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防范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通用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防范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防范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⒈了解自然災害的可怕性、不可抗拒性,懂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必須遵循自然規(guī)律,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⒉了解人們?yōu)闇p少和防止自然災害所做的努力,并且為家鄉(xiāng)的減災防災出謀劃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學準備:
⒈搜集古代人民和大自然做斗爭的故事。
⒉搜集相關的圖片資料制作成卡片。
⒊教師準備好“點子卡”。
教學過程:
一、故事會
⒈教師導入:從古到今,人類都一直在與自然災害進行不懈的.斗爭。你們知道哪些這樣的故事?請把你收集到的故事講給大家聽聽吧!
⒉學生講故事。如“大禹治水”“李冰修筑都江堰”“西門豹”等。
⒊教師:大家聽了這些故事,有什么想說的呢?(注意引導學生對那些愚昧的做法進行批判)
⒋教師小結,板書課題:大自然,請你息怒。
二、減災防災科技展
⒈教師:隨著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不斷清楚,科學開始成為人們戰(zhàn)勝災害的有力武器。下面我們就來舉辦一個“減災防災科技成果展”,交流大家搜集的資料。
⒉學生分小組交流資料,然后推選有代表性的圖片和卡片貼到黑板上,并介紹這些措施或儀器在預測、減輕、防止自然災害的發(fā)生中發(fā)揮的作用。(請參照“資源搜索”中相關資料)
三、點子工作室
㈠匯報討論
1、你了解到我們的家鄉(xiāng)以前發(fā)生過什么樣的自然災害?
2、為此,家鄉(xiāng)的`人們都采取了哪些減災防災措施?
3、我們可以為減災防災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為了發(fā)揮我們這些“小諸葛”的作用,咱們成立一個“點子工作室”,為家鄉(xiāng)的減災防災獻獻計吧!
㈡制作“點子”卡
⒈小組合作選擇一種或兩種家鄉(xiāng)常發(fā)生的自然災害,研究制作減災防災點子卡。
⒉點子卡樣式例舉:
“減災防災”點子卡
第小組
成員:
自然災害名稱
主要發(fā)生時間
災害特征及危害:(簡要介紹)
減災防災金點子:(具體操作)
⒊展示“點子”卡,小組匯報。
⒋評選減災防災金點子,建議把金點子寄給當?shù)叵嚓P部門,鼓勵他們參與家鄉(xiāng)建設。
四、祝福地球村
⒈面對無情的災害,讓學生把對地球的祝福寫在心愿卡上,播放音樂《祈禱》,在心里默默地為地球母親祈禱。
⒉教師小結:自然災害是可怕的,因此,我們要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保護環(huán)境,努力減少自然災害。
五、小小宣傳員
提供相關網(wǎng)址,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更多防災減災信息,做一名“小小減災宣傳員”,積極向身邊的人進行宣傳。
防范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家鄉(xiāng)常見自然災害的特點及其危害,了解我國曾經(jīng)發(fā)生的重大自然災害。
2.學會用調查訪問等方法搜集資料,學會歸納整理資料。
活動準備:
1.搜集有關自然災害方面的圖片、文字資料,并進行分類。
2.通過調查訪問,了解家鄉(xiāng)曾經(jīng)發(fā)生的重大自然災害及其帶來的損失,并寫好調查筆記。
活動過程:
一、課前初探
課前讓學生通過各種媒介,了解我國自然災害情況,并對相關資料進行分類。為學習《可怕的自然災害》做好充分準備。
二、課中探究
1.匯報展示、合作探究: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是啊,多么可怕的自然災害。災害一旦發(fā)生,人類的。家園可能在瞬間被毀滅,生命可能被無情地奪走……(板書課題)
(2)展示圖片,認識災害
師:課前大家搜集了表現(xiàn)各類自然災害的圖片,并做成了剪報或者手抄報,下面我們就來舉行一個“災害圖片展”。
學生展示圖片,作簡單的介紹(可以結合具體的背景事件)。
(3)設計圖標,了解災害
師:剛才我們了解了這么多可怕的自然災害,不同的災害有不同的特征,下面我們仿照教科書第71頁的圖例給這些災害畫畫像吧!
