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鴨子》評課稿
《小鴨子》評課稿1
改變以往學習策略的形式,沒有先把策略給學生,而是先在學習的過程中,先把訣竅給了學生,并且有所改動:
1.想的巧妙。之所以把“奇特”改成“巧妙”,是基于考慮要讓學生動腦想還會有哪些小動物用它們不同的方法救小鴨,如果讓學生去想“奇特”的辦法,可能學生會去想怎樣的方法千齊百怪的,而不是考慮更多的方面,而改成“巧妙”,因為前面有所總結“三種圖上的小動物依據身邊的環境、手中的工具、自己身體的特點”來考慮方法,學生就會順勢思考,特別是在發言中,學生提到犀牛,有的學生就提出犀牛的角可能就會傷到小鴨了,考慮的更加細致,更加貼近生活實際。也正是符合口語交際課的特點,素材是讓學生說的平臺,而不是只要有的說就行,要落實到位。
2.低年級學生有意注意時間非常短,為了保持住孩子上課的注意力,注意運用圖片、獎勵、課件的綜合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時,老師設有懸念的導入,把學生吸引到課堂上來,課中一般學生最愛走神,她為學生準備了生動活潑的小鴨的圖片,學生的學習的熱情又被老師點燃,積極踴躍的投入到課堂中來,最后一點的發散設計: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想到的辦法表達出來。特別是有幾名比較內向的孩子,也在老師的鼓勵下,找錄象老師錄下來,能走到鏡頭前,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是多么的難能可貴呀!
3.本節課最難得的就是課上的生成資源。第一點:最后設計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比如畫一畫、演一演、說一說的形式表達出來。沒有想到的是,一個學生說:“老師,我想趕緊寫下來行嗎?”馬上啟發了我,一開始我覺得寫幾句話對于剛上學的`孩子是有難度的,但是,在學完拼音后,為了鞏固練習孩子的拼音,我讓學生每天都寫一句話,時間長了,學生不僅練習了拼音,還有了寫的興趣。第二,最后談收獲時,學生聯系到了班里的實際,體會什么是團結力量大,說的特別好......
《小鴨子》評課稿2
這是一節校本教材——舞蹈(三級)研究課。在這堂課的開設上,黃老師是下了一番心思,傾注了大量的精力的。從教學內容的選擇、目標的制定、課件的制作等,都仔細反復的推敲,并謙虛的向宮領導和工作經驗豐富的教師進行學習,接受指導,幾易其稿,犧牲了課余和休息時間進行教學準備和教案修改,最終定下了活動方案。
首先從活動方案來看。活動方案條理清楚、步驟明確,整個過程清晰明了,讓拿到活動方案的人立即能對整節課有了大概的了解。教材分析非常詳盡,對作品的特點抓得很準確;教學目標明確,但遺憾的是重點、難點沒能很好的突出,整個教學過程的設置一環扣一環,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一步一步達成了教學目標。
從活動過程來看。課堂氣氛融洽,學生的興趣濃厚,黃老師到位的舞蹈示范讓聽課教師賞心悅目。學生的反應也很好,教學效果比較明顯,大部分學生達成了教師的教學目標,基本掌握了《小鴨子》舞蹈第一段的主要動作。聽者認為教師在整節課中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學生人數多,教學內容又有一定的難度,以至于教師在動作的輔導上不能夠兼顧到每一個學生,有部分學生雖然能夠做出動作,但是離到位還有很遠的距離。
最后的拓展部分,其實是非常好的想法,但是對于這一節課來說,有些硬湊的痕跡。雖說在情感目標上有必要對國家大事做出響應,但是兩者拼接的太生硬了,反而使得拓展部分成為了瑕疵。還有最后的游戲放松,時間過緊,安排有些不合理,反倒成了緊張。
總體而言,這一節課還是很成功的。黃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講解更加清晰、明了,授課也更加層次分明了,這都是值得一提的。作為工作僅僅一年的一位年輕教師,能夠正確的把握住教材、掌控住學生、完成這次活動課,她對教學工作的熱忱、對教學研究的深入探究,大家有目共睹。相信她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會再接再厲,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績。
撇開教學,筆者在音樂的細節上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多次聽舞蹈活動課,發現教師們大多喜歡選擇活潑、熱鬧、喜慶的音樂來進行教學輔助,但是卻沒有考慮到這樣的音樂往往節奏歡快、速度迅急,學生在最終配合過程中難以跟上節拍,所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教師以“12345678……”來進行節奏控制,反而使得學生對音樂的接觸不夠,由于產生了學生對音樂的生疏,筆者認為:音樂要通過反復的聽,才能更好的掌握其中的節奏,感受到其中的情緒。所以一種方法是教師在課前可以利用其他樂器來演奏一段較慢速的音樂,來讓學生進行配合練習;或者說教師用不同速度的范唱來讓學生慢慢感受速度并跟上速度,最終達到需要的速度。
【《小鴨子》評課稿】相關文章:
排球課評課稿01-02
通分評課稿01-05
月相評課稿01-02
雨后評課稿12-31
左右評課稿12-30
老王評課稿01-06
功、功率評課稿01-06
立定跳遠評課稿01-05
研究透鏡評課稿01-03
退位減評課稿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