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班教案

時間:2022-02-13 11:29:3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小班教案集錦7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小班教案集錦7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跑、鉆的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反應能力。

  2.體驗游戲的樂趣,愿意與同伴共同游戲。

  活動準備

  準備火車頭的頭飾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以“開火車”的形式進活動場地

  (一)師:剛才小朋友火車開得真好啊,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玩“開火車鉆山洞”的游戲。

  (二)師:“請小朋友告訴老師火車怎么開的”?火車都會經過哪里?

  二、介紹游戲規則

  (一)老師介紹游戲規則

  (二)選兩名小朋友搭起手當山洞,選一名幼兒當火車頭,其他幼兒跟在后面搭成火車,一邊念兒歌“小火車,嗚嗚嗚,過山洞,過鐵橋……”一邊鉆山洞。

  (三)在地面上畫一條線,當成鐵路橋。兒歌念完時,當山洞的人就將手放下捉住沒有通過的人,然后捉住的人當山洞,游戲繼續進行。

  (四)提出游戲注意事項

  三、師幼進行游戲,教師進行引導

  1.分組進行練習。

  2.全體幼兒進行游戲

  四、教師小結

  師:“今天我們的火車不僅開得很好,而且安全過了山洞”

  六、放松活動

  聽有關火車的音樂做律動,游戲結束。兒童網站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手膝爬行,讓幼兒嘗試障礙爬行、鉆洞爬行。

  2、讓幼兒體驗游戲的樂趣。

  3、訓練幼兒的協調能力。

  4、培養競爭意識,體驗游戲帶來的挑戰與快樂。

  5、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教具小烏龜若干、小動物圖片若干、水果圖片若干、墊子七塊、口袋、 小動物運動會掛圖一張、套圈兩個、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創設游戲情境,激發幼兒興趣

  師: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參加小動物運動會,你們高興嗎?好,我們學小動物走路(放音樂,幼兒邊跳邊唱二至三遍),到運動會場上看一看。

  師:小朋友們,快來看一看,小動物運動會已經開始啦,你們看,小鳥在干什么,小鳥飛飛(師幼邊說邊做);小馬在干什么呀?小馬噠噠跑(師幼邊說邊做);

  (幼兒觀察后,邊說邊做動作,小魚游呀游;小青蛙呱呱呱;小鴨子在游泳;小猴子在做操。)

  師:你們再看一看,什么小動物在爬?(烏龜在爬)

  師:現在,老師變成龜媽媽(教師帶上烏龜殼),你們原不愿意做我的寶寶呀?(愿意)。來,快變成媽媽的寶寶吧。(幼兒帶上小烏龜殼)

  (二)幼兒學習爬行,從中體驗爬行的樂趣

  師:龜寶寶們快過來,媽媽教你們學本領。

  ⑴、學習爬行,教師示范:兩膝放在草地上,兩手放在草地上,兩眼向前看。

  師:龜寶寶們,你們學會了嗎,誰來試一試。

  (先找兩個龜寶寶爬行,然后大家再一起爬。)

  (三)幼兒嘗試障礙爬行、鉆洞爬行

  師:剛才,龜娃娃們表現都特別勇敢,都學會了爬行,現在,運動會上的小動物們都餓了,我們用自己學過的本領去幫他們摘些果子好嗎? (好)

  游戲:幼兒爬過小山坡,鉆過小山洞摘果子(鼓勵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游戲 中來)

  (幼兒練習障礙爬行和鉆洞爬行,訓練幼兒的手腳協調能力)

  (四)結束語

  龜寶寶們真能干,今天不僅學到了本領,還為運動會上的小動物們摘來了這么多水果,現在我們請運動會上的小動物來吃水果好嗎吧。

  (五)活動延伸

  龜娃娃和小動物在草地上邊吃邊玩游戲。結合爬、鉆等動作,在其它游戲中進一步練習。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屬于小班幼兒健康領域的教學活動。在設計這次教育活動之前,我充分考慮到了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身體的基本能力較差,動作不夠平穩、靈活、協調,思維活動帶有具體形象性,喜歡模仿,對游戲中的情節、角色、動作過程容易發生興趣。之后,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本次活動的目標。在目標的設定上我堅持以幼兒為主,充分給幼兒提供了發展的空間。

