了給運動員解渴,他們還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比賽快結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

  [以學生親身經歷的運動會為切入點,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們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意識。]

  教學例1

  1.組織學生討論還有多少盒?的問題。

  a.小組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b.組織全班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請小組代表向全班學生介紹本組的方法。根據學生的發言,屏幕上逐一顯示各種解決方法。

  點數出結果。(逐盒閃爍)

  從9接著數。(先9盒一起閃動,再逐一閃動外面4盒。)

  從4接著數。(先4盒一起閃動,再逐一閃動箱內9盒。)

  推算出結果。10加4等于14,9比10少1,所以9加4等于13。

  用湊十法計算出結果。(課件顯示放進箱內1盒的動作。)

  [通過讓學生小組合作,主動探索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打破了以往湊十法的惟一思路,培養學生敢于探索的精神。]

  c.理解湊十法。

  組織擺小棒。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飲料。

  演示口算過程。

  教師邊提問邊指導操作:回憶一下,剛才的同學是怎樣移動飲料的?該怎樣移動小棒呢?(指名演示)箱子外面的四盒飲料拿走一盒,還剩幾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飲料一共是多少盒飲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讓學生人人動手擺一擺,邊實際操作,邊對照算式進行計算,使具體形象的操作過程和抽象的計算過程一一對應,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算法。]

  d.以你喜歡哪種方法為題組織學生交流。

  教師簡單總結學生想出的幾種方法后問:在這幾種方法中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讓學生交流。

  學生交流后,老師小結:在以后的學習中,你喜歡哪一種就用哪一種。

  2.解決踢毽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

  a.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并提出問題:踢毽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

  b.讓學生在畫面中收集數據。

  問:踢毽的和跳遠的各有多少人?

  c.學生獨立列式,并讓學生講是怎樣計算出結果的。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算得數。

  [在這里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9加幾,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體現了新課標準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嘗試提出新問題。

  a.收集信息及數據。

  引導學生觀察畫面:運動場上除了踢毽和跳遠之外,還有哪些比賽項目?參加這些項目比賽的各有多少人?

  b.小組交流,提出要解決的問題。

  教師問:你還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

  小組討論后發表意見。

  c.解決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從同學們提的問題中選取兩個讓全班學生進行計算

  如:踢毽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

  踢毽的和跳繩的一共有多少人?

  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全班交流,說一說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讓學生切實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并體驗成功。]

  d.小結。

  教師提問:仔細觀察黑板上的算式,它們的第一個加數是幾?(引出課題)

  計算9加幾的題目有很多種方法,你喜歡哪一種就用哪一種。

  反饋練習

  1.練習十七第1題。

  a.先說圖意,再列式。

  b.集體評議,訂正,并說一說計算方法。

  2.練習十七第3題。

  a.糖塊圖。

  b.螞蟻抬大青蟲圖

  結合題目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螞蟻雖小,但它們團結合作,就能戰勝大青蟲。對學生滲透團結協作精神。

  c.練習十七第2題。

  [通過學生獨立練習,不僅鞏固新知識,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設計說明

  9加幾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第一課。它是在學生學習了11~20各數的認識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掌握好本節知識,可以為以后進一步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礎。根據《標準》的基本理念及學生已有的經驗,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爭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富有兒童情趣的活動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與動機。

  新課開始,根據一年級兒童的思維特點,創設情境,以學生熟悉的運動會為切入點,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使學生體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2.計算教學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提倡算法多樣化是《標準》關于計算教學的基本理念之一!稑藴省氛J為: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化的。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樣化。根據這一理念,在教學時我注意了讓學生有自己發現的機會,充分尊重學生自己發現的方法和自己的選擇,只提問:你喜歡哪一種方法?不急于評價每一種方法的優劣,同時利用多媒體展示學生的各種方法,通過同學間的相互交流,讓學生了解計算的多種方法。

  3.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初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節教材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由于一年級學生年齡小,自己提出問題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學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這些資源,從中選擇信息,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出結果。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從中體會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使其數學能力、意識及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都得到培養和發展。

  專家評析

  這節課充分體現了《標準》中提出的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這一課程的基本出發點。教學中具體突出以下幾種轉變:

  1.教與學關系的轉變。教師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出發,設計教學內容和方法,使教師的教更適應了學生的學,使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了學習活動之中。

  2.教學切入點的轉變。教師以學生的親身經歷、熟悉的事例引入學習內容,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通過這些學習數學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真正成了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過程。

  4.教學評價方式的轉變。教學中,教師進行評價時,沒有主動強調各種計算方法的優或劣,而是在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更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采用目標多元化、方法多樣化的評價方法,更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樹立學習信心。

【一年級教案:《9加幾》】相關文章:

《9加幾》教案11-24

9加幾教學教案04-08

《9加幾》優秀教案范文06-29

一年級教案:《9加幾》09-27

《9加幾》說課稿06-30

9加幾說課稿07-08

9加幾的課件03-19

9加幾說課稿11-02

數學《9加幾》教案(精選25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