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紙盒》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趣的紙盒》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目標:
1、通過玩玩、做做紙盒,進一步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關系,發展空間知覺。
2、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從家中帶來紙盒。
2、制作紙盒的各種材料:廢舊紙盒、掛歷紙、水彩筆、剪刀、夾子、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觀察自己帶來的'紙盒,進一步感知立方體。
1、小朋友今天從家中帶來了不同的紙盒,請你仔細看一看,你的紙盒是什么形狀的?(是個長方體)
2、長方體有幾個面?(6個面)請你把這6個面找出來并標上數字。
3、每個面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長方體由6個面圍合而成,有的長方體有的面是正方形,有的面是長方形,有的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
二、拆一拆紙盒,初步感知立體與平面之間的關系
1、拆紙盒
請小朋友把紙盒拆開來看一看,會變成什么樣子的呢?
(讓幼兒從容易粘合處開始拆)
2、紙盒還原,反復感知并討論平面與立體圖形之間的改變關系。
誰會把手中的圖形變回原來的樣子?
重復還原幾次。
平面的紙為什么會變成紙盒?
3、引導幼兒發現并了解沒有標數字的面(粘合面)的作用。
觀察拆開的平面圖形:大家找一找,剛才我們小朋友寫的數字都在哪里?除了有數字的面外,你還發現了什么秘密嗎?這些沒有標數字的面剛才躲在哪里?它們有什么用?(重疊、粘貼、封口)
三、討論如何制作紙盒。
小朋友想自己來制作紙盒嗎?那我們該怎么來做紙盒呢?大家先討論一下。
1、幼兒自由討論制作的方法。
2、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制作的方法。
3、幼兒制作紙盒。進一步感知平面與立體的關系。
【《有趣的紙盒》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手工活動《有趣的剪紙》03-16
幼兒園大班綜合說課稿:有趣的根11-04
大班有趣的谷雨教案04-01
中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字03-31
中班數學教案有趣的數數03-31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匯編15篇04-04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倒計時04-07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運動場上04-06
大班藝術活動有趣的剪紙04-28
大班美術教案《有趣的動物》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