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群團工作總結
辛苦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了,回顧這段時間的工作,理論知識和業務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工作總結了。工作總結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群團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群團工作總結1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我黨歷來非常重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并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作為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通過群團組織去團結帶領廣大職工,為完成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任務而奮斗。當前改革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社會利益關系尤為復雜,解決這些新矛盾、新問題必須依靠各級黨組織并動員廣大干部群眾正視新情況,探索新措施,走出新路子。因此,在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同時,加強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組織的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我鄉黨委成立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做一些黨組織建設的基礎性工作,雖然取得較大成績,但是工作還存在薄弱環節。工會、共青團、婦聯組織不夠健全,許多工作不能積極應對,黨的政治優勢還沒有很好發揮,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對此,各基層黨組織要從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群眾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推動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高度,充分認識搞好黨建帶三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為推進“三建”工作、構建和諧農村,鄉黨委經過與各村委員會、婦聯、學校團委多次研究協商,達成一致共識:一定要針對各村自身實際情況,堅決按中央和省委關于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選配村兩委、婦女干部,配齊配強領導班子。為此,鄉黨委要求各村組要建立好領導組織。有條件的黨支部負責人可以通過組織職工大會;要進一步加大團干部的選配力度,嚴格執行團干部的初任和轉崗年齡的上限制度,及時做好到(超)齡團干部的轉崗工作。大力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和優秀女干部,要重視優秀青年、婦女后備隊伍建設。原則上成熟一個建一個。與此同時,鄉黨委將加強黨建帶三建的宣傳工作,強化輿論導向,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導向和輻射作用。深入基層黨組織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典型,培植典型,以點上的經驗推動面上的工作,從而全面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層次,推動我鄉各項社會事業的精神文明和諧發展。
二、貫徹落實全國基層“黨建帶群建”工作座談會精神,按照縣委組織部的要求,結合我鄉工作實際,制定并實施在農村基層群建中貫徹《關于加強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帶群建”工作的意見》的具體方案,扎實推進我鄉農村基層“黨建帶群建”工作。
三、 進一步加強鄉團委能力建設,強化鄉團委在農村基層的核心作用。鞏固對應基層黨組織設置而設置基層團組織的基本團建模式,創造性開展聯合建團、依托建團等建團方式,切實整頓松散癱瘓的農村團支部。統籌協調農村基層團的各類組織資源,努力形成較為完善的區域性團建工作格局,最大限度地實現對區域內團員青年的有效覆蓋。
四、構建以共青團為核心的農村基層青年工作網絡。探索以青年中心為載體、依托各類青年社團協會來延伸團的工作手臂的有效途徑,確定幾家農村青年中心進行試點,總結提煉和推廣一批成功經驗。
建立流出地加強流動團員管理和服務的有效工作機制。掌握農村外出務工團員青年的基本情況。通過開展技能培訓、職業介紹等,引導團員青年有序流出,與外出務工團員青年建立有效聯系。通過在本地外出務工團員相對集中的地方建立臨時團組織等做法,與流入地團組織做好銜接工作,切實加強對外出務工團員青年的服務和管理。
五、進一步深化農村基層團建聯系點工作和針對農村基層團組織的結對幫扶活動。扎實推進團的領導機關抓基層聯系點工作,嚴格落實有關工作要求,加強對農村基層團組織的指導和幫扶。與青工部、學校部加強協調,整合團內優勢資源,組織動員城市社區、企業和高校團組織大力開展針對農村基層團組織的結對幫扶活動,探索建立長期有效的結對幫扶工作機制。
總之,我鄉黨建帶群建工作在上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不斷深入實際,認真貫徹黨的一切方針、政策,全鄉黨建帶群建正朝著有序的、穩定的、良性的方向發展。
群團工作總結2
