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滬教版一年級數學加倍與一半評課稿
11月22日我們聽了莊燕琴老師上的《加倍與一半》。《加倍與一半》這個教學內容是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征,關注學生的興趣和經驗而設計的一種數學實踐活動。其內容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境,使學生在獲得數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本堂課學生學習的基礎是已能正確地計算20以內的加法,通過半個多學期的學習,學生也具備了小組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時加倍與一半的概念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在生活中加倍與一半的現象很多;陌生是因為學生并沒有從數學角度去理解加倍與一半。如何降低概念的抽象性,已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在學生動手做數學的過程中內化為具體形象的知識,無疑是本堂課的重點。本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教師教態自然、親切,與學生形成融洽的氛圍。教師課堂上善于運用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今天你的表現非常棒,表揚他、誰的小眼睛亮、誰的聲音更響亮等等。
注重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莊老師創設了從超市買薯片買一送一、買生煎吃打對折等生活情境,形象直觀的學習加倍這個知識點,我們知道數學只有和生活聯系起來,才能使學生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才能夠真正被激發,如此獲得的數學知識才有可能被真正用于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注重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培養。莊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從薯片、小圓片到數,這個過程循序漸進的讓學生從直觀形象的物體到具體抽象的數學會了求一個數加倍和一半的方法,特別是為學生解決了求一半這個教學難點。在數學教學中,只有不斷的進行數與形的結合,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建構數學思想。莊老師考慮到擺小圓片費時,所以沒用小圓片。如果借助小圓片分一分,求出8的一半,并找出4+4=8, 8的一半是4的方法來求一個數的一半。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
【滬教版一年級數學加倍與一半評課稿】相關文章:
閩教版小學英語評課稿09-08
大自然的聲音教評課稿10-01
大自然的聲音教評課稿經典04-30
初中數學評課稿02-19
小學數學評課稿03-01
小學數學評課稿07-07
初中數學評課稿08-28
數學《統計》評課稿08-16
數學方程評課稿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