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教學內容:
圖畫式應用題
教學目的:
1、學會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初步感覺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訓練學生根據掛圖正確表述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或掛圖
一、引入
今天咱們到郊外去秋游,看看有哪些數學知識。
二、新授
1、加法
[出示美麗的郊外風光]
師: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藍藍的天空,美麗的花朵,還有幾只蝴蝶正飛來飛去呢。
課件出示左邊5只,數一數有幾只蝴蝶?再出示2只,現在呢?
出示大括號和問號,師:現在有多少只蝴蝶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計算嗎?
美麗的蝴蝶可真漂亮啊,瞧,來了一群小朋友,他們是來捉蝴蝶標本的呢!課件分步出示:1、左邊4人2、右邊2人3、大括號和問號,小組里互相說一說圖意
分組說圖意,有4人小朋友在捕蝴蝶有2人在捉蛐蛐,一共有多少人?
誰來說說圖意,你知道怎樣算嗎?
三、課中操
四、減法圖式
那邊的小朋友玩的開心,這邊的農民伯伯正忙著呢?出示葵花,看,這是什么?
先出示顆葵花,再演示農民摘了3顆,再出示大括號和7個最后出示問號。
問:你能說出圖意嗎?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計算?
農民伯伯摘完了葵花還要摘石榴。課件分步出示石榴圖,自己說出圖意后想一想怎樣列式。
五、練習可自己適當調配
最新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教學內容:
P56、P57頁8和9的加減法
教學目的:
1、會熟練口算10以內加減法,能正確解答
2、能用10以內加減法解決生活中簡單問題,初步感知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
3、在計數過程中,初步培養學生數感
重點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學生心算計數
教學準備:
課件
一、創設情景
出示花果山和孫悟空,
小朋友,今天我帶你們到花果山去觀光好嗎?
二、探究知識
1、8的加減法
A、獨立思考
你們看,咱們的山上景色不錯吧,看小猴子們都下山來歡迎呢,出示課件圖
出示課件
聰明的小朋友,你能算一算嗎?
說出你的算式,你用什么方法計算?
寫加法的理由是什么?
學生說出加法的意思,樹上有6只猴,樹下有2只,一共有幾只?
B、評價,你認為誰寫的好?理由呢?
C、小結:同樣一幅圖,我們可以看作加法意思,也可以看成減法,只要能正確地說清圖意,就能列出算式。
2、9的加減法
小朋友們上山一定口渴了吧,前面就有一棵桃樹,結子很多又大又好吃的.桃子。
課件出示:兩棵桃樹,一棵樹上有7個桃子,一棵樹上有2個桃子
請你們用學具代替桃子來擺一擺,然后獨立寫出算式。
誰愿意向大家說出你的算式,
評價:你認為哪個組寫的好?
三、練習
1、動畫演示,小男孩踢足球,最后定格為踢進2個,網外7個,看圖,你能寫出幾個算式?說說你是怎樣列式的?
2、學生分組拿出數字卡片,同組兩人互相拿出相加得8,相加得9的兩個數。
用小青蛙找家或摘蘋果的游戲來完成。
四、課堂總結
今天同學們都學到了什么?
最新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用學過的100以內的數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養數感。
2、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3、積累活動經驗,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交流,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增強用數學的觀念看周圍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電腦動畫,創設情境:卡通形象皮卡丘把小朋友帶到數的王國。
講述:數的王國里住著我們已學過的100以內的數,這些都是我們認識的數。
(板書:我們認識的數)它們經常跑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二、活動探究,解決問題
1、“說一說”的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幅圖,并播放學生說的話,出示相應的場景圖。
講述:這些同學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這些數嗎?跟你同組的小朋友說一說。
學生在小組內說完后組織學生交流,盡可能地讓學生充分反言。
講述:同學們說得真好,只要細心觀察,你還會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數。
2、“說一說”的第二部分。
提問:誰來告訴我,你今年幾歲了?自己的年齡都記得很清楚,我看誰能說出家中每個人的年齡?(先告訴我家中有幾口人,再分別說出他們的年齡)先指定兩名學生說,當每個人都很想說的時候,再讓他們說給同桌的同學聽,最后再請兩名學生說。
講述: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可見你們平時對自己的家人都很關心。下面,我們進行一個智力小測試,比比誰最聰明。(出示第二幅圖)
提問:你們看,這是小明一家。他們家有一個人,今年4歲。你們猜這個人可能是誰?還可能是誰?
