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餐》教案(精選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進餐》教案(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進餐》教案1
活動目標:
1、培養小朋友慢慢吃,細嚼慢咽的文明進餐習慣。
2、讓幼兒養成正確的進餐姿勢,飯前洗手,保持小手干凈,桌面清潔、衛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活動準備: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放進餐禮儀兒歌,引起幼兒興趣。你們聽到了什么?(吃飯前洗手,不挑食不剩飯,不能把菜撒了)
二、出示PPT課件,小動物們是怎樣文明進餐的?
1、 播放課件,問小獅子是怎樣進餐的?(吃飯前沒洗手,嘴巴邊吃邊漏,吃完后垃圾隨地亂扔。這樣做不好)。
2、小猴子是怎樣進餐的?
3、小兔子是怎樣的呢?
4、小貓咪呢?
總結:所以我們進餐時應該像小貓那樣,做到餐前洗手,保持小手很干凈、衛生。坐在位置上,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不撒飯粒,保持桌面清潔。我們小朋友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都要養成文明,衛生進餐的好習慣。
三、兒歌進餐。
進餐前手洗凈,入座時動作輕。自己吃不用喂,不說話、不玩耍。不挑食、不剩飯,樣樣飯菜都吃光。收好餐具要漱口,文明進餐我最棒。
活動延伸:中午吃飯評文明進餐小明星。
《進餐》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用餐時的一些文明健康行為。
2、養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培養文明的餐飲之禮。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初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幼兒平時使用的餐具:碗、殘渣盤、勺子各一個。
2、圖片(與進餐有關的圖片,有正確的,有不正確的,如:把飯菜全部吃光的、挑食的、邊吃邊講話的、用手抓飯的、對著別人打噴嚏的……)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回憶進餐前要做的事:飯前要洗手。
1、請幼兒談談餐前為什么要洗手?
2、教師總結:我們為什么要洗手呢?因為洗手可以預防病菌,所以小朋友要養成飯前洗手的好習慣。
二、請幼兒用正確的方法洗手。
三、判斷游戲:誰是文明進餐的小朋友
1、出示圖片,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這么做對嗎?為什么?應該怎么做呢?(幫助幼兒分清對錯,學習文明進餐的禮儀)
2、談話:怎樣才能做個文明進餐的好孩子呢?
3、談話:除了剛才看到的、說到的,進餐前后還要注意什么?如:吃完飯將自己的餐具送到指定的地方、進餐后要漱口和擦嘴等。
四、學習兒歌,結束活動。
兒歌:進餐前,手洗凈;入座時,動作輕;細細嚼,慢慢咽,不挑食,不剩飯。文明進餐人人贊!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幼兒知道了進餐過程中的一些基本禮儀,如進餐時不講話,不能一心二用,不能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后再離開餐桌。正確使用餐具,愛護衛生,進餐時保持自己、桌面、地面的清潔,進餐后會收拾自己的餐具并及時進行漱口和擦嘴。本次教學活動中,我雖然抓住了幼兒的心理特征,但是在材料的準備上,還不夠充分,不能夠給幼兒更多的提示。
一個成功的活動,離不開教師對每個環節精心的設計與考慮。總之,我們教師平時要多善于觀察、多思考、多去了解幼兒,時刻做一個有心人。
《進餐》教案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在進餐時間的行為符合禮儀要求。
2、培養幼兒良好的幼兒園進餐習慣。
