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時間:2024-03-11 18:52:13 毅霖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精選10篇)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1

  教學目標:

  1、根據統計結果回答問題、發現問題,進行簡單的預測和較為合理的判斷。

  2、讓學生進行一些社會調查,體驗實踐性和現實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選擇記錄方法作記錄,并體會哪種記錄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教學難點:

  根據統計表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法:

  采用講授法、討論法、發現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人,將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水平有效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引導中探索,探索中發展,發展中提高。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師談話:同學們,新的學期已經開始了幾天,我們的學習生活正逐漸步入正軌,今天,老師要請你們幫忙,為老師評選一名數學科代表。

  教師出示評選條件:

  1、數學成績優秀。

  2、數學成績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數學成績。

  3、愿意為大家服務,樂意為數學老師服務。

  師:你想推薦誰當數學科代表?(學生自由發言并說出理由。)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篩選出兩位學生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如張三、李四。

  二、互動新授

  1、學習用記錄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1)收集數據。

  教師引導:剛才我們通過篩選選出了兩位合適的同學,那么,這兩位同學哪個更合適呢?我們要從這兩位同學中選一位,你有沒有合適的方法?

  學生討論,說說選擇的方法。

  教師提問:用我們上節課學習的舉手統計的方法可行嗎?為什么?

  小結:舉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時會出現其他同學不公平、不服氣的情況,影響同學之間的和睦相處,那有沒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學生自由發言。)

  出示小精靈的話:可以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能擔任科代表。

  教師講解投票的方法,拿出準備好的小紙張,從黑板上選一個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學生動筆寫,將寫好的紙張折好,由小組長收上來。

  (2)學習記錄方法。

  教師將收好的紙張放在講臺桌上。

  師:現在老師要從這些紙張里拿出一張,報出名字,同學們要想辦法把它記在紙張上,老師報一個,你記一個,一直到把這些紙張記完。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準備用什么方法來統計數?(提示學生:紙張很多,報得又很快,必須抓緊時間統計,能分工合作。)

  指名學生說,肯定學生的方法,如畫“○”、畫“∣”、畫“正”等。及搜狐請方法獨特的學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學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記錄。

  講述:記錄完的討論一下,哪種方法記得既清楚又方便,將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讓大家瞧一瞧。

  完成統計表。

  根據統計結果,應該選()擔任數學科代表。

  (3)小結。

  談話:剛才同學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方法,你們能說說是怎樣記的嗎?

  把你喜歡的方法說給大家聽一聽,要說出喜歡這種方法的理由。

  2、教學例2

  (1)過渡:同學們,光明小學要舉辦講故事大賽,某班要從王明明和陳小菲中選一位參加比賽,他們也是用投票的方式來決定誰參加比賽。

  多媒體課件出示投票結果。

  師:你能看懂他們用了哪些記錄方法嗎?(畫“√”、畫“正”、畫“○”)

  (2)填寫統計表,分析數據。

  把上面的統計結果填入下表。

  學生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

  回答問題:

  根據統計結果,應該選誰參加比賽?

  有兩位同學缺勤沒能參加投票,如果他們也投了票,結果可能會怎樣?(讓學生討論可能性。)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即使把缺勤同學的兩票同學的'兩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數中,也不影響投票結果,所以,結果不會改變。

  (3)從上面這道題中,你有沒有學到新的記錄方法?(讓學生自由說。)

  教師:你喜歡哪種記錄方法,下次你統計事物數量時,就可以用上這種記錄方法。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3題。

  出示統計表,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天氣情況嗎?

  1、根據統計圖,完成統計表。

  2、根據統計表逐題回答教材上的問題。

  3、從統計表中你還知道什么?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最讓你高興的收獲是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這節課,我們應用統計知識幫助老師選了一位同學們心目中的數學科代表,老師先謝謝同學們,我們還學到了統計的另一種方法——投票,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了記錄,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統計的內容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后還可以選擇一些內容進行統計。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2

  教學目標:

  1、體驗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

  2、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根據統計表的數據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及解決策略。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簡單的統計過程,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同時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通過合作討論找到切實可行的解決統計問題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你們入學都要穿上我們學校的校服,你們喜歡我們校服的顏色嗎?

  師:有的同學喜歡這個顏色,有的同學不喜歡,如果我們學校要給一年級的新生訂做校服,有下面4種顏色,請你們當參謀,給服裝廠建議下該選哪種顏色合適。(課件出示紅、黃、藍、白)如果張三喜歡紅色,學校就決定將校服做成紅色的,怎么樣?你有什么意見?

  教師小結:你們剛才說的只是根據自己的喜好來決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顏色,不能代表學校大多數同學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種顏色是大多數同學喜歡的呢?(學生可能回答,調查全校學生喜歡的顏色。)

  教師追問:如果我們現在要馬上把信息反饋給服裝廠,你覺得調查全校的學生這個方法怎么樣?(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全校學生那么多,要調查全校的學生,范圍太廣了,我們可以先在班級里調查,通過班級中的數據作為代表,找出大多數同學喜歡的顏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數學生喜歡的顏色。那這節課就以我們班級為單位,在班級中進行調查統計,看看在這四種顏色中,2、出示學習目標。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討論收集數據的方法。

  (1)教師提問:剛才我們確定了要在班級里進行調查,我們班級的人數也不少,應怎樣調查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2)出示統計表。

  2、從這張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小組討論:

  (1)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

  (2)喜歡什么顏色的人數最多,那么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三、展研結合,師生互動

  1、小組匯報。(學生可能回答:把自己喜歡的顏色寫在紙張上、舉手、小調查等。每人報喜歡的顏色,我們在自己的表中做記號,如畫“正”;舉手表示自己在哪一個范圍的,老師數一下,再把結果填在表中)

  提問:你認為以上各種方法中,哪一種方法最方便?