教師示范圖例。教師畫一幅太陽照射著大地,大地都干裂了的圖,并告訴學生這表示“干旱”。教師給圖編一首順口溜:太陽高高掛,滴雨也不下,大地快冒火,渴壞了莊稼。
學生準備,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交流,展示(可以先說說順口溜或謎語,讓其余同學猜一猜)。
2.感悟深化,提升認識
(1)小小主播,講述災害
教師:課前很多同學不僅搜集了自然災害的圖片,還了解了許多發(fā)生過的自然災害,下面就進入我們的“新聞會客廳”,由小主播們播報新聞。
學生分全球新聞(國外發(fā)生的災害)、國內新聞(外地發(fā)生的災害)、地方新聞(家鄉(xiāng)發(fā)生的災害)進行播報。
學生1:大家好,下面播報全球新聞。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發(fā)生8.9級地震,并引發(fā)大海嘯,給沿岸各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該地區(qū)在海嘯中的遇難者總人數(shù)超過了25萬人。
學生2:大家好,下面播報國內新聞。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fā)生地震。據(jù)民政部報告,截至6月14日12時,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70人遇難,374159人受傷,失蹤17428人。直接經(jīng)濟損失高達近萬億元人民幣,間接經(jīng)濟損失不可估計。
學生3:接下來請聽地方新聞。據(jù)沂蒙生活報報道:20xx年我市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至今降水總量不足往年同期的30%,全市有719.4萬畝農(nóng)作物受災,其中重旱面積437.5萬畝,絕產(chǎn)達80萬畝,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十分罕見。
(2)交流匯報,直面災害
展示調查表,交流近年來發(fā)生過的自然災害給家鄉(xiāng)人民帶來了哪些損失。仿照教科書第73頁的學生作品寫一寫、畫一畫,制作“災害記憶卡”,說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故事片段。
3.生成問題,拓展延伸
學生談一談了解這些自然災害后的感受。
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自然災害發(fā)生的原因,注意引導學生分析哪些是無法避免的,哪些是人為的。對于前者我們要努力建立預警機制,防患于未然,對于后者,我們更要反思人類自身的行為,懂得遵循自然規(guī)律,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三、課后實踐
教師:我們用不同的方式記住這些災害,只愿災害不再重現(xiàn),悲劇不再重演。面對災害,人類做了些什么?我們還可以做些什么?同學們課外可以找一找相關資料,下節(jié)課大家一起來交流。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中我力爭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去探索、發(fā)現(xiàn)、了解自然災害;對自然災害的特點、種類、危害有一種感性認識。在實際課堂中,由于學生對自然災害的了解不夠全面,所以在課堂上,學生的介紹僅僅停留在雪災、地震、水災、旱災等方面,對于其他災害了解得太少。這一點在以后學習中要注意,教會學生搜集資料時注意廣度。另外個別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不是很高。這一點也需要在今后的學習中改善。
防范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能夠了解一些基本常識。
2.通過結合 “全國防災減災日”開展活動,進一步強化安全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保證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
二、內容簡介
1.“防災減災日”意義。對我國影響較大的幾種自然災害
2.常見災害及預防自救、
三、活動過程
1、“防災減災日”意義
(1)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fā)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
(2)自今年起,國務院確定每年的5月12日為“防災減災日”。
(3)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fā)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設立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將使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加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2、對我國影響最大的幾種自然災害
地質災害:種類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澇及其它災害:雨澇災害、洪水災害、凌汛災害、地震災害。 大風災害: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chǎn)活動、經(jīng)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危害性大風主要指臺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卷風。