3、養成不挑食的好習慣。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核心要素:
進擦前 手洗凈 入座時 動作輕
細細嚼 慢慢咽 不挑食 不剩飯
活動準備:幼兒平時使用的餐具:碗、盤子、勺子各一個。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直接介紹活動名稱,導入活動。
(二)關鍵步驟:
1、第一步,餐前準備練習。
(1)取餐墊放在桌子上,取餐具放在餐墊上。
(2)學習用雙手將椅子拉開,在入座。
(3)老師講盛好食物的餐具放在餐車上,幼兒用雙手端起飯碗,放在餐墊上。
2、第二步,吃飯練習。
(1)腳規矩的放在椅子前面。
(2)飯、菜要搭配著吃。
(3)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吃飯。
(4)需要添飯菜,舉手請求老師的幫助,或經老師的允許后,有自己到指定的地點添飯。
3、第三步,收拾桌面的練習。
(1)清潔桌面:去抹布區取干凈抹布,擦拭餐墊和桌面后,將臟的抹布放在臟抹布區。
(2)餐墊使用后,放在指定地點。
4、第四步,漱口和擦嘴的習慣。
練習后,要注意幼兒在進餐時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進餐》教案4
活動目標:
1、認識餐具,了解就餐禮儀。
2、家長幫助輔導幼兒進餐。
活動準備:
1、餐車、餐具:盤子、碗、勺子等
2、飯、菜、湯
活動過程:
一、出示餐具,與幼兒談話
1、師:小朋友們,你們看老師手里拿的是什么?(盤子、碗、勺子,筷子)這些東西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餐具,小朋友們和我一起說“餐具”。
2、誰知道這些餐具(碗、盤子、小勺)是做什么用的?(幼兒自由回答)碗是用來盛飯和湯的、盤子是用來盛菜、豆包、花卷、燒餅的、小勺是用來吃飯的)
3、你們在家是不是自己吃飯呀?誰是自己吃飯的請舉手!好的,那現在我來考考你們。
二、就餐禮儀
1、師:我們怎么拿勺子呢?(用手)那另一只手做什么呢?(要扶著碗,不要讓盤子、碗掉到地上)(教師邊說邊示范)誰到前面來做一下。(請兩名幼兒到前面來示范)
2、這么多小朋友一起吃飯,要有規則,老師會把香噴噴的飯菜盛到小朋友的盤子、碗里,擺在小朋友面前,這需要一些時間,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要安靜地等待,把小手放在膝蓋上,要注意安全,不要燙傷,等老師把所有小朋友的飯菜都擺好了,小朋友們要一起朗誦餐前兒歌:吃飯時,坐端正,手扶碗,勺拿穩,不嬉笑,不高聲,細細嚼,慢慢咽,不撒飯,桌面靜。(教師教幼兒朗誦兒歌)說完兒歌老師會說“小朋友們,請吃飯”,這時候小朋友要說什么呢?(謝謝老師)對,老師為小朋友擺飯菜很辛苦,小朋友們要有禮貌,這時就可以吃飯了。3、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先吹一吹,然后用小勺子一口飯、一口菜的吃,細嚼慢咽,吃完一口再舀下一口,少少地舀,不要浪費,盡量把飯菜吃干凈,如果沒吃飽一定要和老師說:“老師請再給我盛一碗”。小朋友和我一起說一遍“老師請再給我盛一碗”如果你不和老師說老師會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飽,所以一定要記住這句話。
4、吃完飯,要把盤子、碗和勺子送到老師的餐車上,然后用杯子接水漱漱口,回到座位上,可以休息一會等等沒吃完的小朋友,也可以到圖書架上找一本書看,千萬不要在活動室里隨意走動。
三、介紹幼兒園的配餐情況
1、我們小朋友每天要在幼兒園吃三頓飯,,每頓飯都是營養師為我們小朋友們精心設計了搭配合理又營養豐富的飯菜,既好吃又對身體好,所以每頓飯都很重要,每種食物都有它的營養成分,不能喜歡的就多吃,不喜歡的就少吃,吃飯就像搭積木,蓋房子,一塊積木搭不好,房子就蓋不高,所以不可以挑食。
2、為了小朋友身體健康,除了每天的三頓飯,幼兒園還準備了上下午各一次的加餐,有牛奶、水果、酸奶等等,小朋友們在幼兒園的一整天有吃有喝,不用再從家里帶零食。
四、根據教師講解的要求,幼兒體驗幼兒園進餐過程,家長輔導進餐。
1、(配班老師推出餐車)師:小朋友們你們聞一聞,好香呦,今天幼兒園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好吃的飯菜,我們來看看都有什么?(將菜盛在盤子里,進行餐前講述)