  小班孩子喜歡從游戲和生活情境中學習,特別愛模仿小動物的聲音、動作等,也有一定的相關經驗。他們喜歡模仿小烏龜在地上爬來爬去,手腳能夠較協調的向前爬,因此為活動的深入開展做好了鋪墊。而且活動整個流程非常清晰,開始部分——基本部分——高潮部分——結束部分,活動一開始就把幼兒置身與游戲情境之中,直到結束。

  活動整個主線是以游戲“龜寶寶和媽媽一起參加小動物音樂會、幫助小動物摘果子等”展開的,孩子們在活動中容易理解和接納,并很快吸引了他們,一直到活動的結束。并且在玩游戲的同時學習了“爬”的基本動作,并嘗試了障礙爬行、鉆洞爬行。在游戲的一步步情境中反復練習,使幼兒體驗到游戲所帶來的快樂,這也是活動的閃光之處。活動中,孩子們自己就是一只小烏龜,在媽媽的帶領下練習爬、鉆等動作,幼兒很快掌握了爬的動作要領,在游戲中還反復嘗試了障礙爬行、鉆洞爬行,根本看不出孩子們的疲勞,相反,這次活動讓孩子們在愉悅輕松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和技能。

小班教案 篇3

  一、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學習觀察并找尋三角形、圓形和方形。

  2、愿意觀察、比較,體驗發現的快樂。

  二、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認識了圓形、方形。(事先了解過,幼兒已具備認識這兩種形狀的經驗)

  2、材料準備:黑板、每人三根長度不一的小棒;小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若干;大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卡片各一張。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2、活動難點:能按要求操作,根據圖形特征進行匹配。

  3、指導要點:引導幼兒通過擺弄、觀察、比較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四、 活動過程

  1、操作探索,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1) 三點連線變三角形。

  在黑板上畫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個點,老師扮魔術師:“我是神奇的魔術師,我能變出很多很多的東西,看我變變變。”將三個點用直線連起來:”看我變出一個圖形。’

  (2)擺圖形

  師:給你們每人三根小棒,看看能不能變出像魔術師一樣的圖形。幼兒自由擺弄、操作。

  問題:大部分的幼兒并不能拼出三角形,面對三根小棒更多的茫然,需要老師幫忙才能拼出來,并且三根棒子的長度是一致的。

  (3) 數一數。

  讓幼兒數一數擺出來的圖形有幾個角,并總結:有三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

  問題:個別幼兒對角的概念還不能理解。

  2、感知三角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師:請你仔細看看,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請你指出來。

  用幻燈片的形式將日常生活中見到的、用過的三角形狀的東西展示出來:如屋頂、彩旗、圣誕帽、三角形蛋糕等。

  在這個環節,幼兒比較感興趣,并且運用到自己生活經驗說出了他們看到的三角形物品,但由于年齡尚小,經驗不足中大班豐富,因此回答的也比較有限。

  師:你從哪里可以看出這是三角形?

  小結:有三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

  3、根據圖形特征進行匹配。

  游戲1:看到圖形,幼兒進入相應的圈中。

  師:小朋友,看看地上有哪些圖形?(圓形、方形、三角形)現在請看看老師手上是哪個圖形,你們就進入它一樣的圖形中去,好嗎?

  評價:幼兒在認識這三種形狀的基礎上去玩這個游戲,才能玩得開心,幼兒的情緒很投入,能夠很快的反應老師的指令跑到相應的圈中。

  游戲2:聽口令找圖形

  師:我的本領可大了,還能變出其他的圖形,看我變變變。逐一出示大的圓形、方形、三角形。

  將小的圓形、方形、三角形圖卡四散放在地上,幼兒聽指令取圖卡。

  小結:這個環節,幼兒的秩序有些混亂,很多幼兒沒有聽清楚老師的指令,就去取圖卡,為了速度,隨手亂抓。

  游戲小結:(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么將圖形送回家的?

