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愛護圖書》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愛護圖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材分析:
通過兒歌這一幼兒喜愛的文學作品作為貫穿,在念讀和討論中認知愛護圖書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活動目標:
1、懂得要愛護圖書。
2、初步學習正確的翻書動作,學習一頁一頁翻圖書。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懂得要愛護圖書
活動難點:初步學習正確的翻書動作,學習一頁一頁翻圖書
難點形成原因:手部小肌肉動作發展能力較弱
難點解決策略:層次遞進地進行熟練練習
活動過程:
一、討論圖書破的原因
二、觀察教師修補圖書
1、請幼兒說一說有什么好方法能幫助破圖書
2、教師根據幼兒說的修補圖書
三、討論怎樣避免弄破圖書(結合幼兒實例進行討論)
圖書應該怎樣拿,怎樣放?自己看書時應該注意什么?打擊一起看書時應注意什么?
四、欣賞兒歌《小圖書》
五、幼兒看圖書
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幼兒正確的翻書動作
活動反思:
《愛護圖書》是小班年齡段的.社會活動。我本來想達到的目標是
1.懂得要愛護圖書。
2.初步學習正確的翻書動作,學習一頁一頁翻圖書。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發展水平和《綱要》中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中指出“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來設計本教學活動。
這是一個社會活動,“愛護小圖書”是一個非常空洞的,但又是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的一個問題,在每次的圖書閱讀中似乎都會涉及到一些這方面的注意點,如何通過形象、具體、生動的手段讓小班的孩子情感產生共鳴,這是我對這個活動首先考慮的問題,但在當我走進教室,進行活動時發現,孩子們情感不投入,有些孩子看見老師扮演書寶寶還在那邊笑,所以我們調整了策略,通過播放錄音、觀察圖書寶寶封面來了解書寶寶傷心的原因,進而導入課題,同時也提高孩子觀察能力。
我覺得我原來的教學設計可以進行這樣的調整:
1.在最后可加入修補圖書的環節。
2.在討論的時候可引導幼兒多說說如何正確翻閱圖書的方法。
3.在活動結束后,可以在圖書架及每本圖書上都做了相對應的顏色標志,讓幼兒根據圖書的顏色將放到相對應的位置。活動結束后,我們班的孩子對圖書寶寶都愛護有加,輕輕地,一頁頁的翻書。這個習慣還需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進行。
【小班社會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愛護圖書》】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漢堡男孩》09-22
小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走路》09-23
小班社會教案及教學反思《糖果》09-22
小班健康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擦香香》09-23
小班游戲公開課教案及教學反思《圈圈樂》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