(1)紅燒丸子:這個菜你吃過嗎?看看里邊都有什么?(肉、胡蘿卜、蒜苔)小朋,豬肉含有豐富的維他命B1。可以使小朋友的身體有力氣。胡蘿卜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A,能增強小朋友的免疫力。
(2)這個菜叫什么名字你們知道嗎?這叫瓜片炒蝦仁:角瓜富含水分,能讓我們小朋友的皮膚變得很光滑。蝦仁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物質,可以補鈣。小朋友一定要多吃點。
(3)今天我們吃的飯是白米飯
2、師:現在我們就開飯,請小朋友們坐好,等老師盛飯。
(1)兩位老師為幼兒發飯
(2)老師領讀《吃飯時》兒歌
(3)會說:(師)小朋友們都有了嗎?(都有了)小朋友請吃吧!(謝謝老師)
(4)家長輔助指導幼兒就餐。
《進餐》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小實驗,培養小朋友慢慢吃,細嚼慢咽的文明進餐習慣。
2、通過情景表演,培養小朋友正確的進餐姿勢,飯前洗手,保持小手干凈,桌面清潔、衛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3、在游戲情景中引導小朋友積極參與游戲,培養鞏固文明進餐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米飯、餃子、玻璃管、塑料袋,草莓、菠蘿、蘋果等胸飾若干,餅干、水果、盤子若干,智慧帽。
活動過程:
1、念兒歌《吃飯時》、《小瓷碗》,激發小朋友的興趣。
2、小實驗(1)把面包渣放進"食道"(玻璃管)里。
(2)怎樣才容易把面包塊放進"食道"(玻璃管)里。
(3)讓小朋友比較,面包渣和面包塊哪種更容易進入"食道"。
(4)小結:所以我們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慢慢的吃,通過牙齒把食物磨碎嚼細,也就是細嚼慢咽,這樣才容易消化。
3、情景表演:小動物"進餐"(1)小兔和小貓表演"進餐時",小朋友們仔細觀察。
(2)小朋友們說說小兔和小貓進餐時表現一樣嗎?
小兔是怎么表演"進餐"的?
小結:小兔:餐前沒有洗手,大口大口的吃,跪在凳子上,還用手抓食物,米飯、餃子撒在桌子上,到處亂跑。
(3)小貓是怎么表演"進餐"的呢?
小結:所以我們進餐時應該像小貓那樣,做到餐前洗手,保持小手很干凈、衛生。坐在位置上,左手扶碗、右手拿勺,不撒飯粒,保持桌面清潔。
4、觀看小朋友進餐畫面小朋友們互相討論、交流。
問:小朋友們在做什么?
哪些小朋友做得對?
哪些小朋友做得不對?為什么?
小結:我們小朋友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幼兒園,都要養成文明,衛生進餐的好習慣。
5、玩過家家的游戲(1)分角色(五個家庭)(2)過家家、吃點心。
(3)比一比哪個家庭進餐習慣最好,最講文明、講衛生。
(4)評選出表現最好的家庭,并頒獎。
《進餐》教案6
教學形式:團體或小組教學
教學方法:故事啟迪法 演示示范法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在進餐時的行為符合禮儀要求。
2、 培養幼兒良好的幼兒園進餐習慣。
核心要素:進餐前 手洗凈 入座時 動作輕
細細嚼 慢慢咽 不挑食 不剩飯
活動準備:幼兒平時使用的餐具:碗、盤子、勺子各1個
基本過程:
(一) 導入活動:
直接介紹活動的名稱,導入活動
(二) 關鍵步驟:
1、 第一步,餐前準備練習。
(1) 取餐墊放桌子上,取餐具放在餐墊上。
(2) 學習用雙手將小椅子拉開,再入座。
(3) 老師將盛好食物的餐具放在餐車上,幼兒用雙手端起飯碗,放在餐墊上。
2、 第二步,吃飯練習。
(1) 腳規矩地放在椅子的前面。
(2) 飯、菜要搭配著吃。
(3) 一手扶碗、一手拿勺子吃飯。
(4) 需要添飯菜,舉手請求老師的幫助,或經老師允許后,由自己到指定的地點添飯。
3、 第三步,收拾桌面的練習。
(1) 清潔桌面:去抹布區取干凈抹布,擦拭餐墊和桌面后,將臟的抹布放在臟抹布區。
(2) 餐墊使用后,放到指定地點。
4、 第四步,漱口和擦嘴的練習。
(三) 練習后,要注重幼兒在進餐時的實際操作能力培養。
活動延伸:
1、 說故事與分角色表演:
通過說故事和角色表演的方式,對幼兒做進餐禮儀指導。
例如:講完故事《豬小弟的一天》與幼兒進行討論:
(1) 為什么小朋友都用驚奇的眼光看著豬小弟?
