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

時間:2024-05-10 16:56:04 毅霖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通用10篇)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 1

  活動準備:

  1、袋鼠的圖片。

  2、袋鼠媽媽的胸卡一個,袋鼠的胸卡若干,狼的.服飾一套。

  3、錄音機和磁帶。

  4、布置森林場景。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開火車》律動入室

  二、學習蹦跳步

  1、教師出示圖片,引入。

  2、復習歌曲《袋鼠》。

  3、學習蹦跳步:

 。1)教師示范蹦跳步,幼兒學習。

 。2)幼兒兩人一起做蹦跳步。(要求幼兒兩人動作協調一致,同時一下一下地跳,每小節跳一下)

  4、啟發幼兒用不同動作表現“相親相愛”。

  引導幼兒想出相互撫摸、拍打、摟抱等動作。

  三、學游戲《袋鼠》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1、教師邊放音樂邊講述故事:今天天氣可真好,袋鼠媽媽把她的孩子乖乖放在她的口袋里,帶著乖乖一起去森林里玩,袋鼠媽媽和乖乖相親相愛,非常高興。森林里來了一只大灰狼,慢慢的尋找著小袋鼠。獵人叔叔及時趕來,舉起槍打死了大灰狼。小袋鼠們又可以高高興興的和媽媽在一起相親相愛了!

  2、教師講解游戲規則:音樂一時,幼兒兩人一組,同時做蹦跳步,每小節跳一下。唱到第三句時,兩人做相親相愛的動作。到結束句時,袋鼠們一起蹲下不動。音樂二時,大灰狼聽音樂按節拍大步走,做找袋鼠的樣子。等音樂結束,獵人“砰”開槍,“大灰狼”倒地裝死。獵人說:“大灰狼死了,袋鼠出來吧!”袋鼠們又做蹦跳步繼續游戲。

  3、第一遍游戲教師當袋鼠媽媽,請能干的幼兒扮演“狼”和“獵人”提醒幼兒:“狼”出來時,“袋鼠”們蹲下不動。第二遍音樂再響起時,提醒“袋鼠”們按節拍做蹦跳步。

  4、每次游戲結束后,教師簡單講評。

  5、游戲結束時袋鼠媽媽帶領小袋鼠們離開活動室。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 2

  游戲名稱:

  《袋鼠媽媽》

  游戲目標:

  鍛煉幼兒跳的技能。樂意與同伴合作游戲,體驗游戲的愉悅。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游戲準備:

  四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裝著沙子)、平衡木游戲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系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

  游戲規則:

  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教學反思:

  小孩子在這次活動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戲規則,孩子們積極投入到這個游戲之中,大家興致很高,從活動中學會了雙腳向前跳的技能,鍛煉其腿部力量。設計教案時,緊緊抓住幼兒年齡特點,以游戲為主,通過讓小孩子玩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活動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拓展思維,讓他們在盡享學習成功的喜悅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華,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合作意識和進取精神。小百科:袋鼠是任一種屬于袋鼠目的.有袋動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的部分地區。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熱帶地區。袋鼠是跳得最高最遠的哺乳動物。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 3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展幼兒跳的動作;

  2、喜歡參與游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游戲;

  3、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4、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活動準備:

  4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裝著沙子)、平衡木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2、游戲:《袋鼠媽媽》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系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規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3、分散活動:提供大口袋,指導幼兒帶著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游戲。

  教學反思:

  小孩子在這次活動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戲規則,孩子們積極投入到這個游戲之中,大家興致很高,從活動中學會了雙腳向前跳的技能,鍛煉其腿部力量。設計教案時,緊緊抓住幼兒年齡特點,以游戲為主,通過讓小孩子玩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在活動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拓展思維,讓他們在盡享學習成功的喜悅中,使求知之欲望、探索之精神得到升華,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合作意識和進取精神。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 4

  【活動目標】

  1、能聽指令扮演角色,做動作。

  2、練習雙腳跳著前進,鍛煉退步肌肉。

  3、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游戲過程】

  1、教師扮演袋鼠媽媽,招呼小袋鼠們圍在媽媽身邊。

  2、開始游戲

  (1)袋鼠媽媽與小袋鼠談話。

  "孩子們,你們在媽媽的口袋里長大了,該出去練練本領了,好不好?"

