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倔強的小紅軍的評課稿
在整個教學中,志強老師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不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是放手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體驗中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語文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要求,重要的是要發展學生的語言,培養學生的語感,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理解課文思想內容的過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志強老師在教學這一課時較好地體現了這一要求。
一、緊扣重點訓練項目。
本冊的重點訓練項目之一是“從內容中體會思想”,《倔強的小紅軍》一文是落實這一訓練項目的載體。志強老師在教學時有意識地把思想教育有機地融于語言文字訓練之中,含而不露,隱而不晦。緊緊地抓住文句引導學生討論,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使學生在讀、思、說的教學活動中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和革命先烈崇高人格的熏陶與感染,較好地達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二、十分重視詞句訓練,培養學生推敲領悟詞句的能力。
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抓住重點詞句,感受人物特點,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在教學過程中,志強老師一開始就抓住“倔強”一詞,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找出表現小紅軍“倔強”的詞句。學生通過對詞句的品讀,對小紅軍的形象從整體上進行感知,然后又抓住對小紅軍語言、外貌、動作等的描寫,結合上下文進行揣測、推敲,深入體會小紅軍的心理和他所表現出來的品質。
志強老師還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找出描寫小紅軍外貌的重點詞句,學生通過對這些詞句的品讀,對小紅軍的形象從整體上進行感知,然后又抓住描寫人物言行的重點詞句讀一讀,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進一步了解人物的內心。例如,描寫小紅軍的動作,應抓住“擺”、“微微一笑”、“一挺”、“一拉”、“輕輕地拍”等重點詞語;神態方面,應抓住“滿不在乎”、“倔強”等重點詞語。找出重點詞語后,引導學生討論、探究,結合上下文進行揣摩、推敲,終于悟出了這些詞語的運用反映了其匠心所在。同時,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人物形象。
三、十分重視情感因素。
1、以情傳情。教師良好的情緒狀態會讓學生以熱烈而飽滿的'情緒,愉快、興奮、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開課之前,師問同學們高興嗎?有信心嗎?。看似簡單的問好,其間,老師的情緒感染了所有的學生,一開始就給學生營造了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喚起了他們探究的欲望。
2、以境入情。現實生活中感情的波動、激揚、張揚,需要一定的場景、畫面來驅動,即入境才能入情。志強老師在教學中為了創特定的情境,播放紅軍過草地的短片,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置身于陳賡、小紅軍的行列中,同思、同慮、同憂,從而產生了強烈的感情共鳴。
3、以讀悟情。有感情的朗讀、分角色朗讀對話部分,注意體會重點詞句,讀出人物相應的語氣,體會人物的內心。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自己最感動的地方。在本節課中,志強老師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4、以想激情。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能激發學生深層次的情感。例如,學完小紅軍的外貌描寫這一段之后,讓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他當時的樣子;陳賡終于被說服了,騎上馬走了。志強老師巧妙地利用此處空白,讓學生想象此時小紅軍是怎樣的情形?學生想到了一個個感人的場面,感情得到了進一步的升華。
在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學習轉變為主動地探究學習,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學會學習。在本課教學中,通過創設小紅軍為什么要“騙”陳賡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積極參與、勇于探究的濃厚興趣;引導學生分析小紅軍“騙”時的動作、神情、語言,再將學法遷移到小紅軍是怎樣一步步說服陳賡同志先走的;通過學生自讀、自練、自悟,明白了小紅軍在急需幫助的情況下,為了不拖累別人而拒絕了陳賡的幫助,心中對小紅軍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然后引導學生大膽地評價小紅軍是一個怎樣的人,并敢于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進而使學生的心中深深刻印上小紅軍的光輝形象。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充分感受,深刻領悟。
【關于倔強的小紅軍的評課稿】相關文章:
小壁虎借尾巴評課稿01-14
排球課評課稿01-02
0的認識評課稿01-18
云雀的心愿評課稿01-17
特殊的葬禮評課稿01-17
花的勇氣評課稿01-17
搭配的規律評課稿01-17
父親的菜園評課稿01-16
面積的認識評課稿01-15
拉薩的天空評課稿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