熱帶氣旋災害:我國是世界上少數(shù)幾個受熱帶氣旋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冰雹災害: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海洋災害: 風暴潮、災害性海浪、 海嘯、赤潮。
其它災害還有很多。
3、常見災害及預防自救自護常識
(1)、地震的自救常識
——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jù)所處環(huán)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xiàn)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遠離危險區(qū)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chuàng)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
學校人員避震
在學校中,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有中長期地震預報的地區(qū),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后沉著地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
(2)、如果衣服著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臉部,身體不斷滾動以撲滅火焰——遮住臉部可預防臉部被燒傷,制止熱氣和煙霧進入肺部。油鍋起火,要迅速關上煤氣,并將鍋蓋平推到鍋上,或將大量生菜倒在火上滅火。
(3)、電器起火時,要先斷電,再用濕棉被、濕衣服把火壓滅。電視機、電腦起火時,要從側面靠近滅火,以防顯像管爆炸傷人。雷雨天氣,太陽能熱水器用戶切忌洗澡。
(4)、眼睛被化學物品灼傷后,應把整個面部泡在清水里,連續(xù)做睜眼和閉眼的動作。沖洗后,應及時到醫(yī)院治療。
(5)、燙傷后,應在第一時間用冰礦泉水或清水沖傷口10分鐘以上。如燙傷較輕無傷口,可用獾油、燙傷藥膏或牙膏涂在患處。如傷口嚴重,不可使用燙傷藥膏或油劑,不可刺穿水皰。
(6)、特別提示
每個家庭應當準備一個應急包并放在離門口較近的位置。
家庭應急包中的必備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變壞的食物和水、電池供電的收音機、手電筒、多用刀具、衛(wèi)生紙、雨具、口哨、地圖、繩子、藥品和親友通訊錄。
4、小結
防范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4
【班會主題】
自然災害是無情的,很多人的生命都是喪生于自然災害,其中特別是地震的破壞性最強,這次班會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地震,也希望大家能在這節(jié)課中學到地震逃生的方法。
【教學目的】
1、通過這次班會,讓學生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2、讓學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教育學生發(fā)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3、增強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教學準備】
視頻播放,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主題:
2008年的5月12日就這樣寫入了歷史,當天十四時二十八分,突如其來的汶川8.0級地震,震動了汶川,震動了億萬國人的心。一個個美麗的縣城,那樣令人神往的天府之國,頃刻間天崩地裂,斷壁殘垣。沉痛的瞬間,心痛的數(shù)字,染血的孩子,受傷的臉龐…久久縈繞在我們心中。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為我們敲醒了防范的警鐘,平時我們的生活很幸福,其實危險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假如地震真的來了,親愛的同學們,你做好戰(zhàn)勝地震的準備了么?
二、地震前準備:讓防震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備無患。
1、地震前應做哪些準備?
學習地震基本急救知識,制訂家庭應急預案,開展家庭一分鐘緊急避險、撤離與疏散的演練活動;備好防震應急包。配齊應急物品。家具物品擺放要重的在下、輕的在上。將床放在內墻(承重墻)附近,要遠離屋梁和懸掛的燈具。
2、如何做好疏散準備?
清理雜物,使門口、庭院通道暢通,震時便于人員逃離。熟悉周圍環(huán)境,了解避難場所,地震時可沿指定路線及時疏散。
三、地震時自救知識:
1、地震時的避震原則是什么?
(應就近伏在床下、桌下和小跨間房屋里等安全角落,待震后迅速撤離。)
2、地震時怎樣自救?(先讓學生討論交流,再做補充和總結。)
只有能做到,首先要切斷電源、氣源,防止火災發(fā)生。用枕頭或手或坐墊保護頭部。
3、在平房沖出房屋到空曠地帶,如果來不及,就在堅硬家具下伏而待定,再伺機轉移。
4、在樓房遵循就近躲避原則。就近躲避到床、桌下登“安全角”或廚房、衛(wèi)生間、儲藏室等小開間內,不要跳樓,待強震過后有序撤離。從高樓撤離時應走安全通道,千萬不要坐電梯。
