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烏塔》讀后感精選1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烏塔》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烏塔》讀后感1
“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烏塔反駁道。這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呀,愛孩子,難道不該讓他們學會獨立嗎?
通過這篇文章,我能感受到烏塔自立的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與此同時,她也在我心中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并讓我回憶起了在生活中的一件事。
在之前的一段時間里,我總是看見高年級的哥哥姐姐們背著書包獨自走在校園,看著他們自信的眼神,我的心里也不禁產生了一絲羨慕:為什么他們能自己進校?為什么我不能自己進校?是因為我太小了嗎?可我不小啊……我一定要去問問媽媽。
“媽媽,您們把我送過馬路,剩下的路由我自己走完吧。”我央求媽媽。
“不行,孩子,你太小了,不安全。”媽媽果斷的拒絕了我。
“不用擔心,我要學會獨立,我不是小孩子了!”我堅定無比地說。
媽媽半信半疑的點點頭,把書包遞給了我。我接過書包,和媽媽說了聲再見,一蹦一跳的向學校走去。
在路上,我的腳步飛快,生怕后面有人來抓我,這時,我心想:周圍有這么多同學和家長,怎么會有壞人呢?看來,是我多慮了。正想著,我放慢了腳步,但還是時不時地朝后面張望一眼。我遵守交通規則,一路靠右行走,注意避讓來往車輛。我就這樣不慌不忙地進了學校。這有什么不安全呢?我心里不住地想。
今天,我獨立生活的能力又向前邁了一小步。我感到很有成就感。今后,我還要繼續努力,邁出一大步,成為一個自強自立的好孩子!
《烏塔》讀后感2
我覺得烏塔這樣做好,因為好像烏塔一樣一個人去外面旅游可以鍛煉自己的意志力和自強、不依賴別人別人的好習慣。但是我們不要模仿她,因為烏塔這樣做也是很危險的,我們只要做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以前我小時候洗澡,經常都要媽媽幫我洗,因為我小的時候覺得洗澡洗的干不干凈都沒有所謂。所以我小的時候媽媽經常都要幫我洗澡。當我長大了以后,想起我以前那樣子,覺得很丟人。因為我們如果每個人都覺得不洗澡沒所謂的話,這樣身體會很臭的。但是當我讀了《烏塔》這一篇課文,想到了:我們做事一定不要依賴別人,我們要靠自己。
我們可以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去做,不要依賴別人。比如我們長大了可以自己疊被子、收拾自己的房間、收拾衣服、自己一個人睡覺......這樣子我們就會學會獨立,讓自己一個人獨立去做每一件事。我們要向烏塔學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的到的事情一定要自己一個人去獨立完成,這樣我們長大了才會自己一個人獨立生活,獨立一個人找工作。
我們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一定要自己一個人去完成,不要總是依靠別人。
《烏塔》讀后感3
“能自立,才能學會自強。”有人說過這樣的名人名言,在課堂中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才對這句名人名言有了更深的了解。
有一個人,名叫烏塔,她要環游許多地方,比如:米蘭,意大利,澳洲……她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因為她自己學會了自立自強。烏塔只有十四歲,可是她的父母卻學會了放手,讓她環游世界,是因為她有良好的保護意識和非常強的自立能力,同時,外國的家長給予孩子的信任,關懷,鼓勵,他們相信自己的孩子靠自己,獲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信任不是寵愛,當自己遇到困難時,不代替自己辦,而是利用這個機會,好好地鍛煉我們,懂得依靠自己,相信自己。
看看我們的父母,把我們像小公主,小皇帝一樣對待,含在嘴里化,捧在手里吹,而我們自己也一樣,事事依賴父母,記得有一次,我要泡腳,去倒洗腳水,拿起熱水壺往盆里到,媽媽跑過來,大聲叫道:“別到,萬一倒到你腳上怎么辦?我來!我來吧!”媽媽一個箭步跑來給我倒上。還有,我上次在一份報紙上看到了,有一個大學生,什么都不做,都是父母幫他做的,上學了,洗校服,打掃衛生,洗碗,做飯……家里所有的事情全包了,那個大學生就吃飯,寫作業,睡覺而已,每次周六,周日都有一大堆臟衣服讓父母洗呢!