  師:在這些方法里,舉手表示是比較簡便的方法,現在由老師發布指令,每人只能選一種顏色,最喜歡哪種顏色就舉手表示。

  “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師生活動,教師說顏色,學生舉手,教師數人數,學生填表格。

  2、從這張統計表中,我們可以知道些什么?

  (1)師:從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把每種顏色喜歡的人數加起來,如果與全班人數不相符,說明我們在統計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

  (2)師:喜歡說明顏色的人數最多,那么這個班訂做校服,選擇該種顏色,那全校選這種顏色做校服合適嗎?為什么?

  組織學生分析表格,教師根據分析的情況加以引導,突出統計的意義

  四、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1、完成教材第3頁“做一做”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這張表格,你準備怎么辦?

  (要引導學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舉手報名,匯報填寫等)并說出統計的過程;收集整理數據填寫表格進行分析。

  (2)采用比較簡便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強調數據的準確性),學生獨立完成“表格的填寫”。

  (3)小組內討論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歡去的人數最多,最喜歡去的人數最少。

  最喜歡去植物園的右人。你最喜歡去,喜歡去這里的同學有人。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學生提問,全班進行反饋。)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

  調查本班同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小組。

  (1)課件出示第1題的表格圖。用“舉手數一數”的方法,師生合作完成統計表。

  (2)根據表格內容回答問題。

  參加小組的人數最多,參加小組的人數最少。我們班參加計算機小組的有——人。我喜歡小組,喜歡這個小組的有——人。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小結:這節課,我們通過舉手表決的方式統計了本班同學最喜歡的校服的顏色,最喜歡去哪里春游,最喜歡參加哪個課外活動,這個方法簡便,易操作,下次我們班級調查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3

  一、班級情況分析

  二年級就一個班,在經過了一年半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更多關注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讓學生在思維中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學內容有:第一單元有余數的除法;第二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第三單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第四單元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第五單元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第六單元圖形與拼組;第七單元混合運算;第八單元時、分、秒的認識;第九單元統計;第十單元總復習。

  三、教學要求

  1、數與代數:

  ①、結合具體情境,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說出各數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

  ②、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運算的意義,會口算表內有余數除法、百以內加減法、能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及兩步的加減法混合運算。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③、能正確辨認鐘面上指示的時刻,認識時、分、秒,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并進行簡單的換算。

  2、空間與圖形:

  ①、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認識五邊形、六邊形。

  ②、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并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估測、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

  ③、結合實例,感知對稱現象。

  3、統計與概率:

  ①、能用合適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②、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掌握分段統計的方法。

  4、實踐與綜合運用:

  ①、加深對萬以內數的認識及長度單位的認識。

  ②、加深對統計意義的理解,鞏固分段統計的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在“數與代數”中的認識萬以內數及這些數的大小比較;有余數除法、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樣性是重點教學內容。在“空間與圖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及換算,認識對稱現象,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點教學內容。在“統計與概率”中分段統計是重點教學內容。

  在教學“空間與圖形”這部分內容時,認識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間觀念和單位之間的換算是教學的難點。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對稱現象是教學上一個難點部分。在時、分、秒之間的換算是教學上的一大難點知識。

  在“統計與概率”部分中,分段統計的表現形式和方法是教學的難點。

  五、教學的具體措施

  1、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采取課前速算、聽算、對手互考等形式。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和游戲。

  3、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4、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理解所學內容。例如:萬以內數認識。讓學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傳單上一些物品的價格來加深對三、四位數的認識,體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的道理。

  5、增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6、結合本冊的數學知識,加強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4

  教學目的:

  1、經歷在觀察、驗證、交流等活動中探索長方形特征的過程。

  2、認識長方形的長和寬,知道長方形的對邊相等、4個角都是直角。

  3、在用已有數學活動經驗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良好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探究長方形的特征。

  解決策略:

  通過觀察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猜想長方形的特征,然后通過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等形式驗證交流自己的猜想,從而總結歸納出長方形的特征。

  教具準備:

  生:

  1、每個學生3—5張大小不同的規則的長方形的紙。

  2、答題卡。

  3、長短不同、數量也不相同的小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以前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今天老師又把他請到了我們的課堂上,課件出示4個被藏起一半的圖形,讓學生猜分別是什么圖形?

  (設想:學生能順利猜出圓形,三角形,當長方形和正方形時出現分歧)

  師揭示正確答案后,提問:為什么我們能順利猜出圓形和三角形,一到長方形和正方形時卻出錯了呢?

  生:因為長和正長的太象了。

  師:那里象?