5、在教室內不要向教室外面跑,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待地震過后,在老師的指揮下向教室外面轉移。在操場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6、在街道上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要避開高大建筑物,如:樓房等。
一旦震動停止,就要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被埋壓時最重要的是樹立生存信心,沉著冷靜。首先挪開頭部周圍的雜物,保持呼吸暢通,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用磚、木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余震發(fā)生后環(huán)境進一步惡化。不要哭喊,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用簡易的辦法包扎好傷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節(jié)約飲食,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jié)約使用,發(fā)出求救信號時可采用敲擊水管的辦法。
四、地震后互救知識:
1、震后救人原則是先救近處的人。無論是家人、鄰居,還是陌生人,以免錯過救人良機,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先救青壯年。可使他們迅速在救災中發(fā)揮作用。先救容易救的人。可加快救人速度,盡快擴大救人隊伍。
2、首先請家屬或鄰居提供情況。采取喊話、敲擊等方法詢問埋壓物中是否有待救援者。仔細傾聽有無呼救信號,判定被埋壓人員位置。在保持通風(通氣)的前提下,做好標志,等待專業(yè)救援隊人員前來救治
3、接近被埋壓人時,不要用利器刨挖。注意分清支撐物與一般埋壓物,不可破壞原有的支撐條件,以免對人員造成新的傷害。首先暴露被埋壓者頭部,清除口、鼻內的塵土,保證幸存者呼吸順暢。在抬救過程中不可強拉硬拖,避免使被救者身體再次受到損傷。蒙上眼睛,使其避免強光的刺激。不可突然接受大量新鮮空氣,不可一次進食過多。避免被救人員情緒過于激動。
【教學小結】
地震非常可怕,因為它不可預測,威力大,但是如果我們做好了挑戰(zhàn)“天災”的思想準備,地震的威力也就在它沒有發(fā)生前降低了許多。同學們,平時看一些自我保護方面的書籍,為我們的安全保駕護航!我們學校預計會在下周一、周二,進行防震減災演習活動。希望同學們都能聽從老師的指揮,確保演習活動的安全,千萬不能在為了安全的演習中出現(xiàn)安全問題。
【布置作業(yè)】
搜集在地震到來時采取自救措施得力的事例,課下交流。
一、主題: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創(chuàng)建平安和諧校園
談話導入:我們身邊有火災、地震、洪水、臺風,還有雷擊、暴雪、交通事故、溺水,等等危險。我們遇到這些危險的時候,都要謹慎小心,并及時告訴老師和家長。
(1)、遇到地震,你知道如何逃生嗎?
遇地震,先躲避,桌邊床邊找空隙,靠在墻角曲身體,
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開闊地。
(2)、發(fā)生火災,我們應該如何防護呢?
火災起,怕煙熏,鼻口捂住濕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滾,
彎腰快步離險境,不乘電梯走樓梯,盲目跳樓會傷身。
(3)、洪水來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洪水猛,高處行,土房頂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
大樹能拴救命繩,準備食物手電筒,穿暖衣服度險情。
(4)、遇到臺風,我們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臺風來,聽預報,減少出行看信號,聽從指揮快快跑,
停課停學避風潮,準備食品和衣物,迅速躲進避難場。
(5)、發(fā)生泥石流,我們如何躲避?
下暴雨,泥石流,危險之地是下游,逃離別順溝底走,
橫向快爬上山頭,野外宿營不選溝,進山一定看氣候。
(6)、我們在雷雨天需要注意什么?
陰雨天,生雷電,避雨別在樹下站,鐵塔線桿要離遠,
打雷家中也防患,關好門窗斷電源,避免雷火屋里竄。
(7)、暴雪天氣,你知道我們應該怎么做嗎?
暴雪天,怒風吼,最好別往外面走,室外受凍無知覺,
千萬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手和腳,慢慢溫暖才見好。
(8)、你知道怎么應對龍卷風嗎?
龍卷風,強風暴,一旦襲來進地窖,室內躲避離門窗,
電源水源全關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車里面不可靠。
(9)、你知道如何對待突發(fā)的疫情嗎?
對疫情,別麻痹,預防傳染做仔細,公共場所要少去,
發(fā)現(xiàn)患者即隔離,通風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醫(yī)。
(10)、怎樣防范化學品的危害呢?
化學品,要注意,發(fā)生事故別圍觀,報警說明出事點,
遺棄物品不要撿,預防煙火燃毒氣,人在風頭要離遠。
(11)、我們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紅燈停,綠燈行,小心過街不搶行,過街要走斑馬線,
勿要打鬧來回跑,小心車輛不要慌,避讓車輛不搶行,
聽從交警守交規(guī)。
(12)、我們如何防范溺水危險?
防溺水,夏秋季,陌生水域別嬉戲,冬季滑冰更小心,
遠離薄冰才安全,游泳活動大人陪,下水之前先熱身。
(13)、你知道該如何正確用電嗎?
用電器,需謹記,濕手去摸使不得,電源插頭不能摸,
電線落地遠遠躲,電器若是著了火,千萬不要用水潑。
(14)、如何防止上網(wǎng)成癮?
