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

時間:2024-02-27 13:28:01 登綺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11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11篇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 1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誦讀,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互相制約、互相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3.了解羅斯福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結果怎樣。

  教學重難點:

  弄清羅斯福下令捕殺狼這一決策錯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結論。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同學們聽過哪些有關狼的故事?你覺得狼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請你用幾個詞語說出“狼”給你留下的印象。你為什么這樣認為?板書:狼

  2.你鹿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請你用幾個詞語說出“鹿”給你留下的印象。板書:鹿

  過渡:是啊,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應該毫不留情地消滅。可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鹿和狼的故事》這篇課文,卻要告訴我們另外一種看法。

  板書課題: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發生在凱巴伯森林的一個什么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準備質疑。

  3.想想全文可以分為幾個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同桌分段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

  四、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

  2.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它們在這里生兒育女,很快,鹿的總數就超過了十萬只。此時的鹿群真的是無憂無慮嗎?請選擇喜歡的方式讀第3節。

  3.畫出羅斯福為了保護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話說說。

  4.在文中找出羅斯福的做法產生了怎樣的結果?

  5.討論:指名讀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

  (1)用課文中的事例來說說: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間是怎樣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

  (2)再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為什么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如果破壞了會怎么樣?

  (3)整個生物界中還有許多這樣的相互制約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來證明我們必須尊重這些關系嗎?

  五、體會課文中心

  1.為什么鹿會“餓”、“痛”直至從10萬只只剩下8千只?

  2.這是“狼”的錯嗎?“狼”難到就該殺嗎?

  3.狼倒在槍下的一瞬,一定有很多話要說,你知道它想說什么話嗎?

  4.鹿是毀滅自己的“禍首”。鹿它想毀滅自己嗎?真正的“禍首”究竟是誰?

  5.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六、作業。

  寫一寫讀了這篇課文的感受,可以寫從中懂得的道理,也可以寫知道的類似事例。并請你給凱巴伯森林設計一塊警示牌。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 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狼和小羊》、《大灰狼》的故事嗎?狼給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兇殘、狡猾。)

  2.你還了解狼的哪些知識嗎?(簡介資料)

  (狼:哺乳動物,犬科,性格兇暴,平時單獨或雌雄同居,冬季往往集合成群,襲擊各種野生和家禽,是畜牧業的主要害獸之一。有時也傷害人類,毛皮可以做成大衣、褥、帽等。)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與狼有關的課文。學習后,你可能對狼有一些新的認識。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解決。

  3.把你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讀一讀,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感受。

  三、檢查自學效果。

  1.讀準字音。

  練習:(投影出示)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2.理解詞語:

  厄運:不幸的遭遇。

  銳減:急劇地減少。

  維護:使免于遭受破壞,維護保持。

  糟蹋:浪費或損壞。

  威脅:用威力逼迫或恫嚇使人屈服。

  相悖:相反,違反。

  茍延殘喘:勉強拖延一口沒斷的氣,比喻勉強維持生存。

  面目全非:事物的樣子改變得十分厲害。

  罪魁禍首:罪惡行為的首要分子。

  3.說出你感受最深的部分,發表各自的見解。

  四、深入學習,理解課文的內容。

  1.出示閱讀思考提示:

  思考題1:羅期福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結果怎樣?

  思考題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分組交流討論。

  3.匯報。

  匯報思考題1。

  甲組:他宣布凱巴伯森林為全國狩獵保護區,并決定由政府請獵人到那里去消滅狼。

  概括地說他采取了兩項措施:

  ①設立凱巴伯森林為狩獵保護區。

  ②雇請獵人捕殺狼。

  乙組:這項決定的結果是

  ①狼等野獸被獵殺得很多。經過25年的獵殺,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斃命森林中。其他以鹿為捕食對象的動物(豹子等)也被獵殺了很多。“25年,六千多只”說明獵殺的時間長,狼幾乎滅絕。

  ②同時,鹿過著幸福的'生活。在這個“自由的王國”中,它們自由地生長繁育,自由地啃食樹木,過著沒有危險,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③植被被大量破壞,鹿群數量急劇下降,生態平衡遭到了破壞。

  ④1942年,整個凱巴伯森林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茍延殘喘。

  4.追問:什么原因是森林“寵兒”造成這樣的結果的?