(2) 豬小弟是怎樣把小羊惹哭的?他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不對?
(3) 豬小弟有哪些缺點需要改正?你覺得應該怎樣改?
(4) 我們進餐時候需要注意什么?
家園互動:
1、 進餐前,老師最好先將米飯攪拌松動,再讓幼兒盛忽。
2、 吃飯時,強調幼兒在進餐前十分鐘,一定要保持安靜。十分鐘后方允許小聲交談,但不可以邊吃邊說。
活動反思:
1、 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為什么?
2、 你認為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里?
3、 你認為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該如何改進?
附:故事〈豬小弟的一天〉
豬小弟第一天來到幼兒園,成為大家的新朋友。
他第一次和小朋友一起在幼兒園里吃飯。
他先和大家一起去洗手,然后坐到自己的小椅子上。剛一坐下,就跟旁邊的小朋友大聲地說起話來,小朋友們都用驚奇的眼神看著他。
豬小弟心里覺得很不是滋味,心想:“為什么小朋友都用這樣的眼光看著自己呢?”
開飯了,大熊叔叔端來了孩子們最愛吃的烤玉米。
小朋友們都從盆子里輕輕地拿起一個放在盤子里,然后坐下安靜地吃起來。
豬小弟一看是他自己愛吃的的烤玉米上來了,
他一下子就拿了三個玉米,并重重地丟到盤子里,弄得盤子“咣、咣”作響。
盤子太小,盛不下,只見一個大一點的玉米掉在了地上。豬小弟慌忙撿起掉在地上的玉米,依舊放在了盤子里。小朋友都看著他。他不好意思低下頭。
這時,熊貓老師走過來。正想和他說話呢,可是,豬小弟慌忙卻突然打了一個大噴嚏,把剛剛吃進嘴里的玉米粒噴在了對面的小白羊的臉上,還噴到桌子和地板上。
小白羊“哇”地一聲大哭起來。“臟!,臟!嗚,嗚,嗚——”
熊貓老師拿著紙巾,走到滿臉通紅的豬小弟面前,輕聲地說:“朋友,在吃飯前我們來一起背一遍快樂進餐兒歌,好嗎?”
幼兒園的教室里傳來朗朗的兒歌聲:“進餐前,洗凈手,打噴嚏,遮住口,輕輕嚼,慢慢咽,不挑食,不剩飯。”
孩子們高高興興地背完了兒歌,熊貓老師笑瞇瞇地問豬小弟:“好孩子,明白了嗎?”豬小弟起身把臟玉米丟掉,然后輕輕地放下盤子,起到小白羊面前說:“小白羊,對不起!‘
小白羊笑瞇瞇地說:“沒關系,我們作個好朋友吧!我喜歡有禮貌的朋友!“
豬小弟度過了開心的一天,重要的是他學到了很多道理。
【《進餐》教案(精選6篇)】相關文章:
商務進餐禮儀常識04-27
西餐進餐禮儀(7篇)11-25
西餐進餐禮儀7篇11-25
西餐進餐禮儀(6篇)06-21
西餐進餐禮儀6篇04-26
西餐的進餐禮儀(4篇)01-02
西餐的進餐禮儀4篇01-01
西餐進餐禮儀(合集6篇)12-29
西餐進餐禮儀(匯編6篇)12-29
西餐進餐禮儀合集6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