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綜合太好了教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綜合太好了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綜合太好了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有趣的故事情節,大膽猜測人物的不同想法,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達,發展多向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2、比較人物的不同心態,知道要用樂觀的心態面對問題,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強化體驗。
活動準備:
磁性操作教具一套遇到困難、挫折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認識人物,導入
1、出示圖片,觀察兩人物的表情不同
2、想象講述人物高興(或生氣)的原因小結:東東和西西多不一樣啊。一個愛笑,一個愛生氣。
二、邊講邊問,調動原有經驗想象講述
(一)傾聽第一段,分析兩人的不同心理,學說對話
(二)猜測人物不同想法,講述
1、鉆出小鳥,XX會怎么想,怎么說?(先討論,后交流)評價引導的切入點:1完整連貫性;2想象力;3其它:語言:詞匯語氣等;社會:關心小鳥,有朋友開心。
XX會怎么想,怎么說?直接交流,評價同上。
2、小鳥飛走他們倆會有怎么樣的想法?連起來說說。
評價的切入點:基本同上。
三、完整編講,感受故事的趣味性,體驗、評價人物的不同心態
1、要求:把剛才想的編進去,可以跟別人不一樣。把他們的語氣也要表現出來。
2、討論:
同樣一件事,東東和西西卻有不同的想法,你愿意和誰做朋友,為什么?
3、小結:東東遇到什么事,總往好的方面想,這樣可以讓我們快樂起來。
四、拓展游戲,嘗試用積極心態來講講自己的想法
1、生活經驗拓展:
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遭糕的事嗎?
2、新經驗運用那么我們試著用今天學的新本領從好的方面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怎么想,怎么說?
3、游戲鞏固《快樂口袋》
"太糟太糟太糟糕,經常生氣可不妙,太好太好可真好,經常快樂沒煩惱"
大班綜合太好了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廣告的作用,認識各種各樣的廣告形式。
2、通過觀看廣告片,遷移生活中各種廣告經驗,學習嘗試仿編廣告。
3、對廣告產生興趣,積極地參與各種廣告創編。
二、活動準備
1、錄音機、電視機、廣告錄像以及有廣告的報紙。
2、一盒牙膏、一支牙膏。
3、請幼兒回去注意收看、收聽廣告并收集廣告。
三、活動過程
1、師生共同欣賞廣告詞,引出主題。
⑴(師生共同欣賞廣告錄像)教師:剛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廣告?
⑵教師:小朋友,你還在哪里看過廣告、聽過廣告?請你學一學廣告詞。
2、了解廣告的多種形式,請幼兒表演自己比較喜歡的廣告。
⑴教師:你還見過、聽過什么樣的廣告?它是什么樣的?廣告詞是怎么說的?
⑵讓幼兒先與同伴交流,再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講述自己知道的廣告詞。
⑶教師:這么多的廣告,你最喜歡哪一個?請你給我們表演好嗎?
3、討論廣告的用處。
⑴教師:你還在哪里看到或聽到廣告?(電視上、廣播中、報紙上、馬路邊等)
⑵教師:在電視上、廣播中、馬路上我們每天都能看到、聽到各種各樣的廣告,你知道為什么要播廣告嗎?你知道為什么要做廣告嗎?
⑶師生共同模仿和表演各種廣告,鼓勵幼兒要說和別人不一樣的廣告,對大膽表演的幼兒給予表揚。
4、幼兒創編廣告詞。
⑴(出示牙膏盒和牙刷)教師:這是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請你編一個廣告詞。
⑵鼓勵幼兒編出與眾不同的廣告詞,當幼兒創編受阻時,教師及其他同伴給予補充,使創編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⑶請幼兒自己確立主題,創編廣告詞。
大班綜合太好了教案 篇3
設計意圖:大班孩子好奇心強,又充滿童心,都很喜歡小動物,但我發現孩子們欠缺仔細觀察圖片的能力,這一主題剛好是動物朋友們,所以我選這節科學活動,目的在于激發他們自己發現探索的愿望,同時讓他們對動物尾巴的功能以及外形特征進行匹配,挖掘他們仔細觀察圖片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一、活動名稱:
有趣的尾巴
年齡段:大班執教老師:XX
二、活動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動物尾巴,并初步了解它們尾巴的做用,激發幼兒對動物尾巴探索的興趣。
2.挖掘幼兒的仔細觀察圖片的能力,探究學習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3.喜歡科學活動,加深對科學活動的探索興趣。
三、活動重難點:
重點:認識幾種動物的尾巴。
難點:初步了解幾種動物尾巴的妙用,激發幼兒對動物尾巴的興趣。
四、活動準備:
猴子,雪豹,狐貍,老鼠,壁虎等動物身子和尾巴分開的圖片。
五、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小朋友,你們都喜歡小動物?為什么喜歡它?你能學學自已喜歡的小動物的樣子嗎?