  (饑餓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加上疾病流行,鹿群數量急別下降。)

  5.追問思考題2:凱巴伯森林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它的罪魁禍首竟然是被看作美麗善良化身的鹿。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學生甲:狼是森林的保護者。狼吃鹿,維護了鹿群的相對穩定。狼吃掉的多數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對鹿群的威脅。這樣就保護了森林的生態平衡。

  6.這篇課文通過鹿、狼、森林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呢?

  (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人們必須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

  五、總結擴展

  1.投影出示《蛇與莊稼》、《塞翁失馬》的故事。請學生快速閱讀,體會這兩個故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蛇與莊稼》告訴我們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塞翁失馬》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要從正反兩個方面看,要有一分為二的觀點。)

  2.你還知道這方面的事例嗎?請你說一說。

  六、作業

  1.課下收集有關破壞生態環境的資料。以“環保小報”的形式向家人、朋友宣傳環保知識。

  2.把這個故事復述下來,講給你的朋友聽。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 3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基本理解課文的內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樹立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二、教具準備:

  多媒體。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讀書興趣。

  同學們,在你的印象中,鹿和狼分別是什么樣的動物?今天,我們來讀一個特別的故事,她會讓你重新認識鹿和狼,也會重新反映我們人類自己。

  (二)根據“閱讀提示”充分自學課文。

  (三)聯系講述“鹿和狼的故事”。

  1、仔細讀第1—6自然段,想一想:為了保護森林里的'鹿,羅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結果怎樣?

  2、自己練習講故事。

  3、同桌互相講一講。

  (四)小組合作學習。

  1、默讀課文第7—9自然段,想想: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2、小組討論:羅斯福錯在哪兒?為什么?

  (五)全班交流。

  1、說說羅斯福錯在哪兒。

  2、舉例說說: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

  (六)課外擴展。

  搜集有關自然界生物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故事,寫下來,準備參加“不能破壞生物鏈”主題隊會的演講。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 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板書鹿和狼

  1、誰能說說你對狼的認識?你對鹿的了解呢?(鹿:溫柔善良,讓人喜歡。狼:兇惡狡猾,讓人憎恨,如《會搖尾巴的狼》、《狼和羊》。

  2、板書《鹿和狼的故事》,看了題目后你想說些什么?

  溫柔善良的鹿和狡猾兇惡的'狼之間會發生什么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3、同學們你們現在最想做什么?(讀書)

  二、學生讀課文。

  1、自己將全文正確流利地讀出來。

  2、你想讀哪一自然段就讀哪一自然段。

  三、課文中哪一部分給你印象最深你就讀哪一部分,邊讀邊想你為什么選擇這一部分。

  四、讀你印象最深的段落,說一說為什么會選擇這一部分。

  1、羅斯福總統決定由政府雇請獵人去消滅狼,目的是為了保護鹿,讓鹿繁殖得更多一些。

  2、經過25年的獵捕,鹿沒有了天敵。

  3、鹿過著沒有危險,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4、鹿吃光了森林中的植被。

  5、鹿病死了無數只,還有一些饑餓而死。

  五、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選擇大家找出課文中的不同觀念,用自己的觀念及想法進行一次辯論賽。

  正方

  羅斯福是對的,他殺狼是為了保護鹿。

  反方

  羅斯福是錯的,他違犯自然界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規律。

  六、總結

  在人類生存的這個星球上動物和動物之間、植物和植物之間、動物和植物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一種生物的存亡或數量發生變化,常常會通過這種錯綜復雜的依存關系影響到其他生物和整個自然界。這就是鹿和狼等動物帶給我們的啟示。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 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鹿和狼的故事。

  2、基本理解課文的內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樹立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 揭示課題

  1、多媒體出示:鹿和狼的圖片

  問:你喜歡誰?為什么?

