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稚子弄冰》的原文、譯文及賞析

時間:2025-02-14 12:14:44 銀鳳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稚子弄冰》的原文、譯文及賞析

  《稚子弄冰》是南宋詩人楊萬里所作。全詩四句,從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為讀者描繪了一幅稚氣滿紙而又詩意盎然的“脫冰作戲”的場景。下面是《稚子弄冰》的原文、譯文及賞析,歡迎參考!

  稚子弄冰原文

  作者:宋·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鉦)。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瓈)碎地聲。

  稚子弄冰翻譯

  兒童早晨起來,將凍結在銅盆里的冰塊脫下,用彩線穿起來當錚。

  敲出的聲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樹林,忽然冰鑼敲碎落地,發出美玉摔碎般的聲音。

  稚子弄冰注釋

  1、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2、脫曉冰:在這里指兒童晨起,從結成堅冰的銅盆里剜冰。

  3、錚:指古代的一種像鑼的樂器。

  4、磬(qìng):四聲古代打擊樂器,形狀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懸掛在墻上。

  5、玻璃:指古時候的一種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現在的玻璃。

  稚子弄冰賞析1

  全詩攝取瞬間快景避開直接描寫,用生動形象的“穿林”響聲和貼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開掘稚子的情趣。

  詩中孩子弄冰的場景,充滿了樂趣:心態上,寒天“弄冰”,童心熾熱;色澤上,“金”盤“彩”絲串“銀”冰;形態上,是用“金盤”脫出的‘‘銀錚”,圓形;聲音上,有“玉罄穿林響”的高亢,忽又轉作“玻璃碎地聲”的清脆。全詩形色兼具以感目,聲意俱美以悅耳賞心,繪聲繪色地表現出兒童以冰為鉦、自得其樂的盎然意趣。

  全詩突出一個“稚”字。稚氣和樂趣能使兒童忘卻嚴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樂。孩童與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諸多的相通之處,唯其如此,孩童的“脫冰作戲”的場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正是以這種老少相通的心理特征為審美基點,楊萬里通過“以稚為老”的手法使童趣化為詩趣,一方面從稚子的心理出發,描寫“脫冰”的動作細節;另一方面基于世人的心理去感受,欣賞其行為細節,這樣孩童的稚氣與老人的“天真”相映成趣,融為形之于筆端的盎然詩意。詩人發自內心地尊重兒童的天真,才能把孩子玩冰的情趣描繪得如此真切酣暢。

  稚子弄冰賞析2

  這是一首七絕形式的童趣詩。全詩通過對一次小孩子玩冰游戲的生動描寫,表達了兒童淘氣活潑的天性和詩人對兒童的喜愛之情。

  詩的內容很簡單,也是過去特別是農村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冬天的早晨,小孩子起床后,看到院子里銅盆里的水結成了一塊硬實的冰,便想盡辦法把它取出來,從中間穿上彩線提著當做銀鉦來敲。這一敲,聲音還不錯,竟像玉磬發出的一樣悅耳嘹亮,穿過樹林。老遠都能聽得到。小孩子玩瘋了,跑著,敲著。忽然,一個不小心,線斷了,冰落了,只聽“啪啦”一聲,好似玻璃摔碎了一般。

  詩的寫法也很簡單,就是白描似的敘述。但仔細咀嚼,卻能讀出豐富的味道。首先是能讀出動作。兒童是主人公,他們的取冰、穿線、敲冰甚至奔跑的動作都可以通過閱讀想象具體化、可視化。例如一個“脫”字,我們就可以結合自己小時候的經歷來想象完善:是拿一個尖銳的器具去撬,還是把盆倒過來去拍……那種小心,那種吃力,如在眼前。還比如,“穿取”“穿林”都可以用兒童的動作細節去豐富。其次是能讀出聲音。兒童提著冰敲出來的聲音像玉磬,清越悠長,給冬日寒冷的早晨帶來一絲生機。而冰塊摔落地上時,這個好像玻璃碎落一般的聲音,一定是尖銳刺耳的,一定是讓人驚慌的。兩種聲音對比銜接,印象深刻。其三是能讀出表情。這里的“讀”主要是想象,你盡可以想象小孩子制作“樂器”時的專注,敲擊時的喜悅,還可以想象他(她)看到自己的杰作“毀滅”時的驚愕和沮喪。其實,以上三個“讀出”合而為一就是讀出了兒童的天真爛漫、可愛喜人。當然,我們不能到此為止,還應該繼續咀嚼——其四是能讀出詩人的情感,那自然是喜愛兒童的真情了。遍覽楊萬里的詩作,寫到的兒童無不是純樸頑皮,如“日常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戲掬清泉灑蕉葉,兒童誤認雨聲來。”(《閑居初夏午睡起二絕句》)“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插秧歌》)等等。筆者認為,沒有一顆率真的童心,斷難寫出這樣活脫脫的句子來。

  作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之一,楊萬里的詩自成一體,被譽為“誠齋體”。誠齋體的風格特征是活潑自然,饒有趣味,用語淺白而又想象豐富奇妙,讀之易懂而又耐人尋味。從《稚子弄冰》一詩可見一斑。

  稚子弄冰賞析3

  內容解讀:全詩攝取瞬間快景,避開直接描寫孩子的容貌、神態,而是從他的心理活動和動作入手,通過孩子從取冰、穿冰到敲冰的過程,刻畫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

  藝術特色:詩中用 “金盆”“銀鉦”“玉磬”“玻璃” 等詞語,從色彩和聲音的角度,使整首詩充滿了畫面感和音樂感,讀來朗朗上口,富有童趣 。

  情感表達:詩人通過對孩子弄冰這一行為的描寫,表達了對兒童天真爛漫的喜愛之情,也展現了詩人對生活中平凡事物的敏銳觀察力和對生活的熱愛。

  作者簡介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南宋著名詩人 ,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 “中興四大詩人”“南宋四大家”。他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其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楊萬里當時在常州任上。詩中生動描繪了孩子弄冰的場景,展現了兒童的天真爛漫和楊萬里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體現了他對童真童趣的欣賞與熱愛。

【《稚子弄冰》的原文、譯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稚子弄冰》原文、翻譯及賞析05-26

稚子弄冰翻譯賞析07-24

《稚子弄冰》翻譯賞析11-23

(合集)《稚子弄冰》翻譯賞析01-22

稚子弄冰改寫04-19

改寫《稚子弄冰》12-22

《稚子弄冰》改寫06-21

稚子弄冰改寫07-20

稚子弄冰作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