李XX:我喜歡小白兔,因為它很可愛。師:老師也很喜歡小白兔,看來我們愛好是一樣的。
邵XX:我喜歡小貓,因為它抱起來很舒服。師:小貓抱起來很暖和很軟,讓我們特別想要去親近它。
——今天,老師也請來了一些動物朋友?可它們卻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它們的身體藏在了里面,尾巴卻露在了外面,請你快速找出這些小動物。(出示展示動物的尾巴)
(1)出示袋鼠的尾巴
——這是誰的尾巴?
XX:袋鼠的尾巴。師:你怎么知道它是袋鼠的尾巴?
XX:我家里的書上有袋鼠,所以我認出來了。
——XX小朋友喜歡看書,書上有很多的知識,一下子就看出來是袋鼠的尾巴。
(2)出示豹子的尾巴
——這又是誰的尾巴呢?
韓XX:我覺得那是貓的尾巴,因為它的尾巴上有花紋,而且是細細的長長的。
——韓XX小朋友語言組織能力非常好,很清楚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但是老師告訴你,這不是小貓的尾巴,但是都屬于貓科動物。
——誰還有不一樣的答案?
李XX:我覺得他像豹子的尾巴,因為豹子的尾巴上也有斑紋,而且它的尾巴很長。
——李XX小朋友表達的很完整,能仔細觀察斑紋并作出準確判斷。
(3)出示壁虎的尾巴
——細細長長的會是誰的尾巴呢?
高XX:我覺得這是老鼠的尾巴,因為它的尾巴細細的,黑黑的,尖尖的長長的。
——她的語言表述很清晰,細細的,尖尖的,長長的,但是這個卻不是老鼠的尾巴.
——給你們一個小小的提示,他的尾巴斷掉還會在長出來的
幼兒集體——是壁虎的尾巴,因為壁虎的尾巴斷了還會長出來的
2、活動過程:
——今天我們玩一個拼圖游戲。
規則:我這里準備了一些動物的身體和尾巴圖片,請你們幫小動物找到自己的尾巴,并把它們快速貼起來。并告訴我他們的尾巴有什么用?
個別幼兒展示自己的作業
——它的尾巴長什么樣?有什么作用?
楊XX:猴子的尾巴長長細細的,我覺得它的尾巴可以讓它方便在樹上跳來跳去,讓它跳的更遠。
——你表述很完整,猴子的尾巴可以保持身體的平衡,更可以幫助他在樹林里蕩來蕩去。(得到表揚的孩子笑瞇瞇的,臉上表現出了一抹嬌羞。)
肖XX:我找到了豹子的尾巴,我覺得豹子的尾巴可以讓它在奔跑的時候保持平衡。
——保持平衡說的很對,除了保持平衡還有什么作用呢?
李XX:豹子的尾巴可以去攻打老虎,當做它的武器。
——你一定是看過動物世界吧,觀察的特別仔細,記性也非常好。豹子的尾巴可以捕食獵物,對抗敵人,在奔跑的時候保持平衡。
——除了這些大型兇猛的動物,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尾巴?請你說說它的作用?
熊XX:小松鼠也有尾巴,它的尾巴可以讓它在奔跑的時候保持平衡,還可以讓它跳的更遠,大大的尾巴可以蓋在肚子上當被子用。
——你一定喜歡看書學習,所以才知道這么多。原來小松鼠的尾巴還可以當被子呀!
