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教案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究兩位數乘整十數(不進位)以及整十數乘整十數的口算過程,初步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體的情境中,運用口算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在探究算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識,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情境中,合理選擇不同的估算方法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進一步發展數學思考的能力,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口算練習。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學生計算,匯報交流。(選擇幾題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口算的)
2.導入新課:剛才我們計算的是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同學們都算得很棒,今天這節課,我們要一起探究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1。
(1)出示教材第1頁例1。
引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什么?
讓學生說說從情境圖上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2)探究算法。
提問: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個?把算法說給同桌聽一聽。
全班交流。(結合情境圖中右下角的菜椒擺放特點來說)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個) 108+12=120(個)
②橫看,先算2盒,再算5個這么多。
12×2=24(個) 24×5=120(個)
③豎看,先算5盒,再算2個這么多。
12×5=60(個) 60×2=120(個)
④把算式看成12個十,十個十是一百,二個十是二十,合起來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個十,那就可以先寫12,再在后面添上1個0。
……
追問:比較一下這么多種方法,你最喜歡哪種?
如果大部分學生選擇最后一種方法,教師要提問簡便在哪里。
(3)試一試。
①完成教材第1頁“試一試”前兩題:
24×10= 20×10=
學生口答,說說口算的方法。
要求:請大家各自出一道這樣的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題來考考其他同學。
學生出題,教師板書:( )×10=提問:觀察這些算式,你們能總結出兩位數乘十的口算方法嗎?
師生共同小結:一個數乘十,只要在這個數后面添一個0就可以得到積。
②完成教材第1頁“試一試”第三小題。
讓學生與同桌交流口算方法。
指名匯報:
生1:可以看成2×3=6,再算20×30=600。
生2:先算2×3=6,再在末尾加兩個0就是600。
提問:為什么要加兩個0?
師小結:整十數乘整十數,只要把0前面的數相乘,再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兩個0即可。
2.教學例2。
(1)出示教材第2頁例2。
指名讀出例題表格中的數據。
師:根據稱出的結果,你能想到什么?(讓學生自由發言)
師小結:有的比30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千克多一些。每袋蒜頭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約重30千克。
追問:你會估算王大伯去年大約收獲蒜頭多少千克嗎?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談談自己的想法,再交流反饋,得出最佳的方案。
引導:按每袋30千克估算,60袋一共有多少千克?
列式為:30×60=1800(千克)
(2)完成教材第3頁“想想做做”第5題。
提問:從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這一頁大約有多少個字?)
追問:你想怎么估算?
集體交流,指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分別把兩個乘數看作與它們接近的整十數來計算。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2頁“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這三組題有什么特點?上下兩題的答案一樣嗎?為什么?
根據學生匯報,教師小結:一個乘數相同,另一個乘數多一個0,那么積也應該多添一個0。
2.完成教材第2頁“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讓學生重點說說“80×50,10×55,60×90”的口算方法。
3.完成教材第3頁“想想做做”第6題。
讓學生先仔細觀察表格,指名說說想法,再進行計算。
最后集體反饋,交流分析、思考的過程,同學之間相互評價、補充。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下冊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數教案】相關文章:
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教案設計06-21
《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教學反思07-01
《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乘法》教學反思07-01
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的口算乘法的教學反思07-04
《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評課稿11-14
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教學案例反思07-02
《整十數乘被乘數末尾有0的口算》教案10-08
整十數乘被乘數末尾有0的口算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