  2、導題:在凱巴伯森林曾發生過這樣的故事。板書:鹿和狼的故事

  二、對比質疑 確定支點

  1、多媒體出示圖片(茂盛的森林),教師講解:這就是美國亞里桑那洲的凱巴伯森林,在20世紀初葉,這里還是松衫蔥郁、生機勃勃,大約有四千只鹿在林中出沒,而到了1942年,這里卻成了這幅光景(出示荒涼的圖片)凱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一些病鹿在茍延殘喘。

  2、質疑

  看著這兩幅畫面,聽著老師的講解,把你內心最想知道的說出來。

  (總結學生質疑:為什么會弄得鹿死林毀的結局?)板書:鹿死林毀?

  三、自讀自悟 輻射全文

  1、初讀,要求:

  自讀課文,讀到你覺得想說些什么的時候,讀到要表達自己感受的時候,你就停下來,好嗎?

  2、把你的想法和感受與你小組成員分享。

  四、匯報交流 旋轉球體

  1、讀著讀著,你知道些什么?

  重點指導:

  (1)、鹿成了凱巴伯森林的.“寵兒”,它們過著沒有危險、食物充足的生活。(出示第4小節中的語句)

  假如你是凱巴伯森林中的“寵兒”——鹿,相遇后你們會說些什么?

  指導朗讀

  (2)、鹿毀滅了森林,你從那個語句讀出來的?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指導朗讀

  (3)、鹿死的原因:饑餓、疾病

  假如你是凱巴伯森林中的病鹿,相遇后又會說些什么?(出示第六小節)

  指導朗讀

  2、過渡探究

  鹿們不知道“鹿死林毀”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同學們,你們通過剛才的討論知道嗎?請再仔細回讀課文,特別要重讀第7節,想一想你用什么辦法來闡述你的答案。

  (1)邊畫圖邊講解;

  (2)、生物鏈;

  (3)生態平衡……

  3、師小結:羅斯福下令捕殺狼,凱巴伯森林六千只狼先后斃命,而鹿大量繁殖,過多的鹿超過了森林的供養限度,破壞了森林的生態系統,所以森林被毀了,鹿得不到食物,再加上疾病的蔓延而逐漸死亡。羅斯福您錯在哪兒?

  五、深究課文 突出心軸

  1、精讀第8、9小節,你明白了什么?

  2、設計說的練習:現在老師是美國某一報社的記者,想采訪一下在座的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總統閣下,聽說您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中的鹿,而下令捕殺森林中的狼,結果卻弄得鹿死林毀的結局,對此事,您有什么要說的嗎?”

  3、指導朗讀最后一節

  4、課外延伸:你還知道什么故事或看到課外讀物,說明人類應維護生態平衡?

  六、延趣拓展 升華主旨

  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老師想讓你們去告訴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要尊重動物、植物、微生物……

  請你們結合自己的理解、材料,寫一則保護生態平衡的公益用語,看誰寫得最吸引人,最能令人震撼,好嗎?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 6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狩、寵、厄、悖”4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4.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重點

  弄清羅斯福下令捕殺狼這一決策錯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結論。

  三、媒體運用

  1.課前查閱有關生物鏈的資料。

  2.大屏幕演示總結語,引起學生注意。

  四、教學流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喜歡什么動物?為什么?在美麗的大森林里,由生活導入

  鹿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狼呢?

  《鹿和狼的故事》(板書課題),看看課文又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二〉初讀

  1.請同學們打開書,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字詞可以借助工具書和聯系上下文理解。

  2.指名讀。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理解“茍延殘喘”、“罪魁禍首”。

  3.主要內容。

  〈三〉理解

  1.導言

  昔日的森林松杉蔥郁,而今卻面目全非;原來的鹿群活潑自由,現在卻茍延殘喘。這嚴重的'生態災難不能不使我們感到痛心疾首。然而,羅斯福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殺的惡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護者。如果有人能夠勸阻他不再繼續這個錯誤的決定,必將會挽救森林,挽救鹿群,挽救整個生態系統,可惜,羅斯福身邊沒有這樣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快快行動起來,向總統先生進見直言吧!我們來以形式的創給他寫一封信,好嗎?