——還有哪些動物有這些特殊的本領呢?
肖XX:我還知道響尾蛇的尾巴,在遇到危險的是會發出響聲,用來嚇唬敵人。
——肖子涵小朋友懂得很多,說明也是愛學習的孩子。
賈XX:黃牛的尾巴長長的,細細的,可以甩走蒼蠅
——黃牛的尾巴可以當蒼蠅拍使用,趕走討厭的蒼蠅。賈欣妍小朋友善于發現生活,觀察的很仔細。
六、出示動物圖片
——現在請你仔細看看,和同伴小聲討論它們的尾巴的作用,一會介紹給大家。
賈XX:小魚的尾巴用來掌握平衡的
肖XX:鱷魚的尾巴可以攻擊別人,也可以保持平衡,同時可以保護自己,因為很堅硬。
李XX:大象的尾巴用來扇蒼蠅。
——小朋友們都觀察的很仔細,同時也發現了它們尾巴的作用,很厲害,你們都是愛學習愛動腦的孩子。其實自然界還有很多動物的尾巴具有特殊的功能,今天請你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搜集更多的動物,明天把它們尾巴的作用的講給講給大家。現在我把這些動物圖片放到益智區里,你們區域活動時可以再進行討論學習。
活動反思:
本節科學活動充分激發了孩子對小動物尾巴的探索興趣,這節活動充分說明了一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活動中我通過具體提問和孩子回答后的有效回應,讓孩子一步一步將動物的特征,尾巴的作用用完整的語言講述出來,同時對于仔細觀察的孩子進行表揚,通過具體的表揚讓孩子懂得愛看書、愛學習就能得到老師的認可和小朋友的認可,更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活動中,我用連續的提問讓孩子進一步觀察、傾聽、表達,并大膽探索、積極交流動物尾巴的作用。不僅滿足了幼兒的好奇心,而且還進一步發展了幼兒的探究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作為孩子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我明白幼兒活動設計,要能夠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從幼兒的角度出發,設計適合他們的游戲來組織教學,這樣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才會被激發出來,從而超出我的預設愿景,呈現更好地課堂效果。
大班綜合太好了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椅子是孩子們最熟悉的,在幼兒園中,每天他們都與小椅子親密接觸。在平時帶班時,我發現孩子們喜歡用椅子做玩具,從椅子上跳下來,跨過椅子,當馬騎,由于考慮到教室內活動空間狹小,不安全,不允許幼兒開展,但孩子們玩椅子的興趣始終濃厚。在《綱要》中也指出,要積極開發運動資源。學前教育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幼兒發展為本,課程應滿足每個幼兒對安全與健康、關愛與尊重的基本需要,課程應與幼兒階段的學習特點與身心發展水平相適應,激發幼兒積極、主動地學習。為了讓孩子們盡情地利用小椅子做各種游戲,與小椅子做好朋友,培養孩子勇敢自信和創新的精神,在合作游戲中能互相幫助,嘗試自己解決活動中的問題我就以幼兒積極主動性為原則,利用椅子結合本班幼兒的特點開展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 探索椅子的各種玩法,充分練習的平衡、跳等動作。
2、 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 小椅子若干、大椅子四把、小旗八面(4紅4黃)。
2、 磁帶:《兔子舞》、《運動員進行曲》、《我是人民小騎兵》。
3、 布置場地。(2個跨欄,4個平衡木,1個大椅子山洞,最后一個小椅子,上面各放上兩面不同顏色的小旗)
活動過程:
一、 活動導入:
1、師:小朋友們,首先請你們來和老師做一下準備運動,請你跟我這樣做,(我就跟你這樣做)帶領幼兒跑一圈,聽音樂《兔子舞》,師生自由做椅子操。提椅子,舉椅子,按音樂跳躍,轉圈,做完運動,“請你跟我這樣做”,老師坐到椅子上,音樂停止。
