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務工女性婚戀調查報告
說起婚戀,福建省大田縣28歲的姑娘黃露顯得很心煩。這個春節,她幾乎是在家人和親戚“盡快回家結婚”的催促中度過的。沒熬過正月十五,黃露就從位于農村的家里“逃”回了工作地莆田市。
在城市里,有很多像黃露一樣的打工女性,她們在花季年齡離家,不久便被催促著返鄉結婚生子。她們有著城市女性的新思想和生活方式,卻不得不面對來自農村的婚戀傳統壓力。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幾乎決定了她們后半生的命運,這些打工女性的選擇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她們下一代的人生和鄉土社會的面貌。
近日,《工人日報》記者輾轉聯系到了幾位從農村外出打工的女性,了解她們的人生選擇與歸宿。
不想在家人催促下閃婚
外出打工、回家相親、閃電成婚,這種延續多年的農村婚戀傳統模式,讓像黃露一樣的女孩子們覺得厭倦。黃露并不是沒有男朋友,連續兩次與介紹對象相處不到一年就分手的經歷,讓家里人覺得不放心,希望她早點把婚事定下來。黃露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她現在的男朋友是大田本地人,兩人已交往了大半年,但她仍然覺得彼此還沒到可以談婚論嫁的程度。“這是一輩子的事情,不能因為家人的催促就閃婚。”
事實上,黃露的擔心并不多余。很長時間以來,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輕人,春節回家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要完成從相親到訂婚甚至辦喜宴的整個流程,既解決了終身大事,也給家人一個交代。但這樣的“閃婚”,已經漸漸顯現出它的弊病。
家在江西農村的鄭雪高中畢業后就去了廣州打工。經過近10年在服裝工廠和商場的摸爬滾打,2013年她終于經營起了自己的服裝生意。盡管事業經營得不錯,但鄭雪的婚戀生活卻有一段不如意的時光。
5年前,鄭雪因“閃婚”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生活,但對那段經歷,鄭雪諱莫如深。她的表弟告訴記者,2011年,25歲的.鄭雪禁不住家人一再催促,在春節期間,通過介紹認識了相鄰鄉鎮一位在福建打工的小伙子,并很快登記結婚,還舉行了簡單的婚禮。但由于兩人婚前的工作都比較穩定,春節結束后他們又各自回到了打工的城市。缺乏感情基礎,再加上兩地分居,夫妻倆的矛盾很快浮現出來。
據鄭雪的表弟回憶,那段時間鄭雪常抱怨和新婚丈夫“打電話兩分鐘就沒話講了”。盡管家里人一直勸慰她說“感情可以慢慢培養”,但不到一年時間,兩個年輕人還是因性格不合“閃離”了。“閃婚閃離”的經歷讓她對婚戀有了新的認識。
2014年初,她與在廣州認識并相戀1年的男友結婚。如今的鄭雪已是一個1歲男孩的媽媽。對于現在的婚姻,鄭雪只是簡單地說“互相了解過的感情更讓人安心”。
不想嫁回去當留守婦女
來自江西贛州農村的余燕在北京西單明珠商場的檔口里經營著一家美甲店。記者見到她的時候,她正給一位顧客做著美甲。余燕說自己是2003年來北京的,現在算起來有十多年了。最初,她在一家飾品店當店員。“店里的幾個小姑娘都喜歡弄指甲,我接觸到了這個行當。”余燕說,從剛開始當學徒,到現在自己盤下一個店,她覺得很有滿足感。
當記者問她要不要回家結婚時,她笑得特別爽朗:“如果我沒有找到自己的事業可能會回去,現在肯定不會了。誰都想過更好的生活,不是嗎?”余燕說和自己一起出來打工的幾個姐妹都早在幾年前回去結婚生子了,“她們目前都在家當留守婦女,我不想過那樣的生活”。
余燕旁邊檔口的一個店員插嘴說:“在老家要是不做點小生意肯定要出來打工的,靠種地哪能養家?不想留守也行,得把孩子放家里。我就是把孩子放老家和丈夫一起出來的。”
“既然出來了,就不想回去了。”余燕說。她今年28歲,在老家已經錯過適婚年齡,但卻一點都不著急。如今她在燕郊買了房子,算是安了家。“來到大城市就接受了新思想,結婚肯定是要找個志同道合的人,如果他想回去,我們應該也成不了。”說“志同道合”幾個字的時候,余燕特別加重了語氣。
不能放棄城市的環境與機會
記者聯系到第三個采訪對象劉娜娜當天,她為了協助處理客戶與銀行的糾紛,一直到晚上9點多才下班。這意味著今天她不能趕回位于平谷縣城的家,只能在單位的宿舍將就一晚。“雖然見不到孩子,但不用明早5點多就出門擠公車,也好。”早已習慣這種生活的劉娜娜顯得很釋然。
今年是劉娜娜到北京的第12個年頭。2004年高中畢業后,她便離開山東濟寧的農村老家,來北京投靠舅舅。因為學歷不高,前6年她都只能做郵政投遞員,“就這,還是托熟人介紹的。”劉娜娜回憶說。這份工作對女孩子來說并不輕松,日曬雨淋都得在路上奔波,但她也因此迅速了解了這座城市。便捷的交通,繁華的商業,這都是她從未感受過的。“當時就覺得這里充滿了新鮮的人和事,等著我去認識和嘗試。”
因為工作認真努力,2010年劉娜娜被調到所在片區的郵政儲蓄銀行做柜員。此時的她,雖然只是每月工資不到3000元的合同工,但已下定決心要留在北京。“雖然這個城市已不再是新鮮的地方,但在日常生活以及與同事、客戶的來往中,我逐漸了解到北京在醫療、教育、文化、公共設施等各方面的優勢,為了自己,也為了下一代,我想留下來。”
2012年,劉娜娜與現在的丈夫認識并開始戀愛。2013年底,兩人結婚了,并在2014年誕下了一個兒子。因為丈夫是平谷人,夫妻倆把房子買在了平谷縣城,平時由婆婆在家照顧孩子,盡管常常要奔波在城區和平谷之間,但她對自己現在的生活感到很滿意。
劉娜娜向記者透露,家里人此前曾多次想給她介紹家鄉的男孩子,都被她婉拒了:“沒有較長時間的相處,以后怎么可能一起生活啊。”結婚前,老家的親戚數次勸她回濟寧,也有人認為她是為了戶口才選擇了現在的婚姻,“誰都想成為北京人。”說到這里,她頓了一下,“但即使沒有這個身份,我也會留下來,這里就是我的家。”
采訪時,盡管面對婚戀這個話題,從農村走出來的幾位女性多少有所顧慮,但從她們的經歷和目前的生活狀態可以看出,她們都不想再回老家,她們給出的理由也驚人地相似:無論是廣州還是北京,都讓她們有了家的感覺。
【 進城務工女性婚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中年女性悼詞12-23
農村女性老人悼詞12-23
女性追悼會悼詞12-22
有關女性老人的悼詞11-26
十佳創業女性賀信12-10
出國務工合同06-16
女性健康知識講座總結12-11
財務工作思路01-19
財務工作守則06-28
法務工作報告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