試想:連自己都不能照顧自己,怎樣才能生存呢?
對比烏塔,我們拉開了差距,一個人只有真正面對生活中種種的磨難才能成為“雄鷹”,請讓我們接受風雨洗禮,獨立自強!
《烏塔》讀后感4
今日,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感想很多。烏塔是德國的一位14歲的小姑娘,她用三年的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三年里,她設計好旅游線路,閱讀有關書籍,了解每個旅游城市特點,并且她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時間發宣傳單,給人看小孩,自我掙夠錢了旅游的錢,然后獨自一人游歷歐洲。
跟烏塔比起來,我們中國的孩子可"幸福"多了!父母整天把我們關在家里,不讓我們外出,總是擔心我們的安全。出去找同學玩也不放心,一會兒一個電話,弄得我們成了溫室里的花草!
是不是烏塔的父母不愛她,才忍心讓她自我去旅游呢烏塔說,"我也是家里的寶貝,爸爸媽媽,爺爺奶奶也很愛我。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單獨出門"是啊!看看自我,此刻別說獨自去旅游了,連上超市媽媽都不讓我自我去,如果整天這樣把我們關在溫室里,我們什么時候才能長大爸爸媽媽,我已經長大了,給我鍛煉的機會,我會更堅強!我們也會成為中國的"烏塔"!
《烏塔》讀后感5
最近,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使我深有感觸,受益匪淺。 在這篇課文中,我認識了獨立自主、自強的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她十分細心,用了足足三年時間來準備這次旅行,她每天一個地方便查清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求助。 她自強。中國人都認為孩子是小皇帝、小公主,都是掌上明珠,必須捧在手心上。他們把孩子當成很弱小的人,不能受到一點委屈。我和烏塔比起來,烏塔比我可強多了:她可以耐心地用三年時間來準備旅行,而我卻只準備幾個月就耐煩了;她可以在陌生的外國鎮定自若,而我卻獨自一個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就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她可以在外國掙錢養活自己,而我卻只能向爸爸媽媽伸手要錢...... 在我們當中,有些人連過馬路都畏畏縮縮,烏塔卻十分大膽,穿過帶風塵的,有許多危險的大道上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就像溫室的花朵,需要爸媽精心呵護,而烏塔像原野的花朵,必須有頑強的生命,還要堅強,而這種可貴的精神,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學習的。 我們是雄鷹!我們要展翅高飛!這是我們要有的精神!
《烏塔》讀后感6
烏塔,僅僅是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子,竟然一人敢旅游歐洲!這對一個沒有單獨旅游的孩子是都不敢想的事!
烏塔為了這一次的旅游,她整整花費了三年的時間做準備!而且,這次的旅費沒有從家里面拿一分錢,而是靠自己去餐廳和超市、還有發報紙和廣告單自己辛苦掙來的!
我讀完之后,心里掀起了無數個波瀾。因為我是個十歲的孩子了,從來沒有離開過爸媽,更不要說自己外出和旅游了。這還讓我想到了那一次:因為我每個星期天的下午,我都會去上英語課。吳老師有次讓我們去青島日照三日游,誰想參加誰報名。我興高采烈的把此事告訴了爸爸,結果爸爸一口否定,“你還小,以后會有機會的”。我傷心的回到了英語班,看著同學們高興離開時的身影,我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后來同學們回來了,向我講起外面的風景和拾貝殼的感受,我心里即替她們高興,又感覺她們像是在諷刺我。
有的家長就是太“愛”孩子了,為什么在愛字上加上引號呢?因為這是錯誤的愛。為什么烏塔的爸媽敢于讓烏塔獨自一人去旅游歐洲呢?難道她的爸媽不愛她嗎?不是的,烏塔的爸媽只是想鍛煉孩子的獨自能力。中國的爸媽真們是把孩子是“捧在手里拍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爸爸媽媽們,請讓我們獨立去做一件事情吧!像烏塔一樣過早的學會獨立,我們不想做溫室里的花朵,不想做籠中之鳥,我們要做雄鷹、暴風雨里的雄鷹!
