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管理制度(精選15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制度,好的制度可使各項工作按計劃按要求達到預計目標。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校體育管理制度,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1
一、運動器材嚴格登記手續,每學期末清點一次。
二、教學和訓練所用器材由任課教師事先登記領取,用后如數歸還。器材進門,保管人員都要清點,如發現損壞和丟失,查明原因,并登記入冊。
三、課外活動所用器材由各班體育委員(或班長)持借物卡或學生證按規定項目到保管室領取。
四、所借器材必須按時歸還,逾期不還,停借一次,嚴重者給予必要的處理。
五、體育課上或課外體育活動時,如有意損壞或丟失器材者,必須按器材的價格賠償。
六、任何人不得把器材私自供給別人長期使用。
七、外單位借用器材,需經教導處批準,借條上有經手人簽名(并說明歸還日期)外借。
八、妥善保管好體育器材,經常維修器材以延長使用期,運動服裝每學期日曬兩次,保管員物品要存放整齊,保持清潔衛生。
九、定期盤點器材、服裝、履行報損、報廢手續,保證帳物相符。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2
一、體育場地、器材的安全與保護
(1)學校的運動場地、器材是學校的財產,要合理分配和使用;做到人人愛護、人人保護公有財產和設施。
(2)增強對體育場館、器材的保護意識,消除各種不安全因素;在各運動場館、器材室配置足夠的消防設施。
(3)切實做好用電、用水的合理性和規范性,本著安全、節約、合理的原則使用。
(4)定期檢查體育場地、器材、器械是否符合安全衛生要求,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向上級反映,并及時解決。
(5)做到體育場地專人專管,保證場地、場館器械的`安全,保證器材的合理使用
二、體育運動安全
(1)體育教學必須以學生“健康第一”為原則,必須做到安全第一
(2)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要重視安全教育,加強防范措施。教師要科學安排教學全過程,對教學過程中的安全隱患要有前瞻性,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
(3)教學中必須嚴格執行教學常規,加強安全教育,嚴禁學生違規上課。
(4)教育學生重視自我保護,教會學生自我保護的方法。
(5)體育教學活動,必須在教師的指導、幫助和保護下進行,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采取積極的安全保護措施。
(6)對待傷病的學生和例假期間的女學生,教師應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要求其適度參加體育鍛煉,對確實不能參加體育活動的學生,要認真履行有關規定。
(7)上課前,教師必須認真檢查上課所使用的場地、器材,排除安全隱患。
(8)加強課堂組織紀律性教育,維持好課堂秩序,制止危險行為。
(9)課后對課間發現的安全隱患要及時上報。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3
1、學校各項體育器材,分類擺放,造冊登記,專人管理。
2、教師上課所用器材,需辦理登記手續,課后按數按量歸還,放回原處。未經體育室管理人員的同意,不準任何人進入室內拿玩體育器材。
3、課余時間,需用器材,應辦理借出手續,并按時送還,如有遺失損壞,追查責任按價賠償。
4、體育器材及場地設施器械,任何人不得隨意損壞。違者,一經發現,追究賠償責任。
5、體育器材,每學期全面查點一次。逐年購置和自制,保證達到天津市規定的體育器材使用標準。
6、搞好室內衛生,保持室內整潔。
7、注意安全,做好防失、防火、防盜工作。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4
1、妥善保管好學校的體育器材,做到帳目清楚,擺放整齊、干凈整潔規范。
2、經常檢查維修體育器材,確保安全,做好防火、防盜、防潮,確保體育器材不受損壞。