  要想使這封信更具有說服力,我們需要以課本為依據,可以用事實說學文欲望話,可以講明道理,可以引用身邊的例子,要有理有據的闡明你的觀點。

  2.自由研讀課文,思考如何寫信。

  3.小組交流。

  4.集體交流。

  (根據學生信的內容適時小結出:生物之間的關系相互制約、相互聯系;不要以慣有的眼光片面的認識事物)

  〈四〉總結

  同學們一封封發自肺腑的信,不僅使羅斯福醒悟,也會使更多的人警醒。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這個慘痛的教訓不要再重演。

  在這節課即將結束時,請同學們再回味全文,此時,你最想說什么?

  老師這也有一句話,送給大家:尊重動物,尊重自然,也就是尊重自己。領悟文旨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 7

  教學目標 :

  1.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

  根據自己聽過、讀過的童話故事,談談對狼和鹿的.印象。

  是啊,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殘的動物,,應該毫不留情地消滅。可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卻告訴我們另外一種看法。

  二、自學課文

  1.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作者借這個故事給我們講了一個什么道理。

  2.在你感受最深的語句旁邊簡單寫一寫自己的體會。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交流自學收獲

  1.指名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復述課文所講的故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疑。

  四、深入學習

  1.我們為什么不能完全消滅狼?

  2.理解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

  (1)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狼和鹿以及森林間是如何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

  (2)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為什么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如果破壞了會怎樣?

  3.擴展

  (1)結合《蛇與莊稼》的故事,理解生物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觀點。

  (2)讀《塞翁失馬》的故事,明白任何事物都要從正反兩方面看,要有一分為二的觀點。

  (3)像這樣生物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事還有很多,請你說一說。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 8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課文,懂得自然界里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人類要尊重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維護生態平衡。

  2、體會作者通過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懂得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我們要尊重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維護生態平衡。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1、師:同學們,在你們的印象中,鹿給你們的印象是怎么樣的?(板書“鹿”)

  生:溫馴、可愛······

  師:那么狼呢?它給你的印象又是怎么樣的?(板書“狼”)

  生:狡猾、兇狠······

  師:哦~原來鹿和狼給你們的印象是這樣的,可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鹿和狼的故事”可不是這么回事。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62頁。

  二、整體感知(15分鐘)

  1、師:同學們,下面我們一起來檢查你們的預習情況。下面給大家2分鐘,看誰能夠又快又準確地把這個表格填寫完。(5分鐘)

  時間

  生物

  20世紀初葉

  25年后

  1942年

  鹿(數量)

  4000只左右

  超過十萬

  不到8000只

  狼(數量)

  數千只先后斃命

  森林(狀況)

  松杉蔥郁

  生機勃勃

  植被減少

  大地枯黃

  森林逐漸消失

  (森林毀滅)

  填寫中······

  2、師:時間到,有哪位同學可以告訴老師鹿的數量變化?

  (你找得真準確)

  師:那么狼的數量呢?20世紀初葉是怎么樣的?25年后呢?1942年呢?

  生:

  師:鹿和狼的數量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有了不同的變化,那么森林又是怎么變化的?

  生:

  3、師:大家想一想,20世紀初葉的時候,鹿才是4000只左右,為什么25年后卻超過了十萬只?是什么原因促使鹿的數量增加得這么快?(采取了什么樣的措施)

  (快,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預設一:

  生:羅斯福宣布凱巴伯森林為全國狩獵保護區

  預設二:

  生:羅斯福決定由政府雇請獵人到那里去消滅狼

  4、師:同學們說,他答對了沒有。

  生:對了

  師:請大家看黑板上的表格,羅斯福采取了這樣的措施,導致了什么結果?

