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安全工作的建議書
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的堅實基礎,沒有安全就沒有效益,沒有安全就沒有企業長足的發展。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關于安全工作的建議書,歡迎大家參考!
關于安全工作的建議書(一)
化工行業在我國是一個發展晚,但發展速度很快的高危行業,技術方面也做到遙遙領先。但作為一個高危行業來說,安全生產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乃至任何一個崗位都是其命脈所在,本文意在提高企業管理安全和企業員工自身安全,追求‘安全意識很重要’的體會。
一、加強一線員工的安全素質培養
在每個崗位加強‘三級安全教育’的培訓,通過演講、班前會宣貫、提問、監察 ,以現場巡檢人員合理化建議予以整改 。
1、強化安全生產再教育、再培訓工作,重視不同崗位安全生產知識的實際需求進行再教育再培訓工作。本著學什么,干什么;干什么,學什么的原則,讓在崗職工將本崗位危化品熟記于心。
2、通過多種活動形式加強安全教育宣傳活動,營造良好安全文明氛圍。如組織考試、檢測一系列活動,使員工提高自身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生產的必要性。 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整治、滅火器的使用宣傳畫、安全監督審查表,等專項活動形式提高員工的安全知識,增強員工的安全知識,提高員工的的動手能力。在開會期間看安全教育影視片,參與安全知識有獎競答,以討論方式全面的讓每個人都牢記安全!
二、全面落實安全責任制
1、領導干部靠前指揮、安全關口向基層推移。用制度管理安全,推行安全管理到個人領導24小時跟班制度,明確領導分管生產車間的安全監督工作,承擔責任范圍,出現安全事故或存在未落實的重大安全隱患時作出安全監管方案,將安全隱患降低到最小。
2、增強班組安全責任制,發揮終端管理優勢。簽訂終端安全管理者《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增強班組長角色安全管理意識,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保一級、下級對上級負責的安全生產責任網絡,促進安全生產工作的順利開展,確保生產安全、平穩、有效的進行。
3、每個小崗位必須健全自己崗位的安全責任人,將每一天的安全整改作總結和匯報,記錄每一個安全隱患以及整改的方案向上級匯報,確保領導、員工、現場,三方交流群。
三、設備安全管理工作薄弱環節,突出重點,嚴格落實定期復查。
不定期安全積極采用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風險評估等方法,設置安全生產薄弱環節,實施重大危險源管理方案。落實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安全生產保障水平。在日常安全檢查中嚴格按照一崗雙責的要求,進行及時排查,各負其責 。
在實際工作中,查重點、重點查;查反復、反復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疏不漏、不留死角。將發現的隱患及事故及時匯報、歸類、建檔,健全資料檔案制度。為領導決策,工作研究,檢查指導,工作講評,年度考評提供第一手資料,使安全工作更具有預見性,規范性和針對性。
四、明確個體崗位工作內容,深化考核,提高安全工作執行力。
1、職責一次性劃分到個人,讓每個員工有宏觀的摸不到的概念化的內容轉變為具體的事項。通過不同崗位危化品不同,制定日常工作卡片。把做多錯多變為做多錯少,消除領導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管理低效率,扯皮推諉、責任真空等。實現重落實輕形式的工作目的,提高了安全管理工作效率。
2、基層安全管理工作必須依托強有力的考核途徑達到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目的,采用有獎有懲的制度,對于注重安全生產的員工給予必要的獎勵、對于不遵守勞動規則的員工,給予嚴厲的處罰和必要的'警告以及罰款制度,讓每一個員工都有‘四不傷害’的意識。
安全工作一直是全球人類關注的關鍵性話題,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應該在每個人的意識海中樹立一個安全第一,時刻安全的烙印 ,只要人人都真正明白兩改一歸的含義時,每個人將會將自身和外在的危險降低到——最低!