3、嚴格借還手續,按時發放準時回收,保證體育教學、大課間活動、課外活動和運動隊訓練的正常進行。
4、做好足球場、籃球場的'課余時間管理,每天中午12:15—13:45,晚上17:00—19:00,保證活動有序,安全,周六、周日做好巡查,保證場地、器材不受損壞。
5、遇有偶發事件,及時與政教處、保安人員取得聯系,妥善處理解決。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5
(1)體育器材室由體育科組長專長負責,體育教師輪流管理。
(2)嚴格執行學校財產管理制度。
(3)器材室所有器材分類擺放整齊,及時登記造冊一式二份,交總務處一份。
(4)借出的器材須及時登記,按時如數歸還。
(5)充分發揮體育器材的作用,提高使用率,及時維修、整理、保證器材的完好。
(6)保持室內清潔衛生、通風,對于容易發霉的`器材應及時翻曬,延長使用時間。
(7)協助體育教師和班主任開展體育課外活動。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6
一、體育器材室是體育器材存放、保管的重要場所,其主要管理者為總務主任和體育教研組長。
二、室內各類體育器材應分類存放有序,登記注冊,便于借取使用。
三、凡使用本室內器材,應由各班體育員及體育小組長借取、存放,體育教師有責任經常檢查、整理。
四、借用本室器材,凡有損壞的,管理者可根據損壞程度、性質作出賠償決定。
五、體育教師有責任經常檢查室內器材完好情況,及時修補器材。剔除不能使用的器材須經管理人員同意。管理人員根據省器材標準提出添置器材的`。要求,及時補充器材。
六、室內保持干燥,經常清掃,做到器材擺放有序,整齊、整潔。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7
一、體育器材必需有專人管理。未經許可,外人不得擅自進入體育器材室。
二、按配備標準和教學要求,及時申購器材及設備,保證教學正常進行。
三、體育器材及設備入庫,要憑單據及時登記,做好帳冊管理,每年年底調整一次,做到帳物相符。
四、體育器材及設備原則上不向校外出借。特殊情況必須經學校主管部門批準,辦理手續,并按時歸還。
五、日常管理中,做好防潮、防霉工作。
六、做到定期保養、及時維修。如有損壞應及時填寫“體育器材及設備損壞報告單”,按有關規定報損。保持常用器材、設備完好無損。
七、根據教學安排,及時做好準備工作。師生借用,做好借用記錄。
八、保持室內整潔有序,不準存放其它無關物品。
九、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定期檢查漏電保護器、等安全設備,下班前關閉水、電總開關和門窗。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8
一、加強安全教育。體育教師在體育課、課間操、課外活動和運動競賽中,對學生進行思想、運動常識、生理衛生和運動安全教育,使學生了解造成運動傷害的原因、后果和預防措施,要求學生在體育活動時遵守紀律、思想集中、嚴肅認真、掌握科學鍛煉方法。
二、加強運動技術指導和安全保護工作。要使學生知道每一項運動動作的技術要領,懂得鍛煉和保護的方法以及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和應該注意的事項。教師應耐心地指導學生練習,并多做示范動作。要加強運動安全保護,并逐步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和互相保護的`能力。
三、加強教學組織。嚴格活動紀律,嚴格規定運動程序,克服體育活動中打鬧、渙散的現象。
四、體育教師要與班主任密切合作,建立學生體格檢查制度。對于有病與體弱的學生,指導他們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
五、體育場地和器木才等設施應符合體育活動安全和體育衛生標準要求,與學生年齡、特點相適應。體育教師和體育設備管理人員必須合理劃分運動場地和設置警戒標志,并根據具體情況規定運動秩序和規則。場地、設備應注意經常檢查,及時修理,消除隱患。
六、進行鉛球、壘球等投擲運動時,特別要加強組織、嚴格紀律、認真保護。
七、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衣著應符合安全要求,一般要求穿運動服和無跟軟底鞋。衣服要寬松,不應穿帶有口袋的制服,身上不要佩帶金屬徽章、別針、小刀和其他尖利或硬質物體等。
