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a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a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a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學會本課2個生字.理解課文中三句話的意思。
能力: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課文,能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思品:能聯系學習的實際,說說從課文中明白了什么。懂得學習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詞、句的意思。
查閱資料:教參
教學具準備:課件教學課時數2
板書設計:
27古人論學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
第1課時:學生活動時間(約)30分鐘教師活動時間(約)10分鐘
教學要求: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設計:(含時間分配)
一、復習導入,激發興趣:
1、介紹《論語》、孔子、孔子的弟子。
2、過去我們學習過的《論語》,你能背誦幾句嗎?
3、想一想,平時我們都是怎么學習的?你想不想知道古人怎么學習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如何學習吧。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29課,齊讀課題:27、古人論學習
4、通過這個題目你知道這篇文章是寫什么內容的嗎?(生對題目進行解答:古人討論有關學習的問題)
過渡:古人是怎樣討論學習的呢,我們趕快來了解一下吧。
二、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32`
1、自由讀課文:朗讀、讀通、讀準字音。
2、讀音:好:讀作hào,“好”還讀什么?你能用這些讀音分別組詞嗎?知:zhì
“知”還讀什么?你能用這些讀音分別組詞嗎?
3、查字典理解下列詞:凡惟
培養學生察字典的能力來自于平時的訓練之中。
糾正讀音,有利于學生正確流利讀課文。
4、指導朗讀課文。(投影)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
(1)指名讀。(2)畫劃線、畫著重符號。(3)分別讀。(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5、讀課文:5`
(1)畫出不理解的字、詞,結合注釋理解;
(2)朗讀課文,注意句讀;
(3)練習背誦。
6、學習第一則論語
(1)我們以前在學習的時候遇到不知道的意思可以怎樣做呢?(生:看注釋、查字典、連接句子意思等)那就按照前面學過的方法看看課文講的是什么意思,學完后,同桌可以交流一下。(讀文、解釋重點字、串聯句子的意思,其他學生補充)
(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釋義: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明智。
知:知道為:就是知:聰明
(3)這句話中有這么多的“知”字,它們的意思一樣嗎?(學生解釋:前面的一樣,最后一個不一樣,從注釋中發現的。師適時鼓勵,并鞏固重點字“知”)
4、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三、作業:1`1.讀熟課文2.抄寫生字,組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論語》
學生說說你對《論語》這部作品的理解。
二、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
(一)第二句:(投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指名讀。
(1)理解重點字的意思:
好:喜愛。讀作hào。
(2)自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自己理解;
同學交流;
匯報、指導:
意思是:對于作學問來說,懂得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為樂趣的人。
(二)第三句:(投影)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
(1)指名讀句子。(2)理解重點字的意思:凡:凡是。
惟:文中的意思是“只”、“只是”。理:道理,事理。
疑:懷疑,有疑問。悟:了解,領會,覺醒。
(3)同桌同學互相說說句子的意思。
意思是:凡是學習某種道理,沒有疑問必然沒有領會、感悟,只有產生疑問,然后才會有所領會感悟。有小的疑問就有小的感悟,有大的`疑問就有大感悟。
通過引導,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
3、指名讀課文。4、讀了這三句話你想說什么?(引導學生說出)
從字的意思到詞語的意思再到句子的意思,有條理的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的學習。
(1)學習要有老老實實的科學態度,來不得半點的虛偽和驕傲;
(2)學習要有興趣,這是的老師;
(3)學習要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時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三、課堂總結:(1)說一說,你從這兩則論語中,有什么收獲?
四:布置作業:背誦、默寫兩則論語
語文a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默寫課文,能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問題。
4.理解三句話的意思,能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明白了什么。
教學重點:
理解三句話的意思,會背誦默寫。
教學難點:
能聯系生活實際,明白《古人論學習》中幾句話的道理。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聯系生活實際,理解三句話的意思,說說你明白了什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學習過幾篇古文了,你們還記得嗎?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一篇古文《古人論學習》,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2.看看下列詞語,讀準字音。
是知也好知也
3.指導朗讀,重點指導停頓。
師示范朗讀
4.指名朗讀。
三、理解句子含義。
1.理解第一句。
(1)知:看注釋,什么意思?
在古文中同“智”智慧
(2)把整句連起來說說意思
自己練習說同桌說說指名說
(3)練習背誦
2.對于第二句話,同桌說說意思,連起來說一說。要求會背
重點理解:好之者和樂之者
3.學習第三句
重點理解:疑(懷疑)惟
連起來你明白什么了。
4.讀了這三句話,你明白了什么?
5.練習背誦
四、補充孔子的部分名句。
練習讀試著背一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談談學文后的感受、練習默寫、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指名背誦,并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指名背一背、說一說
二、結合我們的實際生活,談談你學了古人對學習的評論后,你有什么感受或想法。
小組內交流班內交流
三、檢查背誦。
四、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惟凡
記憶字形
2.說說寫這兩個字時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指名說一說
練習書寫
五、練習默寫。
默寫后學生之間互相評一評
六、指名說一說你收集或背下來的與學習有關的名家名句。
指名讀或背
七、教師總結。
語文a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明確目標:
1、認讀2個生字。能夠借助注釋、字典理解古文重點字詞的意思,能說出古文的意思。
2、理解古文蘊含的教育意義,懂得學習應該誠實、有興趣、善質疑。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解析思路預設過程: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二、精讀內容
三、回歸整體體會道理配樂朗讀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師配樂范讀,學生自由學讀。
3、師生同讀。
4、展示朗讀。
二、精讀內容體會道理
(一)感受學習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板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學生質疑,依疑導學。
2、理解意思,體會道理。
3、角色朗讀,積累知識。
(二)感受學習要有濃厚的興趣
出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運用學法自學
2、匯報、質疑。
3、討論:為什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整合前兩句,體會聯系。
5、角色朗讀。
(三)感受唐彪的論學習之教誨
出示: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則小悟,大疑則大悟。”
1、依法自主學習。
2、互相說說意思。
3、小結內容。
4、指導朗讀。
三、回歸整體配樂朗讀
1、師:通過學習你有何收獲?你知道該如何學習嗎?
2、配樂朗讀。
指名誦讀。(古箏曲)
全體誦讀。(配樂)
3、師小結
半部《論語》平天下,讀《論語》不同之人會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同學們能多讀,善思,勤學,把我國古典文學發揚光大。
板書設計:
27、古人論學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應誠實
(知道) (聰明)
知好樂有興趣
疑悟善提問
布置作業:
必做:
1、背誦課文。
2、把你搜集到的關于學習的名言警句,摘錄在積累本上。
選做:
寫一寫學習的收獲或體會。
【語文a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A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莫高窟》教案12-03
語文版三年級語文上冊 團結的力量說課稿11-03
語文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盧溝橋》01-13
冀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01-21
部編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14
冀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案01-21
鄂教版一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教案01-19
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14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5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