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2-10-21 11:44:57 古籍 我要投稿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譯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譯,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原文

  漢古詩一首·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二、翻譯

  撐船渡江水去采擷那蓮花,涉入沼澤去采摘蘭。采了它們要送給誰呢?想要送給那遠在故鄉(xiāng)的愛妻。回首眺望故鄉(xiāng),迢迢長路卻是無盡的遙遠。如今飄流異鄉(xiāng),雖然心意相同卻分居兩地,恐怕只能這樣一直憂傷到老了。

  三、注釋

  1、漢古詩:在漢代流傳的一些無名氏的五言詩,后被稱為“漢古詩”。

  2、涉江:渡過江水。又,《涉江》為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這里可能是用來暗示自己的流浪他鄉(xiāng)。

  3、芙蓉:荷花的別名。

  4、蘭澤:生長蘭草的沼澤地。《楚辭·招魂》:“皋蘭被徑兮斯路漸。”王逸注:“言澤中香草茂盛,覆被徑路。”這里就是用的這個意思。

  5、遺(w&egra一ve;i):贈,贈給。

  6、所思在遠道:所思念的人在遙遠的地方。所思,思念的人,只在家鄉(xiāng)的妻子。

  7、還顧望舊鄉(xiāng):回頭眺望故鄉(xiāng)。還顧,回頭眺望。舊鄉(xiāng),故鄉(xiāng)。

  8、長路漫浩浩:迢迢長路遙遠無盡。長路,指離鄉(xiāng)的路程。漫浩浩,遙遠無盡的樣子。

  9、同心而離居:心意相同卻分別居住兩地。同心,指夫妻同心,用《詩經(jīng)·系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之意。離居,分別居住兩地。

  10、憂傷到終老:是說夫妻二人恐怕只能這樣一直憂傷到老了。

  四、賞析

  這是一首游子懷念家鄉(xiāng)妻子的詩。詩中運用《詩經(jīng)》、《楚辭》采香草贈美人的傳統(tǒng)比興手法,表達了詩人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語言質(zhì)樸自然,感情曲折纏一綿。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作品開篇描述了一幅采蓮摘蘭的生動畫面,蓮和蘭自古以來就象征男一女愛慕之情,象征美好,顯然,游子采蓮摘蘭是為了心中最美的人。這一場面充滿了愉悅輕快甜蜜的情調(diào),但詩人卻在這愉悅輕快之中感情突然一轉(zhuǎn),心中驟然生出一抹淡淡的哀傷,“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把這些美艷芳一香的花草送給誰呢?當然是心愛的人,可眼下自己的結(jié)發(fā)妻子卻遠在千里之外的故鄉(xiāng)。由眼前的花草觸發(fā)思年故鄉(xiāng)親人之情,心中淡淡的哀愁油然而生。

  “還顧望歸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回頭眺望故鄉(xiāng),故鄉(xiāng)卻在千里迢迢之外,路程遙遠,沒有盡頭。“還顧”這一動作性的`畫面,充滿了詩人對故鄉(xiāng)親人思念的情感,我們仿佛親眼目睹了主人公的動作和那充滿渴望的情思,而“漫浩浩”又極寫了路途的遙遠和無盡,哀愁又加深了一層。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心意相同的結(jié)發(fā)夫妻卻要遠遠地分居兩地,是何等痛苦難耐的事呀!不但如此,而且相聚之日還遙遙無期,甚至一直要憂傷到“終老”,感情發(fā)展到極致,最后只有痛苦和無奈了,令人心如刀絞,隨之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

  涉江采芙蓉教案

  教學目標:

  1、鑒賞漢、魏、晉詩歌的情趣和藝術(shù)魅力。

  2、了解五言詩的特點,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這三首詩。

  3、培養(yǎng)學生鑒賞詩歌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能力;鑒賞可以突出重點,不必求全。

  4、引導學生接受詩中高尚而純真的情感熏陶,培養(yǎng)學生健康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重點、難點:

  重點:字詞過關(guān),讀懂詩歌,對詩歌的初步鑒賞。

  難點:通過品味詩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較深層次的鑒賞。

  教學方法:

  朗讀、品讀、比較、探究。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由回顧“詩歌(古風)發(fā)展脈絡”導入新課:

  我在剛學過的《孔雀東南飛》一課中給大家歸納過“詩歌(古風)發(fā)展脈絡”這一知識點,不知同學們還有印象嗎?即《詩經(jīng)》——楚辭——樂府民歌。由于當時只學到樂府民歌的代表作《孔雀東南飛》,所以只歸納到此。這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詩歌(古風)的又一個重要階段——《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于南朝蕭統(tǒng)的《文選》,是東漢末年文人五言詩的選輯。并非一人所做,從內(nèi)容看,主要寫的是作者失意和哀傷,寫游子、思婦的離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質(zhì)較高,有繼承了《詩經(jīng)》和《楚辭》的傳統(tǒng),吸收了漢樂府的營養(yǎng),所以不但善于運用比興,而且創(chuàng)造出一種獨特的風格、藝術(shù)成就很高。被稱為“五言之冠冕”。鐘嶸《詩品》評價道:“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今天,我們首先學習其中的一篇《涉江采芙蓉》,“窺一斑而見全豹”,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能讓大家對《古詩十九首》的藝術(shù)特點有一個初步的感悟。

  二、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

  2、教師范讀。

  3、一生朗讀,師生評價。

  4、整體感知:

  全詩抒發(fā)了游子思念親人(妻子)、思念家鄉(xiāng)的情感。

  1、2句:涉江郊游采摘芙蓉

  3、4句:人在遠方心愿難遂

  5、6句:回望故鄉(xiāng)長路漫漫

  7、8句:天各一方憂傷難遣

  四、深層鑒賞《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這首詩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意境高潔、清幽,一是含蓄不盡,余味悠長。

  起首四句是平緩的敘述。“芙蓉”“蘭澤”“芳草”等語,讓人頓感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潔以及所表達的感情的純潔、美好,這是“以樂襯哀”的手法。“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這兩句自問自答,語氣也是較為緩和的,不過“遠道”一詞已為下面的情緒轉(zhuǎn)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兩句承“遠道”而來,“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將“遠道”的意思說盡。“還顧”一詞,動作性和畫面感很強,讀者似乎看到主人公孤單、憂愁、悵惘地立在船頭,徒勞地往故鄉(xiāng)的那個方向張望,他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他不敢去仔細計算的迢迢路程!“漫浩浩”一詞,讀起來即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故鄉(xiāng)在哪兒?“所思”在哪兒?至此,抒情主人公感情痛苦到極點。可是,這兩句并沒有直接點明主人公的痛苦,這樣,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具有含蓄不盡的效果。最后兩句也并沒有順接上面兩句,而是從眼前想到此后的生涯,主人公更探的擔憂是,如果兩個相愛的人此生都不能相聚相守,那就只能是“憂傷以終老”了。黯然的情緒真是令人消魂!

  板書設計:情節(jié)藝術(shù)手法突出特點

  1、2句:涉江郊游采摘芙蓉——以樂襯哀(芙蓉、蘭澤、芳草)

  3、4句:人在遠方心愿難遂——自問自答(設問)意境高潔、清幽

  5、6句:回望故鄉(xiāng)長路漫漫——動作細節(jié)(還顧)含蓄不盡,余味悠長

  7、8句:天各一方憂傷難遣——聯(lián)想想象(黯然消魂)

  五、《古詩十九首》中疊音詞的魅力:

  《涉江采芙蓉》和這首詩都運用了疊音詞。“漫浩浩”一詞,運用疊音詞,讀起來即給人以路途綿延無盡的感覺

  《迢迢牽牛星》一詩中有六句用了疊音形容詞開頭,“盈盈”是星空的距離,“皎皎”是星空的光線,“纖纖”是手的形狀,“札札”是機的聲音,“盈盈”是水的形態(tài),“脈脈”詩人的神情。同是疊音,表現(xiàn)對象卻各不相同,然而又都顯得確切不移、自然生動。同時,疊音詞的運用,增添了音樂美,加上句句押韻,隨韻成趣,情趣盎然,使詩篇更具濃郁的抒情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現(xiàn)了景中情、情中景。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涉江采芙蓉》原文及翻譯04-11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譯04-05

涉江采芙蓉原文和翻譯04-06

有關(guān)《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譯06-12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譯及賞析05-07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譯賞析08-10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譯及賞析06-22

《涉江采芙蓉》原文翻譯和賞析08-13

涉江采芙蓉_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