八、課內外體育活動要嚴密組織,嚴格紀律。體育設施必須安裝牢固。學生不得攀爬有關體育設施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9
一、體育課堂常規
體育課堂常規是為了保證體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對師生提出的一系列基本要求,是學校體育教學管理的一項工作。體育課堂常規應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制訂,無須強求一律。常規條文的制定,應明確具體,其內容包括師、生兩個方面,一般有以下幾點:
(一)課前常規
1、教師課前的準備工作,如教師課前的備課和制訂教案,了解學生的情況,場地、器材的準備,安全設施和清潔衛生工作,以及服裝的準備等。
2、學生因病、傷,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課,課前由體育委員或學生自己主動向教師說明。教師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處理。
3、規定師生于上課前x分鐘到達操場,等候上課。
(二)課中常規
1、學生準時按指定地點集合,上課鈴響后,體育委員進行整隊,向教師報告,教師向學生宣布課的任務、內容等。
2、學生上課時的服裝、鞋帽等規定。
3、學生上課時,必須自覺遵守課堂紀律;愛護場地、器材;服從教師提出的要求和體育委員的調動,努力完成課的各項任務和要求。
4、教師按教案進行教學,關心全體學生,注意安全衛生,檢查見習生完成的任務。
5、課后結束時,進行小結和講評,提出課后鍛煉的要求,宣布下次課的內容;布置課后歸還器材和場地整理工作。
(三)課后常規
1、教師每次課后,應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革措施,寫好課后小節。
2、教師檢查所布置歸還器材等工作的執行情況。
二、課間操制度
課間操是體育活動的組織形式之一,是學校作息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課間操有助于消除學生學習產生的疲勞,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下一階段的文化課學習中去。為此我們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體育教師堅持崗位制,每周一名教師值周統一指揮,其他教師到現場督促學生認真做操。
(二)體育教師沒有特殊情況必須全部到位。課間操時間一律停止處理與之無關的日常工作,配合值周教師完成組織工作。
(三)課間操的管理應與學校德育處緊密配合,每學期要有課間操的安排。每周要有課間操的評比匯總表,每天要有課間操的評分表。學校要有專人負責資料的整理,并給學校的管理提供高信度的依據。
(四)學校要有專人負責音響設備的管理和維修,每學期檢查維修,保障課間操時的.音響效果。
三、體育教學研究活動制度
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各級學校每周有兩課時的教研活動時間。這個時間是全體教師進行教學研究活動的時間,不應擠占,為此我們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每星期五上午為教研活動時間,組長要嚴格考勤,教師應自覺遵守紀律。
(二)每位教師必須積極認真參加教研中心及區教研室組織的活動(參加活動要有記錄)。每學期教研活動不得少于8次。
(三)每次教研活動要有明確的內容、任務要求并做活動記錄。
(四)教研活動以聽專家講座,學習法規性文件,學習新大綱,集體備課,研討教材、教法為主。
(五)教研活動,也可安排本校教師進行專題講座或集體開展課題研究,撰寫研究文章,研究如何宣傳本校的學校體育工作。
四、課外體育活動制度
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學生的體質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們提出了以下要求:
(一)課外體育活動應納入學校總課表中,要有專人負責此工作。
(二)課外體育活動要根據學校的場地器材情況,因地制宜統籌安排。