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多,有用信息可瀏覽,有害信息需遠離,
網(wǎng)絡游戲別入迷,結交網(wǎng)友要謹慎,上網(wǎng)時間要控制。
(15)如何防拐騙?討論
(16)孩子(暴力傾向)的心理教育
(17)校外小攤,防食物中毒
二、保持良好秩序,課間樓內不打鬧,不亂跑。
三、午休,按時到校,堅持午休,保證下午的課堂精神充沛。
四、照明燈的使用。注意安全。
五、總結:
同學們,學習了這么多的防災減災知識,你們都記住了嗎?這些知識能夠幫助我們更加安全、快樂的生活,所以我們一定要記住。當然,也不要忘記和父母、朋友分享這些有用的知識。因為多一個人了解防災減災的知識,也就多一分安全的保障。祝你們平安幸福地成長。
防范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我國幾種常見的自然災害。
2、知道我國常見自然災害的成因,分布特點以及影響。
3、提高學生對自然災害的認識,樹立防災減災的意識。
4、讓同學們了解自然規(guī)律,增強環(huán)保意識。
二、教學重點
我國自然災害分布的特點及原因。
三、教學難點
導致我國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頻發(fā)的原因。
第二章第四節(jié)自然災害
時逢立冬,先提出二十四節(jié)氣,讓同學們關注天氣變化,再關注最近寒潮入侵,各地氣溫驟降,寒潮對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引入自然災害的概念。
由于自然環(huán)境的異常變化,造成資源破壞、財產(chǎn)損失、人員傷亡等危害的,稱之為自然災害。
舉出四個生活實例判斷是否為自然災害,讓同學們鞏固概念。提出本節(jié)課學習內容,自然災害的類型,分布及預防。
一、自然災害的種類和概念
自主預習課本
54、55頁內容,完成以下問題。
1、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2、你見過哪些自然災害,它們造成了哪些危害?
3、理解七種自然災害的成因和危害。材料:2018年我國前三季度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563人死亡,直接經(jīng)濟損失2522.8億元。
5、為什么我國自然災害頻發(fā)?
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氣象災害(干旱、洪澇、臺風、寒潮等)地質災害(地質、泥石流、滑坡等)。
二、自然災害的分布
讀我國氣象災害的分布圖分析(小組合作探討)
1、華北地區(qū)為什么春旱嚴重?
2、長江中下游地區(qū)為什么洪澇多發(fā)區(qū)?
3、臺風和寒潮在路徑和時間上有什么不同?
4、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讀我國地質災害的分布圖分析(小組合作探討)
5、試從地形、降水、板塊構造等方面分析我國地質災害主要分布的地區(qū)及原因。
在同學們踴躍發(fā)言后,關注到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地形復雜,氣候多樣,季風氣候顯著。造成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廣,發(fā)生頻繁。
三、防災減災
用大量的事實向大家證明防災減災的重要性。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chǎn)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在很多沿海地區(qū)可能會引發(fā)海嘯。歷史上幾次海嘯都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汶川地震的情景還歷歷在目。時刻給我們敲響警鐘。
科普知識和防治自然災害的.相關演習。最后關于地震的自救和泥石流的自救。作為大家的討論點,讓同學們意識到科學防災的重要性,并加強自身學習,為更好的認識自然,探尋自然界的規(guī)律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本課小結
五、科普小視頻“地震來了怎么辦?”
防范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6
一、設計思路:
根據(jù)《綱要》的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這一提法具有深刻的理論依據(jù)和深遠的實踐意義。災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它的毫無防備。因此教育孩子掌握地震小知識、避震小訣竅、如何保護自己等基本的防護措施十分重要。讓孩子們提高防震意識,在災難到來的時候,能更好的保護自己,更好的掌握逃生技巧。在大災大難面前不驚惶!
