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永川區初中求學指南
初中求學指南是針對進行初中的學生學習而提供指導性的資料。那么,初中求學指南您都了解清楚了嗎?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永川區初中求學指南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學校推薦
一、仙龍初中
仙龍初中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前身是1907年建校的原仙龍小學,1994年分校單設仙龍初中,是一所義務教育全日制初中寄宿學校。多年的文化積淀,學校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
仙龍初中位于重慶市永川區仙龍鎮仙牛街21號,是一所公辦學校,設有初中部,創辦于1907年,建筑面積為8381㎡;屬于寄宿制度學校,飲食方面學校有飯堂,目前在校學生人數有700人,配套教師人數有50名,學校師生比為1:14;招生條件需要符合本區戶籍、本區房產、本區居住登記、積分達標、應屆小學畢業生。
二、永川區朱沱漲谷初中
朱沱鎮漲谷初中創辦于1974年,1998年9月從朱沱鎮石背頭村搬遷到現在漲谷場魚嘴附近的蘆蒿林。學校占地面積9345平方米,常年辦學規模設置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500人左右。
朱沱漲谷初中位于漲谷村場上,是一所公辦學校,設有初中部,創辦于1974年,建筑面積為9345㎡;屬于寄宿制度學校,飲食方面學校有飯堂,目前在校學生人數有500人;招生條件需要符合本區戶籍、本區房產、本區居住登記、積分達標、應屆小學畢業生。
了解完兩所學校的信息我們來看下有何區別吧。
兩所初中在距離上比較接近,又同樣屬于普通公辦初中,因此常常被拿來比較。公辦初中教師隊伍穩定,師資流動性小,初中這個學段是小初銜接時期,初中科目比起小學科目更多、難度更高、知識量更大,老師的引導尤其重要,加上公辦初中的學生可以享受多樣化招生,如直升生、指標生。
仙龍初中和朱沱漲谷初中使用著同樣的教材卻有著不同的教學方式,這才是兩所學校最大的區別,無論是前者活學生動的快樂課堂,還是后者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案,都能讓孩子受益匪淺。在此我有個小建議,擇一所好學校雖然重要,但孩子自覺努力學習才是最主要的。本期的學校盤點有你喜歡的學校嗎?下期我將會為各位帶來其他優質學校的對比。
三、青峰中學
青峰初中現有16個教學班,71名在職教師,810名學生。學校按照“創建一所特色學校,實現教學質量優良,教師學生優秀,校園環境優美,建設五個校園”的“一特三優五園”的“135”發展目標,堅持教學質量這一中心工作不動搖,通過深化質量意識、狠抓教學常規管理,教學質量在同類學校中處于前列。
青峰初中,歷來注重管理出效益,學校領導率先垂范,在教學上帶頭立功,樹立了“管理即服務”的思想,用行動來帶動全體教師“比學趕超”;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有5名高級教師,12名區級骨干教師,1名重慶市優秀班主任;校園文化建設彰顯“養成教育”主題,處處體現著學校辦學特色;在永川區教委的大力支持下,重建了教學樓,新修了塑膠運動場,重修了美麗別致的校門,改善了學生食宿條件,綠化美化了校園環境。
學校歷來重視教研工作,注重教研興校,教研強校,深入實施新課程改革,在新課程理念下,積極推進以“生本式課堂四步教學法”為教學模式的卓越課堂建設。申報、開展并結題《初中學生自律意識培育策略研究》區級課題,學生自律意識認識水平和行動構建均取得良好效果,有力地促進了教師教學;在養成教育方面,學校集思廣益,群策群力,從孝親敬長、學習習慣、文明禮儀和安全意識方面系統地對學生進行感化、熏陶和教育,學生變化明顯,家長非常滿意,社會十分認可。
招生辦法
(一)區內戶籍學生入學。
1.兩江新區(僅指鴛鴦等8個街道,以下同)戶籍學生實行以“三對口”為基礎的劃片招生,即學齡兒童與父(母)的戶口、房屋產權證明(或房屋產權證、購房正式合同)和實際居住地一致,在劃片對口學校入學。適齡兒童、少年因父母無自購房,自出生日起戶籍一直掛靠祖父母(外祖父母),與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招生服務區域內常住的,視為符合“三對口”入學條件。在全面實行線上報名的同時,學校開設線下報名窗口。線下報名須提交以下證明材料原件并交復印件1份。
(1)適齡兒童、少年與法定監護人的同一戶口簿。
(2)房屋產權有效證件。
(3)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繼續實行熱點學校和學位緊缺學校入學預警機制。熱點學校和學位緊缺學校招生范圍內不符合學校招生條件的戶籍適齡兒童、少年,由區教育局根據周邊學校學位情況統籌安排入學,相應學校負責收集學生基礎信息,并做好政策解釋。
(二)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
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堅持“兩為主”“兩納入”,為確保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穩定接受義務教育,其法定監護人原則上在兩江新區范圍內應有穩定的職業和固定的居所。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以指定接收學校為基礎,網上報名時需上傳以下證明材料:
1.監護關系的證明材料。適齡兒童、少年與法定監護人的戶口簿。
2.區內從業的證明材料。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與轄區用工單位簽訂的用工合同;轄區工商部門簽發的個體經營戶的營業執照;其他從業證明材料。
3.區內居住的證明材料。公安部門出具的居住證明;在轄區內購置的房產證明或承租的住房租賃合同;務工單位出具的職工宿舍居住證明。