2、教師引發幼兒探索椅子玩法的興趣:小朋友們,椅子除了可以做操,還可以怎么玩,請大家開動你的小腦筋,來想一想,看誰想得玩法多,小朋友們,你們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同伴一塊玩。但是,老師要提一個小小的要求,你們在玩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二、活動展開:
3、幼兒每人一只小椅子,自主地進行探索,走、跑、跳等動作,可以合作將椅子拼起來成跨欄、平衡木等。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發現創新的加以表揚,加強安全保護。
4、展示自己的玩法:幼兒個別展示自己玩椅子的方法,教師和其他幼兒給予肯定和表揚。
5、小朋友們,你們真棒,你們探索了這么多種玩法,老師為你們感到自豪,下面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椅子的玩法,好么?幼兒分成2組,(以備2位老師照看),集體練習椅子玩法:跨欄、走平衡木、跳躍、舉杠鈴。
6、小朋友們,你們練習地非常好,下面我們就玩一個游戲,叫做運動員大比拼。你們肯定都見過電視上播放的體育節目吧,電視上的運動員勇敢么?他們勇于拼搏,你們愿意向他們學習,爭奪冠軍么?下面我們來分組進行比賽(放音樂:《運動員進行曲》)。
幼兒分成4組,分別取名字,紅隊,黃隊,綠隊,藍隊教師交代玩法,提出要求,幼兒游戲:跨欄——平衡木——鉆洞,然后拿上小旗,回來接力,將小旗交到另一個小朋友手上,另一個小朋友跑跑到目的地,換另一個顏色的小旗返回,依次類推,最早到達目的地者為勝,游戲結束后,教師針對情況,及時表揚鼓勵。
7、最后我們來玩一個小朋友非常喜歡的游戲:搶椅子(個別孩子可以休息)最后勝出的小朋友發獎。
三、結束階段:
1、教師小結:表揚大膽勇敢、不怕困難、遵守規則的幼兒,肯定所有幼兒。
2、教師喊拍子,與幼兒一起做放松運動。
3、幼兒聽音樂《我是人民小騎兵》,并做騎馬動作,將椅子帶出場地,結束活動。
四、活動延伸:
1、讓幼兒以“玩椅子”為主題繪畫,并展出,與家長一起共賞。
2、在戶外活動中,引導幼兒繼續玩“椅子游戲”。
活動反思:
1、大班幼兒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有他特有的年齡特點:有意性行為開始發展;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活動中學會交往;動作發展更加完善,體力明顯增強。這些表明這一時期的幼兒更需要教師對他們進行引導。
2.對活動過程的反思:
⑴對幼兒發展的反思,幼兒在活動中大部分能主動參與進來,個別甚至能主動協助老師完成活動;有些幼兒在活動能自主創造一些動作,使得整個活動能很好的開展下去;幼兒的身體靈活性和協調性得到了鍛煉;一些平時不合群的幼兒也能參與進活動中,孤僻的行為有所改觀。
⑵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反思,由于他們入園我就是班主任,所以對班上幼兒的情況比較了解,對他們的經驗水平、學習特點和個性特征都有一個比較全盤的掌握。也因此能把握教育內容的核心價值及其發展線索,能以自己最小的支持,促進幼兒最大限度的發展。
⑶對師幼互動的反思,在活動中個別幼兒對老師的指令理解不清時,我親自到其身邊進行解釋和示范,對個別不能達到要求的幼兒降低對其的要求。大部分幼兒都能配合老師的指令進行活動,因此活動也得以順利開展。
3.對活動效果的評析。整個活動幼兒的參與度較高,但是對一些發展較快的幼兒來說,活動相對交簡單,因此出現了個別幼兒的熱情持久度不高的現象,在今后的活動設計中應充分考慮到這一方面,以使得所有的幼兒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更加細致的考慮活動的各個環節,在基本活動的過程中適時的提高一些活動的要求,讓發展較快的幼兒能全程投入到活動中來,比如:讓他們來發號指令,指揮幼兒的活動節奏等。
大班綜合太好了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收集”的涵義,通過交流知道每個人的“收集”各不相同。
2、初步理解物體間的相互關系,感受“收集”中蘊涵的美好情感。
3、感受散文詩的意境美。
活動準備
1、散文詩圖片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出話題
1、出示禮物盒圖片,猜猜里面會有些什么?