  生:狼越來越少,森林被毀滅······

  5、看來同學們都能夠從表格里知道羅斯福為保護鹿而采取的措施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那么你們知道為什么會導致這樣的結果嗎?下面給大家10分鐘的討論時間。

  10分鐘過去了······

  三、交流談論(15分鐘)

  師:大家看我,那位同學可以說說導致狼越來越少,森林被毀滅的原因?

  預設一:

  生:(第7段)狼吃鹿看起來殘忍,卻維護著鹿群的種群穩定······

  師:從這里,你讀懂了什么?鹿、狼、森林之間存在著什么樣的關系?

  生:相互制約、相互聯系。

  師:來,大家齊讀一遍

  預設二:

  生:一旦數量超過森林可以承載的限度,就會破壞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給森林帶來巨大的生態災難。也就說,過多的鹿會成為毀滅森林的罪魁禍首。

  師: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會破壞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

  生:殺了狼,鹿多了,吃完森林的植物,植被減少,大地露出的枯黃在一天天擴大。

  師:從這里,你看出了鹿、狼、森林之間的什么關系?

  生:相互制約、相互聯系。

  預設三:

  生:(最后一段)

  師: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

  師: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說明不同生物之間都是相互······

  生:相互制約、相互聯系。

  四、拓展延伸(5分鐘)

  師:同學們,閱讀你們手上的短文“你好,對手”,說說你的看法。

  生一:······

  生二:······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五、小結

  師:同學們,學習完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系。

  六、板書設計略文章來源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 9

  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讀寫課文的生字新詞以及詞語的意思。

  3、通過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會復述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第18課——狼和鹿;

  2.在預習課文之前,你認為狼和鹿之間是怎樣的關系?(狼吃鹿,狼是鹿的天敵)現在,你對它們之間的關系有了新的認識嗎?

  3.昨天與今天相比,我們對狼和鹿之間關系的認識竟有天壤之別,那作者是如何幫助我們走出認識誤區的呢?

  二、預習展示

  1.讀準字音;

  出示ppt

  2.聽寫詞語;

  3.朗讀課文

  (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思考:每節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你能試用小標題概括嗎?并能根據小標題說說課文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板書:生機勃勃斬盡殺絕滅頂之災罪魁禍首

  三、自問自探

  1.出示“生機勃勃”凱巴伯森林

  2.在第一節課文中還有哪些語句體現出凱巴伯森林“生機勃勃”?(自由練習,指名朗讀。)

  3.過渡:森林真是動植物的家園。

  過渡:所以當地居民恨透了狼。

  出示第二節,默讀思考:

  1.當地居民為什么恨透了狼,恨到什么程度,你能用詞語表達出他們對狼的恨嗎?恨的結果怎樣?(真是“斬盡殺絕”)

  2.讀了這段文字,請把你聽到的、看到的分別做上記號,向同桌介紹一下這25年里幾乎天天發生的.同樣的一幕。

  3.如果你是當地的居民,請讀出你的心情,指名多人練習,把“恨透了”的心情讀出來。

  4.如果你是作者,你的心情會是這樣嗎?請自己試著讀一讀。

  四、探究寫法

  “凱巴伯森林從此成了鹿的王國。”人們該舉行慶功宴會了,怎么會有“滅頂之災”呢?誰又是真兇——“罪魁禍首”呢?下節課再接著讀。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 10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閱讀理解《鹿和狼的故事》,掌握文章的主線脈絡,理解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2.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小組討論等形式,分析故事中鹿群數量變化與生態環境的關系,鍛煉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

  3.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尊重自然、保護環境的價值觀,認識到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可能產生的.深遠影響。

  【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理解生態平衡的概念,解析鹿群數量劇增或銳減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 教學難點:通過《鹿和狼的故事》案例,深入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5分鐘) 教師可以以一則有關生態平衡的小視頻或者相關圖片引入課題,激發學生興趣,并提出問題:“如果一個生態系統中的某種生物消失,會對整個系統帶來怎樣的影響?”