在區委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東城區各級黨組織始終把“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著力在“帶”字上下功夫,不斷創新“帶”的機制,改進“帶”的方式,增強“帶”的實效,想辦法、解難題、促工作,全面推進團的各項建設。
一、“帶”機制建設
1、完善領導機制。調整常委分工,明確區委副書記主抓群團工作,聯系團區委。認真落實團區委書記列席區委常委會制度,保證各級團組織能夠及時了解黨政中心工作。堅持定期聽取工作匯報制度,區委常委會每年專題聽取團區委的工作匯報。主管共青團工作的區委領導每兩周聽取一次團區委日常工作匯報,堅持出席團的重大活動和重要會議,研究部署共青團工作,確保工作落到實處。
2、健全工作機制。堅持把團的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格局統籌考慮,將團的重點工作納入區委年度工作折子,做到同規劃。區委在研究和部署涉及青年問題的工作時,認真聽取和采納團區委的意見和建議,形成黨團共建、黨團互動的良好機制,做到同推進。區委組織部定期對團區委副職以上的干部進行政績考核,各基層黨組織和團組織定期對本單位、本系統的黨建帶團建工作進行檢查考核,把檢查考核結果納入黨建工作檢查考核體系之中,做到同考核。
3、強化保障機制。財政部門每年都會在年初預算中給予團委充分的活動經費,凡特殊性重大活動還專項撥款。各級黨組織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在經費、場所等方面給予傾斜和支持,保證團組織圍繞中心大局,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二、“帶”思想建設
全區各級黨組織從培養接班人的高度,實施理論武裝工作,使全區各級團組織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方向,在思想路線上與黨保持高度一致。一是堅持黨團共建創先爭優。堅持把團組織創先爭優活動納入黨組織創先爭優活動的整體部署,做到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使黨團組織爭創目標相一致、活動載體相銜接、推進節奏相協調。二是根據青年的特點和需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解放思想謀發展 青春東城建和諧”、“高舉團旗跟黨走 我與東城共奮進”等主題實踐活動,不斷加強團員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三是充分利用有效陣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各基層黨組織充分利用業余黨校、業余團校等有效陣地,加強對年輕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斷提高團員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質。
三、“帶”組織建設
全區各級黨組織高度重視對共青團在組織建設上的支持和幫助,不斷鞏固和健全團的各級組織。一是重點加強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團建工作。區委組織部指導團區委加大在非公有制企業的建團力度,深入實施了“15520”工程,采取獨立建團、聯合建團、掛靠建團、區域建團等多種模式,成立了簋街特色餐飲街、前門大街老字號、天壇美博城美容美發用品商城等聯合團組織,進一步擴大了非公有制企業團組織的`覆蓋面。,在區委的指導下,依托黨建工作力量和“三站”工作經驗,重點從樓宇團建、行業團建、地域商會團建推進,不斷加大規模以上非公有制企業團建力度,更廣泛地團結凝聚了各個領域的團員青年。二是統籌推進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學校團建工作。在研究基層黨建工作的同時,認真研究部署團建工作。從組織機構、活動安排等方面做出同步考慮、同步落實,使基層團建工作健康有序發展。到目前為止,全區17個街道社區團組織覆蓋率達到85%。三是以黨內民主帶動團內民主。大力支持團組織民主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對團區委相繼開展的建國門街道北極閣社區團委直選及和平里街道編外團工委副書記直選工作,在選舉辦法、程序及運作模式上的創新給予充分肯定,并鼓勵全區各級團組織進一步總結經驗,使團建創新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四、“帶”隊伍建設
區委組織部、區人事局、團區委聯合下發了《關于貫徹〈市委組織部、團市委關于實施“北京青年英才培養計劃”進一步加強青年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強化了青年人才特別是團干部的培養力度。一是加強培訓力度。把團干部的教育培訓納入青年干部培訓計劃,注重選送優秀團干部到區委黨校參加青年干部政治理論培訓班、中青年干部政治理論培訓班的學習。二是做好團干部的選拔配備。各級黨組織積極開展培養選拔優秀青年黨員擔任團干部、培養選拔優秀團干部充實到黨的后備干部隊伍中的“雙培”工作;做好街道團工委書記專職團干部的選拔配備,全區17個街道配齊配強團工委負責人,平均年齡28.2歲,在全市各區縣街(鄉)團工委負責人中平均年齡最小。三是做好團干部的轉崗安排。各級黨委將團干部轉崗輸送工作納入到本單位、本部門干部調配管理工作中,定期研究,統籌安排。,全區各基層團組織轉崗團干部25人,13名新的團干部加入,為青年干部提供了更多交流學習的機會。四是加強推優薦才的力度。加大推優力度,主動把“推優”工作與黨員發展規劃有效銜接,形成良好的工作機制;建立各種類型的青年人才庫,深入開展“十大杰出青年”、“五四獎章”等推薦評選等活動,完善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的工作機制。
五、“帶”作用發揮
以“出思路、給任務、壓擔子”為主要抓手,放手讓團組織參與全區的中心工作,為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提供實踐鍛煉的平臺和展示自身價值的舞臺。一是在全區重點工作中發揮作用。
