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正方體》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五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正方體》,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內容】
教材第2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正方體的特征,形成正方體的概念。
2.通過觀察、比較,明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3.經歷正方體的認識過程,初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物體。
4.體驗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學習目的性的教育。
【教學重點】
掌握正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之間的`關系。
一、情境導入
1.回憶長方體的特征,請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別說出長方體的棱在哪兒?幾條棱可以分別分成幾組?相交于同一個頂點的三條棱叫做什么?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種特殊的立體圖形。(板書課題:正方體)
二、探究新知
1.觀察正方體模型,組織學生展開交流,討論。
師:正方體具有哪些特征呢?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關系呢?
2.小組匯報學習結果。
組1:我們組發現正方體所有的面完全相同;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而且正方體12條棱的長度都相等;長方體相對的4條棱的長度相等。
組2:我們組還要補充很重要的一點,正方體的長、寬、高都相等,長方體的長、寬、高不會出現都相等的情況。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關系呢?
組3:我們組發現正方體和長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和8個頂點。
組4:我們組發現正方體相對的面也完全相同,正方體相對的4條棱長度也相等。因此,我們組認為:正方體也是長方體,只不過它是特殊的長方體。
3.小結。
(1)師:同學們的研討交流非常好,的確像同學們所發現的,正方體完全符合長方體的特征,它是一種長寬、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長方體。誰能完整地概括一下正方體的特征呢?
生1:正方體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生2:正方體有6個面,每個面都是正方形且完全相同,有12條棱且長度都相等,有8個頂點。
(2)師:正如同學們所說,正方體是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它是一種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那么正方體和長方體之間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生1:它們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生2:正方體的棱長度都相等,長方體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20頁“做一做”。
2.教材第21~22頁練習五第4、5、8、9題。
四、課堂小結
想一想,我們這節課都研究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研究的?你學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正方體
6個面 12條棱 8個頂點
6個面都是正方形,6個面完全相同
12條棱長度相等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教后思考】
正方體特征的研究是以長方體特征的研究為基礎的,在教學中把兩者聯系起來,通過長方體特征的研究方法的遷移,使學生自主進行正方體特征的研究,學生運用實物、抽象的幾何圖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通過動手操作、觀察比較,認識了正方體的特征,并明確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發展了空間觀念,也使學生獲得了探究知識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習的信心,這是這節課做得較好的地方。
【人教版五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正方體》】相關文章: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1-14
人教版四年級下小學數學教案:《軸對稱》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