《烏塔》讀后感7
我剛看到題目時想象不出來《烏塔》寫得是什么。通過學習課文,知道了烏塔是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住在漢堡。她在這個暑假游歷了歐洲。她用了三年時間準備這次旅游。她又和我進行了一些對話,如:中國的孩子是不是自己出門;為什么不讓孩子單獨出門……把“我”難住了,讓“我”對她刮目相看。
我非常羨慕烏塔的自立和自強的精神,從三點看出:一是每個周末都去打工,不向爸爸媽媽要錢。如果在中國,小朋友們一定會向父母索要金錢,不會用勞動來掙錢。二是因為她自己準備這次旅行,自己收拾背包。如果在中國,不要提中學生,就算是大學生,出門的行囊也是父母幫忙整理的,但烏塔卻做得很好。有些學生出國留學竟然要帶著媽媽,因為他們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那么請問他們出國還要學些什么呢?三是烏塔會獨立思考。在中國,小學生們只聽家長的,家長說一他絕不說二。中國的小朋友天天被書山題海包圍著,不能再自由的天空飛翔。如果中國的下一代不能自立、自強、將來的中國會是什么樣?這后果不堪設想。
有句古語叫:花盆里長不出蒼松,鳥籠里飛不出雄鷹。中國的下一代都是雛鷹。如果不把我們放出鳥籠,我們就不能在自由的天空中飛向遠方!
《烏塔》讀后感8
我們有著像烏塔一樣的年齡,卻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家里的長輩都很愛我們,不讓我們獨自去旅行。更有一些長輩怕我們過馬路受到一些傷害。我們知道長輩們是愛我們的,但是可以讓我們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闖一闖。如果成功,就收獲了成功的喜悅;如果失敗了,就吸取教訓,收獲了經驗,以后可以做得更好。就如同烏塔一樣,她的爸爸媽媽也很愛她,也害怕她在旅途中遇到危險,但是她的爸爸媽媽還是支持她的旅行,相信她會成功,這種對孩子的信任支持,難道就不是一種愛嗎?在中國,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新聞:一個著名大學的大學生,因為生活不能自理而被退學。那么這樣的家長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呢?
當然,要讓父母相信我們的想法,我們也要經過充分的準備,就好像烏塔一樣為了這次旅行準備了三年,了解了這些國家的各種信息。
我們需要認識生活真正的魅力,我想對長輩們說:“請您放開手,讓我獨自前進。”我想對自己說:“請做好充分的準備,隨時出發。”
《烏塔》讀后感9
我們前幾天學了一篇課文,叫《烏塔》。文章主要講的是一位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她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學了這一課,我認為烏塔很能干,很勇敢。能干這方面主要體現在她自己可以掙旅費。烏塔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勇敢這方面主要體現在她自己一個人就可以游遍歐洲。烏塔趁暑假游覽歐洲,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在意大利去了威尼斯、米蘭、佛羅倫薩,最后還要去希臘。
一個十四歲的孩子,獨自一人游歐洲,她的父母也不會擔心,這說明,中國的教育方法和德國的教育方法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在中國的餐館貨超級市場發現有童工,是違法的。而在德國,烏塔卻可以隨心所欲地掙旅費。由此可以看出:德國的父母是很支持孩子獨自一人出去旅游的。
而在中國呢?記得有一次,媽媽隔了我一元錢,讓我出去買一個冰糕吃。我拿了一元錢飛快的下了樓,過了馬路,我買到了一只冰糕,心滿意足地往家走。當我回到家之后,媽媽問我是不是過馬路了?我說是,媽媽說以后她跟我一起去買冰糕,不準我獨自一人過馬路。我想,我都九歲了,為什么不能讓我自己過馬路?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我單獨出門呢?
寫到這里,我真的是十分羨慕烏塔,在這里我要大聲疾呼:爸爸媽媽們,請你們放手吧!不要再讓我們做溫室里的花朵了,請讓我們這些小燕子自由飛翔吧!