認真落實《居住證暫行條例》關于在流入地居住半年以上和有合法穩定就業、住所等規定要求,逐步建立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義務教育隨遷子女入學政策。學位相對寬松的流動人口隨遷子女入學指定接收學校,可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辦理入學登記。
(三)殘疾兒童少年入學。
大力推進融合教育,優先采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方式,就近就便安排輕度殘疾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患有嚴重生理缺陷,但能適應學校學習生活的中、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由區教育局協助進入特殊教育學校就讀;需要專人護理、無法到校接受義務教育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由戶籍所在地劃片招生學校安排送教上門,依法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極個別情況特別嚴重的殘疾兒童少年,須按相關規定依法辦理緩學手續。
(四)民辦學校招生。
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納入新區統一管理,實行報名申請入學,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根據學校辦學規模,結合優質均衡創建要求,合理核定民辦學校招生計劃,并通過學籍管理系統嚴格招生管理。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以新區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為基礎,有寄宿條件的可適當擴大范圍。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報名人數小于或等于搖號計劃的,采取登記注冊方式直接錄取;報名人數超過搖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派位搖號錄取,全程接受監督。
(五)民轉公學校招生。
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八部門關于規范公辦學校舉辦或者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相關工作要求,民轉公學校(即第一雙語校、巴蜀藍湖郡小學、兩江新區巴蜀學校)在確保原有協議學生入學的基礎上,以5月31日前落戶兩江新區的適齡兒童少年為基礎,按照“自愿申請,搖號確定”方式進行招生;為緩解周邊學校入學壓力,確定民轉公學校周邊部分小區(具體小區名稱另文下發)“三對口”適齡兒童、少年可以直接選擇民轉公學校入學,相應搖號指標遞減。根據招生政策,民轉公學校應科學合理制定“一校一策”招生工作方案,報區教育局審核同意后實施。
(六)全面實施“長幼隨學”惠民措施。
配合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實施方案》,對符合兩江新區招生入學政策條件的二孩、三孩,因協議入學、電腦隨機錄取或義務教育劃片區域調整,導致不能同時就讀同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校區)的,家長可自愿提出申請,由教育局安排到同一學校入學。雙胞胎、多胞胎子女參加電腦隨機招生錄取時,家長可自愿提出申請,由一個子女綁定“雙胞胎、多胞胎”電腦隨機錄取。
(七)穩妥調整人民小學招生政策。
2024年起兩江新區人民小學實行“指標入學+搖號入學”方式進行招生。指標入學即保障協議入學需求,繼續堅持“三對口”+入學協議招生政策;搖號入學即在滿足協議入學需求后,多余學位以周邊小區為基礎搖號錄取。搖號計劃由教育局提前調研,在5月底前確定,與招生政策一并對外公布。搖號范圍依據就近入學原則和緩解周邊學校入學壓力確定,僅限于5月31日前落戶,并符合“三對口”入學政策條件下的恒大世紀城、世茂茂悅府、金科時代中心、約克郡北郡(即怡和北苑壹號湖畔、汀蘭、壹號半島)、中俊天璽小區內的適齡兒童。學校負責制定具體搖號方案,報教育局審核后實施。未搖中的學生在6月29日前回到對口劃片學校進行網上報名。
(八)其他特殊群體入學。
1.現役軍人、烈士、公安英模、一至四級因公傷殘軍人、一至四級因公傷殘公安民警、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援藏干部、華僑、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在渝工作的外籍專家等,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由區教育局按照相關規定安排入學;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重點企業高管、專精尖技術人才子女入學有其他規定的,按有關規定辦理。政府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按照《新重慶人才服務管理辦法(試行)》相關規定執行。
2.公租房、配住廉租房人員子女由相應的指定學校接收入學,城市建設中拆遷戶子女,經核實后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3.外籍人員子女入學。招收外籍人員子女的國際學校加強招生管理,不得擅自招收中國籍學生。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
4.在招生入學中遇到的其他特殊情況,由區教育局依據國家法律法規及市區相關招生政策妥善處理。
【永川區初中求學指南】相關文章:
龍華區初中求學指南09-05
廣州市番禺區小學求學指南08-10
臨安市初中求學指南07-26
杭州桐廬區初中報名指南07-16
鹽田區初中入學申請指南08-09
天津市大學求學指南12-04
最新濟南市小學求學指南08-27
中國財經類大學求學指南08-24
杭州余杭區小學初中報名指南07-13
上海市金山區小學求學指南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