  二、初讀感知(10分鐘)

  1. 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鹿和狼的故事》,大致了解故事內容。

  2. 小組內分享初步閱讀的感受,找出文中描述鹿群數量變化以及人們采取獵殺狼行動的原因和結果。

  三、研讀探究(20分鐘)

  1. 分析討論: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出關鍵信息,梳理鹿群數量變化的過程,分析狼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以及人為干預后帶來的后果。

  2. 角色扮演:模擬森林管理員、獵人、鹿和狼等角色,通過情境再現的方式,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生態鏈關系及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四、深化理解(10分鐘) 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思考并討論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遵循和維護生態平衡,以及我們應該從中吸取什么樣的教訓。

  五、總結提升(5分鐘) 教師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再次強調生態平衡的意義,并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做環保小衛士,共同守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六、作業布置 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撰寫一篇關于“我心中的生態平衡”的短文,或者設計一份保護生態平衡的行動計劃。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 11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3.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過程與方法:

  教師運用相關資料導入新課,引導學生在分析具體事例的基礎上,明白道理,領悟本文的表達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學會辨證地分析問題,不走向極端,不完全以習慣判斷事物的好壞。

  2、使學生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教學重點

  體會故事所闡述的道理,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

  教學難點

  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說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觀看“動物世界”或“人與自然”。

  2、了解美國凱巴伯森林的狀況。

  教學過程

  一、預習探究

  1、導入新課:1995年,美國政府實施了一個“引狼入室”計劃,把從加拿大運來的首批狼放生到凱巴伯森林中,從此凱巴伯森林又煥發出勃勃生機。這是怎么回事呢?學了《鹿和狼的故事》你就會明白。

  2、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求我們把平時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閱讀方法運用于本課的閱讀實踐中。回憶一下你掌握了哪些閱讀方法?

  3、自由讀課文,思考:

  (1)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解決。

  (3)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讀一讀,在旁邊寫出自己的想法。

  1、交流學過的閱讀方法。

  2、自由讀課文。解決不理解的詞語。寫出自己的想法。

  1、導語給學生造成懸念,激起閱讀興趣。

  2、立足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內驅力。

  二、合作交流

  引導學生畫出重點句子,交流預習收獲,教師適當點撥。

  1、交流: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2、找出文中點明這個道理的句子,交流自己的想法。

  3、提出不懂的地方,解疑讓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句子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品讀體驗

  一、快速讀課文1—6自然段,想一想,羅斯福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結果怎樣?

  1、兩項措施:

  (1)設凱巴伯森林為狩獵保護區。

  (2)雇請獵人捕殺狼。

  2、結果:植被被大量破壞,鹿群數量急劇下降,生態平衡遭到破壞。引導學生找出文中的句子體會這個結果,“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總數超過十萬只······大地露出的枯黃在一天天擴大。”“先是饑餓造成鹿的.大量死亡······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茍延殘喘。”

  二、聚焦7—9自然段,默讀思考:羅斯福制定的措施錯在哪兒?組織學生交流。

  1、為了保護鹿而消滅狼,結果事與愿違。因為狼吃鹿“就可以將森林中的鹿的總數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給森林帶來巨大的災難。”對這個道理,羅斯福不僅不理解而且想不到。

  2、制定這項政策的依據是“習慣的看法和童話原則”而不少童話原則和習慣看法并不符合客觀規律。

  3、作者借這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看過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節目談談自己的理解,加深對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的感悟。

  1、分小組自由讀課文1—6自然段并討論交流。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交流。

  3、品讀重點句段,深入理解內容,跟隨教師的引導聯系生活實際感悟自然界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道理。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狼和鹿》教案設計06-12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材分析03-09

鹿和狼的故事說課稿09-19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03-16

《鹿和狼故事》說課稿06-28

鹿和狼的故事說課稿07-10

狼和鹿的故事作文02-07

鹿和狼的故事閱讀答案12-25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設計10-13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反思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