  (2) 啟發幼兒說出圓形是圓的;方形是方的;三角形是三個角的。

  五、 評價要素

  1、幼兒是否能在活動感知到三角形的特征。

  2、從幼兒找出圓形、方形、三角形的途徑和方法上進行評價。

  六、 活動建議

  在活動區投放圓形、三角形、方形所組成的物品。

小班教案 篇4

  游戲目標:

  鍛煉幼兒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

  懂得遵守游戲規則,感受參加集體活動的樂趣。

  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游戲準備:

  幼兒已有各種動物的經驗、簡單的動作協調意識。

  游戲玩法指導:

  (一)、導入部分:

  1、教師扮演各種小動物的樣子,讓幼兒根據動物的特點說說老師模仿的是哪種小動物。

  教師扮演小鳥飛的樣子讓幼兒猜。

  教師:"咱們用手指點點鳥,鳥飛了,嘟啦啦。不見了!"幼兒會自覺的跟著老師的動作去模仿。

  (二)、展開部分:

  1、教師用手指律動的形式引出兒歌。

  教師:"小朋友,姜老師要給小朋友表演一個手指'魔術',讓小朋友看看劉老師的手指能變成什么?"教師邊做律動邊說兒歌,來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師的手上。

  2、引起幼兒興趣之后,開始進入教授階段。

  教師:"點點蟲,蟲蟲飛;點點雞,雞會啼;點點鳥,鳥飛了,嘟啦啦。教師邊說邊演示。"

  (三)、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一下,看看那個幼兒做的又好,說的又好聽啊。"幼;"好。"做完之后領著幼兒入廁、洗手。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來源:

  鼓,是中國常見的打擊樂器,構造簡單,品種繁多,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愛。叮叮咚咚的撥浪鼓,晃啷晃啷的鈴鼓,圓圓肚子的小紅鼓,此類樂器更因其外形可愛、聲音悅耳、節律感強等特點而深受幼兒的喜愛。童謠《我的小鼓響咚咚》作品原型是歌曲《我的小鼓響咚咚》。由于歌曲曲調優美,歌詞詼諧有趣,又具有關心他人的含義,游戲時不妨礙他的教育意義,許多版本的幼兒園教材中都使用過。今天,我們展示給大家的是小班語言文學活動——仿編童謠。活動重點立足于“幼兒在學習、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仿編”。使幼兒在體驗優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時,通過與同伴、教師之間的互動,發展想象力、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欣賞、理解童謠內容,萌發對小鼓的喜愛之情。

  2、知識與能力目標:發展對童謠的理解、表現能力。

  3、技能目標:理解童謠內容,能清晰、有表情的'朗誦童謠。

  4、創造力培養目標:培養初步的知識經驗遷移和仿編能力。

  活動隹備

  1.知識準備:幼兒自由玩小鼓并聽小鼓的咚咚聲。

  2.物質準備:小鼓,多媒體設備,課件:開汽車、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圖片及聲音。

  3.物質準備:收集各種各樣的鼓,裝飾布置環境。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在《我的小鼓響咚咚》的音樂背景下帶幼兒拍手唱歌坐好。

  提問:小朋友們,剛才你聽到歌詞里面有什么?

  二、展開

  (一)引導幼兒理解并學習朗誦童謠。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一遍童謠。

  2.教師邊做動作邊朗誦一遍童謠。

  3.幼兒跟老師一起邊做動作邊朗誦童謠。

  4.請個別幼兒邊做動作邊朗誦童謠。(4人一組,分2_3組)

  (二)引導幼兒仿編童謠的后兩句。

  1.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 (根據6種圖片如:

  :開汽車、拍手、游泳、洗澡、跳高、唱歌說出6種相應的象聲詞)

  提問:小鼓還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它做什么事情可以發出這樣的聲音呢?(當幼兒說出小鼓做的一種事情,教師出示相應課件圖片及聲音,請6個幼兒分別說出與6種聲音相應的象聲詞及做什么事情)

  2.引導幼兒仿編童謠。

  (三)根據以上方法教師引導幼兒自由仿編童謠。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分學習童謠、引導仿編和自由仿編三個環節。在學習童謠環節中,教師創設幼兒喜愛的“和小鼓做游戲”的情境,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學習童謠。幼兒能夠較深入地理解內容,體驗童謠的語言結構和韻律特點。在引導仿編過程中,教師通過出示圖片引導遷移生活經驗,幼兒表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思維活躍、發言踴躍,快樂地完成了仿編學習。活動環節清晰,層層遞進,較好地實現了活動目標。

  專家點評:

  作為小班語言文學活動——仿編童謠,本次活動的重點立足于“幼兒在理解詩歌內容,清晰、有表情地朗誦的基礎上,進行簡單的仿編”。因此,活動中教師需要引導幼兒充分感受、理解童謠,體驗作品語言的結構形式、韻律特點,有計劃、有步驟、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擴展想象,仿編童謠。小班仿編活動的特點是:只要求幼兒在原有詩文的基礎上換詞,通過改變某個詞來體現詩歌的變化。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習仿編,更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征。因此,在活動中教師創設“和小鼓做游戲”的情境,運用直接示范朗誦和邊做動作邊朗誦的方式調動幼兒眼睛、耳朵等多種感官去欣賞和思考,從而更好地感受、理解童謠內容,體驗童謠的語言結構和韻律特點。在引導仿編過程中,教師運用“出示動作圖片,引導幼兒遷移生活經驗說出象聲詞”——“根據動作和象聲詞仿編童謠的后兩句”——逐步過渡到“脫離圖片自由想象仿編”的模式,師幼互動積極有效,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愉悅,較好地完成了仿編目標。

  三、結束

  教師小結活動過程,帶幼兒把自己編的童謠帶回去給別的小朋友聽。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進一步認識貓的外形特征,并了解貓的生活習性。

  2、喜歡說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3、愿意復述和表演兒歌的內容。

  4、理解兒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匯。

  5、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不同款式的貓糧。

  有關貓的圖片或影片。

  有貓叫聲的音樂。

  《小花貓洗澡》兒歌。

  活動過程

  1、請家中養了貓的幼兒介紹貓的生活習性,例如:

  貓吃什么食物?(教師可向幼兒出示貓糧。)

  它最喜歡做什么?

  它怎樣清潔身體?

  你和家人會怎樣照顧它?

  它生病時怎么辦?

  2、與幼兒一起欣賞有關貓的圖片和影片,引導幼兒觀察貓的動作及外形特征。可強調貓腳有肉墊,因此在跳動時不會發出聲音。

  3、播放有貓叫聲的音樂,讓幼兒想象自己是一只小貓,模仿貓叫、洗臉和清潔身體等動作。

  4、出示《小花貓洗澡》兒歌,教師邊做動作邊完整的示范朗誦兒歌。

  師:小花貓在洗澡好高興,唱起了好聽的兒歌《小花貓洗澡》。

  5、請幼兒想象自己是小花貓,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邊做動作邊學說兒歌。

  教師小結

  附:小花貓洗澡

  小花貓,愛干凈,洗洗臉,洗洗腳,不用水,真方便,洗干凈,去睡覺。

小班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進一步認識貓的外形特征,并了解貓的生活習性。

  2.喜歡說兒歌, 理解兒歌內容。

  3.愿意復述和表演兒歌的內容。

  活動準備:

  1.不同款式的貓糧。

  2.有關貓的圖書或影片。

  3.有貓叫聲的音樂。

  4.《小花貓洗澡》兒歌。

  活動過程:

  1. 請家中養了貓的幼兒介紹貓的生活習性,例如:

  . 貓吃什么食物?(教師可向幼兒出示貓糧。)

  . 它最喜歡做什么?

  . 它怎樣去廁所?

  . 它怎樣清潔身體?

  . 你和家人會怎樣照顧它?

  . 它生病時怎么辦?

  2. 與幼兒一起欣賞有關貓的圖書或影片,引導幼兒觀察貓的動作及外形特征。可強調貓腳有肉墊,因此在跳動時不會發出聲音。

  3. 播放有貓叫聲的音樂, 讓幼兒想象自己是一只小貓,模仿貓叫、洗臉和清潔身體等動作。

  4. 出示《小花貓洗澡》兒歌,學兒歌:

  小花貓洗澡

  小花貓,愛干凈,

  洗洗臉,洗洗腳,

  不用水,真方便,

  洗干凈,去睡覺。

  5. 請幼兒想象自己是小花貓,邊做動作邊說兒歌。

  活動評價:

  1.能說出貓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習性。

  2.能模仿貓的叫聲和形態。

  3.能說兒歌《小花貓洗澡》。

  活動建議:

  1.活動前幾天,教師可以請幾位家里養貓的家長配合,讓幼兒參與照顧小貓,觀察貓的生活習性。最好能將過程以錄像或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待到活動時用。增加幼兒的感性經驗。

  2.活動后,還可以把圖片放在展覽區,在區域時間或過渡環節重復播放錄像。

【精選小班教案集錦7篇】相關文章:

精選小班教案集錦4篇02-03

精選小班教案集錦5篇02-01

【精選】小班音樂教案四篇01-24

精選小班體育教案三篇01-19

精選小班教案模板五篇02-04

精選小班安全教案3篇01-25

精選小班安全教案九篇01-13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3篇01-09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10篇01-08

小班美術教案集錦九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