  生:都有四條邊,而且有四個角。

  師:你們來觀察這些圖形,他們有幾條邊,幾個角呢?(同時課件出示一些四邊形包括不規則的。)

  師:我們就把這樣的圖形叫做四邊形。(長方形閃)你能說說這什么是個圖形嗎?這個長方形和其他的四邊形比較起來有什么不同?

  我們看這個長方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四邊形這個大家族中長方形的特點。板書課題

  二、猜想、驗證、交流

  猜想

  1、師:你對長方形有哪些認識?或(師:仔細觀察我們手中大小不同的長方形,看看長方形的邊和角各有什么特點呢?(板書:邊和角)

  2、生: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有長有短,對邊可能相等,4個角好象直角……

  (同學到黑板板書自己的猜想)

  驗證

  1、師:那么我們同學們說的對不對呢?你們有沒有辦法來驗證一下自己的說法呢?下面老師把時間交給大家,你可以和自己的同伴合作也可以自己動腦筋想辦法來驗證自己的這些猜想。

  2、生用自己的方法驗證。

  (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和小組,組織學生有效的學習,扮演好組織者與合作者。)

  3、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驗證長方形對邊是否相等的呢?

  學生說自己的方法(實物投影展示)

  當學生驗證邊有長有短時,師告訴學生長的邊叫做長方形的長,短的邊叫做長方形的寬。(板書:長寬)

  師:一個長方形有幾條長?幾條寬?你能指著教室里的長方形說出他的長和寬嗎?

  (師用紅粉筆標出起學生的驗證結果,以示正確。)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驗證長方形角的`特點的呢?

  學生說自己的方法。(師框起學生的驗證結果)

  4、師小結剛才的活動:那么都是誰的猜想是正確的?你能到前面來說說自己的那些猜想是正確的嗎?(根據學生的總結,課件出示規范的長方形的特征。)

  學生齊讀。

  5、師小結:你們通過自己觀察、猜想,驗證,總結出了長方形的特征,我覺得你們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只要你們能堅持這樣,一定能探索出數學王國中更多的寶藏。

  三、鞏固練習

  1、牛刀小試(答題卡完成)

  判斷下面的圖形哪個是長方形,哪個不是長方形。指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并選其中的一個長方形,測量一下他的長和寬,并記錄在自主小天地上。(課件:正方形演示對邊相等,角是直角)

  2、手腦并用

  請同學們選擇使用手中長短不同的小棒,擺出一個長方形。

  3、學以致用

  小明的媽媽新買了一塊漂亮的花布,想鋪在餐桌上,可是媽媽想如果能給桌布的四周鑲上花邊該有多好看呀。想到這里,媽媽就拿起尺子只測量了一下桌布的一個長是120厘米,一個寬是80厘米,小明看到了就問:媽媽你只測量兩條邊,能知道買多少花邊嗎?(課件演示幫助學生理解)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媽媽能不能知道買多少花邊呢?為什么?那要買多少呢?課下咱們大家來一起算算,下節課時,咱們一起把答案告訴小明吧。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5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讓學生經歷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

  數學思考: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和轉化的學習方法。

  問題解決:

  使學生學會綜合應用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或稍復雜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

  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1、使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

  2、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數量關系的過程,會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應用分析推理將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數量關系轉化為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的除法含義。

  目的要求:

  1、使學生明確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算理。

  2、初步會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3、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數。

  教學重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主題圖)談話引入:“六·一”兒童節快到了,同學們為了慶祝自己的節日,他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精心地布置著教室。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正在做什么準備吧!

  提問:

  1、仔細觀察畫面,你發現了哪些與準備工作有關的數學信息?誰能說一說?

  2、我們一起來看這個信息,你們能用手中的學具把結果擺一擺嗎?

  二、學習新知,自主探究

  根據主題圖,引導學生布置教室,提出問題。

  (1)有56面小旗,掛呈行,平均每行幾面?可以怎樣列式?

  板書:56÷8=()

  討論:怎樣計算?

  板書: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掛成7行呢?平均每行幾面?

  板書:56÷7=()應該想哪句口訣呢?

  小結:剛才我們在計算這兩道除法算式的時候,先看的是除數,除數是幾,就想幾的口訣。“七八五十六”這句口訣可以計算一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看來乘法口訣真的很重要啊!

  3、根據主題圖上小朋友的活動,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你能列式計算嗎?四人小組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4、教師出示課件題目,學生自主探究。

  問題:

  (1)、誰能用乘法口訣很快算出它們的得數?

  (2)、第一組算式你用的是哪一句口訣?第二組呢?第三組呢?

  小結:看來同一句口訣可以幫助我們口算出一道乘法和兩道除法算式,口訣的作用可真大啊!

  三、運用口訣,鞏固練習

  1、做一做。

  7÷7=32÷8=48÷8=56÷7=64÷8=21÷7=49÷7=40÷8=

  2、算一算。

  5×()=356×()=4249÷7=()

  32÷8=()24÷8=()6×()=42

  3、拔河比賽(出示圖)。

  (1)、獲勝隊員平均每人可得幾本書?

  (2)、你還能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嗎?