  (2)"媽媽"帶著孩子在場地上練習袋鼠跳,注意手勢動作,指導幼兒雙腳并攏跳,向前蹦,幫助不會跳的小袋鼠。

  (3)袋鼠媽媽走到離小袋鼠不遠的另一端場地大喊:"小袋鼠乖乖,快快跳到媽媽這里來。"小袋鼠聽到媽媽叫,立刻雙腳并攏跳著前進來到媽媽身邊。

  (4)教師不斷選擇離幼兒不遠的場地招呼小袋鼠跳著來找媽媽。反復,熟練后,結束游戲。

  指導要求:學小袋鼠,雙手做彎曲狀放在胸前并且雙腳并攏跳。當老師說"小袋鼠們去活動活動身體吧",小袋鼠們可以在"草地上"到處跳;等到老師說"小袋鼠,快快到媽媽這里來。"幼兒立馬學小袋鼠的動作跳到媽媽身邊,并且嘴巴里說“媽媽,媽媽,我在這里”。

  教學反思:

  活動結束后,我認真反思了這節課,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需要、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教學決定,在活動中我對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個參與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發現、探討、尋找,讓孩子在觀察時享受探索的快樂。一節課下來,我個人認為,我設計的這節課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 5

  活動目標:

  1、習將兩種實物有規律地交替排序,對應匹配感知序列。

  2、能正確使用單位量詞“根”。

  活動準備:

  大口袋一只,每人一根細繩子,泡沫花若干(紅、黃、綠、紫),小卡片若干(小雞、小貓、蟲子、魚)、錄音帶(歌曲“袋鼠媽媽”)。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師扮袋鼠媽媽,幼扮袋鼠寶寶,齊唱“袋鼠媽媽”。

  二、做花環。

  1、引導觀察。

  師:袋鼠媽媽買了好多的花,你們看,有哪些顏色的花?

  看,媽媽做的花環用了哪兩種顏色的.花?

  媽媽想請寶寶們每人選兩種不同顏色的花做成花環戴在身上,好嗎?

  2、幼兒操作。

  3、提問:你是用什么顏色的花來排隊的?

  4、戴花環。

  三、修小路。

  1、引導觀察。

  師:這兒有幾條漂亮的小花路可以到草地上玩,你喜歡哪一條?為什么?

  請你站到你喜歡的哪條路的線上。

  可是這幾條小路都壞了,我們來修一修吧。

  2、幼兒合作修路。

  3、帶幼兒走小路到草地上。

  四、給動物喂食。

  1、動物排隊。

  師:草地上來了朋友,聽,妙妙妙是誰呀?嘰嘰嘰是誰呀?小雞小貓排好隊真神氣,他們上怎么排隊的?

  2、送食物。

  師:這里有好吃的,看看上什么?誰來把它們送給小雞小貓吃?一邊送一邊說:“誰,我送你一根什么”。

  3、幼兒操作。

  師:這里還有好多的小雞小貓也想來排隊,請我們袋鼠寶寶來幫忙,請你接著排下去,排好后還要送他們吃好東西,一邊送一邊說“誰,我送你一根什么”

  五、結束活動。

  師:袋鼠媽媽真高興,我的抱抱真有禮貌,跟媽媽親熱親熱吧。齊唱“袋鼠媽媽”。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 6

  活動目標:

  1、按節拍協調的雙腳跳,并能根據音樂的變化表現游戲的情節。

  2、大膽創編并向同伴表達“相親相愛”的動作。

  3、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4、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5、愿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袋鼠圖片。

  活動過程:

  1、發聲練習:《我愛我的小動物》

  2、結合圖片,說說袋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熟悉歌詞。

  “袋鼠媽媽前面有個什么?”——“袋鼠媽媽有個袋袋!”

  “袋袋里面有個什么?”——“袋袋里面有個乖乖!”

  “袋鼠乖乖為什么在袋鼠媽媽的口袋里?”——“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

  “什么是‘相親相愛’?”——請幼兒自己說說對相親相愛的理解。

  小結:“袋鼠媽媽有個袋袋,袋袋里面有個乖乖,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相親相愛!”

  3、學習模仿袋鼠跳的動作,邊說邊有節奏的做;

  “袋鼠怎樣走路?”“誰能來學一學?”

  “我們一起來學一學!”“袋鼠跳的時候是有節奏的,看看袋鼠是怎樣一下一下的跳的?”

  (教師模仿袋鼠有節奏的邊說邊跳)

  4、欣賞歌表演《袋鼠媽媽》

  “這是一首好聽的歌《袋鼠媽媽》,現在老師來當袋鼠媽媽,小朋友聽一聽這首好聽的歌!”