關于安全工作的建議書(二)
在“百日安全大討論”的活動深入開展中,全公司廣大職工圍繞身邊實際,全方位、多視角地圍繞“生命和健康高于一切”這一主題各抒己見。
從認真而熱烈大討論中,對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含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反違章禁令”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從而創造了全員參與的良好安全氛圍,提高了大家安全意識,增強了大家做好安全工作的責任心和信心。在此,我從自己對安全責任的理解和認識這個角度,說說自己的觀點。
“安全”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人們對它的理解也越來越深入,有人說安全是一種確保人員和財產不受損害的狀態;也有人說安全就是無危則安,無缺則全,沒有危險且盡善盡美。我們所要講的安全就是指客觀事物危險程度能夠被人們普遍接受的狀態,或者說是一種伴隨著生產而來的狀態,它與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息息相關。對于企業來說,生產的始終都圍繞安全展開,從近期發生的“3.26”、“5.26”事故,使我們更加體會到不遵守安全操作的危害有多大,只有嚴格按照安全操作規程去做,關注工作的細節,才能讓生命之帆遠航,才能讓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才能使“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保護他人不受傷害”的承諾成為現實。
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的堅實基礎,沒有安全就沒有效益,沒有安全就沒有企業長足的發展。在進行市場經濟建設的今天,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特別是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安全工作已經越來越被擺在重要的位置,這關系到國家財產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關系到社會的穩定與健康發展。所以,如何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然而在現實工作中仍難免發生一些不盡人意的安全事故,以“3.26”、“5.26”事故為例,我們就能發現生產中存在的一些隱患。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我們會發現眾多安全事故發生的根子都無一例外,都存在于共同點。
1、基層安全管理人員責、權不對等。基層安全管理人員是杜絕事故發生的最后一道關口,其作用發揮的好壞,對做好安全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安全生產法》中規定了作為安全管理人員的職責和權利,可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在發生事故進行責任追究時,安全管理人員自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也是他們應該承擔的責任。可是他們依法行使的權力在企業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被弱化
了,特別是當生產負責人帶頭違章指揮時,作為在該生產負責人領導下的安全監督管理員,此時大多時候只有聽之任之,否則就不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
2、安全意識薄弱,思想認識不到位。主要體現在:一是工作中自我保護意識差,違章操作、違章指揮等現象屢禁不止,時有發生,干工作憑經驗,想當然,總是存在僥幸心理,比如忽略工作中的細節,不按規定穿戴勞動防護用具,不按規章制度監護作業,在施工現場吊裝作業不按規定使用引繩,特別是在吊裝一些體積小、重量輕的物品時,根本不使用引繩,結果是傷亡事故頻繁發生;二是安全生產法規觀念仍然比較淡薄,對安全生產工作被動應付,安全管理工作在基層、班組一級形式多、針對性少,如傳達安全會議精神,多數是照本宣讀,一讀了之,針對性少,不能夠做到舉一反三;三是安全活動只有記錄,沒有內容,活動后應吸取什么教訓,應解決什么問題等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安全工作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中。
3、責任意識不強。主要體現在:個別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安全生產意識較差,在生產中憑經驗進行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造成事故發生、人員傷亡。這說明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操作人員都缺乏安全知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識培訓,經常出現冒險蠻干、違章作業的現象,其結果輕者傷、重者亡。基層隊站的安全監督人員監管不力,未能很好履行自己的職責。
4、基層安全管理人員缺乏系統的安全管理知識,實踐經驗和理論技術知識不夠,對生產現場的各種不安全因素缺乏觀察、分析、判斷和提出解決辦法的能力,致使在現場的安全管理中不能及時做好安全風險識別,做好有效的安全保護措施,不能很好地運用安全操作標準來規范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活動。
5、基層人員的操作水平參差不齊,在生產中經常出現因操作不當出現事故的現象。一方面由于管理人員對操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力度沒有加大,沒有讓操作人員對生產操作前的風險進行識別,更沒有相應的風險防護措施,致使事故時有發生。另一方面,操作人員缺乏學技能的積極主動性,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干工作憑經驗,缺乏責任心。
從上述安全生產過程中的弊端,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安全工作。
1、思想認識方面。管理人員是安全責任的主體,生產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安全的第一責任人,作為第一責任人就要端正安全生產態度,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