(三)嚴格管理,保證安全。應有專人到場指揮輔導,要求班主任跟班組織,體育委員集合整隊清點人數上報主管教師,按時歸還器材不得丟失。
(四)利用課外體育活動時間組織小型競賽。
(五)充分發揮學生會干部的作用,及時表揚出勤率高、組織紀律性強、鍛煉積極性高的班級。
五、體操室(房)管理制度
(一)進入體操室上體育課要保持安靜,不得大聲喧嘩。
(二)進入體操室上體育課必須穿運動鞋。
(三)在體操室上課應保持衛生。
(四)進體操室上課的班級課前必須做好衛生清潔工作。
(五)進體操室上課的人員要愛護器材、設備,凡有意或無意損壞設備者均照價賠償。
(六)節約用電,隨手關燈,離開體操室關好門窗,鎖好防盜門。
六、學校場地器材管理制度
(一)體育器材的管理
1、體育教師必須維護運動場的整潔,保證各種器材的完整性,發揮主人翁精神,對室內外場地器材勤查、勤看、勤護理。
2、器材必須分類放置在位置,擺放整齊。要建立賬目,保證器材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3、任何人未經主管領導同意不得以任何理由外借體育器材。外借器材收回時必須檢查器材的完好情況,如有損壞,照價賠償。
(二)場地器材的使用
1、體育教師在使用場地器材時必須統籌安排,合理使用。課前做好安排,不得臨時搶占場地器材。
2、體育教師課前必須檢查所有場地器材,做好計劃,確保安全使用,并將場地和器材使用數量寫入課時計劃。
3、課外體育活動所用器材,由值周教師統籌安排管理,對活動班級所用器材要合理分配,盡量滿足學生鍛煉需要,活動后及時清點入庫。
(三)場地器材的維護
每位體育教師都有保護場地器材的責任和義務,平時要勤查、勤看、勤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一般損壞及時修理,做到不等、不靠、自己動手,自己不能維修的要及時請有關部門維修。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10
一、專設體育器材室,對體育器材統一存放。
二、體育器材由體育教師專人管理,他人不得擅自處理。
三、課用器材,由體育教師指派體育委員派專人送取,以免損壞傷人。
四、運動訓練所需器材,由分工訓練的教師指定運動員專取專用。
五、對體育器材的送取,必須輕拿輕放,不得拖拉碰撞,以免損壞。
六、必須科學地使用體育器材,嚴禁不按操作規程濫使用。
七、體育教師要經常檢查器材,如有損壞,不得使用,并及時匯報領導,迅速處理。
八、對籃球架、排球場地、單雙杠等要檢查,定期涂漆,以防生銹蝕。
九、體育教師要經常教育督促學生愛護體育器材,千方百計延長其使用壽命,并自己動手制作器材。
十、對體育器材室要保持清潔衛生,器材設置有序,做到防潮防銹等。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11
1、學校藝術體育器材面向師生開放,充分利用設備資源,提高器材的使用率,全心全意為教育教學服務。
2、器材要分類、編號、建卡、入賬。定期對賬,做到賬物相符。器材室應設有借用、維修記錄。
3、要根據器材其特性合理存放、定位上架。保持室內干燥、整潔。
4、課前,教師應填寫借作通知單,管理人員提前準備好有關器材,按規定借用。事及時如數歸還。
5、班級課外活動何時用器材要填寫借用記錄,按時歸還。師生個人借用,需填寫用記錄,用完歸還。器材如有損壞、丟失,應查明原因,按規定處理。
6、愛護藝術器材,使用時輕拿輕放,避免損壞。對易產生安全隱患的器材,要嚴格管理,確保師生人身安全。如:鐵餅、鉛球、標槍等。
7、對器材和體育場內的`設施要經常進行保養、維修,及時做好維修記錄。做好各種防護工作。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12
1、器材借、還時必須由教師或指定人員進行,非指定人員不得進入器材室;
2、器材借、還時必須登記,并且由管理人員(或教師)認可后方可離開;
3、器材歸還時要整理好,并且擺放整齊;
4、對使用不善或人為損壞器材設備者應對其照價賠償;
5、管理人員(教師)應經常整理器材,定期打掃,保持器材室整潔、干凈;
6、器材存放做到系統化、條理化,定櫥定架、分類擺放,以便使用和管理;
7、及時充實常用必備器材,管理人員(教師)要為學校添置新器材做好參謀;
8、定期做好器材的保養和維護工作,對有安全隱患的器材應及時加以整修和處理;
9、建立體育器材賬冊,詳細登記每件器材,做到帳物相符,新增器材設備及時做好驗收,登記入賬;
