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笑教案
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到小班幼兒因知識經驗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做出相應的計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笑教案,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篇一:幼兒園小班笑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人不同的面部表情所表達的不同心情。
2、通過比較老師、同伴和自己的表情變化,知道笑比哭好。
3、初步養成樂觀的心態,嘗試用微笑面對各種情況。
活動準備
1、課件—樂趣卡:面部表情《哭與笑》
2、大小鏡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樂趣卡演示:哭與笑
觀察表情變化,說出相應的表情名稱。
小朋友,看看他們的臉,猜猜是什么樣的心情?
(讓幼兒互相說一說)
二、討論:你喜歡什么樣的表情?
1、你們最喜歡老師什么樣子呢?
2、你們猜猜老師遇到什么事情會笑呢?
3、你們遇到什么事情會笑呢?
鼓勵幼兒先相互討論在個別發表見解。
三、游戲:變臉
1、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老師發出指令幼兒隨指令變化自己的表情。
2、老師控制速度,由慢到快。
3、游戲分層次進行,先由老師和幼兒之間進行,
后由幼兒間相互進行,一人發指令一人做表情。
四、初步養成樂觀的心態
1、你們最喜歡自己是什么表情呢?
2、你們最喜歡伙伴是什么表情?
3、我們怎么讓自己開心起來呢?
引導幼兒學會排解不開心的情緒,保持開心的笑容。
篇二:幼兒園小班笑教案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積極的情緒,使幼兒體驗到活動的快樂。(目標無重點)(應改為:能識別基本的情緒,并能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活動準備:
大鏡子、小紅花若干,娃娃2個,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聽聲音辯別情緒(此標題與該步驟的.具體內容不太吻合,既然是辨別情緒,不應該讓幼兒只聽笑和哭兩種聲音)
1、教師讓幼兒聽各種聲音。如笑、哭、怒、哀叫等等
2、引導幼兒討論
(1)人在什么時候會發出這種聲音?
(2)你喜歡哪種聲音?為什么?“
(評:這一環節既然是聽聲音辯別情緒,活動的重點就應體現教師如何引導幼兒辨別各種情緒。)
(二)讓幼兒對著鏡子笑。(引導幼兒體驗“笑”的情緒)
1、教師請幼兒回憶并說說讓自己最開心的事情,并觀察同伴說這些事情時的表情。
2、幼兒討論:為什么他(她)會笑?
(評:這一環節的設計流于形式,如教師讓幼兒對看鏡子笑,再請幼兒說說自己為什么會笑?其實,是教師讓幼兒笑,幼兒自己的內心體驗畢竟有限,教師是很難引導幼兒體現積極的情緒的。建議利用與幼兒生活經驗貼近的情境對幼兒進行教育。)
(三)出示哭娃娃與笑娃娃的頭像。(標題與該步驟的具體內容不吻合)(應改為:引導幼兒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1、教師:“你喜歡哭娃娃還是笑娃娃?為什么?”(出示哭娃娃與笑娃娃的頭像)
2、教師:“上幼兒園我們應該做笑娃娃還是哭娃娃?”(可以先請幼兒說說自己在幼兒園里遇到的開心的事情。)
(四)游戲《開開心心上幼兒園》
1、教師扮媽媽,幼兒假裝早上來園時高興地和媽媽再見,向教師問好。
2、每個幼兒一朵小紅花。
(評:這一活動環節也是流于形式,建議充分利用能引起心理事件發生的時機或情景進行適時的教育,而不反是進行牽強的情境創設。)
小班的幼兒剛剛從家庭步入幼兒園,生活環境的急劇變化,使很多孩子無所適應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表現尤為明顯的是,很多孩子早上來幼兒園時哭鬧,過于依戀家長。此活動設計能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符合小班的年齡特點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