教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禮物盒)
這是我的禮物盒,你們猜一猜,我會在里面放些什么東西?
2、我們一起來看看
小結:把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放在一起,并且非常愛惜地保存起來,這就叫“收集”。
3、教師:你們喜歡收集什么東西?
二、解讀圖片,說說自己和他人的收集。
1、出示奶奶圖片,猜一猜奶奶喜歡收集什么東西?
2、出示垃圾圖片,誰喜歡收集垃圾?為什么?
3、提問:這是什么?這一堆怪怪的東西是誰收集的呢?
4、出示秋天圖片
教師:誰來告訴我這是什么季節?秋天喜歡收集什么?
5、出示月亮圖片
提問:月亮喜歡收集什么東西?
6、聽海浪的聲音
提問:這是什么聲音?大海會喜歡收集什么東西?
7、出示藍天圖片
提問:藍天喜歡收集什么?
8、聽雨聲
提問:這是什么聲音?誰喜歡收集雨滴?
三、深入理解,感受溫馨
1、理解意義,感受媽媽愛的情感。
提問:我們的家人也喜歡收集,知道媽媽最喜歡收集什么嗎?
2、教師:媽媽有一份非常特別的收集是你們不知道的,我們一起來看看。
媽媽收集了什么?怎么會有這些收集呢?
四、集體欣賞散文詩
總結:大班畢業后,小朋友就要離開幼兒園,我們一起來做一次收集,收集值得我們回憶又有
紀念意義的東西。有了這份收集,不管以后你在哪里,我們都能想起對方,想起實驗幼兒園的朋友們,這是我們人生中的一份財富!
附散文詩:《收集……》
收集東,收集西,你喜歡收集什么東西?我喜歡收集娃娃衣。奶奶喜歡收集木屐。樹上的烏鴉喜歡收集怪東西。我問隔壁的圓圓:“你喜歡收集什么東西?”圓圓問我:“‘藍色’算不算東西?”
天空喜歡收集云朵。
月亮喜歡收集星星。
秋天喜歡收集落葉。
小溪喜歡收集雨滴。
大海喜歡收集……,許多許多東西。
我問媽媽:“你喜歡收集什么東西?”
媽媽說:“我收集的都是‘你’的東西啊!”
大班綜合太好了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對探索如何產生風感興趣。
2.發現風的形成及風的大小與空氣流動快慢之間的關系。
3.大膽并清楚地表達自己在操作實驗中的發現。目標制定從情感、態度、知識技能三方面制定,全面、有效活動準備
幼兒操作材料:扇子、書、帽子、塑料瓶(上面打幾個小洞)、泥工板、花雨傘。
教師實驗材料:同幼兒實驗材料各一份,一只方形大魚缸,水 自制測風儀,PPT課件。
材料生活化,常態化。準備非常充分,能很好地讓材料和幼兒互動,讓材料為教學服務。
活動過程
一、引題激趣
1.謎語引出
師:今天,我給大家猜個謎語“抓不住它的身子,看不見它的影子,有時會搖動樹枝,有時會推動房子。”它是誰?——風
2.梳理經驗
師:你平時感受過風嗎?你是怎樣感受到的?
幼:冬天的時候很冷
——師從幼兒身邊一圈跑過,讓幼兒感受風
3.師小結:原來,風就在我們的身邊。
二、探索風是怎樣產生的
1.介紹材料,幼兒第一次操作
師:你們會制造風嗎?
師介紹材料:礦泉水瓶、扇子、雨傘、紙、書本
2.交代操作要求:
四個人一組,一樣一樣的去試試,用什么材料去制造風?
幼兒操作,師巡回指導
師:你用了什么材料,什么方法產生風?
雨傘——撐一撐、轉一轉
書本——翻一翻
扇子——扇一扇(師:看看她的頭發)
礦泉水瓶——捏一捏
書本——翻一翻、扇一扇
泥工板——扇一扇
3.師幼交流
師:你對風有什么問題?
師:為什么會產生風?
幼:人動了,就會產生風。
師:和身邊的人討論討論,為什么會產生風?
