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講話稿格式
一、概念
1、概念
講話稿亦稱發言稿,就是在各種會議、集會上或利用不同宣傳工具發表的講話文稿,它是人們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
2、特性
(1)實用性。講話稿是一種借助口頭表達的書面材料,它廣泛應用于大小會議和不同場合,如果需要,還可以登報、廣播;上電視,叫做錄像講話。隨著經濟交流和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它的用途越來越廣泛,具有反映快、應用廣泛、實用性強等特點。
(2)政策性。講話稿一般由本人寫或授意他人(個人或專門寫作班子)代寫,但無論誰寫或用于什么場合,都必須符合政策要求,否則,就會“言不及義”,因此,講話稿又有政策性強的一面。
(3)時間性。因各種需要舉行的會議、集會等都是在一定時間、地點等條件下進行的。因此,講話稿一般都具有較強的時間性,否則,該在事發之前講清的問題卻在事后講,就變成“馬后炮”;應立即做的總結報告或表彰會等,卻要拖上一段時間,就失去應有的效力,“時過境遷”,不會產生什么積極效果。
(4)條理性。講話主要是用聲音作為傳播的媒介,聲音在空中停留短暫,因而,要使講話的內容被聽眾聽清、聽懂,就要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否則,所講內容雖然豐富、深刻,但缺乏清晰嚴密的邏輯性,不能一環扣一環,一步挨一步地敘事、說理,聽眾接受起來困難,勢必會影響講話的效果。
(5)通俗性。講話稿與一般文章不同,要合乎口語,具有說話的特點。這就要求撰寫講話稿要深入淺出,通俗易懂,使用語言時不宜咬文嚼字,句子不要太長,修飾部分要少,以免造成聽眾的錯覺,不得要領。同時,也應當講究文采,以便講起來生動,達到雅俗共賞的效果。
3、作用
(1)交流預備作用。經濟工作離不開交流,講話稿正是保證各種交流順利進行的一種得力工具。有了講話稿,不致于走題或把話講錯,既可以節省時間,又能比較集中地、有條理地把話講好,收到好的交流效果。
(2)聯系監督作用。講話或講演是面對面進行的,它能使講話人與聽眾在時間、空間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交流整體。好的講話能使人感到親近,尤其是領導干部的講話,更是直接聯系群眾、體察下情的好機會,因此,講話稿有加強聯系的作用。 當然,聽眾不僅“聽其言”,更要“觀其行”,如果講話只打雷不下雨,下次聽眾就不要聽了。因此,講話稿還暗含著監督作用。寫作時要注意具體實在,成績不夸大,缺點不縮小,實事求是。
(3)宣傳教育作用。現代化經濟建設是千百萬人民群眾的事業,好的講話能使人“奮”、使人“啟”、使人“發”,講話稿 正是組織人民、動員人民向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奮斗的一種有利宣傳教育形式,通過它不僅能快捷地上情下達,而且能把聽眾的愿望、需求、知識、經驗、信息等及時交流出去,成為鼓舞人民、教育人民、提高人民素質的'有力杠桿,因此,它既是有組織、有計劃進行的有力宣傳教育工具,也是群眾進行自我教育的一種好形式。
4、種類
由于講話稿內容豐富,應用范圍廣泛,表現形式靈活多樣,所以很難進行嚴格的分類,只能從不同角度作大體區分。從內容上可分為:政治講話稿、禮儀講話稿、學術講話稿、宗教講話稿、工作講話稿、社會生活問題講話稿等。從應有范圍和表現形式上又可分為:集會演講稿、戰地演講稿、會議講話稿、廣播電話講話稿、課堂演講稿等。以上只是大致的分類,其中也有交叉,不能截然分開。以下簡要介紹幾種常見的講話稿。
(1)政治講話稿。指在研究和解決政治問題的會議上發表講話,或在群眾集會上發表政治宣傳色彩濃厚的演講所使用的稿子。如國家領導人及各級黨政部門負責人在一定場合宣傳貫徹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講話稿,各級人民代表及紀檢監察委員以議政為主要內容的發言稿,以及外交官員發表外事演說的稿子等,均屬政治講話稿。政治講話稿要求觀點鮮明、論述充分、邏輯嚴密,具有強烈的論辯色彩。
(2)禮儀講話稿。指在紀念會、追悼會、開幕式、閉幕式、歡迎會、宴會等場合發表悼念、答謝以及應酬性的講話所用的稿子。
(3)以動員、布置工作和總結、交流工作經驗為目的的講話所用的稿子。這類講活,通常又稱為“作報告”。如“傳達報告”———傳達上級的指示精神;“動員報告”———為開展、推動某項工作而發表的講話;“總結報告”———領導同志在工作總結會上的講話,等等。 (4)社會生活問題講話稿。指就社會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進行分析評論的講話稿。既可以從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選題,也可以圍繞一個中心問題作專題講述。
(5)學術講話稿。指在數、理、化、農、醫、工等自然科學領域和哲學、歷史、文學、經濟、法律等社會科學領域,就某些學術問題在會議上發表見解,闡明主張,公布研究成果所用的講話稿。教師講課時所用的講稿,也屬于這一類。
二、格式
講話稿一般由標題、稱謂、正文等部分構成:
1、標題
(1)有的標題標明講話時間、地點、講話人身份,如《**在二輕系統深化經濟改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標明中心思想,如《對經濟工作的幾點意見》;
(3)提出問題,如《理順價格體系的關鍵何在》等。標題要醒目,忌晦澀;有新意,忌粗俗,這樣才能有吸引力。
2、稱謂
即根據不同的聽眾對象首先發出的稱呼,如“同志們、朋友們”,“婦女們、先生們”,“教師們、同學們”等。稱謂要貼切、富有禮儀,這樣有利于更好地溝通彼此的感情。
3、正文
正文包括引言、主體、結尾三部分。 引言亦稱開場白,是講話稿開頭部分。開場白不宜過長,但需精心設計,有一個好的開場白,講話者從一開始就能主動而有效地控制聽眾情緒,為引入正題打下基礎。
主體亦稱本論,是講話稿的中心部分。這一部分要緊緊圍繞中心議題展開論述,在材料編排上,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中心鮮明,論點突出,做到一以貫之,即全篇幅一個中心論點;二是要講究條理,前后材料編排要符合表達中心論點的需要;三是要嚴謹,做到點線相連,不枝不蔓;四是觀點與材料、論點與論據要統一;五是奇正相生,把趣味性材料與論證材料巧妙安排,做到莊諧合一。
結尾亦稱收尾,即收結全文,歸納主題。除此外,還可最后一次打動聽眾,把聽眾的情緒推向高潮。結尾一是要“結住”,不要狗尾續貂,“再”說上幾句;二是要結的“漂亮”,結尾時的風格一般有兩種:一種是以堅定有力的語言向聽眾發出號召、提出希望或要求、給聽眾以巨大的鼓舞;一種是以謙敬的語言向聽眾致謝或致謙,也可以意盡言止,自然結尾。
【會議講話稿格式】相關文章:
會議紀要標準格式與會議記錄格式07-04
會議講話稿12-10
會議簡報書寫格式01-06
會議的講話稿01-19
教研會議講話稿08-10
征兵會議講話稿07-29
環保會議講話稿06-04
懂事會議紀要會議紀要格式09-30
會議通知格式15篇01-27
會議記錄格式要求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