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初三上冊《蜀相》《觀書》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鄂教版初三上冊《蜀相》《觀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鄂教版初三上冊《蜀相》《觀書》教案1
一.學生朗讀,師生共賞
1.請一學生朗讀《觀書》,其他人感知《觀書》的意境。
2.放聲自由朗讀,然后說說“書”似什么,“觀書”似什么。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3.詩人于謙有怎樣的價值觀?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讀書可以明理,可以賞景,可以觀史,可以鑒人,真可謂是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這美好之情之景,豈是玩物喪志的游手好閑之流可以領略的!
二.多種形式朗讀,指導背誦。
三 補充資料
書籍對于我可真象老友情深,
早晚憂樂間幸得他相伴相間。
如貫珠眼前直捋下三千石字,
似明鏡胸中會拭盡星點浮塵。
活水的泉流所經處清波滿盈,
東風里花柳爭換得形色簇新。
漫跨著金鞍人猶嘆芳蹤難尋,
諒也不信著書齋里別有春景。
鄂教版初三上冊《蜀相》《觀書》教案2
【教學目的】
1.注重誦讀,體會古詩意境
2.通過誦讀,加深對古詩的了解
3.培養對古詩的喜愛情感
【教學設想】
以學生誦讀為主。教師適當講解,幫助學生理解詩句,主旨,體會意境,并指導背誦。
【教學用時】
一課時
《蜀相》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用散文式的語言描述“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激發學生想象,總結環境特點。
然后教讀這三句詩,告訴學生這描繪的.是一個人的長眠之地,這個人是蜀相——諸葛亮。
二.朗讀并理解這首詩
1.教師范讀《蜀相》,學生誦讀。
2.要學生根據《出師表》,簡單談談后人眼中的諸葛亮。
讀詩,找出“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詩句,它高度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功勛。
3.進一步要學生談談想象中的諸葛亮墓地。
4.強調“丞相祠堂何處尋”,要學生發現問題。
5.品讀“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討論理解上一問題。
感嘆人世滄桑,詩人杜甫表達了對諸葛亮永遠的崇敬贊佩及深深的緬懷惋惜。
三.多種形式朗讀,指導背誦。
【鄂教版初三上冊《蜀相》《觀書》教案】相關文章:
鄂教版九上《觀刈麥》教案02-16
鄂教版七年級上冊《獵狐》教案02-17
杜甫《蜀相》優質教案02-16
鄂教版五上第12課《藏北草原》優秀教案02-11
鄂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河中石獸教學教案10-24
鄂教版八年級上冊第28課《橘頌》優質教案02-17
《蜀相》教學設計12-06
鄂教版四年級下冊《16看戲》教案02-16
鄂教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PPT課件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