二、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
2、教育幼兒發(fā)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知道必要的.逃生技巧。
3、培養(yǎng)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三、活動準備:
1、《地震現(xiàn)場》影像資料、《小蟾童》防震減災科普動畫片、《地震生存手冊》漫畫版圖片6張。
2、一些小道具:枕頭、書包、臉盆、毛巾等。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引起幼兒的注意。
(一)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我們的房屋,座椅等東西發(fā)生了抖動,你們猜猜誰來了?引入課題地震。
(二)播放視頻:地震來了。
(三)圍繞錄像與幼兒展開討論:
1、剛才你看到了什么?(告訴幼兒這個就是地震。)
2、師小結:地震時,地面劇烈震動,房屋倒塌,地面裂開大縫。公路扭彎了,汽車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后,家里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
(四)播放課件《地震生存手冊》(漫畫版),教育幼兒在發(fā)生地震時,不慌張,及時躲藏。
師:“小朋友,地震雖然很厲害,但是小朋友不能慌張,在地震發(fā)生時,地面開始搖動后,有很短的時間可以用來躲避,如果在這短時間內躲到安全的地方,就不會被砸傷。”
引導幼兒逐一觀察課件,并向幼兒說明地震來了,該如何應變才是安全的。
(五)地震情景演練:地震中的自救
(一)室內自救
放置房屋、墻角、衛(wèi)生間等。
(二)室外自救:
1、提問:如果地震發(fā)生時,我們在室外,又怎么辦?(幼兒討論)
2、請看視頻,學習室外自救知識。
小結:原離建筑物、躲在空曠的地方、保護好頭部。
3、教師播放警報音樂,幼兒演練
五、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這么多的自救知識,當?shù)卣饋頃r不用怕!我們只有多學習和演練自救的方法,來保護自己。小朋友們,記得把我們今天學到的自救方法與家人、朋友分享,好嗎?
六、活動延伸:
學習兒歌《震前動物有預兆》,利用簡單、清楚的動物形象讓幼兒知道一些震前的預兆。
防范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演習,訓練幼兒在地震的狀況下根據(jù)幼兒園的環(huán)境有序地通過安全疏散通道。
2.引導幼兒知道發(fā)生地震時應該如何應變,掌握好躲、爬、鉆、跑的技能,提高身體運動質素。
3.培養(yǎng)幼兒互相關心的情感,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地震發(fā)生時,該如何應變》;發(fā)生地震的影片一張;桌子、椅子、臉盆、床、鍋爐、衣柜等。
2.了解地震中自救的基本常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請幼兒閉著眼睛聽音樂,讓幼兒感受地震時天崩地裂的感覺。教師觀察幼兒的表情。聽完音樂提問:音樂表現(xiàn)的是什么事情?(地震時的聲音)幼兒聽了音樂以后有什么感覺?(害怕、擔心)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見識和感受。那地震來了我們要怎么辦?
二、基本部分
1.圍繞影片與幼兒展開討論:
(1)剛才的故事里有哪些人物?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地點?
(2)發(fā)生什么事情啦(地震)?發(fā)生地震的時候,是什么感覺?
(3)為什么會發(fā)生地震呢?
2.老師小結地震的可怕性,講解會發(fā)生地震的原因。
3.提問幼兒發(fā)生地震的時候,我們應該怎樣做?開發(fā)幼兒的'思維和想像能力。
4.觀看課件《發(fā)生地震時,該如何應變》。
5.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發(fā)生地震時,故事里面的曾美麗、小帥哥他們是怎么逃生的?
(2)我們還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嗎?
6.教師小結發(fā)生地震時該如何應變。
(1)地震發(fā)生時,千萬不要驚慌,要鎮(zhèn)靜。
(2)趕快跑到空曠的地方。
(3)如果你在家里的時候,要趕快把煤氣、電、水龍頭等關掉,然后把臉盤或是鍋等東西罩在自己頭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來,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燈或其他東西掉下來砸傷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處或玻璃處,以免它們掉下來摔傷你。
(5)如果在車上,要趕快把車熄火,停靠在空曠的地方,走出車外。
三、結束部分
1.幼兒進行地震逃生演習。
(1)場地布置:擺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臉盤、鍋爐等;安排一些幼兒坐在車子上。
(2)引導孩子們要注意別驚慌,要注意掌握躲、閃、鉆、爬的技能,別撞倒別人,要互相關心同伴是否脫離危險,互相扶持。教師要注意引導幫助孩子們掌握好逃生技能。
2.愛心教育
欣賞各界幫助地震災區(qū)的資料,培養(yǎng)幼兒的愛心。
【防范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防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精選12篇)05-07
大風暴雨自然災害應急防范預案06-13
2021年防范自然災害工作總結01-19
幼兒安全教育特殊天氣和自然災害教案05-18
自然災害教案03-19
防范擁擠踩踏事故安全教育教案(精選8篇)11-02
防范校園欺凌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3篇)03-21
幼兒園自然災害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6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