幼:空氣越多,就會有風。(和空氣有關)
幼:冷了就會產生風(和溫度有關)
三、嘗試產生大風和小風
1、教師實驗
2個魚缸(一個魚缸有水,一個魚缸沒水)
師:沒水的魚缸里有空氣
師拿出泥工板在有水和有空氣的魚缸里分別攪動
——請一幼兒上來感受
——出示側風儀
教師攪動有空氣的魚缸,測風儀放在魚缸的上方,讓幼兒感受是否有風
師:為什么會產生大風和小風?
2、第二次操作
怎樣用這些材料產生大風和小風?(第一次同樣的操作材料)
師:你是用什么材料產生大風和小風的?
幼兒演示、講解
師小結:當我們速度很快的時候,風就會很大,當我們速度很慢的時候,風就會很小,原來風的大小和我們的速度有關系呀!
四、初步了解風的用途
師:你們喜歡風嗎?為什么?
幼:很暖、很舒服
師:風還有更多的本領呢!
——出示PPT
圖片一:風車(風可以轉動風車,傳播發電)
圖片二:蒲公英(風可以吹動蒲公英,傳播種子)
圖片三:帆船(風可以推動帆船,節省動力)
師:風有時候也會發脾氣呢?風發脾氣的時候,會怎么樣?
——出示圖片:臺風來了,幼兒園被破壞的情景
師:原來風發脾氣的時候,也很可怕的!回家和爸爸媽媽在網上查查,有什么可以制止風造成的危害?
引題能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初步感知風“看不見”的特征。
教師采用體驗法,在尋找風朋友的過程中引導幼兒體驗、感受風的存在,激發幼兒的探究熱情,繼而引發幼兒對風的好奇心與探究欲望。
材料能引起幼兒積極互動。
這里的測風儀應該及時出示,幫助幼兒直接感知。
這一環節的設置激發幼兒的問題意識,充分體現了設計者培養幼兒科學探究精神的一個理念。
類比實驗的設計讓無形變得有形,很巧妙。但是,恰恰在最需要教師小結提升的時候老師忽略了小結:“空氣流動產生風。”
在第二次材料的提供上,沒有層次性,以導致第二次操作的不深入。風大風小的感知,可以充分利用好測風儀。小結不夠準確,應該說,風的大小和空氣流動的快慢速度有關。
能從幼兒生活經驗來搜集素材,老師很用心。但還應擴展到海嘯、龍卷風等知識,充分認識它的危害。有延伸,激發幼兒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大班綜合太好了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了解漢字的起源,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文字。
2.嘗試根據圖畫、象形字尋找相對應的漢字,并能進行認讀。
3.關注周圍環境中的漢字,產生對漢字的興趣。
準備:
1、掛圖、 幼兒“有趣的漢字”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2、了解本班幼兒對漢字的興趣和識字的情況。
活動過程:
一、找漢字。
1、出示掛圖一,今天老師帶來一張很特別的圖片。提問:我們一起看看圖片上有什么?(字)
2、這些文字一樣嗎?有誰知道這些字是哪些國家的文字。
3、找出圖片中的漢字,一起讀一讀。
4、小結:漢字是中國人發明和使用的文字,中國的漢字又叫方塊字,已經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了,有了漢字,就可以讓我們很方便的交流,知道更多的東西,中國人很了不起。
二、交流關于漢字的經驗。
1、除了圖片上的漢字,你還見過哪些漢字,是在什么地方看見的?請你和好朋友說一說。
2、幼兒講述見過的漢字,教師記錄幼兒所說的。認讀過程中,及時糾正幼兒不正確的發音。
3、和爸爸媽媽說一說。
三、看圖猜字。
1、師:博物館的叔叔給我們大班的小朋友寄來了一封信,說是要請我們的小朋友幫個忙,你們愿意嗎?我們一起把信打開,看看到底是什么事情?