奧運期間,團區委在承擔我區奧運志愿者組織協調工作的同時,與區教委共同完成了奧運火炬傳遞6,400名觀眾及公路自行車賽5,345名觀眾的政審和組織工作。在慶祝建國60周年活動中,按照區國慶游行指揮部的總體安排,團區委圓滿完成了“開天辟地”、“走進新時代”方陣組織訓練。組織163名各界青年代表,圓滿完成國慶61周年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籃活動。二是在服務全區經濟社會建設中提供支持。,在區委組織部指導下,團區委承辦了我區人才工作三大項目之一的“東城—高校人才直通車”活動。與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等21所高校開展了合作意向書的簽約儀式,實現了對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給緊密銜接的引才引智模式的探索。目前合作高校共265名大學生參與了“人才直通車”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并通過實踐、調研,形成調研文章33篇、工作感想23篇,匯編成《和諧東城行——首都高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成果集》。截至目前,“人才直通車”項目已向全區推薦畢業生213人,通過審核、篩選,參加面試的111人。相繼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的優秀畢業生12人在區委組織部、區委辦、區委宣傳部等區屬單位就業。三是在維護區域社會穩定中貢獻力量。黨組織充分發揮共青團聯系青年的巨大優勢,全區通過“東城青年職業生涯導航計劃”,建立東城共青團青年就業創業見習基地,吸引全區近27家單位為300余名青年提供見習崗位。實施青年創業成才項目,成立東城共青團創業青年夜校,組建青年創業志愿輔導團,累計培訓超過140小時。
黨建帶團建工作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必須常抓不懈。東城區的黨建帶團建工作,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與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相比,黨建帶團建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黨建帶團建工作整體發展不夠均衡。個別單位黨團組織工作中的結合點還不多,工作整體發展不平衡。二是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個別單位目標管理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團干部列席參加黨政有關會議制度堅持得不夠好。三是黨建帶團建工作載體有待進一步創新。個別黨團組織活動載體比較傳統,缺乏創新,沒有找到開展“黨建帶團建”工作合適的切入點,工作亮點和特色不十分突出。
群團工作總結3
20xx年,我委在抓好黨組織建設工作中,始終重視群團組織工作建設,始終加強對工會、共青團、婦聯、青聯分會等群團組織的領導,使群團組織在各項工作中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和助手作用,調動各方面的力量,為我市農村發展服務。現總結如下:
一、抓組建促覆蓋,進一步夯實群團工作的組織基礎 在機關黨委的指導下,我委于20xx年對機關工會進行了換屆選舉,并下設了女工委員會。同年,成立了xx市直屬機關青年聯合會農業委員會分會,確定了5名常務委員。今年,我們按照黨建帶群團建設的原則,對委群團組織組成人員進行了梳理,將單位新調入的年輕干部及時補充進我委對應群團組織,補充了新鮮血液。
二、以重大節慶日為契機,積極開展文體活動
1、開展了慶“三八”婦女系列活動。組織全機關婦女開展文娛活動,舉辦了“學習黨的歷史展示巾幗風采”黨史知識網絡競賽等活動。不僅豐富了我局廣大婦女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促進了廣大婦女的`身心健康。
2、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各項活動。
通過紀念“五四”運動、重溫入黨誓詞,組織機關干部職工開展義務植樹等活動,提高了我委干部職工的個人素養,深化了忠誠于黨、服務于人民的公仆意識。
3、開展愛國主義系列教育活動。組織機關全體黨員干部參觀革命烈士紀念館、八路軍辦事處等,激發了干部職工的愛國熱情。
4、開展聯點村各項幫扶工作。
根據聯點幫扶工作的既定目標,制定聯點工作制度、深入聯點村開展工作,不僅開展了法制宣傳等活動,還送去辦公桌、生活用品等。
三、積極參加機關工委組織的各項活動
1、號召單位年輕干部積極參加了xx國際馬拉松比賽,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2、推薦黨員干部參加市直機關“中國夢我的夢”主題演講比賽,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3、積極參加機關工委組織的計算機比賽,展現了我委干部在專業知識方面的素養。
4、積極參加書畫攝影展,我委報送的作品以不同的視角和藝術手法,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豐功偉績,展現了多黨合作事業的偉大成就,弘揚了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
xx市農業委員會機關黨委
20xx年12月15日
【群團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群團組織改革座談會簡報02-09
經典工作總結05-29
it工作總結03-03
工作總結02-26
工作總結05-19
醫療支援工作總結-個人工作總結05-29
巡防工作總結12-08
銷售的工作總結12-10
名師工作總結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