講述:你們都猜對了!在你們的家庭里,爺爺奶奶的歲數比較大,一般宰0歲左右;爸爸媽媽的年齡中等,大約三十幾歲;而你們的年齡是最小的,今年還沒有超過10歲。
3、“猜一猜”。
講述: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猜一猜的游戲,這個游戲需要小組長和組員合作完成。組員的任務是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操作,小組長則要把組員猜數、數數的結果記錄下來。
(1)請每個同學抓一把糖,數數有幾粒?
組員數,組長記錄。完成后評出優勝小組,獎勵合作星,再指名說,老師在表中板書三名學生說出的粒數。
講述:同學們抓一把糖大約都在10粒左右。
(2)在請同學們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數,先猜猜大約有多少粒?
把你估計的結果告訴組長。估計得怎樣呢?把手中的花生米數一數,數的結果告訴組長。估計得怎樣呢?
小組活動結束后評出優勝組,獎勵合作星。
提問:誰來把自己猜數、數數的結果告訴大家?(教師在表中板書三名學生說出的粒數)你覺得自己估計得怎樣?
(3)講述:從這張表上可以看出著三位同學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數都要比抓一把糖的粒數多,其余同學是不是也這樣,這是為什么呢?請小組同學討論一下。
小組同學討論,教師指導,教師指導。討論結束后,指定代表發言,其余學生補充。
小結:因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糖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數就要比一把糖的粒數多一些。
(4)講述:請同學們抓一把黃豆,不要數,你覺得一把黃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瘰疬數多還是少?(指名說)你估計一下大約有多少粒?
(組長記錄)估計好了以后抓一把黃豆數一數,數結果也請組長記錄下來。
小組活動結果后評出優勝組,獎勵合作星。
提問:誰來把自己猜數、數數的結果告訴大家。(教師在表中板書三名學生數出的粒數)你覺得自己估計得怎樣?
(5)看表比較:一把黃豆的粒數確實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數要多,可見你們的預測是正確的,這是為什么呢
講述:因為一粒黃豆比一粒花生米小得多,所以在估計的時候就應該想到一把黃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數多得多,這樣估計出的結果就會和實際的記過比較接近。
4、“數一數”
出示第四幅圖。
提問:這幅圖畫的是什么地方?圖中的小朋友數了哪些數?如果我們也到校園里去,除了圖畫中的小朋友數的數以外,你還想數什么?
請你們一起走出教室,分小組到校園里去數一數好嗎?10分鐘后我們回教室匯報。
學生分組到室外活動。
數完后組織學生交流。
講述:剛才小朋友都觀察得非常仔細,數得也非常好。
[評:在學生充分感知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之后,再按批排數一數,是為了提高學生在生活中自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使他們真正學到生活中的數學,有價值的數學。另外,這項活動還可以消除學生的疲勞,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課堂教學再掀起一個小高潮。]
三、全課總結
講述: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好。最后讓我們看看皮卡丘還有什么話要對我們說。放配音:同學們,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知識,你們一定要做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去發現更多的數學奧秘,你們愿意嗎?
教學后記:接近生活,學生對此特別感興趣.以后多開展這樣的活動.
【最新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案模板01-27
最新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1-22
最新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文案01-17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教案最新模板01-27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1-23
四年級下冊人教版數學教案01-14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14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1-14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01-14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