2、出示掛圖二象形字部分。請幼兒猜猜是什么?(幼兒自由猜測)
3、你認識它嗎?老師來告訴你們這個呀是古代人用的字,你看了這個字想到了什么?感覺它象什么?引導幼兒觀察漢字“火、口、山”的圖畫部分和象形字,猜一猜,認一認,出示現代漢字,并說說這些漢字是怎么認出來的。原來古代的人把山的樣子畫了下來,用這個符號表示山字,人們一看就看懂了,因為它很象一幅圖畫。認讀現代漢字“火、口、山”。
4、幫助幼兒了解我國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是從各種具體形象的圖畫中創造演變過來的。
5、小朋友們都說了很多,這些到底會是什么字呢?在這些字的旁邊都有一幅圖畫,請你們把圖畫和字一起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他們現在變成什么樣子了,給他們找到朋友,然后貼在旁邊。
6、幼兒操作“有趣的漢字”。(可請家長幫忙)
7、一起說一說這些到底是什么字。
四、游戲:寄信
1、我們幫博物館的叔叔解決了困難,現在,我們把答案寄給叔叔,好嗎?
2、在“有趣的漢字”反面寫上你們自己的名字,這樣,叔叔就知道誰做的了,然后放在大信封里,寄給博物館的叔叔。
3、幼兒寫名字,裝入大信封。
大班綜合太好了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我們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學期對漢字已經有了濃厚地興趣,在閱讀圖書的時候,孩子們總是三五成群的在一起爭論:“這是山”、“不對,這是火”,可是總也爭不出結果。我就想,為何不及時抓住這一教育契機,讓孩子們了解中國漢字是由象形字演變而來的,從而感受我國漢字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
活動目標:
1、了解漢字的起源,知道漢字是從象形字慢慢演變而來的。
2、感受我國漢字的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漢字的興趣。
3、讓幼兒練習書寫自己的姓名,通過交換名片卡增進友誼。
活動準備:
“水”的漢字卡和“water”英文卡各一張;《有趣的漢字》動畫;色卡、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教師出示兩張不同國家文字的卡片。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兩張小卡片,卡片上有什么,它們一樣嗎?為什么我們中國的漢字是這樣寫的呢?
(二)播放象形字的課件,引導幼兒觀察。
1、播放“日”的文字演變圖。
問:這是什么?象形字的日和圖畫太陽有哪里相似?漢字日和象形字的日又有哪里相似?
小結: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為了記住太陽就把它的樣子畫下來就成了我國最早的文字—象形字,隨著時間的推移象形字漸漸的又演變成現在的漢字(日)。、
2、播放“山”的文字演變圖。
問:這是什么?象形字的山和圖畫山有哪里相似?漢字山和象形字的山又有哪里相似?
小結:中間高高的山峰,一座低的山峰連著另一座山峰,這就是“山”字。
3、播放“水”的文字演變圖。
問:這是什么?象形字的水和圖畫水有哪里相似?漢字水和象形字的水又有哪里相似?
小結:彎彎的小河流向遠方,微風吹過,旁邊泛起了浪花,這就是“水”字。
4、播放“火”的文字演變圖。
問:這是什么?象形字的火和圖畫火有哪里相似?漢字火和象形字的火又有哪里相似?
小結:下面是架在一起的木柴,上面是燃燒的火焰,這就組成了“火”字。
5、同時播放四個象形字。
師: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象形文字,是我國最早的漢字,是從各種具體形象的圖畫中演變而來的。
(三)播放動畫《有趣的漢字》。
師:關于象形字,還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動畫片,請小朋友在觀看的時候仔細看看里面有沒有你認識的象形字!
觀看動畫片后,請幼兒表述他所看到的象形字。教師根據幼兒表述在黑板上畫出相對應象形字。
(四)交流關于漢字的經驗
師:你們都認識自己的名字嗎?那會寫自己的名字嗎?
1、請幼兒制作名片,認識自己的名字并認識其他幼兒名字!
2、幼兒互相交換名片,增進感情,活動結束。
大班綜合太好了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 培養孩子運用肢體語言表達物體變化的能力。
2. 培養孩子利用繩子開展各種活動的興趣,并從中體驗游戲快樂。
3. 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
二、活動準備:
1. 環境布置:在活動室門口牽一條長繩,高50厘米。
2. 一些比較粗且柔軟的繩子。
3. 準備一些細且柔軟的繩子、臘光紙、膠水、棉簽
4. 課件
三、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孩子們我們進活動室吧!剛才是什么擋著你們呀?
