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漢江臨眺》王維賞析及翻譯注釋

時間:2021-06-13 10:33:07 古籍 我要投稿

《漢江臨眺》王維賞析及翻譯注釋

  《漢江臨泛》是唐代詩人王維于公元740年(開元二十八年)創作的一首五律。詩人泛舟漢江,以淡雅的筆墨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頷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頸聯由遠而近,遠近相映,筆墨酣暢;尾聯直抒胸臆,可比作畫上題字。

  漢江臨眺

  王維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詩文解釋】

  楚國的地界與三湘連接,在荊門與九條支流相通。地勢開闊,江水好像一直滔滔流到天外,遠處山色若隱若現,時有時無。城市就似在水面上浮動,波濤洶涌好像使遠處的天空搖動起來。襄陽正是風和日麗,一片好風光,留下來與山翁共醉。

  【韻譯】:

  漢水流經楚塞,又接連折入三湘;

  荊門匯合九派支流,與長江相通。

  漢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

  山色朦朦朧朧,遠在虛無漂緲中。

  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

  水天相接的邊際,波濤激蕩滾動。

  襄陽的風景,確實叫人陶醉贊嘆;

  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詞語解釋】

  三湘:湘水總稱。

  九派:長江九條支流。

  江流:漢江水。

  浮:浮于。

  風日:風光。

  【詩文賞析】

  這首《漢江臨眺》可謂王維融畫法入詩的力作。詩人泛舟漢江,以淡雅的筆墨為我們描繪了漢江周圍壯麗的景色。筆法飄逸,錯落有致,優美素雅,意境壯闊,就像一幅山水畫,給人以美的.享受。

  這首《漢江臨眺》可謂王維融畫法入詩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語工形肖,一筆勾勒出漢江雄渾壯闊的景色,作為畫幅的背景。泛舟江上,縱目遠望,只見莽莽古楚之地和從湖南方面奔涌而來的“三湘”之水相連接,洶涌漢江入荊江而與長江九派匯聚合流。詩雖未點明漢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漢江橫臥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勢。詩人將不可目擊之景,予以概寫總述,收漠漠平野于紙端,納浩浩江流于畫邊,為整個畫面渲染了氣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以山光水色作為畫幅的遠景。漢江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兩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時隱時現,若有若無。前句寫出江水的流長邈遠,后句又以蒼茫山色烘托出江勢的浩瀚空闊。詩人著墨極淡,卻給人以偉麗新奇之感,其效果遠勝于重彩濃抹的油畫和色調濃麗的水彩。而其“勝”,就在于畫面的氣韻生動。難怪王世貞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是詩家俊語,卻入畫三昧。”說得很中肯。首聯寫眾水交流,密不間發,此聯開闊空白,疏可走馬,畫面上疏密相間,錯綜有致。

  接著,詩人的筆墨從“天地外”收攏,寫出眼前波瀾壯闊之景:“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這里,詩人筆法飄逸流動。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動,卻說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動;明明是波濤洶涌,浪拍云天,卻說成天空也為之搖蕩起來。詩人故意用這種動與靜的錯覺,進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勢。“浮”、“動”兩個動詞下得極妙,使詩人筆下之景都動起來了。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山翁,即山簡,晉人。《晉書。山簡傳》說他曾任征南將軍,鎮守襄陽。當地習氏的園林,風景很好,山簡常到習家池上大醉而歸。詩人要與山簡共謀一醉,流露出對襄陽風物的熱愛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繪之中,充滿了積極樂觀的情緒。

  這首詩給我們展現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調清新、意境優美的水墨山水畫。畫面布局,遠近相映,疏密相間,加之以簡馭繁,以形寫意,輕筆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緒樂觀,這就給人以美的享受。王維同時代的殷璠在《河岳英靈集》中說:“維詩詞秀調雅,意新理愜,在泉為珠,著壁成繪。”此詩很能體現這一特色!

【《漢江臨眺》王維賞析及翻譯注釋】相關文章:

王維《漢江臨眺》全詩翻譯賞析09-09

王維《漢江臨眺》詩作賞析10-07

《漢江臨眺》王維12-01

漢江臨眺 王維11-20

王維詩《漢江臨眺》原文賞析09-23

王維《漢江臨眺》原文譯文賞析09-26

王維漢江臨眺賞析及閱讀練習11-12

漢江臨眺王維詩詞12-22

王維《漢江臨泛》注釋翻譯與賞析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