  4、猜一猜。

  20xx年2月有28天,合()個星期。

  四、布置作業。

  1、第38頁“做一做”,第3題。

  2、第40頁練習八,第3題。

  五、板書設計:

  用7、8、9的乘法口訣求商

  六、教學反思:

  為了達到此教學目標,我在教學時沒有按部就搬完全照教案去教學,而是根據本班情況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親身體驗,使他們感到自主、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6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解決含有減法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獨立地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

  會解決含有減法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尋找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

  教學資源:

  例題插圖,投影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兔媽媽買了10個蘿卜,小兔一天吃了7個,還剩下幾個?

  2、小免媽媽買了10個蘿卜,小兔上午吃了2個,下午吃了5個,還剩下幾個?

  小結:剛才的題目,都是求它吃了幾個后還剩下幾個,大家都反應很快,真是不錯。今天我們就要用剛才這股熱情來解決一些實際。

  二、互動探索

  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

  1、教師引導:圖書館里的書架上共有民間故事書185本,上午借出36本,下午借出52本。

  根據這些信息,你準備解決什么問題呢?怎么解決呢?

  對于學生的回答要進行評析。

  教師引導:要解決“還剩多少本這一問題該怎么辦?

  你能想一個辦法嗎?想好后試著將算式寫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和你的同戰術交流交流。

  根據學生回答進行板書:

  185—36=149(本)36+52=88(本)

  149—52=97(本)185—88=97(本)

  教師追問:你們是怎么想的?

  2、組織學生觀察、討論、比較

  重點突出每種解法先算出的表示什么。

  3、小結: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先算出上午借出36本后還剩下多少本?也可以先算出上午和下午一共借出了多少本,再求還剩下多少本?

  這樣從不同的方面,選擇了不同的方法進行解答,但得到的結果是相同的。這兩種方法都是正確的,我們在解決有些像今天所碰到的這類問題時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解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中第1題

  出示情境放大圖。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解答。

  完成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解答時怎樣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回答后小結:買東西如果在一個柜組中購買的一般先算出所購物品一共需要用多少錢?這兒就是先算出一件上衣和一條褲子共用多少錢,再算出應找回多少錢?

  2、完成“想想做做”中第2題。

  出示情境圖。學生理解題意后獨立解答,指名兩個板演。

  集體評析。讓板演的同學說說解答時是怎樣想的,為什么這樣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情境圖。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小朋友做了哪幾種顏色的花。

  做了黃花24朵,紫花15朵,做的紅花呢?那么做的紅花跟黃花、紫花有什么關系?

  現在你能列式求出做了多少紅花嗎?

  獨立解題。指名口答,解題時是怎樣想的。

  四、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有什么新的想法?

  五、綜合運用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解決含有減法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獨立地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策略,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3、形成學生的估計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策略。經歷探索減法驗算的過程,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會解決含有減法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估算并能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資源:

  投影、口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根據我們所學的知識,這切課繼續來學習怎樣更好的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板書課題)

  二、解決問題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2題。

  (1)請學生們看圖后,完整地口述題意。

  (2)學生們獨立完成。

  (3)集體訂正時,請說一說解題思路。

  2、完成“練習五”第4題。

  (1)學生們獨立完成。

  (2)集體訂正時,請說一說解題思路。

  小結:在解答像剛才這兩題時,我們可以從條件出發思考,也可以從問題出發思考。但在解答時一定要注意:只有相互聯系的條件才能求出問題。

  3、完成“練習五”第9題。

  (1)理解題意:女孩比左邊男孩矮15厘米,右邊男孩比女孩高24厘米。

  可以分別給3個人取上名字。

  (2)學生們獨立完成。

  (3)集體訂正時,說說解題思路。

  4、完成“練習五”第10題。

  (1)學生們獨立完成。

  (2)指名說說解題思路。

  5、小結。

  解答像這些題目時,要先理解題意之后再確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三、估算練習

  1、完顧“練習五”第1題。

  注意了解全班的速度和準確率,發現錯誤要及時改正。

  2、說出下面各數接近幾百。

  602398799101209

  3、把下面算式看作幾百加幾百,再估算結果。

  503+192797+296498+307

  (1)學生們進行估計,老師相應板書。

  提問:為什么用約等號?

  (2)將3題的加號,改為減號,請學生們估計老師依次板書結果。

  (3)提問:像這樣的減法,如何估計出它的結果?

  (把被減數和減數分別看作與它接近的整百數,再進行計算。)

  4、完成“練習五”第5題。

  學生們獨立完成,注意“≈”的書寫格式。

  5、完成“練習五”第3、6、7、8題。

  (1)學生們獨立完成。

  (2)組織交流,說說各自的想法。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7

  【學生分析】

  1、學生已有知識基礎。

  學生是在學習了百以內的連減運算,萬以內數(三位數)的減法運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并且對于簡單的加減混合的應用題有一定的練習基礎,因此,學生能夠結合具體的情景應用連減或者分步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連減問題。本課中,要通過學生與他人合作,培養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能根據實際的情況對算法進行擇優選擇。

  2、學生學習該內容可能的困難。

  學生對三位數加法、減法的計算不夠準確,運算速度慢,導致在連減計算中,出現錯誤。

  【教材分析】

  教材創設了“運白菜”的情景,教學時,教師應該啟發學生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連減問題,并解決問題,提倡方法的多樣性,并運用學會的知識正確計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運白菜”的情境,發展提出問題、運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會在實際的運算中實現算法的優化,滲透簡算意識,提高計算技能。