  5、老師帶領幼兒表演唱《袋鼠媽媽》。

  “小袋鼠找到媽媽的時候,怎樣表示和媽媽相親相愛?”引導幼兒運用自己的動作表現和媽媽相親相愛的樣子。

  重點:指導幼兒找到一個同伴,一起拉手表現相親相愛的樣子。

  6、全體幼兒扮演小袋鼠,一起隨著音樂表演。

  “現在請小女孩來當袋鼠媽媽,小男孩當袋鼠乖乖,我們一起再來表演一遍,好嗎?”

  “你喜歡這首歌嗎?回到家里你可以把這首歌教給媽媽,讓媽媽和一起來表演!”

  活動反思:

  活動設計是讓幼兒在游戲中,我滿足了“媽媽”角色的情感需求、尊重“媽媽”的意愿、合理引導,增加、拓展了游戲情節和規則,孩子又當了一回最美的“媽媽”!游戲是開放的、生成的,讓幼兒體驗到自由、自主、和諧,并喜歡這個音樂游戲,這才是我們的真正目標。

  幼兒在這活動中,能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我讓幼兒肢體動作表現袋鼠走路的神態,孩子們在我的引導下,以各種各樣的動作表現袋鼠蹦跳和袋著寶寶的神態,真是惟妙惟肖,使人忍俊不禁。這時,孩子們學習歌曲的興趣激發了出來。孩子們在欣賞歌曲的同時已被歌曲深深吸引。“袋鼠媽媽有個袋袋,袋袋里面有個乖乖,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庇變鹤园l地創編出和自己的媽媽親昵的動作。

  我受到孩子的`啟發,讓孩子們兩人配對,隨著樂曲邊跳邊唱,他們沉浸在愉悅的氣氛中,特別孩子們創編出和媽媽親昵的動作,遠遠超出我的意料,整節課洋溢著愉快的氣氛,也溫暖了我的心。

  孩子們了解袋鼠媽媽肚子前面有個大袋子,它可是養育小袋鼠用的,知道袋鼠媽媽很愛自己寶寶。并且能夠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游戲,感受自由裝扮的快樂,體驗相親相愛的感覺。《袋鼠媽媽》的音樂游戲包含了聽歌曲、學歌曲、歌表演、游戲等內容,在音樂游戲中,引導幼兒通過擁抱的動作、愉快的自由組合,體驗媽媽和寶寶相親相愛的感覺。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 7

  活動目標:

  培養幼兒與爸爸、媽媽的協作水平。

  活動準備:

  沙包若干、帶繩的紙簍或者竹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沙包。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沙包”寶寶,和大家一起做游戲。

  二、教師向家長和小朋友示范游戲玩法。

  1、一名教師將紙簍捆綁在腹部前面,扮作可愛的“袋鼠”,站在“小河”對岸。

  2、另一位教師扮作小朋友,手拿“沙包”寶寶,站在河的另一岸指定圈內。

  3、小朋友在指定位置將“沙包”寶寶拋入爸爸或者媽媽身上的'紙簍內,爸爸或者媽媽盡力用紙樓接住沙包。注意活動過程中,寶寶不能離開圈,爸爸、媽媽可以走動,但不能掉入河中。在規定時間內看誰接的“沙包”寶寶多。

  三、游戲進行。

  請小朋友和爸爸或者媽媽站到小河兩岸,進行游戲。

  四、比較哪個袋鼠媽媽的“沙包”寶寶多。

  五、給表現好的小朋友及其“袋鼠”媽媽貼紅花,活動結束。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 8

  游戲目標:

  1、通過游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展幼兒跳的動作;

  2、喜歡參與游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游戲;

  游戲準備:

  4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裝著沙子)、平衡木

  游戲過程:

  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2、游戲:《袋鼠媽媽》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系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規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3、分散活動:提供大口袋,指導幼兒帶著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游戲。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 9

  [活動目標]

  1、按節拍協調的做蹦跳步,并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

  2、創編向同伴表達“相親相愛”的動作。

  3、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熟悉游戲歌曲內容。

  2、袋鼠媽媽和寶寶活動的課件。

  3、扮演袋鼠媽媽用的.大口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跟媽媽一起跳進活動室。

  二、通過看課件了解袋鼠的特征,并練習跟音樂有節拍的雙腳并攏跳。

  1、幼兒扮演袋鼠媽媽一拍一拍練習跳。

  師:袋鼠怎樣走路?誰能來學學?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設置情景,幼兒扮演乖乖,老師扮演媽媽。請乖乖跳到媽媽這里來,跳過來的,媽媽抱抱乖乖親親乖乖,并和媽媽做一個擁抱的動作。