《烏塔》讀后感10
這篇文章主要的資料是:有一天作者到德國來玩,見到了一個小女孩,作者跟她經過攀談后,了解到:她的名字叫烏塔,她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令作者吃驚的是,她才是一個14歲的小女孩,就獨自一人游覽了大多數的地方,作者感到無比驚訝。這次她來到德國羅馬玩。
當我讀到:“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的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介紹的十分詳細”時,我對烏塔這個小女孩感到無比敬佩。如果是我,我媽媽必須不會讓我像烏塔一樣做的。因為媽媽把我看成一種“物美價高”的寶物一樣,生怕在途中出什么意外。其實,像我媽媽一樣的母親多的不能再多了,我們都是在蜜缸里長大的孩子,整天被泡在“母愛之水”里。可烏塔不一樣,她的母親就讓她多去走走,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能總是躲在媽媽懷里,而是要他們離開媽媽,自我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多少精彩。如果我和烏塔比較,那就是天差地別了啊!
我們總會有一天要離開媽媽的,所以我們要學會獨立,要有自我保護本事,不能做一個總是粘著媽媽不肯自我一個人走出家門的孩子!
《烏塔》讀后感11
我的語文書上有一篇課文叫《烏塔》。烏塔是一個獨立自由的小孩。
文中的“我”有點驚訝:“你一個人嗎?”“當然。”她很自然地回答道。讓我感受到烏塔一個人怎么可能去旅游,要是我父母知道了我這樣的想法,一定不會叫我去。還有“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決不會相信。”我知道了,要是作者不是自己親眼所見,作者決不會相信烏塔說的話。還有每到一個地方,烏塔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讓我知道了烏塔很聰明,很有自我保護的能力。
這讓我想繼續往下讀了。接下來又了解到每個周末她會去幫餐館或者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來賺錢。烏塔有很大的勇氣,她很自立自強。我的錢都是向爺爺要的,我真佩服烏塔。
我想自己掙錢,可是父母不給我鍛煉的機會。要是我想自己一個人去旅游,父母也不可能同意。
我們中國的小孩大多都是問爸爸媽媽要錢,即使出去玩也讓父母一起去,父母不想玩了,還讓父母陪他一起玩,一直到他玩夠了才要回家。
父母們啊!您們也要學會適當地放手吧!也給我們展翅飛翔的機會吧!我想像一只自由的小鳥,我渴望成為烏塔那樣的人!
《烏塔》讀后感12
今日,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文中主要寫了一個德國小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故事,反映了國外兒童獨立生活的本事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她對生活的熱愛。
反復讀了這篇課文,使我深受感動。我和烏塔的年齡差不了多少,但烏塔卻能一人游遍歐洲,而我連一次遠門還沒有單獨出去過,甚至上下學還要大人接送,這是多么大的差距呀!平時我什么事情都要依靠父母的幫忙,自我卻不能想辦法去完成,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我仿佛是一棵小樹,全靠著父母的澆灌,否則就會枯萎。
與烏塔相比,我真感到羞愧,她不但自理本事強,生活經驗豐富,并且熱情,有職責。而我呢,不但生活沒有經驗,還不愛看書,更不注意鍛煉自我,平時對人不熱情,不講究禮貌和說話方式,更沒有職責感,凡是不關自我的事一點也不關心,甚至關于自我的事情,也想全部推給父母,從不體貼父母的辛勞,為他們著想的太少了。經過和烏塔比較,確實讓我看到了自我的缺點,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必須奮起直追,努力改正自我的缺點,像烏塔那樣,要有職責,要勇于吃苦,從小堅強自立,做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烏塔》讀后感13
今天,牟老師給我們上《烏塔》這篇課文,通過認真地學習,我獲得了很大的感觸。
《烏塔》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個叫烏塔的小女孩獨自一人去歐洲旅游,當十四歲的她說要自己去歐洲旅游的時候,家里面的人都不贊同,唯獨媽媽支持她的想法。于是,在她已決定獨自一人去歐洲旅游的那一刻起,她就對這次出行做了一系列的規劃。從三年前她就開始搜集有關歐洲的資料,而且旅游的一切費用也是通過自己掙的。從這里我看到了文章主人翁是一個勤勞、獨立,有主見、有思想的人。