《安全生產法》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只有管理人員重視該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建立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并重視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將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擺在重要日程上來抓,那么,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才能搞好;只有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企業的正常生產
秩序才能有保障,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否則,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無法正常開展,也不可能做到安全生產,生產事故就會接連不斷發生,職工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企業必然會在經濟上遭受嚴重的損失,企業的生產秩序將受到嚴重影響,企業就不可能有好的經濟效益,甚至會給企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近年來接連發生的幾起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基層管理人員沒有很好地重視安全生產,只追求一時的井隊效益。“安全好不好,關鍵在領導”,只有管理人員的重視,加上職工的自覺行動,安全生產觀才能由“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
職工本身要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從職工根本利益上來看,重視安全生產就是維護自身利益,忽視企業安全,就是對自身利益的忽視。因為一個企業在安全生產上出了問題,經濟受到損失,形象受到影響,最終都會體現在職工自身的利益的損害上。從必然性與偶然性的辯證關系上來看,安全事故的偶然發生就是必然因素作用的結果。如果一次兩次違反規程要求,盡管一時可能出不了問題,但是引發事故的必然性已經客觀存在了。從家庭幸福的角度來看,生產安全也是家庭安全的需要。一次事故造成致傷、致殘、致死,痛苦的不是一個人,而一個家庭或幾個家庭。安全不僅是社會和企業的牽掛,更是親人的牽掛。
2、體制建設方面。完善監管體系,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一是要建立安全監督管理人員的責權利對等制度。在國外,在法律上賦予安全監督員的權利是高于企業領導人和項目經理的,安全監督管理員提出的隱患,作為企業負責人必須整改,否則他可以向國家的安全監督管理司法部門投訴。這就要求我們在監管制度上給與完善,以保證安全監督管理人員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二是賦予安全監管人員的權力。安全工作是一個責任重大的工作,風險無處不在,事故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正因為如此,所以很少有人主動愿意做這項工作,可給予這些人員相應的權力,切實發揮他們的作用。
3、人員培訓方面。工作技能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礎,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就必須學習崗位操作理論知識和實際動手操作方法。作為一名操作工,不懂設備的結構原理性能、工藝流程。在操作中很難保證不出現事故,當事故發生時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所以,作為生產管理人員要建立安全技能培訓的長效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制定相關的制度保證每個職工每年都能得到一定學時的技術培訓,同時制定嚴格的獎懲考核制度,以保證培訓的質量。
加大安全培訓力度,提高基層安監員的素質,建立起一支高素質的安全監管隊伍。一是要提高安全監管人員的職業道德,通過職業道德教育,使他們對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有高度的責任感做到堅持原則,秉公執法,切實履行安全監管職責。二是通過培訓提高業務素質。通過有計劃的多種形式培訓,使安全監管人員掌握現代安全管理辦法,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具備安全生產的組織協調,制訂安全計劃措施以及處理能力等;掌握安全技術知識、本企業的生產工藝、原料和產品的物性及現場的安全防護知識等等。三是對安全監管人員采取專門的培訓,做到安全監管人員持證上崗。
4、日常安全管理方面。加強規章制度的學習,熟悉、掌握設備的性能、操作規程;加大現場查糾違章的力度,在班組中開展“互糾互助”的活動,隨時提醒身邊的人或自己,使人人都參與到反違章的活動中;加強培訓,尤其是針對現場操作、崗位培訓,加強職工的操作技能,標準化操作程序,力求達到標準化、規范化。對操作技能不熟練的職工進行專人幫助和指導;認真開展好STOP卡的運行,發揮出STOP卡的最大效用,增強職工的反違章意識和安全意識。以此來減少、杜絕出現重復性違章、習慣性違章。
“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粗枝大葉,顧此失彼。事故的發生往往就是安全意識淡薄,沒有把安全做到"密,只有關注細節,安全工作才能做到實處,生命才有了保障。我們必須認真研究與落實安全生產的實際問題,遵循“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方針,本著“以安全促生產,以安全促品質,以安全促和諧”的理念,全面普及安全生產的知識,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的矛盾,進一步增強職工的安全生產責任意識、事故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切實解決生產中的不安全問題,消除事故隱患,提升職工的安全生產技能和本領,努力營造全社會“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良好氛圍。做到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使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關于安全工作的建議書】相關文章:
關于交通安全建議書-建議書12-26
關于大學生交通安全的建議書精選-建議書12-27
交通安全的建議書-建議書12-25
防火災的安全建議書12-25
關于大學生交通安全的建議書精選01-23
關于閱讀的建議書-建議書01-04
關于用水的建議書-建議書12-28
關于節水的建議書-建議書12-26
關于環保的建議書-建議書12-25
交通安全建議書精選-建議書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