  三、老師鼓勵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表現相親相愛的姿態、動作和表情,并隨音樂進行表演。

  1、師引導幼兒兩人自由結伴做相親相愛的動作提問:什么是相親相愛?請幼兒說說自己對相親相愛的理解。

  2、一部分幼兒扮演袋鼠媽媽,一部分幼兒扮乖乖,乖乖跳到媽媽這里要和媽媽做一個相親相愛的動作。

  四、完整隨音樂進行游戲。

  1、師和幼兒2人示范表演一遍(手拉手)

  2、全體幼兒拉手一起表演游戲。

  3、幼兒2人手拉手進行游戲。

  五、鞏固游戲情節,增添游戲趣味。

  老師和一名幼兒在一個大口袋里扮演袋鼠媽媽和乖乖,玩游戲。

  六、活動延伸:

  幼兒2人一組繼續用口袋玩游戲。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 10

  設計意圖

  《袋鼠媽媽》是一首表達母子之間相親相愛的歌曲,歌曲節奏輕快,孩子們非常感興趣,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綱要中指出:幼兒的藝術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和藝術表現、創造能力,而且在活動中有利于他們合作、分享、交往力等方面的發展。所以我設計了本次音樂游戲活動,引導幼兒按節拍協調的做蹦跳步,并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按節拍協調地做蹦跳步,并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

  2、在游戲中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感受媽媽對自己的愛。

  活動重、難點

  按節拍協調的做蹦跳步,并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活動前熟悉歌曲內容,幼兒事先圍成一個大圓圈,歌曲《袋鼠媽媽》、袋鼠媽媽頭飾、大灰狼頭飾、大灰狼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請1名老師扮演袋鼠媽媽跳入場地。

  二、袋鼠媽媽找寶寶

  1、誰來了呀?袋鼠媽媽是怎么走路的?誰來學一學?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引導幼兒雙手手臂彎曲放胸前,兩只手下垂,雙腳并攏跳。

  3、播放音樂,幼兒聽音樂按節拍蹦跳步。

  4、播放音樂,教師扮演袋鼠媽媽去找寶寶。

  5、提問:剛才我是怎么找寶寶的?

  6、討論游戲規則:第一句歌詞時,袋鼠媽媽去找一個袋鼠寶寶跳到它面前,第二句歌詞請到的袋鼠寶寶站起來,第三句歌詞袋鼠媽媽和袋鼠寶寶做一個相親相愛的動作。

  7、師:歌曲最后一句是“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相親相愛”,相親相愛可以用什么動作表示?

  8、根據幼兒回答,師幼示范“相親相愛”的動作。

  9、播放音樂,請一名幼兒扮演袋鼠媽媽,去找寶寶。

  10、播放音樂,請一半幼兒扮演袋鼠媽媽去找寶寶。

  三、大灰狼來了

  1、師:袋鼠媽媽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寶寶,我們一起到草地上去玩吧!

  2、教師扮演袋鼠媽媽與幼兒示范兩人蹦跳步(袋鼠寶寶在前,雙手彎曲放胸前,兩手自然下垂,袋鼠媽媽在后,雙手搭在袋鼠寶寶肩上,雙腳并攏一起跳)

  3、播放音樂,袋鼠媽媽和袋鼠寶寶按節拍蹦跳步,在“相親相愛”處做一個動作。

  4、感受大灰狼的音樂,“聽!好像是誰來了?”

  5、師:大灰狼來了,袋鼠媽媽怎么辦?引導幼兒聽到大灰狼的音樂時,袋鼠媽媽要保護自己的袋鼠寶寶,趕快蹲下來躲到草叢里面!

  6、播放音樂,再次進行游戲。

  7、大灰狼已經走了,袋鼠寶寶們跟著袋鼠媽媽回家吧!

【小班游戲袋鼠媽媽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袋鼠媽媽》游戲教案10-01

小班游戲教案《 袋鼠媽媽》06-17

小班袋鼠教案10-08

小班戶外活動教案袋鼠媽媽06-23

小班袋鼠教案優秀02-14

《袋鼠》小班音樂教案06-23

中班袋鼠媽媽教案03-09

小班看圖講述《袋鼠媽媽》說課稿06-25

中班音樂《袋鼠媽媽》教案06-23

大班親子游戲袋鼠運蛋教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