看到這個小女孩,再看看我們自己。通過課外閱讀,我了解到外國家長在教育方式上與我們國家不一樣,外國家長注重培養孩子獨立生活能力,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給孩子,放手讓孩子去做他們自己能做、想做的事。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而且還可以磨練孩子的毅力,面對各種困難能很好的解決,不會被困難打倒,能知難而進。而我們中國的父母,對孩子過于溺愛,過于擔心,什么事都不敢或不放心孩子獨自去完成,很多事情都替他想好甚至為他布置好,長期這樣孩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嚴重,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人總是會長大的,總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獨自生活,走向社會,一個沒有主見,不會獨立生活的人,如何應對人生道路的坎坷呢?怎么去面對錯綜復雜的社會呢?因此,我們要向文章中的烏塔一樣,遇到問題要自己解決,在生活中不斷地鍛煉自己,磨練自己的意志,做一個自立、自強的人。
《烏塔》讀后感14
今天上午,我學了一篇課文,叫《烏塔》這篇課文。講述了一個德國十四歲的女孩——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烏塔的獨立性很強,能獨自生活,在歐洲旅行一天還這么愜意,說明她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
我佩服烏塔的獨自生活,烏塔整整花了三年的時間來準備,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是請求幫助,再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烏塔的自立、自強的精神。可我們呢?我們不僅自己不敢出遠門,甚至連上學、放學都不愿意自己回家,更別說像烏塔那樣游歷歐洲了。
我佩服烏塔能自己掙旅費,烏塔在課余時間打工掙錢的,沒有拿家里的一分錢。烏塔還在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小孩玩。可我們卻每天都向父母要零花錢,而且都是一天花光,也沒有攢錢。
我佩服烏塔的仔細,烏塔曾經說過一句話“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我們寫完作業后,看一會兒書和電視,大多數同學都是把筆一揮,馬上出去了。像烏塔所說的,她從電視上經常看見意大利,但只有親自來到這里,她的美麗才深深感動了烏塔,所以,只有親自體會才能有深刻的印象。
從《烏塔》這篇課文,讓我們知道勇敢的烏塔,是我們的榜樣。
《烏塔》讀后感15
我讀了《烏塔》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一個只有十四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她獨自一個人游玩歐洲的事情,烏塔是一個特別細心的小女孩,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路程。每到一個游玩的國家,就先查警察局的號碼。她從小就非常自立,不怕吃苦更不怕一個人的力量很小,很單薄。她很自強,中國人家的小孩都是家里的寶貝、小皇帝和小公主,都是家長甩不掉的小尾巴;是不能讓他(她)瘦一點苦、一點委屈的,但是烏塔卻覺得愛你慢的孩子,就必須要讓他們(她)經受折磨和磨練。
讀了這篇課文,我還想到了許多許多。我們雖然同樣都是孩子,我們生活的態度卻又非常大的不同。我們雖然都以4上年級了,日常的生活卻都是爸爸媽媽幫我們大理。而烏塔卻能一個人獨自游玩歐洲,我們平常的零食喝飲料的錢都是爸爸媽媽要來的,而烏塔卻能打工掙錢掙旅費。我一個人睡覺都害怕,而烏塔一個人游玩了整個歐洲,都非常鎮靜。自如的我感到很慚愧!
烏塔就先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為了爭取勝利的陽光。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她都能克服。
我一定要學習烏塔的那種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做一個合格的好少年。
【《烏塔》讀后感】相關文章:
《烏塔》說課稿08-05
《烏塔》說課稿06-14
讀《烏塔》09-22
從《烏塔》想到的06-03
《烏塔》教案09-09
《烏塔》說課稿08-05
烏塔的作文04-29
《烏塔》教案08-07
烏塔說課稿11-12
烏塔說課稿范文11-26