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的夢》評課稿
李老師執教的《小魚的夢》采用個性化教學,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感悟朗讀能力和想象力。教學設計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和體驗,讓學生在閱讀和想象中領悟兒歌的意境。整節課氣氛活躍,形式多樣。李老師以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影響了學生。
本節課有一下幾個兩點:
一、 抓住教學切入點,提高課堂效率。
李老師以“夢 ” 為切入點,首先讓學生說說自己做的`夢,學生暢所欲言,這種談話激趣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 注重細節及學習方法的指導。
在識字環節,讓學生交流識字方法,最后歸納板書識字方法:拼、問、猜、查;可以看得出李老師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認讀詞語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鞏固識字,老師范讀課文時,讓學生標出有幾句話,區分多音字“曲”的讀音及在學生回答問題時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完整這些細節,可以看出李老師注重學生讀書習慣的培養。采用表演教學法,幫助學生理解文中的動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每次識字后,有回歸課文,做到了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三、 重視朗讀指導,以讀促悟,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小魚的夢》這首兒歌貼近兒童生活,采用擬人化的語言,李老師根據這首兒歌的特點,重視朗讀指導,比如在讀中體會小魚的快活,在讀中想象珍珠貝的神奇美麗,又通過圖片,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最后設計“小魚會夢見什么 ”這一環節,又為孩子提供了想象的空間。
語文教學是有缺憾的藝術,本人感到困惑的是,本節課以閱讀教學為主,應該為第二課時,字詞只是檢查復習,不必占用太多時間,詞語可以在理解課文的同時理解,在指導讀上再抓實些,這樣,效果會更佳。
【《小魚的夢》評課稿】相關文章:
排球課評課稿01-02
雨后評課稿12-31
左右評課稿12-30
統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
色彩評課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