  2、過程與方法:

  結合具體情景,探索連減的多種方法,并能靈活運用這些方法進行計算。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數學的意義和價值,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激發探索欲望,使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探索三位數連減的不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算式特點靈活選用計算方法,實現算法的優化。

  【教具準備】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知道它是誰嗎?(海寶)對,它就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海寶。2010年的世界博覽會于5月1日—10月31日在上海舉辦,有2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將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一主題來展示各國的技術和商品,而且有異彩紛呈的特色表演。這是中國館、以色列館、波蘭館……你們想去參觀嗎?淘氣和笑笑也準備去博覽會上長見識。不過,他們在去之前,先來到了菜地里,準備選一些優質的白菜運往上海世博會的餐館里,為來自五湖四海的國際友人提供綠色、健康的食材。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關于運白菜的數學問題。(板書:運白菜)

  【設計意圖:從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為切入點,引出教學內容,可以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情景圖)

  師:從這幅圖中你都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誰能把這些信息完整的說一遍。

  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誰能把這道題完整的敘述一遍。

  師:你們會列式嗎?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誰來說怎樣列式?

  指名回答,教師同時板書:

  850—288—256850—256—288850—(256+288)

  師:這道題先算什么?850—288算的是什么?再算什么?得出來的結果是什么?

  第二、三個算式方法同上,說明算理。

  師:同一道應用題我們用三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那么它們的計算結果一樣嗎?請同學們把你剛才列的算式用脫式計算出來,并列出豎式。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學生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零散的、不系統的,思維單一,語言不完整。教學中應注重學生數學語言的表述,在這里我讓學生用完整的話來敘述數學信息,用完整的話來敘述題意。通過學生列式計算,使學生體會到解決“運白菜”這個問題可以有多種不同的方法。】

  2、比較。

  (1)比較850—288—256和850—256—288。大屏幕出示:

  討論:①比一比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②想一想這個算式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同桌兩個先互相說一說。指名匯報。

  相同:①得數相同;

  ②三個數相同;

  ③每個算式中都有兩個減號,它們都是一個三位數連續減去兩個三位數。

  師: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內容:三位數連減。(板書課題)

  不同:在實際計算時,第1道題先減288,再減256,而第2道題先減256,再減288。

  師:通過對比,你覺得這兩個算式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說一說哪兩個算式相等?

  師:你說的真好!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也可以先減后一個數,再減去前一個數,這兩個算式是相等的。

  同時板書:850—288—256=850—256—288

  (2)比較850—256—288和850—(256+288)。

  師:說說你有什么發現?同桌兩個討論,交流。

  相同:得數相同,三個數相同。

  不同:在實際計算時,第一個算式先減256,再減288;而第二個算式先算后兩個數的和,再用第一個數減去它們的和。

  師:通過對比,你們發現了什么?

  師: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再用第一個數減去它們的和,這兩個算式是相等的。

  同時板書:850—256—288=850—(256+288)

  師小結:現在請同學們回顧一下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同一個問題我們用了三種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通過比較我們發現三位數連減即可以按照原有的運算順序來進行計算,也可以用總數先減去后一個數,再減去前一個數,還可以先把后兩個減數相加,再用總數減去它們的和,這三個算式是相等的。請同學們把這個等式讀一遍:850—288—256=850—256—288=850—(256+288)。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引導學生發現:850—288—256=850—256—288=850—(256+288),從而掌握三位連減的不同的計算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出示:436—179—36

  師:同一個問題我們可以用多種方法來解決,那么同一道題我們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計算嗎?這道題你會算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要求脫式計算。

  展示學生的不同做法。對采用豎式計算的學生集體訂正。

  436—179—36436—179—36436—179—36

  =257—36=436—36—179=436—(179+36)

  =221=400—179=436—215

  =221=221

  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師:比較這三種算法,你覺得哪種算法更好?為什么?

  師:你觀察的真仔細,發現了436和36這兩個數的尾數都相同,先計算436—36可以得到一個整百數,這樣計算比較簡便。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計算436—179—36,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解決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來進行解答,通過比較算法,起到了優化算法的目的。】

  出示:436—142—58

  師:仔細觀察這個算式,先想一想怎么計算比較簡便?然后再進行計算。

  大屏幕展示學生的不同算法。

  師: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最簡便?為什么?

  師小結:看來一道題有多種方法進行計算,在計算前,先仔細觀察,然后根據算式的特點采用合適的方法,怎樣簡便就怎樣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436—142—58這個算式的特點,先優化算法,在進行計算。這樣設計可以使學生明確思維的順序,先觀察算式,思考最優算法,然后再進行計算,從而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和速度。】

  2、師:老師這還有兩道題,你能根據算式的特點來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嗎?