10、期初、期末做好器材整理、清理、核對和報損工作。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13
一、器材的借、還制度:
1、借還時必須由教師或指定人員(每班長期指定二人負責)進行,非指定人員不得進入器材室。
2、借、還時必須登記,并且由管理人員認可后方可離開。
3、為保證活動時間,器材的借、還必須在課前課后進行,不在該課中進行,否則不予辦理。
4、器材歸還時要整理好,并且擺放整齊。
二、器材損壞時的賠償制度:
1、器材必須正確使用。
2、正常老化無須賠償,遺失或非正常損壞照價賠償。
3、個從借的由個人負責賠償,集體借由集體處理賠償。
三、器材的`整理、補充與保養制度:
1、建立體育器材帳冊,詳細登記每件器材。
2、器材存放做到條理化、系統化,以方便使用和管理。
3、及時補充器材,并為學校購買新器材做好參謀工作。
4、經常保養器材,搞好器材室衛生工作。
5、置辦常用的`維修工具、材料,做好簡易的維修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14
1、格執行體育室規章制度,遵守學校作息制度,主動熱情按時開放體育器具室。
2、清理、保管、維修好體育器具。分門別類、放置有序,常翻曬、修補,盡量利用舊特廢物,延長使用時間,節約開支,及時登記消耗(注明損壞時間、地點、班級、姓名、原因及處理意見),增添必要器具,做好登記、編號,建立體育器具實物帳,做到帳物相符。
3、經常與體育教師聯系,按數學計劃進度供給體育運動器具。經常與班主任聯系,合理安排課外活動輪流使用運動器具,按時出借收回。教育學生愛護分物,損壞公物要問清情況,酌情賠償,不得向校外私人出借,外單位借用要經總務處批準,收取租用折舊費。
4、每天打掃一次衛生,每學期接受總務處一次清理檢查。
5、負責操場的使用管理。
6、各處室和教研組長委派的其它臨時性工作。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 15
1、體育館是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及比賽專用場所,由學校政教處集中管理。外單位借用體育館,需報主管校長審批方可使用。
2、所有進館人員均須遵守體育館的管理規定,服從體育館管理員的管理。體育館管理人員在政教處的領導下負責對管內的'設備、器材、衛生、防火等進行統一管理。體育館管理人員應嚴格履行管理職責,認真管理。
3、所有進館人員應嚴格遵守管理制度,嚴禁亂刻亂畫,大聲喧嘩、追逐嬉鬧,不得隨地吐痰、亂拋紙屑、雜物及吐口香糖,違者罰款20元-50元,并責令其恢復原樣。
4、在體育館上課及訓練的班級和運動隊,由任課教師及教練制定安全及物品管理制度,按規定管理,確保其他教學、訓練順利進行。
5、所有進館人員應愛護體育館內及各辦公室的設施、器材和其他物品,如有人為損壞,照價賠償并按學校有關規章處理。館內器材概不外借并嚴禁在館外使用。
6、所有進館人員應愛護室內的地板,嚴禁穿皮鞋、帶有鐵釘或鐵掌的鞋進入體育館,違者罰款50元,造成的磨損、破壞需按原樣修復,并責令其立即退出。
7、館內嚴禁吸煙,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及明火入館,違者罰款100元。
8、雨雪天在館內上課,所有雨具必須放在門廳內,不得帶入場館內。
9、體育館管理人員負責檢查每天早晚打掃館內衛生,做到地面、樓梯整潔,地面無煙蒂、痰跡、瓜皮果殼及口香糖渣等,定期噴灑消毒藥水,投放滅鼠藥。保持廁所清潔衛生,無污漬、無異味。
10、體育館鑰匙要嚴格管理,政教處掌握鑰匙的數量,私配鑰匙者大會批評并重罰。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11-08
體育學校管理制度03-13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精選)07-17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07-03
學校體育室管理制度04-07
學校體育工作管理制度06-01
學校體育設施管理制度03-30
學校體育館管理制度04-18
學校體育管理制度(精選15篇)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