繩子好玩嗎?
2. 分散活動:孩子自由選擇繩子玩耍,探索玩法。
繩子有很多玩法,我們也來玩一玩。(孩子玩繩:倆個人拉繩、跳繩、甩繩等)老師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并鼓勵一些不愛動的孩子投入到活動中去。
3. 集體活動:
繩子有這么多玩法,老師這兒也有一條繩子,它可是神奇的繩子,我們一起來看看。
為什么說它是神奇的繩子?(它是人變的)
最后小朋友在干什么?(學繩子變各種形狀。)
4. 游戲活動:
我們也來學繩子變一變。
孩子們在地板上用肢體語言來表達繩子的變化,變成一個圓、不停扭動,還可以幾個小朋友合作變成心形等。
5. 粘貼活動:
這是自由活動,如有些孩子還沒有玩完,可以讓他們繼續玩,有些孩子可以將自己繩子的變化,用美工活動表現出來。
孩子們把繩子的變化貼到臘光紙上吧。
6. 活動結束。
大班綜合太好了教案 篇10
目標:
1、能助跑跨跳過不小于50厘米的距離,發展幼兒跳的能力。
2、能調整自己的起跑位置,不和別人發生碰撞。
3、2--3人用小棒玩出不同花樣,感受合作帶來的樂趣。
4、知道檢查身體的重要性。
5、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準備:
1、充氣小棒人手兩根,音樂磁帶,錄音機。
2、有玩過紙棒的經驗。
過程:
1、聽音樂做《棒棒操》。
2、幼兒自由探索玩棒棒的各種方法。
●小朋友每人用自己的棒棒玩一玩,看誰玩的好又多,好,開始。老師進行指導,趟幼兒想出多種辦法進行游戲。
●請小朋友和別人一起玩玩棒棒吧,看誰和朋友玩的方法好。幼兒自由找朋友一起游戲,做多三個小朋友一起。教師發現幾種好的玩法,向大家推薦,大家再次玩,體驗別人不同的玩法。(注意幾種鍛煉下肢力量的游戲展示)●學習助跑跨跳。
今天我用棒棒學習一種新的玩法。教師示范助跑跨跳,讓幼兒注意觀察幼兒自己用兩根棒棒分散練習,教師注意指導,觀察幼兒的動作,請幾名動作正確的幼兒示范,并請他們說說是如何跨跳的。教師在幼兒說的基礎上小結動作的方法:起跑后,跑到一根棒棒前,一腿用力蹬地,另一腿抬起向前跨跳,跳過前面的一根棒棒,輕輕落地。
幼兒再次分散練習。鼓勵幼兒將兩根棒棒的距離放遠一點。
●小結:一條腿要用力蹬地才可以跳的高,跳得遠。
3、區域活動。
幼兒分組擺放材料:將棒棒搭在椅子上成山洞;擺成豎線,兩邊曲線跑,都前面取一樣水果回來;間隔擺成助跑跨跳;放在一起立定跳遠;將棒棒投擲過懸掛的圈圈。幼兒分散進行游戲,每種游戲都玩一遍。
4、延伸活動:
●用棒棒互相敲敲腿和手臂。
活動反思:
活動環節清晰,符合大班孩子的發展水平,孩子非常感興趣。活動中,孩子的運動量有點大,在準備活動時,可以直接進行軟棒,活動的每個環節是要為目標服務的,而我卻忽略了這一點,雖然想要達成每個目標,但是在細節方面還有所欠缺。活動中我給了孩子探索的機會,卻沒有很好的引導他們,玩出新花樣,勇敢的創新。
【大班綜合太好了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綜合優秀教案《太好了》09-22
大班綜合教案:京劇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綜合教案:有趣的復制_大班綜合教案07-05
大班綜合教案:小英雄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綜合教案:對稱的事物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綜合教案:可愛的小兔_大班綜合教案07-05
大班綜合教案:快樂的節日_大班綜合教案07-05
大班綜合教案:蛤蟆吃西瓜_大班綜合教案07-07
大班綜合教案:我從哪里來_大班綜合教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