  學生試算:1000—225—168368—(168+127)

  大屏幕展示學生的算法,指名說理由。

  【設計意圖:有的算式沒有明顯的特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計算;而有的算式有明顯的特征,要求學生根據算式的特點,選擇最優算法,來進行計算。】

  四、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三位數連減,三位數連減有多種算法,但是在計算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算式的特點采用合適的方法,這樣能夠提高計算的準確率好速度。

  師:你覺得這節課誰表現的最好?你想夸夸誰?有誰想夸夸自己?有沒有人想夸夸老師啊?你知道這節課老師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嗎?認識了你們就是我這節課最大的收獲。

  【設計意圖:我想課上到此時,每個學生都有著不同收獲。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有助于知識的鞏固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通過學生歸納本節課的內容,使學生更清楚的認識今天到底學會了什么;通過談收獲,使學生之間互相補充,共同完善,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我還采用了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和自評的評價方式。】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8

  教學目標:

  1、通過買鮮花的問題情境,發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體會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練習。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出既有除法又有減法的算式。

  教學重點:

  掌握除加混合運算中的順序。

  教學難點: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誰是你們最親最愛的人?(媽媽)每當我們傷心難過的時候,媽媽總會陪伴在我們身旁,媽媽那如花的笑臉就會浮現在我們眼前。三八婦女節剛剛過,你們有沒有送禮物給媽媽啊?(沒有)讓我們也去花店配一束美麗的鮮花送給媽媽,好嗎?

  設計意圖:用詩意的語言輕輕撥動學生的心弦,讓濃濃的'母愛緩緩地流入學生的心田。帶著對母親的愛,在身心愉快的情境中探究新知,相信學生會更主動。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觀察情境圖,說說圖畫上給了我們哪些信息?

  教師放手,學生先獨立解答,在小組合作交流,最后指名板書匯報。

  引導學生觀察綜合算式,你是怎么計算的,有什么規律?

  同桌互相說說: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引導邊看圖邊思考,為什么在一個算式里有減法又有除法,先算除法,再算減法?(因為必須先算1支康乃馨多少元,算24÷8=3,才能算出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2。小組合作用不同算式列式解答:1枝康乃馨比一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提示:一支康乃馨的價格該怎么算?

  3。指明讓學生扮演:

  24÷8=3(元)5—3=2(元)

  5—24÷8

  =5—3

  =2(元)

  4。說一說有減法又有除法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先算除法,再算減法。

  三、鞏固練習

  讓我們再看看其它花的價格吧!

  指明讀題(2):買一枝菊花和一枝百合花共多少元錢?

  四、課堂總結

  思考回報:

  1。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該怎么解決

  2。在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五、布置作業

  練一練的第1題和第2題

  板書設計:

  買鮮花

  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多少錢?

  24÷8=3(元)5—3=2(元)

  5—24÷8

  =5—3

  =2(元)

  答:1支康乃馨比1支玫瑰花便宜1元。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9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過向學生介紹熟悉的體育場的容量,從而引出萬以內數的認識。教材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與心理發展規律,按從易到難螺旋上升的編排原則,創設了一幅幅現實的、有數學意義的畫面,讓學生認識千、萬,知道萬位,掌握萬以內數的讀寫法,而且懂得對于較大的數,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數,它不僅是進行大數計算的基礎,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為更大的計數單位的教學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百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100以內數的認識”,掌握了百以內的計數單位名稱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能夠明確“滿十進一”的計數方法,并能體會數在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本學期將認數的范圍擴展到萬以內。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可以為學生學習多位數的認識打好基礎。在整數的認識過程中,本單元起到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它不僅是進行大數計算的基礎,而且對實際生活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

  因為萬以內的數需要大量關于數的認識的直接經驗,而二年級學生的經驗有限,尤其對萬以內數的組成和計數單位等,學生在讀、寫大數時可能會出現錯誤,這往往與數的概念不清楚、數的感受不豐富有關。教學時,應留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教學計數單位認識時,更多地是讓學生利用前面的知識進行遷移類推。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結合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有大數,感受學習大數的必要性,經歷數數的過程,能認識萬以內的數,結合實際物體知道這些數的組成與分解。

  數學思考:經歷估一估、數一數、想一想、認一認、說一說、拿一拿、比一比等數學實踐活動,體驗感受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數感。

  問題解決:初步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認識“萬位”及其位值,能說出萬以內各數位的名稱及相鄰數位之間的進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數加減法。

  情感態度:進一步學習用具體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經歷與他人交流活動,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

  1、會數10000以內的數,探索萬以內的數的讀法、寫法及數的組成。

  2、能比較萬以內的數的大小。

  3、會口算整百整千數的加減。

  教學難點:

  1、體會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2、掌握中間、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

  3、認識近似數,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第一課時千以內的數的認識

  教學目的:

  1、通過直觀的數數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百、千、,并掌握數數方法,掌握10個一百是一千。建立數的概念,培養數感。

  2、初步理解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教學重點:能熟練地數千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拐彎數。

  教學過程:

  一、信息匯報

  匯報收集到的有關1000以內數的資料。

  二、探究新知

  1、數的認識。

  1000有多大?(估計說不清)

  大的數往往可由一些小的數組成,咱們看看電腦演示。

  動態演示P68例題1。

  (1)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

  邊演示邊數。怎么數的?

  (2)一十一十地數,10個十是()

  邊演示邊數。怎么數的?

  (3)如果要數更大的數,你想怎么數?為什么?

