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12-27 11:49:57 曉鳳 古籍 我要投稿

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

  賞析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僅供參考。

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

  火山云歌

  原文

  【作者】岑參【朝代】唐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滿山凝未開,飛鳥千里不敢來。

  平明乍逐胡風斷,薄暮渾隨塞雨回。

  繚繞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東,山上孤云隨馬去。

  翻譯

  火山高高聳立在赤亭口,五月的火山上空火云厚。

  火云鋪山蓋嶺凝滯不開,方圓千里鳥兒不敢飛來。

  火云清晨剛被胡風吹斷,到傍晚又隨著塞雨轉回。

  回環繚繞吞沒了鐵關樹,蒸騰彌漫半掩了交河戍。

  你迢迢征途在那火山東,山上孤云將隨你向東去。

  注釋

  火山:指火焰山,在今新疆。

  突兀:高聳的樣子。

  赤亭:即今火焰山的勝金口,在今鄯善縣七克臺鎮境內,為鄯善到吐魯番的交通要道。

  火云:熾熱的赤色云。

  乍:突然。

  逐:隨著。

  胡風:西域邊地的風。

  薄暮:接近天黑時。

  渾:還是。

  繚繞:回環旋轉的樣子。

  鐵關:鐵門關,故址在新疆境內。

  氛氳:濃厚茂盛的樣子。

  交河:地名,在今新疆境內。

  戍:戍樓。

  鑒賞

  這首詩載于《全唐詩》卷一百九十九,是一首送別之作。在這首詩中,“云”是詩人歌詠的對象,也是貫穿全詩的線索。

  “火山”二字首先刺激人的審美欲望,把人的注意力拉引到遼遠壯闊的塞外。此詩前四句連貫而下,以讓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把火山火云推到人們面前。一二句都以“火山”開頭,第三句以“火云”起始承接第二句尾,三句中凡四次出現“火”字,描寫的筆鋒在“山”“云”上騰挪,讓人感到詩人在這種奇異的現象面前興奮不已!皾M山凝未開”從正面具體展現火山云的外觀,主體感強。“飛鳥千里不敢來”緊接著從側面渲染這外觀的奇異可懼。火山云的形象便鮮明突出?鋸堉幸褳橄挛乃腿私涍^火山做了鋪墊。

  前四句是大筆勾勒,目的在于讓人得到火山云的總體印象。次四句筆鋒一頓,轉寫火山云的動態!捌矫髡е鸷L斷,薄暮渾隨塞雨回”,說這些火山云早上剛被風吹散,傍晚又隨雨重新聚集起來。同“滿山凝未開”的厚重濃濁相比,這種動態的云輕盈靈巧多了!翱澙@斜吞鐵關樹,氛氳半掩交河戍”兩句互文,描寫火山云遠“侵”近“略”的威力。“斜”“半”分別點出火山云與鐵關、交河戍的關系,從空間位置上烘托“吞”“掩”的氣勢。

  既有靜態的描摹,又有動態的刻畫;既有時間的縱向變化,又有空間的橫向展開。對火山云的描寫便可告一段落,結尾二句自然歸結到送別上來。第九句“火山”二字輕輕收束前八句,使得對火山云的描寫實際上成了描寫送別的環境背景,路途遙遙,行路艱難,——對行人的關懷之情全部包括在“迢迢”二字之中。最后一句不出現人,孤云獨馬的意象卻讓人想見軍士塞外相別的獨特場景,以及軍人的驍勇剽悍。

  詩人曾兩次出塞,邊疆的風沙草石和火山冰雪磨礪了他的意志,軍中生活的粗獷豪邁錘煉了他的性格,所以他能臨別不傷,通過歌詠塞外特有的奇麗不凡的景色為對方壯行。

  作者介紹

  岑參(公元715~770年),南陽棘陽(今新野縣)人,另說湖北荊州人。與高適并稱為“高岑”,因做過嘉州刺史,故后人稱“岑嘉州”。唐代邊塞詩人中最卓越的代表。

  岑參出生于官僚家庭,幼年喪父,砥礪苦學,遍讀經史。20歲獻書天子,希以此獲取官位而未能如愿。天寶三年(744年),進士及第,授右內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僚佐,后在天寶末年赴北庭,充安西、北庭節度使封常清判官,其邊塞詩名作大多成于此時。肅宗至德二年(757年)東歸,經杜甫等舉薦為右補闕。大歷元年(766年)入蜀,初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杜鴻漸僚屬,后任嘉州刺史。大歷三年(768年)罷官,東歸受阻,寓居于蜀。大歷四年(769年)歲末,卒于成都。

  岑參的詩遠近傳播,影響廣泛。早期詩歌多為寫景、紀游、贈答、送別和嗟嘆仕途不遇之作,其中寫景之作詩風奇峭清麗,如《暮秋山行》《高冠谷口招鄭鄠》《初授官題高冠草堂》等,清麗俊逸,造意煉語俱奇;《胡笳歌送顏真卿使赴河隴》等送別詩亦為抒情佳篇。岑參因邊塞生活體驗極為豐富和充實,亦是盛唐書寫邊塞題材詩歌數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詩人。這些詩色調雄奇瑰麗,充滿慷慨報國的英雄氣概和不畏艱苦的樂觀精神,其邊塞詩代表作有《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等。其詩集最初由杜確于岑參歿后30年編成,凡8卷。后陳鐵民、侯忠義和劉開揚亦為其作有《岑參集校注》和《岑參詩集編年箋注》。

【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10-09

《送別》原文賞析及翻譯12-18

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03-09

【薦】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03-26

《長亭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10-11

《山中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08-17

【推薦】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11-05

送別詩原文翻譯及賞析01-30

送別原文翻譯及賞析(精選15篇)03-16

《赤壁歌送別》原文及翻譯賞析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