  邊演示邊數。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1000。

  2、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10個一是10

  10個十是100

  10個一百是1000。(板書)

  觀察后小組討論:你發現了什么?

  3、小組學習

  任務:

  [1]數數(100——1000以內)

  [2]找出你認為最難數的地方,說說為什么?如何解決這些困難?

  [3]匯報。小結

  4、數數練習。

  [1]集體數,P68做一做

  [2]數數接龍游戲

  5、猜數游戲

  三、生活中的數。說說生活中1000以內的數。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三位數的讀、寫法

  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三位數的組成,學會正確地按照數位順序讀寫三位數。為以后理解四則計算做準備。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養學習認真觀察、思索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位數和兩位數的讀寫法。

  (1)讓學生口頭各舉出一個一位數和兩個兩位數。(要求兩位數應包括末尾是0和末尾不是0這兩種情況)

  (2)學生在黑板上寫出上面列舉的數。

  (3)引導學生說出列舉的數的組成。

  (4)提問式小結。

  讀數、寫數都從什么位開始,末尾的0讀不讀。

  二、探究新知

  1、教學P69例2

  (1)出示計數器

  討論:如何在計數器、數位表上表示1000以內的數。

  教師出示計數器并進行如下提問:

  ①從右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各表示什么數位?

  ②每個數位的計數單位是什么?

  ③10個一是()、10個()是一百、()個一百是一千。

  (2)教師分別在計數器的百位、十位、個位上各撥上兩個珠子。

  提問:百位、十位、個位上的2個珠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2個珠子所在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意思也不同。

  (3)三位數的讀寫法。

  討論:如何在計數器、數位表上表示1000以內的數。

  [1]不帶0的三位數。在計數器上表示235。

  [2]中間帶0的三位數。

  [3]末尾帶0的三位數。

  學生邊演示邊匯報。總結

  2、練習

  (1)讀出下面各數。

  234520806721910900

  (2)寫出下面各數

  三百六十二四百零四六百五十七百

  (3)P69“做一做”1、2

  三、發展練習

  (1)最小的三位數是幾,最大的三位數呢?

  (2)一個三位數,它的百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數,個位上最大的一位數,十位上是0,這個三位數是多少?

  (3)用0、1和3這三個數字,可以組成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

  四、作業P711、2、3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三位數的大小比較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加深對千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2、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

  3、初步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比較千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0個十是(),10個百是()

  (2)讀數,并說說數的組成。

  1098002893301000

  (3)寫數

  999345870106

  (4)比較下面各數的大小,并說說你是怎么比較的

  61○5645○47100○98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出示P70圖

  小組討論:怎么比較1000以內數的大小

  學生匯報

  小結:比較兩個三位數的大小時,從高位比起,百位上哪個數大,那個數就大,百位相同,看十位……

  2、練習:(1)P70“做一做”

  第一題,先獨立完成,再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題,同桌互相說說

  第三題,先說說你是概括什么來判斷的。

  3、數學游戲

  (1)每人請寫出3個比230大,比250小的數。然后四人小組中找出所寫數中的最大數和最小數。

  (2)每人請寫出3個比970大的數,匯報后全班找出最大數和最小數。

  三、課堂練習:P724、5、6

  教學反思:

  第四課時四位數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萬以內數的調查、收集、整理,讓學生初步感受多位數,培養學生的.實際分析能力。

  2、使學生掌握萬以內數的讀法,會正確地讀出萬以內的數。

  3、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和能力。

  5、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

  教學過程:

  一、課前收集資料,感知四五位數。學生課前收集資料,寫在卡紙上,并貼在黑板上。昨天同學們都收集了電腦的價格,現在請同學將它們貼到黑板上來,讓大家來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類

  師:黑板上有這么多數,請你先輕輕的試著讀一讀,然后觀察這些數的特點,并給這些數分分類。

  生:這兩類數一類中有零,另一類沒有零。

  三、讀法

  1、沒有零的數的讀法。

  師:你覺得哪一類數讀起來比較容易?誰能來讀一讀?

  讀這些數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書:

  從高位起,按照數位順序讀;

  萬位上是幾就讀幾萬,千位上是幾就讀幾千,百位是幾就讀幾百……

  2、有零的數的讀法。

  師:這些有零的數你會讀那一個?你能找出和他同一類的數嗎?

  學生小組討論。

  師:每個人先獨立思考,再在小組中交流。

  師將黑板上的數移位。

  師:讀這些數有什么好方法?

  板書出示: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

  師:你還會讀哪一個數?(末尾有0的數)找出末尾有0的數,師:讀這些數,又有什么好辦法?

  板書出示: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

  3、師:剛才我們已經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數的讀寫的方法。你能寫一個中間和末尾都有零的數,讓大家來讀一讀嗎?

  師:你為什么這樣讀?

  現在請同桌互相出題,考考對方。

  四、寫法

  師:剛才還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價格還沒有展示出來,現在我就請這些同學來報一報,看你們能不能記下來。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

  出示板書:幾萬就萬位上寫幾,幾千就千位上寫幾,幾百就百位上寫幾……

  師:誰還能來報一報。(有0的數)

  學生試寫。

  學生訂正。

  師:你是怎么寫下來的。同桌兩人交流一下。

  學生匯報。

  出示板書:中間或末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五、練習與鞏固

  小結: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想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

  第五課時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萬以內數的順序,并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做事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難點:大于、小于號的正確使用、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昨天請同學們調查了關于家用電器的價格,誰能給我們說說你的調查結果。(指名匯報)

  電冰箱2413元;洗衣機825元;彩電4593元;電腦4998元……

  同學們真能干,看得很清楚。今天我們就用這些價格信息來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板書課題: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二、新授:

  1、師:你們可以從中任意選擇兩樣商品比一比,看看誰貴誰便宜?能不能用“□○□”這樣的形式寫下來?

  2、學生活動。

  3、師:誰能匯報一下,你們選擇哪兩樣商品,誰貴誰便宜?并用□○□式子表示出來了。

  4、式子都整理在下面并編上號,你們給它們分分類,好嗎?(自由分類。)

  ①825<2413

  ②2413<4593

  ③4998>2413

  ④825<4593

  ⑤825<4998

  ⑥4998>4593

  你認為可以怎么分?(指名回答,分類情況。)

  5、老師出示:第一類①④⑤第二類②③⑥

  師:請同學們看一看、想一想、議一議,你認為位數相同怎么來比較大小,位數不同又怎么比較呢?(小組討論)

  (1)問:誰能結合例子來說說?(指名學生回答。)

  問:如果二位數和三位數比、三位數和四位數比,四位數和五位數比呢?

  (2)誰能說說位數相同的數怎么比較呢?千位、百位、十位都相同,比哪一位呢?千位、百位、十位、個位都相同,又怎么比呢?

  教師小結:同學們真能干,自己能通過分一分、比一比、看一看、議一議,發現了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

  三、鞏固練習:

  1、找到和自己收集一樣商品的好朋友,兩人將價格比一比。

  2、在○里填上“<或>、=”。(看屏幕回答)

  299○3024780○39871010○999568○570

  6029○60313248○32491456○1456

  3、有三個小朋友,他們為三個數排了隊請你看看他們排得對不對。

  小羽:1010>936>963

  小舟:1010>963>936

  小健:936>963>1010

  4、游戲:找座位

  請四位同學上臺來,每人拿一張數字卡片。請這四位同學互相幫忙、合作,按老師要求組成數字。

  5、總結: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本領?

  四、作業:

  教學反思:

  第六課時近似數

  教學目的:

  1、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認識近似數,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數感。

  3、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讓學生體會到近似數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

  教學重、難點:初步理解近似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猜數:教師或學生悄悄指定一個4位數,學生猜猜是什么數。猜的過程中提示學生所猜數是否與目標數接近,猜中為止。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8

  (1)出示主題圖和近似數“約是1500人”。

  請猜猜育英小學的準確數是多少。

  猜中之后提問:你如何想到這個數的?

  (2)比較1500和1506兩數

  指出:1506是一個準確數,1500是它的近似數,在不需要準確數據的情況下,選擇一個近似數可方便記憶。

  (3)一個數的近似數不唯一

  出示主題圖2“新長鎮有9992人”

  9992的近似數有什么?

  同學們說的數哪個最接近9992?

  在不要求準確的情況下,你會選擇哪個數來表示新長鎮的人數?為什么?

  小結:一般情況下選擇最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數,方便記憶。

  2、生活中的數學

  近似數的使用

  舉例:二年級同學304人,可說大約300人。

  購物總價錢2998元,可說大約3000元。

  學生舉例

  3、練習:P794、5、6

  三、課堂作業P808、9

  四、課后任務P807

  教學反思: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10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應用意識。

  2、激發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興趣,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

  重點難點:

  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理解有余數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具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掌握了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學會了用有余數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就用所學知識繼續來解決“派車”這個問題。

  板書:派車

  二、探索新知

  1、先讓學生觀察本題的`情境圖,理解圖意,找出必要的信息,提問:從圖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學生回答。(有25人要乘車,小汽車限乘3人,面包車限乘8人)

  2、再讓學生獨立思考:

  (1)可以怎樣派車?

  (2)你認為怎樣派車比較合理?

  3、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全班集體交流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如第(1)小題解決方法有:

  (1)派4輛面包車;

  (2)派3輛面包車,1輛小汽車;

  (3)派2輛面包車,3輛小汽車;

  (4)派1輛面包車,6輛小汽車;

  (5)派9輛小汽車。以上五種派車方案學生只要說出其中一種就可以了。

  4、在引導學生探究第(2)小題的解決方法時,要求學生要說出道理,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學生只要說得有道理就可以。

  如:要想派車輛數少一些,便于管理,而且每輛車坐得寬敞些,就派4輛面包車;要求沒有空座,就派2輛面包車,3輛小汽車。……讓學生用“試一試”中表格的形式呈現答案。

  三、鞏固練習

  第9頁“試一試”讓學生獨立填寫后集體訂正。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冀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范文08-17

冀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題01-05

冀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題06-12

一年級冀教版數學下冊教案文案04-24

三年級下冊數學冀教版教案03-01

冀教版數學上冊教案12-17

冀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2-04

冀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0-30

冀教版5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推薦12-05

冀教一年級下冊教案參考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